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的应县木塔高67.31米,大报恩寺塔高78.2米,比科隆大教堂还是有差距的。不过,科隆大教堂的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不过43米,只是两边的塔楼很高而已。而且,最初的科隆大教堂塔楼也没有这么高,不过是44米。在随后几百年,大教堂也试图修建得更高,但技术上有很多问题。比如修建的58米高的新建筑,刚刚修建就坍塌了。

由于科隆大教堂最终是1880年建成的,也就是中国的光绪年代了,当时不算是古代而是近代,严格来说这不算是古代建筑。要知道,300多米的埃菲尔铁塔,不过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佛教的宝塔有必要修建得较高,但木质宝塔也就足够高了,根本没有必要搞石质。普通的建筑物,修建成太和殿那么高27米,就足够高大了,没必要再高。

第三,技术方面的问题。中国古代对于石质建筑的技术确实比较差,主要是没有需求,技术自然不发展。古罗马很早就发明了混凝土,虽然后来失传了,毕竟人家曾经发明过。而欧洲一直在建造石质建筑,技术是比较高的。大家看过希特勒的画没有,当时他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教授们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建筑画,符合欧氏几何原理。也就是说,希特勒的画很准确,如果画成透视的,就会成为今天的工程施工图。

也就是说,欧洲古代的建筑物已经大量使用了几何原理,经过数百年磨炼形成的,中国这方面就差多了,主要还是依靠建筑经验。实际上,中国木质建筑在宋代以后,技术上也没有太大的发展了,因为靠经验就足够了。但这也没什么稀奇,因为确实没有需要石质建筑技术的刚需,不可能有什么发展。第四,观念问题。古代中国人很讲究等级观念和礼教,对于房屋的高低也有明确的限制。

《礼记》里对建筑高度的规定是这样的: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看看,礼教规定皇帝的家,也只能是九尺。而历朝历代,对于贵族、官员、士大夫修建的房屋和建筑,是有明确限制的。如果王爷之流修建的王府,超过王爷的规格,就会被认为是僭越逾制。这是非常严重的罪名,几乎等同于谋反,也就是说你没有把皇上放在眼里,绝对可以满门抄斩。

而皇上的建筑物尚且不能很高大,其他人就更别说了。第五,性价比问题。其实欧洲也好,非洲也好,中国也罢,普通老百姓建房子都是要物美价廉的。无论木质还是石质民居,没有谁吃饱了撑的,建得很高的,够用就行。这些民居建造技术,其实很简单,也不复杂,这就足够了。至于任何高大建筑物,基本都是皇帝或者宗教领袖之类,搞得劳民伤财的东西。

以科隆大教堂为例,修建了600年,用了高达40万吨石材,这么多年建造费用不能计算,今天就算定期维修,也要花费上千万马克。再说印度人的自豪泰姬陵,修建花费了22年,使用了数万名工匠。从开始建造到最终完成这座陵墓一共花费了大约3200万卢比,相当于今天近百亿美元。这些玩意说来说去,都是压榨老百姓搞来的资金。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下一页

文章TAG:心病  外国  居民  建筑  北京  居民16年的心病没了  北京的外国建筑有哪些问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