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烧乌巢,为什么诸葛亮北伐没有想过烧司马懿军粮?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首先本文来自于《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我推测题主想说的是曹操在火烧乌巢之后能够取得官渡大战的胜利,而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火烧乌巢击垮司马懿。但是这很显然是对于历史不熟悉而产生的错误认知,官渡之战的胜利不是烧了乌巢而胜利,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胜利因素,另外一个胜利因素是张郃的阵前倒戈,投降曹军。

这两样因素加起来才使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火烧乌巢是许攸的告密,曹操才知道乌巢的所在地,并且火烧乌巢只是官渡之战的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袁绍军队在官渡之战的军粮所在地是一个机密,只有核心成员才知道。官渡之战爆发之时,火烧乌巢是第二次烧毁袁绍的军粮,在此之前袁绍的军粮就被曹操烧毁过,当时袁绍运了第一批粮草到达官渡,但是被曹操派徐晃与史涣联合进攻袁绍的部将韩猛,最后烧毁了袁军的粮草。

此后袁绍命令淳于琼带人领着第二批粮草到达官渡,当时这些军粮安置在乌巢,本来这批粮草曹操是不知道所在地的。但是一个偶然因素出现,袁绍的谋士许攸因为家人犯法,被留守邺城的审配收监,许攸害怕,于是晚上跑到了曹操的军营里告密,把袁绍的军粮所在地的位置告诉了曹操,当时的曹操还十分犹豫,荀攸、贾诩力劝曹操可行,于是曹操带着五千步骑前去攻打乌巢。

随即顺利烧毁乌巢的粮食。袁绍随即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派高览、张郃率领重兵攻打曹操的大营,随后派出一支部队前去狙击曹操火烧乌巢的部队。但是这支部队被曹操击败,而攻打曹军大营的主力部队张郃却受到郭图的谗言,此前张郃主张快速攻打曹操率领的偷袭乌巢的军队,但是被郭图否决,此后袁绍派去攻打曹操的部队失败,郭图十分羞愧,为了不被袁绍追究责任,他在袁绍面前直接说“张郃看到援救乌巢的军队失败十分开心,而且出言不逊。

”张郃在前线得知消息之后大怒,带着军队烧毁了进攻曹军的军械,直接向曹操投降。驻守大营的曹洪十分犹豫,这个时候荀攸力劝曹洪接受。袁绍的军队在得知张郃投降和乌巢被烧毁后,自相惊扰,军队崩溃,袁绍带着袁谭带着八百骑兵度过黄河逃亡邺城。在这里张郃带领军队直接投降曹操是当时促使袁军崩溃的原因之一。诸葛亮为什么不能烧毁司马懿的军粮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交手是诸葛亮的最后两次北伐,当时的曹真病逝,驻守荆州的司马懿被紧急调往关中防御诸葛亮,在这期间并没有多曹魏的核心人物投降蜀汉军队,作为军粮所在地的机密,诸葛亮无法得知,自然没有可能烧毁司马懿的军粮。

其次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时一直是坚守不出,司马懿第一次在公元231年和诸葛亮交手是惨败,诸葛亮当时带兵和司马懿在上邽交战,司马懿派郭淮、费曜带着军队进攻,被诸葛亮打得大败。此后司马懿面对诸葛亮都是防守,在231年,诸葛亮退兵之后,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诸葛亮,又被诸葛亮大破,最后张郃死于追击诸葛亮的路上。公元234年,诸葛亮再度出击,到达武功县五丈原,司马懿修建营寨不敢出战,双方一直对峙100多天,最后诸葛亮病逝蜀汉退兵。

可以说司马懿拒不出战,导致诸葛亮根本没有机会出击去烧毁司马懿的军粮。最后烧毁军粮也是冒险之举,曹操在进攻乌巢的时候所求的是快,一旦被袁军包夹那就是死路一条。在《资治通鉴》的记载,当时曹操放火烧乌巢,淳于琼一开始十分惊慌,但是在天亮之后看见曹操军队很少,于是紧紧守住营寨,曹操急切攻打,但是一时之间没有攻下,最后袁绍决策失误派了一直部队前来攻打曹军,史料记载:绍骑至乌巢,操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

乌巢之战,曹操为什么不抢袁绍的粮食为己用,而要烧掉它?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无论古今,战争的后勤保障都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公元200年,袁绍率军攻击曹操,两军于官渡相持。曹操用许攸之计,派轻骑偷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中国北方。当时,曹操军也非常缺粮,为什么不抢粮草,而是烧毁呢?原因有二:一是、运输粮草需要辎重部队,人数较多、行动迟缓、战斗力弱,不能胜任偷袭的任务。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乌巢  集中力量  曹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