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都离开故土,进入罗马帝国的东部边境暂住下来。哥特人在罗马帝国东部边境住下来后,由于是逃难而来的,罗马帝国的官员经常欺负他们,结果导致了哥特人在巴尔干半岛的叛乱。哥特人叛军掠夺了色雷斯和马其顿,罗马皇帝法伦斯(Valens)调集帝国的精兵,亲自前去镇压,结果被匈奴人打得头破血流的哥特人,打起罗马帝国来,却是绰绰有余,哥特人简直是吊打罗马人,罗马精锐军团被歼灭了三分之二,罗马皇帝法伦斯也战死了。

罗马帝国战败后,在382年与哥特人妥协,签订了和约,罗马帝国把匈牙利和多瑙河流域的一些地方赐予哥特人居住,哥特人正式在罗马帝国的境内住了下来。罗马人还没跟匈奴人交上手,就已经被匈奴人的手下败将哥特人给收拾了。此后不久,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更加衰落。真正摧毁罗马帝国的,其实是以西哥特人为代表的欧洲蛮族。

西哥特人在罗马帝国的东部边境住下来后,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凡达尔人、瑞维人被迫西迁,向罗马帝国的高卢地区(今法国一带)迁移,罗马帝国调集重兵阻击他们,最后凡达尔人、瑞维人在409年左右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西政牙半岛,击溃西班牙的罗马军队,控制了西班牙。罗马帝失去了对西班牙的统治。同时,由于匈奴人继续向西迁移,大约在公元400年左右,匈奴人已经大规模地进入多瑙河流域,引起西哥特人的恐慌,西哥特人觉得罗马帝国东部的多瑙河流域也不安全,他们发现打不赢匈奴人,但是收拾罗马军队还是很轻松,于是开始大规模的西迁,进入意大利半岛,并在410年一度攻入罗马城。

此后又进入意大利南部,抢劫了一翻之后,北上进入高卢南部,在今法国南部停留了下来,形成了统治高卢南部地区的西哥特王国。同一时期,原来生活在莱茵河流域的勃艮底人和法兰克人也听说匈奴人来了,于是在413年之后纷纷南下,进入罗马帝国的高卢北部地区,这样罗马帝国从东、西、中三个方向都遭到了帝国境外的蛮族的侵袭,失去了高卢、西班牙、巴尔干等帝国的重要区域,同时意大利也被战乱给摧毁了,事实上,410年之后,罗马帝国已经名存实亡了。

对于各蛮族占领罗马帝国的领土的现实,罗马帝国只有承认现状,把公主嫁给蛮族首领,然后册封这些首领为帝国各地的总督。这样,此后的30年间,罗马皇帝才免强维持着帝国的名义上的统治。欧洲的蛮族西迁后,匈奴人开始进入蛮族的故土,大约用了30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多瑙河流域的征服,占领了匈牙利、奥地利等地。447年,匈奴人的首领阿提拉的率领开始真正南下进入罗马人的地盘,围攻东罗马帝国的首领君士坦丁堡,迫使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阿多修斯二世接受了臣服协议,东罗马帝国一次性支付6000磅黄金作为赔款,并且以后每年还要给匈奴人2100磅黄金。

狠狠地敲诈了东罗马帝国一笔后,阿提拉开始去找西罗马帝国的麻烦。450年阿提拉提出与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妹妹联姻的要求,并要求把西罗马帝国的一半土地作为嫁妆送给匈奴王国,西罗马帝国当然拒绝了他的要求,然后阿提拉率军从匈牙利攻入高卢,但罗马人联合已经在高卢北部站稳了脚根的哥特人、勃艮底人、阿兰人等蛮族王国,击退了匈奴人的进攻。

452年,阿提拉决定改变进攻方向,直接攻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如入无人之境,攻陷和洗劫了意大利北部许多城市,包括著名的米兰城。但他却没能打下罗马城,之后撤军回到了匈牙利。次年,阿提拉就病死了。阿提拉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争夺王位,加上被匈奴人征服的蛮族日耳曼人造反,匈奴王国迅速崩溃。454年阿提拉的长子爱拉克被日耳曼人杀死,匈奴人主体退回到南俄草原。

468年,最后一支匈奴军队在阿提拉的另一个儿子邓昔克的率领下渡过多瑙河进攻东罗马帝国,但被东罗马军队击溃,邓昔克也战死了。此后,欧州历史上就再也没见到匈奴人的记载了。匈奴王国崩溃后,东罗马帝国基本上稳定下来,继续存在了一千年,而西罗马帝在匈奴西迁造成的蛮族入侵中彻底衰落后,西罗马帝国主要依靠侵入帝国境内的蛮族乎领的支持维持着,直到476年被日耳曼将领推翻,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同是游牧民族,匈奴和突厥都西迁并建立国家,但鲜卑为何不西迁?

主要原因是匈奴和突厥都没能在中华大地上立住脚,所以被迫西迁。匈奴在西汉建立之初,实力强大,西汉刚建国,国力不强,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以和亲换和平,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武帝,开始武力攻伐,先后收复河套地区,河西走廊,打通了丝绸之路,最后漠北一战,打败匈奴主力,解除了匈奴威胁,匈奴被迫北迁。东汉时期,东汉政府继续采取攻势,派窦固、窦宪大败匈奴,造成匈奴分裂,一部分西迁到欧洲,在欧洲建国。

突厥,在隋朝时,分裂成东西两部,东突厥内部分裂,一部分投降大隋。唐初,李世民派李靖大举进攻东突厥,颉利可汗兵败被俘,东突厥灭亡。唐高宗派苏定方进攻西突厥,将其击败,西突厥灭亡。西突厥余部被迫西迁,在欧洲建立政权。匈奴突厥都是由于中原王朝太强大,被击败,被迫西迁建国。而鲜卑族,在中原大地混乱时期,自己凭借实力建立了北魏,统一了北方,采取了汉化,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东汉窦宪攻灭北匈奴,导致北匈奴西迁,对中华来讲是大功一件,为何历史评价很低?

答:窦宪攻灭北匈奴,那只是匈奴分崩离析后东汉痛打落水狗的一种现象。因为此次军事行动是东汉朝对匈奴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并且窦宪在此战之后留下了,燕然石勒,为考古界找到了石刻,证明了此事。其实这场战争,就是加速了匈奴作为游牧帝国,渐渐碎片化,最终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的催化剂。在中国历史上,当大一统的格局形成过程中,草原游牧部落中的匈奴也完成了对草原各部的控制,形成了强大的草原游牧军事帝国。

往宏观上讲就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都形成了统一或者联盟。两强对峙。由于农耕文明,在统一过程中连年的战争对人口和生产力的破坏是巨大的,再加之汉朝取代秦帝国的战争更加雪上加霜。而匈奴又借此机会控制了阴山大草原,也就是黄河河套地区,这个地方是可农耕可放牧的好地方,匈奴游牧文明更加显得强大无比。还有就是游牧文明,有一大战略资源——马匹,战斗力更加蛮横。

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借平叛胜利之兵威,想要击退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但是到了白登山那个地方,匈奴举全国之力集中40万骑兵部队,包围了刘邦率领的以步兵为主的32万大军,险象环生,最终通过各种外交和黄金、白银、美女等各种手段才化险为夷,回到了长安。在第一次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较量中,农耕文明败北。汉高祖刘邦,通过这次较量危机,认识到了国力的衰弱,自此开始了无为而治的国策,蓄积国力的政策。

汉朝通过和亲政策稳住匈奴,自此没有再发生大的较量。但是汉匈边境,汉朝一方时不时受到匈奴的攻击,汉朝处于战略防守阶段。汉朝也开始了全民养马运动,官方养马、鼓励民间养马。就这样,时间过了70多年,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先后统一了南方百越之地,平定了7国之乱,国力更加雄厚,人口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到了汉武帝之时,具备了反击匈奴的资本。

起初汉朝利用匈奴的麻痹思想,实施策划了『马邑之围』,想要聚歼匈奴主力部队,但是最终被匈奴识破。汉朝和匈奴就此机会撕破脸皮,开始了大规模较量。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先后发生了河套之战、漠南会战、河西会战、漠北会战等大规模战争七次。匈奴帝国遭受了重创,虽然汉朝的损失也很巨大,但是国力、人口摆在那里,不是匈奴游牧帝国可比的。

尤其是失去了河套之地、河西祁连山周边等适合畜牧发展的战略要地,匈奴失去了繁衍生息的最高地方,生存都出现了困难。再加之匈奴内部,出现了权力真空,权力争夺战也时时上演,更加削弱了匈奴的实力。匈奴在漠北以及西域等苦寒之地,得不到发展。尤其是在西域,还不时受到汉朝的打击。农耕文明第一次全面战胜和压制了匈奴游牧文明。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西迁  匈奴  汉朝  击败  难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