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与马共天下”?

这个说法源自东晋,但我想到的是几年前的台湾,当时马英九担任地区领导人,王金平担任立法院长,也算是另一个版本的“王与马共天下”。马的性格既刚愎又懦弱,权谋又不足,还因为受了美式教育而从骨子里亲美,搞到后来与王翻脸,葬送了国民党的大好局面,也让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大门慢慢的关上。将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马的地位不会高,国民党之消亡,应从马开始,而两岸将来兵戎相见,也是从他开始,过大于功也!而王金平就是个政治流氓,没有理想,没有底线,唯利之徒尔!本来,如果两人能精诚合作,又有民族情怀的话,马手握重权,王深耕基层,完全可以配合无间,如果再能加入个智囊型人物,则台湾之天下可定,两岸之未来可期,又何来民进党如今之猖獗?何来两岸之兵凶战危?本来可为中华民族立不世之功,英名可永载史册。

为何东晋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在西晋皇族中,地位和名望并不高。司马睿刚到建康的时候,江南的一些士绅、豪族、大地主嫌他地位低,不怎么看得起他,也不肯来拜见他。为了这个,司马睿心里很不踏实,要王导想个办法。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龙、阿龙。琅玡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人,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相善,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后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等职。

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司马睿(即晋元帝,276年-323年),字景文,出生于洛阳,河内温县人,东晋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儿。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和皇帝司马氏力量势均力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晋司家族与琅邪王氏家族有着历史渊源。从司马睿的祖父被封为琅邪王开始,就和显赫家族琅邪王氏来往。

第一代的琅邪武王司马伷与琅琊王氏大臣王衍关系就非同一般。他们相互联姻,双方交好达数十年之久。所以王氏兄弟与晋元帝司马睿在谈到王、马(这里指司马,后同)关系时,总说是朋友之情、手足之谊。王与司马更是一种以家族集团利益为基础的、长期发展起来的、相互利用的政治关系。西晋“八王之乱”后。公元307年,新一代的王马组合,便是琅琊王司马睿和王导。

司马睿南渡初到建康(今南京)时。前面说了,司马睿才不出众,声望不高,和司马昭的嫡系已经隔了三代了,江东的士族们压根就看不起他,集体选择了对他无视,他去了建康个把月,就没有一个人去拜访、看望他,司马睿的政令根本就得不到贯彻落实。他没有办法,只好找王导商量解决办法。王导有一个堂兄叫王敦,年轻时相貌俊秀,生性洒脱,因娶晋武帝之女襄城公主(也称舞阳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当时在扬州做刺史,很有点权势,在江南一带名气很大。

王导对王敦说,司马睿虽然是皇族,在民间地位并不高,你在这一带很有名气,势力很大,应该帮司马睿一把,说不定以后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王敦高兴地答应了。王导认为,江东一带经济富庶,文化发达,人们讲究出身、名望,不在乎地位、官职。当地有一个风俗,农历三月三是当地的“禊(音xì)节”,也就是“上巳节”。大家还记得王羲之《兰亭集序》有这么一句话吗?“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事也”。

说的就是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三国魏以后,固定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到水边嬉游,消除不祥,所以叫做“修褉”事。大家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饮酒赋诗,借以除灾去邪,这些活动,古俗称之为“祓禊”。后文人将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事”。这一天,司马睿坐着豪华丽的轿子在前面走,王导率众官员骑着马后面跟着。

当地士族知道王导是大家旺族的名流,对司马睿这么尊敬,认定这个司马睿必定大有来头。再往后看,不得了啊,大将军、驸马都尉王敦等有名望的人尚且跟在司马睿他们的后面,江南的士族为此大惊。江东贵族顾荣、纪瞻当时也在。他们看到司马睿和王导的气场,心里很佩服,就在道旁下拜。其他士族子弟一见也跟着下拜。司马睿让停下轿马,向顾荣、纪瞻等一一还礼,态度谦逊有礼。

大家深受感动。王导回去后又对司马睿说:“顾荣、贺循是这一带的名士。只要把这两人拉过来,就不怕别人不跟着走”。 司马睿同意了,就让王导上门请顾荣、贺循出来做官,两个人都高兴地答应了。从此以后,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就这样在建康就站稳了脚跟儿。司马睿后来听从王导的安排,在拉拢了江南的士族的同时,又吸收了北方不少人才,司马睿由此巩固了地位,心里十分感激王导。

“五胡乱华”后,北方胡人、羯族相互攻杀,洛阳被他们占领,北方的士族文人纷纷逃到江南避难,王导劝说把他们中间有名望的人吸收到王府来。司马睿听从了,接纳了106人,让他们在王府里做官。建武二年(318年)4月23日,晋愍帝司马邺死于汉国,汉国,这里是指刘渊建立的前赵,消息传到江东,司马睿于4月26日继皇帝位,称晋元帝(谥号),改元为“太兴”,史称“东晋”。

司马睿即位后,知道自己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孤力薄,怕皇位不稳,所以重用了王导等人。在王导的运筹下,司马睿得到了南、北士族的支持和拥护,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称他为“仲父”,把他比作东晋的“萧何”。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王导也经常劝谏司马睿克己勤俭,优待天下士民,与人为善,团结力量。

司马睿和王导在草创期上演了一场君臣相敬相爱的佳话。东晋成立后,王导始终占居中枢之地,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大事。王敦则兵强马壮、执掌兵权、征讨于外,控制着长江中游要地。王氏家族子弟几乎垄断了朝廷内外的高官要职。当时东晋朝中,有四分之三的朝野官员是王家人,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另外,王家在南朝时期出了八位皇后。

东晋初年为什么会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琳琅王氏到底有多大的势力?

公元316年,由于之前的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匈奴人刘曜发兵攻下长安,将晋愍帝司马邺擒获,西晋自此灭亡,北方中原长达100多年的大动乱开始。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落草的凤凰不如鸡”。晋琅邪王司马睿逃命在江东,可称得上人生地不熟悉,要人马没人马,要地盘没地盘,空有一个晋王朝皇室的名号,着实非常尴尬和狼狈。

可是晋琅邪王司马睿命好,有贵人相助,这个贵人就是门阀世家琅玡王氏家族的王导。早在司马睿为琅玡王时,王导就成了司马睿的心腹,此人非常了得。由于北方战乱,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王导于是劝司马睿到江东发展。江东是原来东吴孙权的地盘,归晋后由于远离是中原,基本上也是自成体系发展,其势力主要由当地士族豪强所把持,基本上不屌晋皇室,而南渡来的北方大族,由于对晋王朝以前的腐朽统治导致北方中原沦陷,致使他们流离失所,晋皇室的份量在他们心目是非常轻的。

关键时侯,王导利用其家族在北士族和江东豪强中的巨大影响力,加之他堂哥,在扬州做刺史王敦手中有兵,公开宣誓效忠司马睿,而且把这个效忠搞成了个政治宣誓仪式。王导让司马睿乘坐着豪华舆车,安排了威严的仪仗,王导和王敦等名士们都骑马侍从,恭恭敬敬。有了这样的示范效应,再经过几年的经营,司马睿作为中原皇权正统的地位,在士族豪强心目中树立起来了,就有了政治认同感。

时机成熟,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公元317年,晋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这就是晋元帝,启了东晋王朝的新篇章。司马睿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他这个皇帝是怎么来的。所以,晋元帝司马睿登基那天,他把王导拉到在御座上,要王导和他一起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王导大惊赶紧称,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使不得,使不得,于是司马睿才作罢。

《晋书·王导传》是这样记载的: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作为东晋王朝的实际缔造者,晋元帝对王导、王敦兄弟俩自然不敢马虎,这江山这皇位能不能坐得稳还得指望这哥俩呢。于是封王导为尚书,总掌朝中大权,封王敦总管军事,把持长江防务,王家许多子弟都封了重要官职。这就是民间所称的“王与马,共天下”。这个说话很形像,请注意是“王与马,共天下”而不是“王与马,共天下”。

王家是最大人赢家,成功登上江东门阀士族代表的位子,掌握着绝对权力,司马家成了虚位总统,名义上的元首,由此可见这个王氏家族的势力有多大。形成这种政治格局,其实就是政治妥协,利益关联的结果,作为掌握政治权力的门阀士族他们不需要内乱,渴望安定统一,但包括王家在内都没有那样绝对的号召力,而司马睿的“司马”这个旗号,正好可以代表皇权正朔。


文章TAG:东晋开国的现实与魔幻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  开国  现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