△《大白鲨》片段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人们对于自我崇高化、英雄化的趋向。人们塑造出令人恐惧的怪兽,以及怪兽所带来的灾难与恐惧,而最终的目的则是要通过“驱魔除怪”来表现“人定胜天”的主题。可以说,感官的刺激和心理猎奇 优越感,成为票房的主要来源。无脑爽的背后,戳到了什么?而在无脑的背后,其实还有戳到另外一层内心深层的东西——恐惧。

尽管众多题材各不相同,但怪兽电影的象征性意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以“驱魔除怪”为主要内容的电影主题,展现的永远都是人类心中最大的恐惧。金刚可以轻而易举地攀爬到帝国大厦——这个人类现代文明的结晶以及文明的象征物,甚至能够与飞机搏斗。野蛮原始的力量令人类感到现代性的世界不堪一击。长着獠牙尖耳,嗜血罪恶的吸血鬼也是人类的恐惧来源。

他们“从坟墓中出来,吸食并抽干生物的鲜血,残害他们的生命。”除了原始的野蛮,人们还恐惧着那些外表优雅,实则隐藏着阴暗与危险的“同类”。由于科技发展所诞生的异兽则更为令人不寒而栗。《异形》表现的是人类对于外星生命的恐惧。种族的绝对压倒性优势,让人类品尝到了被其他物种所支配的恐惧。人类的科技在未知的外星力量前一无是处。

而《大白鲨》则用大白鲨象征着自然。当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时,大白鲨的攻击就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影片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醒人类,一味追逐自身利益,必将自食恶果。这些科技化的怪兽,或是由于环境污染而产生,或是人工建造,又或是科技化的副产品。不管哪一种,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的入侵者。尽管这些怪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人们的真实生活之中,但比他们更具有破坏力的力量却始终存在着。

外星生物的入侵,地震,火山,海啸……它们在东京,也在洛杉矶,巴黎,在世界各地。平静的都市生活之下暗含着无数的可能风险。屏幕上有型的“怪兽”实际上隐藏于最平凡的生活。△《侏罗纪公园》电影画面实际上,并非是现代人才会有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早期的人类文化之中,“怪兽”承载来了先祖们对于野蛮、恐惧、邪恶的想象。

希腊神话中,“英雄打怪”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各种各样的怪兽也层出不穷——人面狮身怪兽斯芬克斯;用歌声诱惑人们的人寿鸟身怪兽塞壬;蛇发女妖戈耳工三姐妹……而中国的怪兽,翻阅《山海经》,其记载就已经极为丰富。就如同人类为何喜欢看恐怖片,边怕边看,越怕越看。其实,恐怖片能让人精神放松。恐怖片能让你精神高度紧张,然后放松、然后再紧张,如此循环。

成为了“恐怖脱敏“。因为无论有多可怕,你潜意识都知道,那是电影,是不会真正威胁到你自身的。正如哥斯拉的电影,美国历史学家和日本专家 William Tsutsui 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在日本经济以每年 10% 的速率爆炸式增长的那几十年,怪兽可以变得开心、有保护欲,或者滑稽可笑,但不是一个威胁的形象。

”归根结底,无论多恐怖狰狞的怪兽,都来自于人类本身。电影从一方面反映人类的生存现状,一方面又迎合着观众的审美口味。而今,在以纯粹的视觉刺激为目标的产业模式下,怪兽电影的主题也开始变得日渐趋同。怪兽电影的文化与思想价值逐渐消解。至于为什么这个电影为何在中国获得高票房,也许跟中国社会高成长,强压力有关。人们在片中,找寻最无脑的感官刺激,获得猎奇和人类优越感。

《新喜剧之王》明明不差,为何还是被评定是烂片?

《新喜剧之王》明明不差,为何还是被评定是烂片

这部剧情毫无新意,桥段陈旧老套,演员娇柔造作,毒鸡汤味十足的爆米花电影,被称为烂片完全是实至名归。更进一步说:曾经依靠大话西游,功夫,赌圣系列这些无厘头经典而在我这样的8090后中封神的星爷,其喜剧之王的地位在最近两年里已经逐步让西游伏妖篇和新喜剧之王这样的新无厘头电影给毁的差不多了。新喜剧之王口碑的崩坏,喜剧之王的晚节不保,彰显的既是周星驰作为电影人个人的困境,同时也是整个香港电影在最近10年来极速下跌江河日下的缩影。

随着大陆移动互联网兴起导致的欧美电影电视剧的快速普及,大陆观众的审美品味已经被迅速提升到较高水平,而包括周星驰在内的香港电影人,其电影制作工艺和审美品味却一直停留在10年甚至20年前。无论是周星驰的无厘头,还是王晶曾经一招鲜吃遍天的屎尿屁,亦或者廉政风云式的型男斗法,这些已经让内地观众审美疲劳的剧情和套路,却一直在被香港电影人用新瓶装旧酒想在内地再卖上个几年,结果自然是你卖的很难堪,我们买的也很尴尬。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怪物  本体  之王  马克  失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