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不能同时派出两支大军救援乌巢、攻击曹操大本营?

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偏向曹操一方的描写给了你袁绍没有这么做的错觉。事实上,袁绍就是这么干的。乌巢现在危在旦夕,大军行动肯定比轻骑兵速度缓慢,所以袁绍选择以轻骑兵救援乌巢,解燃眉之急。曹操本部少了五千骑兵,本就兵力不多的官渡防区此时更加空虚,袁绍以战斗力更强张郃高览主力去进攻曹营。这一手安排,我是在看不出哪里有问题,派速度最快的去救援,派战斗力强的去刚正面,我既要救人,我也要打你,我全都要。

但是曹军指挥官们出色的战术素养,曹军士兵精锐的战斗力把袁绍的计划无情碾压。乌巢方面,曹操得知援军已经上路,丝毫不顾,直接强攻乌巢,最后速度最快的轻骑兵尚未赶到,乌巢就已经失陷,而曹操再从容回头,把援军击溃。试想,连速度最快的轻骑兵都没能赶上,难道大军就赶得上了?袁绍这一手没有任何问题,败在曹操战斗力太高。

官渡方面,强攻曹军大营的张郃高览遭到曹洪荀攸的奋力阻击,双方在战场上僵持。袁绍趁虚而入的计划又败在了曹军出色的战斗力上。而后就是郭图谗言,张高畏罪,当场反水投曹,这是袁绍势力长期内斗所带来的积弊,和袁绍此时的指挥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接下来我们扯一点题外的。其实整个官渡之战,从二月打到十月,袁绍都基本上都没犯什么错误。

你说应该趁着曹操东征刘备南下进攻,袁绍确实做了:曹操正月出征刘备,袁绍二月就到了黎阳,并且进攻白马延津,但是被于禁,乐进等人以数千兵马守住,甚至反攻了一波,然后紧接着曹操就回来了。不是袁绍反应慢,是曹操速度快。你说应该轻兵袭扰后方,破坏曹军粮道,袁绍也确实做了:任峻传中就写到,袁绍骑兵时刻骚扰粮道,最后被任峻用大车阵 重兵破解。

但也并没有完全破解,如果按照任峻传及魏书中描述枣祗的说法,曹操在行屯田之后,兖州粮草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官渡之战打了半年之后,曹军还是出现了严重的粮草问题,所以袁绍的轻骑骚扰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而且袁绍攻下白马之后,立刻派人去联络曹军内部官员,然后鲁国,汝南等地爆发叛乱,张辽被紧急派往鲁国平乱,李通、赵俨则坚守淮南一带。

通过制造骚乱让曹操分兵,这一手也打的很漂亮。你说袁绍应该突袭许都,袁绍也确实做了:汝南叛乱之后,刘辟、龚都也趁势起兵,袁绍派遣刘备去联络汝南,进攻曹军后方——汝南往北可就是许都了。然后,刘备斩蔡杨,合兵北上,被驻守在许都附近的曹仁击溃。袁绍:谁告诉我许都空虚的?当然,曹仁击溃刘备之后,认为后方无忧,立刻和史涣合兵北上与曹操汇合,此时的许都确实空虚,但袁绍真的能知道吗?袁绍:我派刘备从后方去进攻许都了,结果他一直没回来,前面也没传来曹操许都失陷的消息,所以刘备应该是失败了,这说明曹操是派了人防守许都的,所以我们不能再去送人头了。

而且,官渡对峙到后期,袁绍已经呈现明显的优势,是在没必要再去弄险了,飞龙骑脸你告诉我怎么输?你看,整个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指挥一直没有任何问题。相对的,曹操的指挥也没有任何问题,甚至非常非常出色,逼到袁绍以绝对优势的体量,只能靠一点点消耗兵力才能占据上风。二到七月,袁绍的损失是一定比曹操大,甚至大很多倍的,但袁绍还是凭借自己的体量逼得曹操放弃黄河,退守官渡,进入对自己最不利的对峙。

《西游记》原著里面的乌巢禅师是哪位高人?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西游记》中,曾经在浮屠山出现一个神秘的乌巢禅师。此人神通广大,即便孙悟空挥舞金箍棒来打,也不能伤其分毫。甚至无需出手,孙悟空连他所住巢穴的藤蔓防御都破不了。 乌巢禅师还曾经想要收猪八戒为徒,因八戒已经在观音菩萨那里受了戒,于是被拒绝。后来,唐僧师徒来到浮屠山,他主动传授唐僧《多心经》。之后,孙悟空、八戒、沙僧等三徒弟也一起修炼,从此师徒四人功力大进。

只是,这乌巢禅师到底是谁呢? 有人解释为观音菩萨,因为《心经》据传就是观音菩萨所有。也有人解释为燃灯佛祖驾下的白雄尊者,因为白雄尊者就是一只鸟,鸟住在鸟巢中。在我的系列解读中,认为这乌巢禅师乃是燃灯佛祖。 乌巢禅师知道取经的前因后果,知道唐僧、孙悟空选择的路径,甚至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劫难。因此,这乌巢禅师必定是佛派高层,而且是知道取经隐秘之人。

我们细算起来,在《西游记》中符合这种身份的佛派高人不多,无非是如来、观音、弥勒、燃灯、接引等。 可是,如来、弥勒、观音或者是教主、或者是五老,都事务繁忙,根本不可能像乌巢禅师一样,在浮屠山一呆就是许多年。猪八戒可是在当妖怪的时候,乌巢就已经在浮屠山了。 而且,如来、观音、弥勒、接引四人在取经中都有正式出场。

唯独燃灯佛祖一直没有在唐僧师徒面前露脸。 燃灯佛祖乃是前任佛祖,即退居二线的老干部,有的是时间,也有参政热情,也有传法的能力,他化身乌巢,去凡间掺合一把取经行动,合情合理。 不过,这乌巢是燃灯,毕竟是我的一家之言。在《西游记》故事源流演变之中,这乌巢禅师其实另有其人。 那乌巢禅师究竟是谁呢? 在唐宋流传的西游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讲到唐僧师徒在到达西天竺国后,取得了五千四百卷真经。

只是,在诸多真经中唯独少了一种《多心经》。 唐僧一行回国,走啊走,走到一个小国,住在一处叫做香林的地方。当天晚上三更时分,唐僧就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一位神人告诉他,在不久之后将有人把《多心经》送给你,并且帮助你回到大唐。 醒来之后,唐僧把这怪梦告诉猴行者。猴行者大喜。 不久,但见树林中涌出祥云瑞霭,冲天瑞气。

在祥光之中,有一位貌似十五岁少年的和尚,容貌庄严,手持金环杖,拔出一卷《多心经》送给唐僧。  这《多心经》有什么作用呢?这少年僧人说:“此经上达天宫,下管地府,阴阳莫测,慎勿轻传;薄福众生,故难承受。” 和尚表示,这《多心经》可了不得,一旦诵念,诵经之声上可以到达天庭,下可以到达地府,有阴阳莫测之功效。

和尚还告诉唐僧,千万不要把这《多心经》随便传授给他人。只因普通百姓福气太薄,受不起! 唐僧有些疑惑,就说,自己正是为了东土众生才来西天取经,为何如今得到经书,却不能传授呢。 那少年僧人见唐僧不听他的话,只好腾身在空中,化为一佛。此佛说:“此经才开,毫光闪烁,鬼哭神号,风波自息。日月不光,如何传度?” 唐僧一看乃是佛爷显灵,再不敢多嘴,于是跪拜叩谢,受了经书。

那这佛爷究竟是谁呢? 原文中这佛自己说:“吾是定光佛……”这定光佛还表示,只要唐僧等人把经书送还大唐,那么,他将派出十二童子去迎接唐僧等人前往天庭,共享长生。 在吴承恩改定的《西游记》中,对于《多心经》的功效描绘,基本上变成了如来佛祖重点推广的《大乘佛法》功效。 至于这定光佛究竟是谁呢? 在原著中并没有明说,不过我们略加百度就可以知道,这定光佛就是大名鼎鼎的燃灯古佛!。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乌巢  集中力量  曹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