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曹丕哪怕弄死汉献帝,然后对外声称汉献帝染病身亡,也绝不会把他送给孙、刘两家。曹操的确是通过“拐骗”手段把汉献帝由洛阳带到许县的,不过骗的不是汉献帝,曹操骗的是当时围绕着汉献帝身边的其他实力派。可是,唐昭宗却一步步沦为了被人挟持的“汉献帝”,其他遭遇甚至比汉献帝更惨。

唐昭宗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沦为汉献帝的?

唐昭宗即位时,朝廷尚有一定的实力。尽管各地已是藩镇割据,但朝廷仍然直接管辖着长安、洛阳等核心城市及附近地区。尽管江淮赋税已经不通但,但朝廷每年依然能从西川、荆州等地收到不菲的赋税。更重要的是:由于天子保持着一定的直辖实力,因此,任何人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要先攻击天子的军队,很可能会招致群殴!所以,虽然想重振大唐盛世已不现实,但凭借尚存的实力和天子的大义名分,唐昭宗要保全自己还是问题不大的。

可是,唐昭宗却一步步沦为了被人挟持的“汉献帝”,其他遭遇甚至比汉献帝更惨。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兴之志888年,在宦官杨复恭的支持下,寿王李晔即位为帝,也就是唐昭宗。当李晔开始处理朝政时,群臣很快发现: 与喜欢游宴的父亲和酷爱马球的哥哥不同,李晔的气质雄杰英武,很有圣明天子的样子。他一上台,就对扶植自己的宦官杨复恭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是您把我扶上来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上不应太奢侈,应带头节俭以示天下。

因此,唐昭宗减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带头扭转奢华之风。同时,唐昭宗表明自己“夜寐英贤”,破格提拔一些有才能、名望的人物,试图以此改变朝廷威令不振的局面。此外,他尊尚儒学,赢得了一批知识分子的拥戴。因此,暮气沉沉的大唐王朝仿佛被打入了强心剂,“即位之始,中外称之”,大唐帝国仿佛再遇贤明天子,帝国似乎又看到了一丝曙光。

旋即,李晔与他所选拔的贤明人才一起,开始着手解决两个老大难问题: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轻佻”地削藩唐昭宗破格提拔的宰相张浚说:陛下如此英明,却内受制于宦官,外受制于藩镇,真令臣痛心!这话说到唐昭宗心坎了,昭宗急问:怎么办?张浚牛逼哄哄地丢下八个大字:不如强兵威服天下。昭宗采纳其策,在京师大举募兵。很快,就募得了十几万人,人数远远超过前代。

能一口气募得十几万人,足见大唐王朝当时的号召力和财力,如果悉心使用这些“本钱”,厉兵秣马,稳妥推进,大唐虽无复兴之机,但也没有必亡之理!然而,人员初一募集,唐昭宗君臣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削藩了。与当年的唐宪宗一样,唐昭宗的第一个目标,也选在了西川。果然,效果不错,政府军与王建等诸道兵很快将西川节度使压缩在成都。

不过,实际上,大唐禁军由于初建,还是乌合之众,表现平平,唐军之所以胜利,是因为王建打得好。然而,唐昭宗君臣似乎只看到了自己的胜利,自信心膨胀,居然玩了一把大的。他们迫不及待地把打击目标放在了当时天下最强的藩镇李克用(当时朱温还在扩张中,实力略弱于李克用)。唐昭宗以张浚挂帅,率领中央禁军五十二都等数万精锐,浩浩荡荡进攻李克用。

大军出发时,唐昭宗给张浚饯行,张浚慷慨地说:陛下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我先替陛下解决外患,回头再帮您铲除内患。慷慨激昂是好的,问题是···乌合之众,哪里是沙陀兵的对手?很快,张浚打败。如此,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禁军再度夭折!同样要紧的是,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也使大唐攻西川的成果也付诸东流。原本,破成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是,由于征河东损耗过大,朝廷无力再支撑对西川的作战。于是,朝廷下令禁军退回。王建送走禁军后,平定西川,割据自立了起来。可以说,这一番削藩,大唐没有取得任何成绩。而仅存的一点家底几乎耗光了,朝廷仅存的威望也大减了。看似成功的打击宦官削藩失败了。好在,王建只是要割据西川,李克用也给朝廷留了些颜面而没有继续追击,唐昭宗暂时安定了下来。

削藩不成,不如先打击宦官!唐昭宗搞权术确实有两把刷子。他拉拢杨复恭收下的实权心腹杨守立,赐其名为李顺节。随机,李顺节与杨复恭相争,驱逐了杨复恭。随后,唐昭宗又设伏,杀了了李顺节。如此,冒头的几个宦官都被铲除了,宦官的势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看起来,这算是一次成功的权利游戏,实则不然。宦官虽可恨,但与皇权的关系是微妙的。

 1/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汉献帝  聪明睿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