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振天下的栾大在朝中的地位极为尊贵,汉武帝认为他的尊贵除了皇帝,已无人能及,于是把卫长公主嫁给了他。卫长公主出嫁时,汉武帝准备的嫁妆更是可观之极。首先,卫长公主享有的礼制超出来公主该有的规格,比如汉武帝送她“金十万斤”,这是皇帝聘皇后的礼制规格,原本不是卫长公主可以享受的。另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封邑改到当利,并封她为当利公主。

当利产盐,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税收各方面都是东汉其他封地不能比拟的。而卫长公主也因此成为东西两汉唯一得到盐邑做封地的公主。可仅过了一年,汉武帝就发现栾大的方术多不灵验,通神之说更是无稽之谈。感觉被欺骗的汉武帝怒不可遏,再想到不仅被栾大骗财骗权,还连累了卫长公主,愈发恼羞成怒,于是把栾大腰斩于市。从此后,史书上再没有关于卫长公主的记载,于是有些野史专家便宣称卫长公主受巫蛊之祸牵连,被腰斩而死。

并且还说,她腰斩时,由于生得太过美貌,换了三次行刑人,才得以实行腰斩。那么,卫长公主真的会被汉武帝施行腰斩吗?我认为根本不可能,一方面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女儿,并且一直得宠;另一方面,刑不上大夫,何况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再加上卫长公主一直在封邑生活,并未参与刘据起兵及其它叛乱的事。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汉武帝都不会对卫长公主施腰斩之刑,也不存在卫长公主一生悲惨的说法了。

李广一生未能封侯,卫青第一次出征就被封侯,封侯制度真的公平吗?

汉朝和匈奴的战争不是卫青霍去病之后就完事了,而是持续了130年的百年战争,这场战争的结局是匈奴被拖垮,西汉也虚的够呛。不过匈奴人更脆弱一些,先崩溃了。剑桥中国史说汉朝前期对匈奴完全没法打,后来可以占一定的上风,是因为汉朝时中国人对冶铁有了突破,并且发现了大型铁矿。效果就是汉朝全副制式铁质武器和箭头,匈奴主要是兽牙兽骨武器,汉军用金属风暴对匈奴骑兵进行压制,属于科技压制。

李广难封不是因为汉家看他不爽,因为他功劳确实不够资格封侯。他儿子李敢找卫青理论,打了卫青,被霍去病给射死了。孙子就是李凌,被匈奴包围后战败投降,武帝杀了他全家。奇葩的是后来的鲜卑拓拔部声称自己是李凌的后代。汉朝百年战争事实上证明中原王朝对北方战斗民族无解,不管杀掉多少匈奴人,只是降低了草原的人口压力,人口会以指数形式增长起来,汉朝经济却没法那么快恢复。

《鬼吹灯》系列里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各有什么特色?

作为一个10年的老灯丝,我来分析一下盗墓4大门派,以及他们的实力排行虽然《鬼吹灯》是作者天下霸唱虚构的小说,但是里面有些事物是的确有历史记载的,你不能说他胡编乱造,那是有根据的胡编乱造!所谓“摸金有符,发丘有印,搬山有术,卸岭有甲”,说的就是中国盗墓的4大门派(其实门派算不上,也就是4种流派和他们的作案手段)。

我就不去网上粘贴复制了,勃士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从“门派起源、作案手段、实力指数”三个维度来讲解。一、先来说说这摸金校尉1、门派起源:摸金校尉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了,因为《鬼吹灯》的主角胡八一他们仨就是摸金校尉。这个摸金的流派始于战国时期,崛起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曹操当时为了军饷就让士兵去盗汉朝古墓,然后曹操觉得盗墓不是啥好名声,就干脆给盗墓的士兵们设置了两个军衔,一个是摸金校尉,另一个是发丘中郎将(后面会讲到)。

我们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有头痛症(其实是瘤子),当时有个叫陈琳的人,写了一篇文章来大骂曹操,结果居然把曹操的头痛给治好了,文章其中有一段说道:“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这骂的就是曹操盗墓的勾当,如果没认真看过三国的可以去看看,书上和电视剧都有这一段。

2、作案手段:看过《鬼吹灯》的都知道,摸金校尉注重风水天相,更是有“分金定穴”的本领,半路出家的胡八一靠着他爷爷传下来的半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就能横行大半个中国,可见摸金校尉的老祖宗们是有多么的牛逼。摸金校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专门的切口,技术和术语。不过在胡八一他们那一带已经失传了很多了,所以,如果只要有摸金祖师爷传下来的辟邪之物“摸金符”,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摸金校尉。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印  宋体  刻写  选定  开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