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谢逊的武功远不及成昆,即便是“七伤拳”又能奈他何!三第三,少林神僧空性空闻绝非泛泛之辈,完全不弱于范遥。范遥三十年前离开少林后,就潜伏在汝阳王府,做了一个苦头陀。但是,范遥的武功与少林神僧空智相差不多,二人在屠狮大会以后,还较量了一下,只是未分胜负,这样看来,少林的空闻大师和空性也是实力完全不弱于四大法王。

而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也是空闻方丈带着师弟空智和空性前往,而且成昆也在其中,由此可见,少林基本上就有三位与逍遥二仙不分胜负的高手,即便是范遥回归,谢逊重聚,也难以突破少林这几位高手。当然,这仅仅是少林的高手,完全就可以和四大法王较量一番,更何况武当的高手还蓄势待发。第四,武当派两位高手也与杨逍实力相差不大,其余各派也不可小视。

武当派前往光明顶的也不少,但是宋远桥和俞莲舟算是其中最强,而二人实力也完全可以与少林几位神僧一较高下,这种情况下,武当派两位高手对付杨逍也是绰绰有余。如此看来,即便是明教其余高手都上场,也架不住昆仑派,崆峒派和华山派的这些高手。论总体实力,明教完全处于劣势。所以说,六大门派围攻也算是势在必得,只是很可惜,这场较量完全是为了衬托张无忌的,最终成就了一个张无忌,而所有的高手都沦为了陪衬。

哪吒的父亲李靖明明不是皇帝,为什么别人还叫他“三太子”?

相信最近刷爆大家社交软件的一定有一部动漫,那就是关于哪吒的动漫电影《哪吒·魔童降世》。笔者和大家一样一路走来,见证过一代代哪吒的发展历程,关于这一代哪吒到底如何,笔者在这儿就不多叙述了。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另一个网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关于哪吒被称为“三太子”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我国古代,“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小到最普通的称谓,大到国家的祭祀等,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讲究。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封建王朝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皇帝所遵从的礼数更为严苛,在古代,皇帝所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太子。而其他儿子只能被称作皇子,更不用说王宫贵族和普通百姓了。那么李靖一个小小的陈塘关总兵,他的儿子哪吒为何敢称作“三太子”呢?笔者经过仔细查阅后发现,这应该还要先从他的父亲李靖身上说起。

托塔天王李靖,是《封神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有历史原型的。一个为唐朝的李靖,另一个为毗沙门天王。在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还记述说: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玄宗大悦,令诸道州府于城楼西北隅置天王像供养。

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所以在唐朝时,唐玄宗封毗沙门天王为战神。而李靖,在《唐书》有传,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官拜西本军将奉祀,称唐时名将第一,在历代名将中能与韩信并提。而且李靖生前战功无数,特别以后期外战尤为突出,长期镇守唐王朝北门,他死后逐渐被军中供奉成为战神。所以经过民间也一番加工艺术化之后,一代托塔天王李靖就此诞生。

哪吒作为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本来就是叫哪咤,在本土化之后就成为了李靖的儿子李哪吒了。大家可能会问,就算他父亲是天王,可天王又不是皇帝,他凭什么称为三太子?大家可不要忘了,《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商朝,在这个时期并没有“皇帝”这个称谓。在秦始皇以前,那时候的皇帝叫“天子”,天子的嫡长子做为储君的人选,被称为“太子”。

太,指大,年龄长者,“太子”即是嫡长子。诸侯和藩王的长子这时可以称“太子”,也可以称“世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称谓。这时“太子”又可以是嫡子的统称,前面加序号以区分年龄大小,比如“大太子”、“二太子”等,依次类推。到了汉朝,称谓才有了准确区分,为了强调皇室的身份和尊贵,因此划分出等级,与诸侯的嫡子区分开来。

只有皇室继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显其独一无二的尊贵身份,其他诸侯和藩王的儿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级的身份。如果诸侯的儿子叫“太子”,则是冒犯了皇家尊严,轻者治过失之罪,重者以谋反罪论处。阶级在汉朝正式分化,等级制度正式明确。而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手握兵权的陈塘关总兵,是有实权的一方诸侯,在商朝时其嫡子自然可以称“太子”,因为这时“太子”就是嫡子的代称,并没有划分等级之说,要与皇室继承人区分开来以显皇室独有的尊贵和尊严。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沙  魔化  火龙王  林志颖  解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