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孩子就是刘彻。那是绝对要翻盘的!刘彻理政是何等的气势!当年刘彻登基,也是势单力薄,内外交困。子凭母贵,汉景帝非常喜欢刘彻。刘彻没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汉景帝即位当年,王娡生下了刘彻,被封为王夫人。

汉武帝为何要发布《轮台罪己诏》?

首先,我们要关注一下汉武帝发布《轮台诏》的时间是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汉武帝最关心的问题是国家的发展和继承人的选择问题,因为他已经老了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在自己统治时期,终于扭转了对匈奴的颓势,靠的是帝国双壁:卫青和霍去病的忠勇,但战争的背后是大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和保证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体现。汉武帝不仅手中有锋利的宝剑,背后也有金钱物资作为大军的保障。但是多年征战,让“文景之治”积累的资本已经消耗殆尽,如果继续下去,恐怕大汉天下就会走向崩溃的边缘。但是这涉及到国策问题,除了汉武帝本人外,没人能够改变,因为汉武帝这样强势的君主,权力一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丞相不过是执行自己意志的人,大汉帝国的设计师一直是汉武帝本人。

很多人认为《轮台诏》是汉武帝的罪己诏,我认为不尽然,其最重要的目的是确立后续大汉王朝怎么发展的问题。《轮台诏》的具体内容有三个:第一否定了以兴利之臣为代表的桑弘羊在西域轮台地区屯田的请求;对派遣李广利出征匈奴的事情表示悔恨:第三是要求各级官员提出补充武备的方法。事情说了三个,但大方向是明确的,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恢复国力、休养生息,具体来讲可以用九个字来高度概括:“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指出了恢复社会生产力是当前国家的要务。

有人说汉武帝在《轮台诏》里面的说法是含糊的,也是矛盾的,但我认为是清晰的。对于否定桑弘羊等人在西域轮台地区屯田的建议,是常年以来对外扩张政策的一次纠正,大汉帝国已经无法支撑无限制的对外扩充,能力已经无法继续托起“扬国威于四海”的愿望了,是该收手的时候了。仰望蓝天太久,该回头看看自己脚下的路了,适可而止总好过消耗殆尽。

对于派遣李广利出征匈奴的事表示懊悔,不仅仅是说明自己用人不当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对于李广利、刘屈氂一干人员的清除,他们代表了支持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的一派势力。这伙人在“巫蛊之祸”中冲在了最前面,不过他们也仅仅是汉武帝的弃子,清除了太子等保守势力后,他们的末日也就到了。从后来这伙人的结局就可以看出,他们都没有笑到最后,最后的赢家只有一个:汉武帝。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和汉武帝哪个文采好点?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很多人因为这句诗,就以为汉武帝没有文采。实际上,毛泽东这话就是艺术手法,汉武帝文采还是非常出色的。汉武帝不仅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皇帝,还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诗人、文学家。在皇帝当中,汉武帝文学水平非常高,绝对位居前列;就算与当时文学家比,汉武帝也不遑多让;而与秦始皇相比,汉武帝更是个大文豪。

黄晓明《大汉天子》剧照一、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公元前141—公元前87年在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其母王娡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已经有过一段婚姻,而且还生过一个女儿。她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女人,先后为汉景帝生下过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她在怀着刘彻的时候,说自己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就把这件事告诉给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梦日入怀这种事,有可能是后世史学家附会的,更有可能是王娡为了提高儿子的身份,编的故事。果然,汉景帝听说这话后,大喜道:“此贵征也。”而这个孩子就是刘彻。刘彻还没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汉景帝即位当年,王娡生下了刘彻,被封为王夫人。

子凭母贵,汉景帝非常喜欢刘彻。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汉景帝竟打破太子与他子不能同年而封的旧例,同时封长子刘荣为太子,立刘彻为胶东王 ,并且不顾皇帝仍在世、皇帝妻妾不称太后的世俗忌讳,封王娡为胶东王王太后。王娡很有野心,她不满足自己的儿子只当个藩王,不久她就和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联姻,让刘彻娶了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妻,这就是著名的金屋藏娇典故。

 1/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雄狮  天将  刘彻  汉朝  觉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