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只是表明孙悟空的反抗、叛逆性格产生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孙悟空这个典型形象和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所包含的艺术内容和社会意义是不能简单去概括的,我们必须正视它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大闹天宫”主题概括在分析《西游记》的主题时,有一个不能忘却的前提:它是一部神话小说。神话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式与其他小说是有显著区别的。

它采取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作为小说题材,不但经过典型化,而且经过抽象化。“神话并不是根据具体的矛盾之一定的条件而构成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因此,当《西游记》在幻想形式中再现现实生活的矛盾时,就失去了构成这个矛盾的具体条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斗争,在《西游记》大闹天宫的故事中反映为孙悟空与天宫神佛的矛盾斗争。

如果确认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反对束缚、要求自由、蔑视传统、敢于抗争是代表正义,那么他的对立面——天宫神佛就代表着邪恶。但是,当孙悟空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时,天宫中有些神佛却转过来支持孙悟空的事业,这又如何说呢?如果我们认为西天取经也是一项光明、正义的事业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此时的天宫神佛也是站在正义一方呢?所以,寒柏觉得我们不能一见到神话小说中的玉帝、如来就立即不分清红皂白的加以否定,必须要加以具体分析。

否定其应当否定的,肯定其应当肯定的,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大闹天宫的主题应当是:它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投影式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民的反抗斗争,赞颂了反封建正统、反皇权尊严的反抗思想和叛逆性格。在大闹天宫的神话故事中,不管孙猴子如何调皮捣蛋、偷酒窃桃,又是如何幼稚天真、轻易上当,但他始终代表了反对压迫的正义力量,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歌颂。

不管天庭神佛如何道貌岸然、雍容庄严,但他们始终代表着压制自由、施行束缚的传统保守势力,因此遭到人们的厌恶和嘲笑。参考资料:《西游记》、《西游记考证》、《西游记的演化》。注: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请关注@寒柏陇卧子 ,可获取其他精彩内容。本人专注于文化写作、读书心得、诗词对联、谜语谚语、文玩收藏、邮票知识及文史知识等方面内容。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有几个大闹过天宫?

孙悟空为什么大闹天宫

在神话传说中,我所知的有七个人曾大闹过天宫。七位大闹的天宫的人物1、刑天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上古大神。《山海经》中记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上古的时候,刑天与天帝争斗。大战之下,天帝斩去刑天的头颅,葬在了常羊山中。刑天虽然失去头颅仍是不甘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一手执斧一手拿盾,不停挥舞,再次大战天帝。

最早知道刑天大战天帝不是《山海经》,而是小时候看的《西游记后传》。无天占据冥界、天界、佛界后,天庭众神全部被替换成假的,真的众神都被关在了阿修罗界。哪吒因为是莲花化身,恢复了些许元神,逃出了阿修罗界。只是在逃跑过程中,哪吒却被假哪吒发现,打到了不周山下。在不周山,哪吒遇见了水神共工。共工不止说了自己和祝融之战,还给他说了刑天当年大闹天宫战天帝的事。

十四万年前,刑天帮助天帝打败蚩尤。当初,天帝答应刑天把蚩尤的封地给他,只是事后却反悔了。刑天为此杀上天庭指责天帝,却被天帝斩去头颅。刑天被斩头颅后,灵魂却不灭,拿到玄铁巨斧再次杀上天庭。这次刑天直接杀了天帝,又大战众神。正是因为刑天杀了天帝,玉帝才得以登位,才有了后面的封神大战。这个是童年看的,后来的《石敢当之雄峙天东》剧情和《西游记后传》完全一样,也有相关情节。

2、杨戬杨戬劈山救母是民间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在童年的电视剧《宝莲灯前传》中,有杨戬大闹天宫的故事。瑶姬是玉帝的妹妹,掌管欲界。当初凌霄宝殿的三首神蛟逃亡下界后,瑶姬下凡追击,却被三首神蛟暗算,幸亏被凡人杨天佑所救。因此,瑶姬和杨天佑相爱,生下了杨蛟、杨戬、杨婵三个子女。玉帝知道后大怒,派大金乌带天兵下凡捉拿他们,杨天佑、杨蛟被杀,瑶姬被捉拿,只有杨戬、杨婵在天蓬元帅和哪吒的帮助下逃脱。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闹天宫  孙悟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