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也对这个时期进行了否定。所以说,这两部史书直接就把五代十国的文化上了一个“文化差”的标签,而《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写,所以说,小说写的是故事,而故事体现的是文化,自然不会写五代十国,虽然小说不是历史,故事可以渲染,但文化是根据现实来写。三国时期文化传承并没有中断相反还有所发展,各国基本上还是保持着比较完整的文官体系。

而五代前期对知识分子进行大规模的迫害。也是导致大部分人不认可五代时期的原因。《三国演义》很多故事体现忠义之情,而五代十国很少有这样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体现的是兄弟情义,三顾茅庐体现的是诚意,三英战吕布体现的是团结,挥泪斩马谡是无奈和不舍,类似这样的故事体现出了正确的价值倾向。同时三国里的主要人物要么是枭雄,要么是英雄。

大多数也是名门贵族,比如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和公孙瓒也算是没落的贵族,这样的贵族豪门,身边自然聚集了一帮能人异士。而且想曹操这样的枭雄,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文学家。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例如《观沧海》《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而五代的枭雄们则大多是草莽英雄,像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这样的故事少之又少,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比如说后梁的皇帝朱温,朱温55岁的时候掌握大梁政权、当上皇上以后私生活非常混乱。

每天只顾得贪图享乐,甚至还和他的儿媳们发生了不伦之恋。无论是文化还是君王,五代十国与三国时期都相差甚远。与三国历史比起来,大部分人对于五代十国的历史的确较为陌生,《三国演义》作为著名小说,传递的是文化,三国与五代十国虽然都是战乱时期,相同点都是军阀互相吞并,强大的一方替代了原来的朝代。一个被晋统一,一个被北宋统一。

古代朝代都有外族入侵、边关危机,为何三国乱世却能安稳200年?

我来回答:古代朝代都有外族入侵、边关危机,为何三国乱世却能安稳200年?我们所谓的三国战乱时期,一般是从公元220年的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算起,至280年晋吞吴结束。如果再往前推一下,从汉末战乱开始,到三国归晋结束,也就是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来算,到公元280年晋灭吴结束。这期间不到一百年,也是汉民族饱受摧残的一百年,并不是题目讲的二百年!那么为什么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再到三家归晋,这个过程中外族这么安分呢?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汉王朝对周边外族,尤其是匈奴的打压是非常狠的。

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匈奴和鲜卑被打的四分五裂,大大加长了外族实力增长的周期。再加上外族部落之间也冲突不断,相对中原地区武器落后人口不足,所以尽管到了东汉末期乱世来临,外族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汉王朝虽然已经分崩离析,但是各路诸侯依然摁着外族打。以北方曹魏为例子,建安十二年派出张辽大败外族,掳走大量人口,建安二十三年派出曹彰,北伐乌丸,鲜卑王柯比能吓坏了直接称臣。

包括多次登上历史舞台的匈奴也曾在兴平二年和建安七年两次投降曹操,外族就像送快递的一样,来了就是送粮送人。 不光曹魏,其实三国对立阶段,蜀国和吴国对于外族的打压也是很到位的。蜀国当时主要应对的就是南蛮,我们熟知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由此而来的。除了孟获一支,蜀国还面对淮水一带的廪君蛮,荆南附近的傒人,以及阆中一带賨人,这几股外族势力最后都依附于蜀汉的政权,成为蜀汉的军事力量。

吴国相对于曹魏和蜀国外族入侵的压力并不是那么大,主要应对反吴汉人和外族混杂的山越,也是被孙权多次围剿,后来也是投降东吴,成为了吴国的战备力量。可以看出,无论是魏蜀吴怎么如何争斗,各个政权对于外族的方针还是比较一致的,基本上就是打到你服为止,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无论是羌、匈奴也好,还是羯、南蛮、山越也好,实力上和魏蜀吴有着不小的差距,说白了就是打不过,打不过谈什么入侵。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乱世  三国  禁足  停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