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有意控制供地节奏,不会一股脑的推出土地,于是地价开始上涨。面粉贵了,面包自然也会贵起来,于是当上涨的地价上建成了商品住宅,自然会推动着房价上涨。结果形成这么一个上涨的循环圈:房价上涨——地产商抢地,地王不断——预期土地升值——地价上涨——房价进一步上涨。但现在大形势变了,南京已经有不少地王被套牢了,之前很风光,现在要哭了,只能亏本卖,而且还不一定卖得出去,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哈哈!。

多地土拍再加条件为楼市降温,"地王"是否会面临亏本压力?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从2016年开始不少的二线城市就开始通过“限地价”和“限房价”的方式来避免“地王”的出现。但是不可否认去库存政策影响,不少房企进入三四线城市后掀起了不少新的“地王”。近期已经有不少城市开始再次为土拍加条件,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控制土地价格来稳定房价。那么会对于之前的“地王”有什么影响呢?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限价或为土拍加条件等确实可以稳定短时间的房价,但是并不是万能的看了很多城市关于“限价”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新开楼盘预售价格不得高于同期周边或者什么时候的房价均价。这样的做法似乎真的可以降低房价,但是其实作为开发商来说应对的方法不是没有,只要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拖。简单来说,就是拿地之后不开发或者减缓开发。

几点愚见:第一、开发商不会做亏本买卖,这点放心。一般来说“地王”出现的区域,地方不会出台限价措施,如果真的出现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看过各地限价政策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政策看似控制了房价,但是并不是没有漏洞可钻,简单来说就是拿地之后不开发即可。有过购房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一般资金的房产证办理下来后有效期总要比70年少,少则3-5年,多则10年以上都有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就是说很多政策的制定都是建立在,开发商开盘销售的基础上。那么开发商如果不开盘销售,那么所有的政策调控就是失效的。第二、开发商只要维持资金正常,拖下去就是“稳赢”,土地在升值,房价也会上涨。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2019年某城市实行了限价,某开发商不小心拍了地王,我们假如限价为10000元/平米(周边房价均价也为10000元),开发商的楼面价都接近3000元,也就是说开发商开发之后基本一平米只有1000元左右的利润。

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开发商说不会急于开发的。一般来说城市限价都是按照开盘价格不得高于周边房价均价,那么等到3-5年后再进行开发,这个时候周边的房价已经变为15000元左右,这个时候开发商进行开发后的利润是不是会高很多呢?所以,对于大多数开发商来说拿地后只要能拖,肯定最后就是“稳赚”。第三、最终决定开发商是否加快开发速度的其实还是融资难易度。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最惨  估计  城市  2016年哪些城市地王多  这个估计是2016年最惨的地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