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佑长大成人,饱读诗书,成为确州城内赫赫名声的书生。后屡屡考试不中,心灰意冷,《中国神话大词典》所言,杨天佑后修道桃山。同一时期,玉皇大帝的妹妹云花女恋旧情,终于在确州发现了杨天佑的踪迹,便下凡与杨天佑私配成婚,才生下二郎真君,为此因违犯天条,被玉帝压于太山之下。后来才有了二郎神"担山赶太阳"劈山救母的感人故事。

自然,二郎神姓“杨”便无可非议。二郎神为什么名“戬”经历了从小生母被一直压在太山之下的苦难,二郎神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读书求官之路,杨天佑初始为二郎神起过2个名字,但被街坊邻居称呼最多的则是“天娃子”。有书曾说二郎神降世,值双星合月之时,命带火煞,身放昊光,照彻九天十地,九幽八极,易夜为昼,鬼神惊叹,万魔辟易,妖邪潜踪,玉宇澄澈,号为玉晨。

本人认为,既然神话传说,没必要深推细研,这只是为二郎神救母提供了内心的支持和渴望,暂且不提。二郎神救母心切,决心习武,后拜玉鼎真人为师,苦练九转玄功,后玉鼎真人赐二郎天兵神器三尖两刃枪,俗称“三戬叉 ”,加上二郎神复仇心切,此外,“戬”字有剪除,灭除,也有铲除,歼灭之意,也便有了“杨戬”的叫法。总之,关于二郎神的传说历经朝代更迭,文人墨客考究不详,也就有很多的版本。

二郎神杨戬和玉帝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杨戬是玉帝的皇位继承人。却说李天王带领的十万天兵天将迟迟干不掉孙悟空,诸神束手,观音于是向玉帝举荐二郎神降伏妖猴:“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调。

啥叫听调不听宣?调是调动,宣是诏命。大体意思是,如果玉帝需要调动二郎神的军队勤王救驾,二郎神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否则就是抗命不遵。如果玉帝没事干想让二郎神入宫觐见,甥舅俩唠唠嗑加深一下感情,二郎神有权拒绝。比如周朝,各地诸侯每年需要向周王上贡,并且三年一次朝见周王。但是楚子从来不去朝见周王,只是上贡一种造酒的茅草,也是有一年没一年的。

可是如果周王有难,需要楚子派兵勤王救驾,楚子还是会出兵的。有人就此认为二郎神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像楚子不服周一样,跟玉帝不对付。因为二郎神母亲也就是玉帝妹子张云台曾经离宫下凡,以柳树为媒与杨天佑结为夫妻。玉帝大怒,派遣天兵天将杀死杨天佑,把张云台囚禁在桃山之中。杨天佑和张云台的儿子杨二郎被太上老君收留,交给玉鼎真人传授武功。

二郎神学成下山,手持三尖两刃刀,带着哮天犬,骑上云雾马下山救母,最终打败守护桃山的天兵天将,劈开华山,救出母亲。经此一役,二郎神威名大震,在天庭诸神的劝解下,玉帝赦免了张云台的私自下凡之罪,封二郎神为昭惠显圣真君。二郎神带领六兄弟驻扎灌江口,听调不听宣,特意跟玉帝保持了距离。其实这么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玉帝只有七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按照古代礼法,二郎神作为玉帝外甥,他要入赘玉帝家,娶玉帝一位女儿为妻,成为玉帝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事实上在西游记的设定中,二郎神已经成为玉帝的太子,他生得: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第一,两耳垂肩。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虽然不是说所有两耳垂肩的人都是帝王之相,但是有这种命相的人很显然贵不可言。

第二,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三山帽乃王者之冠,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周公辅成王图》中,周成王就头戴三山冠。还有三国时期半圆方枚重列式神兽镜的浮雕中,东王公戴的也是三山冠。东王公就是东皇太一,是最早的天帝,西王母第一任丈夫。三山飞凤帽,就是三山帽上刻着一个飞腾的凤凰。在古代,黄色是皇帝或者太子的专用色,其他人用黄色乃是大不敬之罪,轻则杀头,重则满门抄斩。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杨戬  封神  有多强  成神  大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