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奥土帝国可谓是如日中天,连欧洲国家都非常害怕,其军事实力强大。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就是典型例子,让欧洲惊慌不已。后来由于统治者苏丹的昏庸、以及帝国内部突出的矛盾问题,它逐渐走向了衰落。那么这个庞大的帝国是如何变成后来只剩下土耳其这么一小块地盘了呢?根据问题所表达的意思,题主是想了解奥土帝国版图缩小的历史过程以及其原因。

接下来小编就概括性的阐述一下。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所带来的所谓“东方问题”奥斯曼强大时它与欧洲国家实际上是处于平行地位的,即使是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欧洲秩序的时候,它也不在这个体系中,一是其实力还在,二是欧洲国家也不认为奥土没有这样的资格。但是到了十八世纪,奥土面临的国际环境大变了。在此之前,虽然其内部民族、宗教矛盾问题已经不小了,但是基本上没有欧洲大国的干涉,因此帝国的完整性还是得以维持。

然而,一切都随着欧洲地缘政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了。在众多的欧洲国家中,俄国的威胁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不但如此,奥地利、英、法等也逐步的卷入奥斯曼问题,由此给帝国带来的严重的危机。就这样在大国的斗争中,奥土帝国的土地慢慢的被瓜分或者从帝国独立出去了。而从十八世纪开始的奥斯曼衰落以及大国在此斗争所带来的问题就被称为“东方问题”(这个称呼是在1822年的维罗纳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就出现了),而这个问题从此成为大国在近东地区的矛盾焦点,后来逐渐演变成英法俄德之间的较量,早期主要还是英法与俄国的较量。

用马恩的话来说就是: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了解了这个宏观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较为简单的说清楚奥斯曼是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缩小领土的了。二、十八世纪奥土帝国土地的丧失:俄国是最主要的“盗窃者”1699年,这个看似很普通的十七世纪最后一年对于奥斯曼来说是“悲剧的开始”。这一年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奥斯曼“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因为从这一年开始,帝国完全走向了防御,并且第一次割让了土地,开启了帝国缩小的历史。1699在于俄国彼得一时作战之际,为了瓦解彼得的反土同盟,奥斯曼同奥地利签订了《卡洛维茨和约》。根据该条约奥地利根据占领了帝国统治下的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而波兰夺占了帝国的两个省。这个和约是欧洲国家与奥斯曼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进入十八世纪的元年,即1700年,俄国在取得一定战争优势的情况下与奥土签订了《君士坦丁堡和约》,俄国获得了帝国的亚速城及其周围的土地。从此开启了俄国对土耳其领土蚕食的历史大门。本来在奥土走向衰落的情况下以及以上两个条约的刺激下,奥土可能立刻走向被瓜分的危险之地。然而此时的欧洲大国在整个十八世纪陷入了不停的战争之中,如1701年开始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等。

因此还暂时顾不上土耳其。因而这一时期,奥土的领土主要被其日益崛起的邻国俄国给夺走了一部分。自从彼得一世确立俄国“世界性侵略政策”后,南边的奥土帝国就是其南下战略的必经之地,俄国对此势在必得。因而多次发动对土耳其的侵略战争。这种俄国对奥土的战略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整个十八世纪,俄国除了1700年夺取了亚速城以及周边地区外,还于1768、1787两次俄土战争中夺取了刻赤、叶尼卡尼、第聂伯河与伯恩河之间的土地以及库班河至德涅斯特河之间的整个黑海北岸领土,更重要的是俄国得到了克里米亚,实现了黑海出海口梦想。

因此可以说,整个十八世纪,俄国是最大的帝国领土盗窃者。还好由于在十八世纪中后期俄国的主要目标是瓜分波兰,加上奥斯曼也充分利用英法等大国的干涉,才不至于把更多的领土丢给俄国。但是,俄国对帝国领土的占领引发了奥斯曼内部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还破坏了奥斯曼的主权,可以说接下来帝国的命运堪忧了。当然在这个世纪末期的九十年代,拿破仑曾经攻占过帝国的埃及,不过还好是暂时的问题。

三、十九世纪的奥斯曼:更加衰落无能,大国纷纷加入,损失惨重要说在上一个世纪,奥斯曼还算损失不大的话,那到了十九世纪,帝国面对的压力和损失的土地就严重的多了。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本来是拿破仑盟友的奥斯曼在法俄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后被法国抛弃了,俄国趁机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又夺取了帝国的比萨拉比亚。进一步加重了帝国的内部民族矛盾。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奥比  回顾  游戏  经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