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双边贸易往来中,北宋的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进入辽国,北边的羊、马、骆驼,乃至雪藏制冰技术也进入宋境。相对而言,北宋的文化输出远大于辽国。这样,就维持了隋唐以来的民族融合局面,北地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中原汉文化的传承。绿野老道认为,以辩证唯物论看待这段历史,澶渊之盟的意义不仅止于北宋。

以此分析,宋真宗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在客观上中止了战争,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经济发展,是一大历史功绩。综合来看,这是北宋立国以来,对辽国策略的一次空前大胜。但是,宋真宗却不这么看。在君权神授、中原天国思想的主导下,把澶渊之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导向了另外一面,成为揭开北宋亡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北宋丧失了一统北方的历史机遇《宋史·真宗本纪》一开篇,就毫不例外的讲了一个神话故事:乾德五年,五星从镇星聚奎。

明年正月,后梦以裾承日,有娠,十二月二日生于开封府第,赤光照室,左足指有文成“天”字。这段记载,绝对是编造的。脱脱的依据,大概应当出自北宋宫廷资料。这样的神话虽然也以不同的讲法出现在历代皇帝的传记中,但宋真宗出生的记载,却是把“澶渊之盟”玩坏的根由所在。澶渊之盟签订后的头几年,宋真宗“放河北诸州强壮归农,令有司市耕牛给之”、“罢江、淮、荆、浙增榷酤钱”、“诏天下榷利勿增羡为额”、“ 诏缘边归业民给复三年”、“ 罢两川税课金二分”……等等,采取了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民生的措施。

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北宋户口增加416万户,财政增加12861万,人均财富增加3倍多。但是,宋真宗却念念不忘澶渊之盟的负面影响,认为天朝大国向辽朝岁贡,皇皇天子竟然与外夷称兄道弟是奇耻大辱。又时刻念及祖上的复燕大计,却因为澶渊之盟而毁于一旦,且不敢对辽国用兵,担心辽国强大而威胁自己的帝位。到了景德四年年底,宋真宗忽然宣布改年号为“大中祥符”。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正月,宋真宗对臣下说:夜將半,朕方就寢,忽一室明朗,惊视之次,俄见神人,星冠绛袍告朕曰:“宜于正殿建黄箓道场一月,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朕悚然起对,忽已不见,遽命笔志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于是就在朝元殿建道场,祈祷天降符瑞。一月之后,皇城司传来好消息,说左承天门屋之南角,有黄帛曳于鴟吻之上。

这幅黄帛约有两丈长,包裹一卷天书。宋真宗认为,这就是天降符瑞,便率王公大臣于道场中祭拜。打开黄帛后,果然有天书,上面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恒,指的就是赵恒,宋真宗。宋真宗伪造的符瑞天书,很像《推背图》。赵氏一脉相承,爷爷造《推背图》,孙子造天书,都在图谶上打主意,说自己的皇权是天神所授,威不可凌。

 3/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网盟  盛世  本吧需要大家...   盛世网盟到底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