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药合用,泻中有补,清中有养,既能清湿热,又能养阴血,湿热自清则诸症可解。加减:湿热蕴积上焦,见咯吐黄痰甚者,可用杏仁滑石汤加减;湿热中阻,以痞满腹胀为主者,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湿热蕴结下焦者,可用八正散加减;热结咽喉,咽喉肿痛明显者,可用银翘散合玄麦甘桔汤加减。(3)血瘀证证候:主症为面色黧黑或晦暗,腰痛固定或呈刺痛,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次症为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脉象细涩,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升高,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血浆黏度升高。基本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柴胡10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5g,赤芍6g,牛膝10g,桔梗5g,枳壳6g,甘草3g,桃仁6g,红花6g。本方是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味而成,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且能引瘀血下行,为方中之主要组成部分;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能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而又生新,合而用之,使瘀去气行,则瘀血兼证可除。加减:患者虚实皆重,可按正虚辨证中加入丹参、赤芍、泽兰、红花活血化瘀治疗;若兼气虚、阳虚者,可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以益气活血。(4)湿浊证证候:主症为纳呆,恶心或呕吐,口中黏腻,舌苔腻,血尿素氮、肌酐偏高。

次症为脘胀或腹胀,身重困倦,精神萎靡。基本治法:健脾化湿泄浊。方药运用:胃苓汤加减。常用药:制苍术10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猪苓10g,车前子(包煎)20g,姜半夏10g,陈皮10g,制大黄3~15g,六月雪15g。方中制苍术燥湿健脾;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培补后天之本;泽泻、猪苓、车前子淡渗利水,使湿浊从下焦而走,以达“洁净府”之功;姜半夏、陈皮和中降逆,燥湿运脾;大黄荡涤泻下而祛湿浊。

诸药合用,共奏化湿泄浊之功。加减:若恶心呕吐较甚者,可加姜竹茹以和胃降逆;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明显者,可配合生大黄、蒲公英、六月雪、煅牡蛎保留灌肠,也可于方中加六月雪以化湿降浊。【其他治疗】1.中成药 (1)肾炎康复片:主要成分:西洋参、人参、地黄、杜仲(炒)、山药、白花蛇舌草、黑豆、土茯苓、益母草、丹参、泽泻、白茅根、桔梗。

功效: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除余毒。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毒热未清证者,表现为神疲乏力,腰酸腿软,面浮肢肿,头晕耳鸣;蛋白尿,血尿等。用法:每次5片,每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2)肾炎四味片:主要成分:胡枝子、黄芩、石韦、黄芪等。功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肾益气。用于慢性肾炎。

对临床表现为浮肿、高血压、蛋白尿、尿红细胞及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法:每次8片,每日3次。(3)肾复康胶囊:主要成分:土茯苓、槐花、白茅根、益母草、藿香。功效:清热利尿,益肾化浊。用于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用法:每次4~6粒,每日3次。(4)火把花根片:主要成分:火把花根水提物。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适用于慢性肾炎各型。用法:成人每次3~5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1~2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儿童慎用。(5)肾炎舒:主要成分:苍术、茯苓、白茅根、防己、生晒参、黄精、菟丝子、枸杞子、金银花、蒲公英等。功效:益肾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肾阳虚型肾炎引起的浮肿、腰痛、头晕乏力等。

用法:每日3次,每次6片,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6)黄葵胶囊:主要成分:黄蜀葵花。功效: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表现为浮肿,腰痛,蛋白质,血尿,舌苔黄腻。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2.针灸疗法 (1)选取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穴,同时重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以助阳化气,消除水肿,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有效降低蛋白尿,改善高血黏度及高凝状态,同时可改善肾功能、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肾功能损害。

(2)选水分、气海、三焦俞、三阴交四穴针刺,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有健脾温肾、利水消肿之功。用于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证,水肿明显者。若临床上伴有腹胀脘闷,恶心呕吐,乏力便溏,舌淡苔白厚腻,脉弱者,可选用脾俞、阴陵泉、足三里、内关等针刺,与中药协同治疗。3.穴位注射 用黄芪注射液或鱼腥草注射液1ml,选足三里或肾俞穴,两侧交替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潞宁  孟家  潞安  煤业  有限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