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有两条:大鱼、有潜力能长成大鱼的鱼。鲶鱼和泥鳅肯定是不行了,那就等可以跳龙门的大鲤鱼和能长大的小鲤鱼吧。曹操:按照《三国演义》,被包装成汉贼,并且妒贤忌能,这个肯定是不符合诸葛亮价值观的。抛开价值观不提,当时集团高管的位置有荀彧占据,后面还有四大谋士排队,就算进去了,也很难走上一线岗位,做和文秘,不符合诸葛亮的期望值。

袁绍、袁术:虽然顶着四世三公的名头,但是其本身素质并不太高,经营理念估计有冲突。就算诸葛亮有些想法,但是随后两家公司相继倒闭,想法也会随之破灭。孙权:确实是处于上升期的公司,也需要人才,并且他哥哥也在那里谋职。但是职位不高,这也就决定了被举荐人的上限,况且江东都是几朝老臣,不容许他这个小辈爬的太快。刘表:这是本地垄断企业,实力雄厚,老板表面上也很英明。

但是,这家集团无论是发际还是发展,都是本地豪族的协助和把持,想进去插一脚,那必须身板子够硬了。刘璋优柔寡断,张鲁和公孙瓒这些二线公司潜力不大。就不细说了。看起来这些公司都不太合适,那就只能再等等了。小鲤鱼诸葛亮依旧在苦苦等待,其实可以想象,如果刘备不出现,诸葛亮真的很难出仕。虽然题主限定了《三国演义》,但是还是必须普及一下,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首先要举“孝廉”,才有机会入朝为官,所以人才选拔都控制在氏族手里。

当时除了曹操势力以外,其他势力都是这种情况。诸葛亮身在荆州,此地都被蔡氏控制,想要出头,基本不可能了。就在此时,一条龙精虎猛、背纹奇特的小鲤鱼游过来了,要不要和它一起,开始一段传奇的小鲤鱼历险记呢?诸葛亮陷入了深思。干柴烈火这条小鲤鱼,自然是我们的刘皇叔,《三国演义》中的男一号,汉室宗亲、仁义爱民、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这么一位老板,除了公司规模不大,其他一切都符合诸葛亮的要求,公司缺乏高端人才,发展理念与诸葛亮相同,老板自身素质和道德品质都过关,事业处于上升期。这样一家公司,即使目前只拥有一间简陋的写字间,但是处处透露着朝气与希望,只待你的加入,就可以带领它一飞冲天,杀入500强、入住中心商业区一整层的高端CBD大厦。

这样你能实现何等的价值?刘备此时也是绝对需要高端人才,就拥有一间写字间,能挖来哈佛耶鲁的高材生吗?不过,上一任公司执行总裁虽然不是根正苗红的高材生,但是能力却很强,让公司有了希望,这个人就是徐庶。本来正打算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是人才被强行挖走了,这让身为董事长的刘备十分难过,砍平了一片树林,就为了多看一眼徐庶的背影。

这样徐庶很感动,于是他发挥了他在《三国演义》中最大的作用,对刘备说诸葛亮行,于是,干柴遇上了烈火,熊熊燃烧起来!现实意义刚才的回答虽然琐碎,却能影射到现实社会。“四行”理论就包含着一些很实用的处世理论。诸葛亮选择老板的故事,又将理论进行了升级。不能恃才傲物,要善于交际,发展人脉包装自己。然后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事业,而并不一定要头破血流的闯入当前公认最好的事业,切末眼高手低。

我们很多人,现在可能正处于第一步,认为自己行,后面的事情都未考虑。此时我们真该开眼看看这世界,国外风云我们姑且不说,国内现在正是百年以来最蓬勃的发展时期,我们面临着大把的机遇,但是也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才遍地,竞争空前的激烈。要么安于一隅,要么正视自己,继续完善自己,选好发展方向。是在五百强力做文员,还是带领文员冲击五百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都说诸葛亮,曹操厉害,为什么最后统一国家的却是司马懿?

你好,很荣幸能遇见你的提问,我提岀个人观点,供探讨。东汉末年,随着黄巾起义,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大时代,国家分裂,群雄割据,豪杰并起,风云际会,战将如星,谋士如云。能统御全局的顶级政治家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则顺理成章瓜分了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曹操雄才大略,想统一天下,但在诸葛亮联吴抗曹战略下,未能实现。

刘备有野心,但无实力,且有孔明镇国,一时谁也憾不动。东吴人才济济,只想守着疆土过日子。这是三国前期的局面。后期,曹丕之后,曹氏后代皆鼠辈,司马懿之才,绝不在曹操,诸葛亮之下,而且比二人更有一长处,忍!曹操在世,打压不用,司马懿蜇伏不露,聪明之至,曹丕之后,已无所顾忌矣,而且独得天时,地利,人和,遂放开手脚,为二子扫除了障碍,逐步控制了军政大权,曹氏重演了献帝故事,朝政尽归司马氏,蜀国既无国士又少战将,东吴内乱不断。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舌战群儒  豪言壮语  三国演义  听听  老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