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鲁迅之外,当时也有不少文化名人拿“禹是一条虫”来挖苦顾颉刚。比如,时为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就不止一次在演讲中以“顾颉刚说大禹王是一条虫呢”来博取听众笑声,借机嘲弄顾颉刚,贬低顾的学识。三、顾颉刚毕生坚持的“禹是动物”说体现了图腾证史的人类学视野  在顾颉刚提出此说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图腾学说刚传入中国不久。

因此,顾氏之说从学术角度来看,其实处在颇前沿的位置。1937年,顾颉刚在《禹贡》半月刊发表《九州之戎与戎禹》,改从西方寻找禹的起源。其弟子童书业在该文跋语中说“禹名从虫,亦即句龙”,杨向奎称此为卓见,“此为引进图腾说以证古史,将开辟新径,为古史辨增色”。  解放后,顾颉刚在参观中央民族学院时见到高山族的蛇图腾器物,再次联想到殷周器物上的盘螭纹可能为禹圈腾之遗留。

他在笔记中写道:  其族以蛇为图腾,其器物刻镂亦必若此。观殷周铜器,疑有盘螭、盘虺纹者,疑即禹图腾之遗留也。  这足以说明,顾颉刚对“禹”的理解自始至终没有大的变化。禹,究竟是一个图腾符号,还是一个氏族或者氏族首领名称,这些从学术角度来说都是可以研究的。可以肯定地说,顾的“禹为动物”说,确实给后来学术界的研究以颇多的启发。

孔子如何评价上古尧、舜、禹三位帝王?

孔子如何评价上古尧、舜、禹三位帝王

《论语》中,孔子对上古的这三位帝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意思是:“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好像不是自己求来的。”子曰:“大哉尧之为君!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意思是:“伟大啊,帝尧!崇高啊!唯有天最高大,只有尧能防效它。

广大啊,百姓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赞美他!崇高啊,他的功绩!光明啊,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子曰:“禹,吾无间然也。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也。”意思是:“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了。自己吃得很差,祭祀鬼神时却很丰盛;自己穿得很差,祭祀的衣服和帽子却做得非常华美;自己住得很差,农田水利却治理的很好。

对于禹,我是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尧、舜、禹是我国上古时期中原地区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也都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孔子对这三位伟大帝王的评述,表达了孔子由衷的赞美之情。尧的传说最为后世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的“公天下”精神。尧通过多年的考察,证实舜的能力与品德足可以承担起部落联盟领袖的责任,于是就禅位退居,28年后去世,“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孟子•尽心上)。

舜继位后,继承尧的遗志,用禹治理洪水,禹胼手胝足,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了九年的时间疏通陆地上的河道,将洪水引入大海,为华夏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舜晚年承袭尧的做法,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禹以后就变成 “家天下” 了,但最初也并非禹的本意,因为他的儿子特别优秀,道德和才能都远远胜过他所培养的接班人,这才变成了“家天下” 。

上古时期,最值得孔子称道是自尧开始的这一“禅让制”。所以孔子说“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意思是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争来的,也不是抢来的,而是靠上古时期良好的民主政治制度自然而然得到的,并且他们在就任之前都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考验,其品德和才华获得整个部落联盟的认可,才得以继位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不同于后世政治野心家们依靠阴结死党、策动叛乱,用阴谋与血腥暴力夺取政权。

“有天下而不与”是道家也是孔子崇尚的一种“无为而治”的为政境界,正如他评价舜所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中庸),好像天下与他无关,无论得到或失去都是上天的安排。正因为如此,孔子对尧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赞美尧的伟大,除了“禅让制”以外,还说他效法苍天,制定礼仪制度,其历史功绩以至于老百姓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赞美他。

《尚书•尧典》记载尧执政时命令羲氏、和氏“敬授民时”,他与臣工们通过大量的勘测,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确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农时准确,农业生产有所依循,人民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另外,相传帝尧时代,为鼓励臣民上谏,在宫殿前面的交通要道上立一木柱,名曰“诽谤木”,让人们把意见写在上面或者敲击,尧听到后便出宫接待听取意见。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水利  鼎禹  科禹  江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