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代衣教主遗命,令余(阳顶天)修习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后,率众前赴波斯总教,设法迎回圣火令。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回》波斯总教缘何要让中土明教的教主练成“乾坤大挪移”之后,才能去迎回“圣火令”,结合后来派黛绮丝到光明顶的目的,这其中很大的可能,便是为了中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

这“乾坤大挪移心法”本是波斯明教的护教神功,以上乘内功为根基,非常人所能修习。波斯明教的教主又须由处女担任,数百年间接连出了几个庸庸碌碌的女教主,心法传下来的便属有限,近于失传,反倒是中土明教留得全份。波斯总教在获得“圣火令”之后,钻研其上文字,十年间,教中职份较高之辈人人武功陡进。只是其上所记的武功博大精深,便修为最高的大圣宝树王也只学得三四成而已。

但他们以不到一成的旧传“乾坤大挪移”武功,和从“圣火令”上所记载的霍山武功精要新得的两三成武功相结合,却变出一门古怪奇诡的功夫出来。因而认为若有“乾坤大挪移心法”全份,此功夫定能再增境界,于是总教一心便想要取回中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波斯总教要求必须由练成“乾坤大挪移”的中土明教教主,才有资格到总教迎回“圣火令”,实际上就是想以“圣火令”换取“乾坤大挪移心法”,又不想破坏教规,让中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断了传承。

而后来总教看到中土一直没有练成此功的教主,才派出黛绮丝到中土明教总坛光明顶,为的就是设法偷取“乾坤大挪移心法”。然而因为总教的这个要求,不明所以的中土明教,却开始以炼成“乾坤大挪移”为目标,然后再设法到波斯迎回“圣火令”。可是修炼“乾坤大挪移”必须要有上乘内功为根基,方能有所作为,又岂是那么容易练成的,一代不成,便将此作为遗命交与继任教主,代代相传。

因此,从三十一代的石教主开始,到第三十二代的衣教主,再到三十三代的阳顶天,都很可能是折在强行修炼“乾坤大挪移”之上,最终丢了性命。阳顶天大家都知道,在练成第四层神功之后,由于撞见他的夫人与成昆偷情,压制不住神功的真气,便引致了走火入魔。临死之前写出遗书,说明遗命,其中有一件,便是取回“圣火令”,随取回“圣火令”,谁就是教主。

阳顶天之所以这么交代,很可能就是他知道这门神功难以练成,不想在他之后,再有教主为了迎回“圣火令”,而强练“乾坤大挪移”,再枉送性命。所幸在最终出现了张无忌,有“九阳神功”护体的他轻松练成“乾坤大挪移”。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去总教迎回“圣火令”,他在灵蛇岛夺下了总教派出的“风云月”三使的手中刻有霍山武功的六枚“圣火令”,并在小昭帮助下练成了“圣火令神功”。

小昭代替她的母亲黛绮丝接任总教教主之后,将这六枚“圣火令”赐给了张无忌,最终在小说结尾,又派人将总教中的另外六枚刻有教规的“圣火令”一并送来给张无忌。自此,十二枚“圣火令”完璧归赵,重新回到了中土明教。因此,“圣火令”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土明教的作用不大,带来的影响倒是很恶劣。不过在朱元璋称帝之后,由于朝廷对明教的打压,明教潜入地下,分支发展,这十二枚镇教圣物的“圣火令”,很有可能是被朝廷夺走,并销毁了。

为什么金庸在倚天里要设计三圣使这段情节,仅仅是为了送圣火令吗?也太突兀了吧?

圣火令的出现是个承上启下的东东,非常必要。第一,交代了明教的来龙去脉。一部倚天屠龙记,就是一部明教发展史,而圣火令作为明教圣物,从中土明教开创起来就有了,有了圣火令的才是合法的教主,没有的就不合法,即使强人阳顶天,教主也当的很勉强,所以他死后留下遗嘱,一定要找到圣火令。如果这部书到最后也没找到圣火令,那么就会留下虎头蛇尾的结局,用现在的网文就是,填的坑没补起来。

第二,交代了韩昭的结局。金庸说,张无忌最喜欢的女人就是韩昭,他也最想让韩昭嫁给张无忌,但是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韩昭再厉害,也干不过赵敏和周芷若,事实上张无忌认识的女人没有一个省油的灯,相对而言就是杨不悔单纯点。当时的金庸爱情观还比较正,没敢写四女同嫁一夫的桥段,没让张无忌像韦爵爷一样享尽人间绝色。所以张无忌只能忍痛割爱了。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圣火  丐帮  令是  明教  材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