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即是功夫,一撇一捺,实实在在的功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表面上看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实则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地脏了尚能借扫帚洁之,如果心脏了又凭借何物?世人皆痴醉于名利,汲汲念念,不可自拔。稍有建树,便生骄矜放纵。既误入歧途,怠堕沉沦并不自知,忽如烟消云散,身败名裂,方知南柯一梦。

所有相,皆是虚妄,即是如此。惟觉悟者方能勘破。当趋之化境,便忘却一身武功,甚至忘却修为一事。道不可言,言即错。只是不得已时,勉强用语言说于众人听。(我心飞翔照)若不是萧慕两家斗至藏经阁,大有毁坏藏经阁之势,扫地僧断不至于出手。在此之前,扫地僧有多少年没用过武功已不可知晓,当时情境扫地僧用的哪一门哪一招功夫也无从说起。

心若冰清,气机元通流畅,所到之处随心所欲,便是无招胜有招,何必深究它;不似萧慕二老和国师一般,心中各种戾气纠结,体内各种真气冲突,整天头痛胸口痛的,还强运内力嗜于拼斗,无异于强弩之末。扫地僧以巨力制止住了双方,却没有让双方立马信服,直到点出了各人身体上的症结,才让双方瞠目结舌,骄横之态顿时去了大半,最终仍藉以强大内力制服双方才平息局面。

先是扫地僧曾多次将佛经置于各人平常偷看经书习惯取书的位置,只希冀其能从佛法中得到一丝解脱,可惜从没有人有兴趣拿起来一睹。扫地僧唯有嗟叹买椟还珠。可见世人还是愚顽的多啊……当然此处说佛法是针对于少林功夫而言。若如道家逍遥派武功,应当也有其相应的道法去克制。所以倘若执着于道、佛之争孰高孰低,是又住于名相也。

可惜逍遥派不及少林寺幸运,有扫地僧这样的大师秉承其门派真谛(换句话说,逍遥三老和少林方丈众人皆是愚夫痴汉)。所以天龙一书中金庸还是多少有些偏心于佛门的。或许也正如此,又有另一部大作笑傲江湖论道以补漏阙。成佛?成仙?做皇帝?做武林盟主?凡有执念便成心魔。成佛之心愈切,成魔之路愈速。有了成佛之念,则贪嗔痴念不知顷刻翻了几番。

到头来“误了卿卿性命”,徒增一段笑话或唏嘘惨事。乔峰欲退隐塞外放马过平凡日子而终为天下太平而牺牲成古今少有之英雄,段誉不愿做皇帝不愿习武而练了上乘武功做了皇帝,虚竹只想做少林弟子却做了灵鹫宫主人并一身逍遥派武功,鸠摩智觊觎各家武学妄图成为天下第一到头来走火入魔最后武功尽失,慕容复一心恢复大燕想做皇帝不择手段却最终一败涂地心智混乱众叛亲离……凡有愿便有念,有念必有执,有执便有魔。

《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有何来头?他为何在少林中隐藏四十多年之久?

扫地僧并无法号,俗家名金棠,早年拜师逍遥派创始人逍遥子,后为解决心魔戾气突破“先天大圆满”之境藏身少林寺,隐藏身份之后在藏经阁翻遍百经,只为寻求突破之法,却没想到在几十年后为江湖平息了一场风波。扫地僧出生于“武学盛世”末期,就如枯荣大师所说,如今的武林已经逐渐凋零,武学人才青黄不接,在枯荣大师年少时就已经出现,遥想先辈学习六脉神剑之易,然后辈之难,从此可窥见一斑。

“天龙八部”时已经是武学末世,那岂知枯荣大师口中的武学盛世又是怎样的景象呢?金棠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从小生强体壮,是一个练武的好苗子,在家里的鼎力支持下金棠武功进步神速,在当地武林中已经小有名气,都知晓金家有一个好小子天资极佳,假以时日必当成就一番事业。可能是少年轻狂,金棠自小在众多恭维声中长大,这让他一些洋洋自得,并且乐在其中,认为这普天之下要说这少年才子那非他金棠莫属了,这也造成了金棠有些嚣张跋扈的心态,然而也就是这种心态成为了他一生中的劫难,在金棠十五岁这年,金家突遭大难!一伙蒙面人突然出现于金家,金棠自以为傲的武学在这些人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这直接就击垮了金棠的自信,也打碎了他以往的自傲。

就在金棠以为跨不过这一难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突然从天而降,出手救了他一家老小,金棠是一个很聪明伶俐的人,见此老者出手不凡且仙气飘飘,心中自认为是那传说中的仙人,如果能够拜在此人门下,那自己何惧今天这些劫匪?此时的金棠已经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此白须老者就是逍遥子了,此次逍遥子出山并无别的事情,只是近日修为已达人界鼎峰,在继续苦修已经无用,并且逍遥子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心境似乎已经处于突破的边缘,此次入世凡尘也是为了磨练一下心境,争取早日突破到那“练气还虚”之境。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扫地  CS  博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