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意味很明显:让关羽出征。那么,大家现在明白了,刘备让关羽出征襄樊,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遥保汉中,从另一个方向上牵制曹操的军力;2.为关羽的晋升“前将军”收取令人信服的功劳;3.落实关羽“襄阳太守”的职位。那么,再来说说关羽为什么会失荆州。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兵力不足。关羽北进襄樊,曹操难受,更难受的是孙权。

孙吴集团自孙策死后,战略方针是“北防南进”,对北方以防御为主,向南扩展开拓。这与他们所处的地理形势和自身的军力特点有关。北防是重点是“以江河为险”,充分利用优势水军和江河天险。但关羽在荆州多年,他也训练出了一批水军,技战术水平不在东吴之下。在这个方向上,与东吴平分长江之险,对东吴构成巨大威胁。如果关羽再将襄樊纳入,就能从江、汉两条水路上对东吴构成威胁。

这孙权能忍吗?肯定不行。所以,关羽北征襄樊,实际上不但严重威胁了曹操,更严重威胁了孙权。针对这种情况,无论愿意不愿意,曹操和孙权都必须要形成事实上的联手来对付关羽。以关羽的军事才能,完全能够看到这一点,但他兵力不足,无法在保证在北征襄樊的情况下,还能对东吴方向做到防御严备。关羽采取的办法是什么呢?他是“打曹吓孙”。

向北,集中兵力进攻襄樊;向东,不断地威慑和恫吓。关羽严辞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要求,还恫吓孙权派来的使者,表示如果孙权不配合他的攻势,取得胜利后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水淹七军后,关羽又大张旗鼓地将战俘船载运回,以吓唬孙权方面。对于关羽来说,时间紧迫,他必须在唬住孙权的这段时间内攻下襄樊,完成即定的战略目标。

但同样,孙权这边时间更紧迫,必须在关羽取胜回军之前,攻取荆州地区,消除这个大患。于是,奇袭荆州开始了。在与时间赛跑的竞争中,孙吴集团走到了前面,关羽败亡。那为什么如果赵云镇守荆州就不会丢失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上文中刘备集团北进襄樊的几个理由都不存在了。1.赵云守荆州,关羽进西川、守汉中,汉中方向上就不惧曹操的军事压力,完全守得住;2.不需要考虑赵云的晋升和与之相配的功劳;3.不需要落实赵云的虚职。

如果关羽同意江东联姻,是不是可以避免失去荆州?

关羽是否同意和江东联姻,都改变不了孙权夺取荆州的决心。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在曹操命满宠出使江东,和孙权商议共同攻打荆州时,诸葛瑾建议为孙权之子向关羽之女求婚。如果关羽答应,就和关羽联合攻曹,如果关羽不答应,就联合曹操夺取荆州。诸葛瑾到荆州说明来意后,关羽不仅一口拒绝,还骂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惹得孙权大怒,最终决定和曹操联合共取荆州。很多人据此认为孙刘联盟破裂,是因为关羽不同意和孙权联姻造成的,然而这不过是演义而已。在正史上,孙权确实也曾经为自己儿子向关羽求婚,遭到了关羽拒绝,不过并没有提到孙权打算用这种方式来决定和谁联手。而在历史上联姻这种方式也并不可靠,实际上孙权和曹操之间也曾经多次联姻,不过丝毫不影响双方继续兵戎相见。

而刘备和孙权也有联姻,同样在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孙权索取荆州不成,就出兵攻打荆州。可见联姻这种方式对于双方是否合作的加强性有多低了。孙权有意夺取荆州,只要是担心荆州在江东上游,被别人控制荆州自己的江东很容易遭到威胁,所以一心想取而代之。而孙刘联盟又仅仅是曹操军事压力下的临时组合,并不可靠。孙权和刘备之间缺乏互信,这不是关羽和孙权联姻所能改变的。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孙权接回自己妹妹、并出兵荆州以后,孙刘联盟名存实亡。此时孙权如果有意改善孙刘两家关系,要联姻首先也是找刘备。孙权跳过刘备直接去找坐镇荆州的关羽,其做法的真实目的本身就很可疑,极可能只是为了离间刘备和关羽的关系而已。所以关羽不可能同意和孙权联姻,即使联姻,也不会改变孙权夺取荆州的决心。

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蜀国会怎样?

卧龙、凤雏都是旷世奇才,但说得一而安天下,那还得看客观条件。他们本事再大,也不可能绝对的具有扭转乾坤的能力,不可能根本改变历史的走向。诸葛亮更注重名声,做事谨慎,事无巨细;庞统更注重实效,只求结果,决不拖泥带水。从历史史实看,不是诸葛亮没有本事,是蜀汉的实力决定了诸葛亮不可能有更大的作为;诸葛亮病逝后,蜀汉能够继续维系近三十年,并非其继任者多么了不起,是得益于曹魏集团内部出现问题,无暇顾及蜀汉。

 3/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掠地  吴魏  报警  国人  联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