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补子也有若干实例传世,如传世的艾虎五毒龙纹方补,主构图为五爪龙,四周则环绕艾虎五毒纹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另藏有一件芝麻纱地刺绣鸾凤艾虎五毒纹补,主体纹样则是一对鸾凤纹。明 纱地绣艾虎五毒龙纹端午方补(胸补两件、背补一件)端午节俗中,公鸡也被人们认为是可以灭除五毒的,故而也常作为端午常用的纹样题材。

清初苏州织造局生产缎匹,正供而外,复有上传特用袍服,按时令,昭文采,包括时令季节和节庆袍两类,四季和节庆时均有相应特用袍服。其中夏季部分有三润色阔满装夏季袍和三润色阔满装端阳袍,夏季袍装饰五爪龙,端阳袍的纹样则为三足乌金鸡一冠,前后两肩共四团,簪花地蜀葵花样,使用了金鸡主题纹样。古人将鸡视为阳鸟,三足金乌象征太阳,有阳刚之气,鸡又可食毒虫,有能除祟祛厄之意,民间也有端午节贴鸡驱五毒纹剪纸的风俗。

明 纱地刺绣艾虎五毒龙纹端午圆补为了除厄避凶,端午节还有若干守护神,其形象也会出现在节令服饰上。常见的有张天师、钟馗、关帝、雷神等,尤其以钟馗最广为人知。但清以前钟馗多属正月神,更重要的端午神则是张天师。张天师即张道陵,其治五毒的故事广为流传,其典型造型便是执剑骑虎斩五毒。明嘉靖四十年抄没严嵩家产所列清册《天水冰山录》中,有金厢天师骑艾虎首饰一副,计一十件,以及晚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中记载铎针….端午则天师,此所谓铎针者,单一枚,有錞居官帽中央者是也,指的便是明代端午节时女性插戴的天师艾虎首饰和男用的天师铎针帽饰。

江苏江阴青阳明正德年间邹令人墓就岀土有天师骑艾虎纹金掩鬓一对,此外,明代传世端午补子中也有天师骑虎斩五毒实例,张天师骑虎居中,四周绕以菖蒲艾叶,恰可对照。《酌中志》中还提到当时端午节门上悬挂的节令画中,还有一种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题材,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眀代大藏经经皮中,也有半幅补子料,仙女与菖蒲艾叶花石景夹杂五毒,恰可对照。

明 芝麻纱地绣鸾凤艾虎五毒纹端午方补端午面料的植物题材包括艾草、菖蒲等驱虫辟邪药草,以及石榴花、蜀葵花、荷花等盛夏花卉,即《夜航船》中说的:端阳日以石榴、葵花、菖蒲、艾叶、黄栀花插瓶中,谓之五瑞,辟除不祥。清初苏州所织造的上用端阳袍便使用了茂盛绚烂的夏花蜀葵纹样。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明代洒线绣蜀葵荷花五毒纹经皮面,应为衣料或补子局部,在直径纱地上,正中绣出一朵大黄蜀葵,两旁有荷花、花叶、上部伸出的叶片上托有蜈蚣和鞋子.完整构图应当为蜀荷花五毒纹。

明 钉线绣仙女五毒纹经皮除了衣物,应景配饰也是端午服饰的重要一类,历史最久的有五色丝线制成的百索,或称长命缕,可系于臂。还有用各种材质如植物、纱罗、金银丝制成艾虎、艾人、五毒符,悬在钗头、贴在鬓侧,或系在小儿之背。腰间也可系挂端午题材的各类药草香包、花绦、配饰。清 同治 明黄色缎地平金银彩绣五毒粉盒清代《穿戴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四月十八日如意传旨:以后每年五月初一日起挂五毒荷包,当年五月初五日皇帝鞋带上便栓纳纱龙舟船珊瑚云大荷包、五毒小荷包、龙舟船小荷包三件,除五毒外还有龙舟等纹样。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黄三白过  端午  端午节  衣服  五黄三白过端午  端午节穿什么颜色衣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