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姜子牙的婚姻状况,好多文献都有记载,且记载很统一——老姜婚姻不幸。比如,《战国策·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韩诗外传》:“太公望,少为人婿,老而见去。”《抱朴子·逸民》:“吕尚,…… 老妇逐之。”据此,后世的文学家就创造出马氏以及扫把星这样的神话来。 西周至秦汉时期,姜子牙还是一个人,是一位勇武、果敢、足智多谋的人,看不出一点神的色彩。

到了西汉末东汉初,谶纬神学流行,许多历史事实和传说都被人为地神话化了,姜子牙也不例外。一直到魏晋和隋唐时期,姜子牙的形象更加具有了神秘色彩。在唐以后,姜子牙的战神地位受到了另一位偶像大咖的冲击,这位大咖就是关羽。不过,老姜毕竟是老姜,由于他早期的境遇以及令人啼笑的婚姻状况,使得他的形象更贴近民众,因而传播愈发广泛并神乎其神。

老姜的故事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逐渐转化成民俗代代相传,到明代,“姜子牙斩将封神”的传说已经是街谈巷语。想被神话的伟大人物有很多,姜子牙无疑是很成功的一个。在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三点宝贵的经验,一是要身体健康,多活几年,坚信好事儿还在后头;二是要保持良好的洞察力,站对方向、坐对风口很重要;但是不要得罪那些瞎编故事的自媒体UP主,能不能被成为神话,最终要靠这些不靠谱的人啊!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2、《诗经》3、王玉哲《中华远古史》4、仝晰纲《宗教行为与姜太公神话的文化积淀》5、杨东晨《姜太公的功绩及其后裔述论》6、冯敏《姜太公研究》。

《封神演义》到底怎么封神的?

《封神演义》以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这其中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封神演义》大概可以分成四个部分:① 纣王乱政。从第一回女娲宫进香到黄飞虎反商。② 殷商伐西岐。

从张桂芳伐西岐一直到殷郊归天,其中高潮部分当属闻太师的部分。③ 武王伐纣。从战孔宣到纣王自焚。④ 姜子牙归国封神。看过《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伙伴,可能会发现,很多事情是早已安排好的,根本没有改变的机会。《封神演义》一句“道友请留步”,让很多仙人榜上有名,怎么也逃不掉命运的安排。比如石矶娘娘,就被无缘无故的被杀封神。

所以,《封神演义》中,圣人之下皆蝼蚁,一切都是安排注定的。而姜子牙作为封神大使,代替元始天尊下山主持封神,其实就是代表了天意和天道,那么,一切就会按照天道设定好的来进行。那么,当初元始天尊为什么选择姜子牙,而不是申公豹呢?毕竟他俩是同门师兄弟,论实力,申公豹还比姜子牙强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姜子牙是个非常忠厚老实的人,懂得体恤百姓,加上他与修仙无缘,所以,封神的任务安排给姜子牙,是最合适不过了。

而《封神演义》中的申公豹,诡计多端,助纣为虐,是个嫉妒心和报复心都极强的人。嫉妒姜子牙手掌封神大权,故此挑动大批高人对付姜子牙,给武王姬发伐纣造成巨大困难,一句“道友请留步”,让多少隐士道者出山。最后恶贯满盈,被元始天尊填了北海海眼。昆仑山仙道由于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大致的意思就是修行时遇到了岔路,体内阴阳之火相犯,只有斩却三尸方能归于正途,又因为玉帝命仙首十二称臣,仙首自然不肯,故此阐、截、人道三教共签押封神榜: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共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

为何所有的神话都在周朝以前,难道真的存在修仙者?

据古埃及、古希腊、苏美尔文明记载,神与神之间发生过几次“众神之战”,战争的地点就在地球。“神战”的时间之长、战争之惨烈,使得地球的文明几次毁灭。最后一次“神战”结束以后,东方的强者“颛顼”为了避免“神战”的再次发生,带领族人关闭了天地之间的通道,这就是“颛顼绝地天通”。绝地天通以后,神 不能真身降临人间,为了对抗及避免 神 的再一次降临,有些人开始尝试炼化空气中的“真灵之气”,这些人被称之为“炼气士”又被称为“仙”。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封神  季它  转生  再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