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名人郑板桥,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在第一时间,一定想到的是他的书法作品,传世名言:"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一定会想起他的传世名画《竹石图》,尤其是他咏竹的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诗;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历史名人郑板桥,是以书法、画出名,还是在京城做官名扬天下?

历史名人郑板桥,是以书法、画出名,还是在京城做官名扬天下

说起历史名人郑板桥,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在第一时间,一定想到的是他的书法作品,传世名言:"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一定还会想起他的传世名画《竹石图》,尤其是他咏竹的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诗;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被世人誉为《诗书画三绝》是名至实归,决无另论。

郑板桥一生风流雅谑,怪吝成癖,被世人称为《扬州八怪》之一。他一生的志趣都在诗画之中,用书画反映民间疾苦,用书画发泄内心的积愤和苦闷。不过郑板桥确实还坐过官,但並没有在京城,而是在山东的范县和曹州。时间也很短暂。他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年间的进士,五十岁时才为范县令,五十四岁调署潍县。当年正逢山东大饥,人相食,爱民如子的郑板桥为挽救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私自开仓济民,而得罪了朝廷,冤枉比参,六十一岁时愤然辞官返回故里。

他在潍县署中所题的一首诗可称得上是世上所有为官者的座右铭: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桥桥(1693一一1765)七十二岁去世,除了为官的短短十二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诗,书,画中,直至晚年回到扬州仍以卖画为生,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其在书画界的名声远远高于官场。


文章TAG:哪些名人笔画是22画  女儿22岁即成富豪  哪些  名人  笔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