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里的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1. 【般若波罗蜜】:般若的意思是知晓一切事物的大智慧,波罗蜜是指到达极乐的彼岸,所以连起来可以理解为:带着看透万物本源的智慧,脱离尘世苦海。2. 【如是我闻】:正如我在佛陀座前听闻到的。经文记录时由阿难陀口述,为表示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所以加上这句话。3. 【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一种对佛的称谓,并不是某一个佛的名字。

4. 【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是“无上”的意思,三藐意为“上而正”,三菩提则指的是“普遍的智慧和觉悟”,所以连起来可以理解为:最高最圆满的智慧觉悟。5. 【涅槃】:是超脱生死、回归清净的境界。6. 【灭度】:灭烦恼,度苦海,到达彼岸。与“圆寂”类似。7. 【不住】:不执著。8. 【布施】:把自己的所得之物,无条件无企图的分享给别人。

9. 【法】:凡保持各自的本质特性或规律的事物。10. 【须陀洹】:是“入流”、“预流”的意思,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需断除三界中的见惑。11. 【斯陀含】:意思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在此后证得四果,注定完全解脱。是佛教中第二阶段的成果。12. 【阿那含】:第三果,意为“不再来”。

得证的人将不再有五欲烦恼。13. 【阿罗汉】:即得道者、圣者,是佛教中最高果清净,了脱生死。14. 【无诤三昧】:保持在无胜负心、不与他人争辩的禅定之中。15. 【乐阿兰那行者】:安于寂静的无诤心的修行者。16. 【燃灯佛】: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是过去佛的代表,主修过去。释迦牟尼佛主修今生,是现在佛;弥勒主修未来,是未来佛。

《金刚经》中为何说佛非佛,是名为佛?

佛非佛,其实不是《金刚经》原文。《金刚经》有七种译本,最常见的是鸠摩罗什译本,从“通顺”上来讲,鸠摩罗什译本最通顺,但是,这一译本的内容也最少,将《金刚经》原文砍了将近一半。佛非佛,是出自鸠摩罗什译本的《金刚经》。目前中国的显宗佛教,主要就是禅、净两个大方向。《金刚经》偏于禅,禅宗与净宗最大的不同,这个我以前说过,禅宗是教人不要着相,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净宗是教人由着相入门。

说到《金刚经》,为什么叫金刚?金刚对应的是“般若”,般若是梵文,意指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在佛教禅宗理论中,称为“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不执取于法的大智慧”。《金刚经》讲的是果位的境界。果位,就不能止步于乐小法,而要发大心。佛在华严大会上,许下大心凡夫可以成就。大心者虽然还未圣贤,但已具备四德,前边那三德就不啰嗦了,最后一德,说大心者不易受法缚,有容法之量,容易去除凡夫习气。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我之所以不信佛,就是因为极度腻味佛教理论这些三圆四不扁的车轱辘话,人话都不会好好说。但实际上这东西很容易解释。“佛非佛,是名佛”,又或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非议,反对,这里指佛自检过失而改正,以求进步。

“吾日三省吾身”嘛;名,自我认可。是,是以。“非”“名”类的句子,本义都是这玩意。佛反思自身,给予自己正确的评价,以求进步。所以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智慧。但实际上这也不罕见。所以人们讲,儒、释、道,三教一家,到了一定程度,其理论是异曲同工的,也可以说殊途同归。总之,佛的意思是,不论佛,或是经,都存有改善的余地,不要固步自封以为你看到那玩意就是铁打的,佛没有认为佛教是铁板一块,不断改进,不断前进,才是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就是“众生平等”,不光是生命,发言权也是一样平等的。这个理论其实是很正确的。不仅佛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都是需要改进思想的,老脑筋肯定是要落伍的。因此,以上说“大心”不易受法缚。不要着相,就是指不要总是拘泥于旧的理论,而要与时俱进。释迦牟尼不是说了嘛,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妄想执着是什么?你认为对的东西,是站在有利于你自己的角度去判定的,这就是着相,总认为自己的理论思维是对的,无法接纳其他进步的理论,最终从着相变成着魔。所以佛才说,菩萨摩诃萨,必得如是心空无见,才是真无我,真正无心可降,说这是一切众生成佛的条件。成不成佛我不知道,反正我也不信佛,但我知道,能做到不着相,就能少生很多闲气。

古语有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事情的发生,原点都是因为想不开,无法包容别的人、事、物。至于某些和尚,也不知道他们跟的哪个老大,讲经讲戒讲的头头是道,可是这么多年来,没见那么一个碎嘴子烧出点舍利子来。倒是这帮秃驴活着的时候个个开小汽车住小洋楼,一个赛一个有钱,这一点,我TM不想着相都不行,所以我这辈子肯定成不了佛了。

金刚经中"应云何住与云何应住"作何解释?

这个话题很大,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也就是:应该如何安住菩提心,或者怎么安住菩提心的意思,然而实际上,如不了解《金刚经》渊源,任何一家解说都感觉有其道理,实际上分辩缕析,则大有深意。金刚经的论疏渊源《金刚经》的话是很难理解的,包括每一句。如无著菩萨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金刚经》的渊源于六百卷的大般若经,若不了解大般若经义,谈金刚经则无异于无源之水。

首先龙树依《般若经》进行了两次宣说:《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宣说“般若道”。《金刚经》的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金刚经侧重万法阐扬发菩提心,讲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正等正觉。另一种宣说论释的是北印度的无著、世亲,这两兄弟是唯识派的。般若讲离相,中观讲空,而唯识讲有,佛学有空有之争,这就是中观与瑜伽行派的”唯假名论“之争。

所以同一部《金刚经》,中观与唯识的不同论释,其内涵细分起来,所夹杂的学派渊源有所不同了。这一点是需要清楚的。所以,到了玄奘译《金刚经》时,可能已“面目全非”了。金刚经的译本渊源及解说在汉地,典型的有两种译本(实际有六种):一是鸠摩罗什译本,首译本,可称为中观译本。时间是公元402年(姚秦),现今最为流行,也最依达原义,因为罗什的译本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继承于龙树的中观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

二是玄奘新译本,可称为唯识版的译本。除了罗什首译的中观译本,其他的五种译本(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真谛、玄奘、义净),皆以唯识的论释所译。所以玄奘新译本也是唯识的译本。三是百家注疏《金刚经》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佛性常住和如来藏。

又在三教(儒释道)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所以其中就杂合了浓厚的真常理论以及儒道两家信仰的理念。四是密教涉入《金刚经》传入藏地,又受密教影响,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五是民俗文化杂合在《金刚经》传播过程中,民间也出现了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所以,即使研读《金刚经》,在分不清其学术渊源和脉流的情况下,也会走上夹杂不清的弯路,耗费时日。

中观的译本,更好地体现了般若思想正因为如此,采用不同的译本,其内涵是不一样的,《金刚经》本是大般若经的简略本,中观论疏当然有空的影子,唯识的论释也自有唯识的影子。但不管如何,原来的《金刚经》只讲离相,没有讲空,更没有讲有。如果你拿唯识的译本大谈其空,不是不可,可能违背了译者本意。《金刚经》共分为三十二品,实际上原文是没有分品的,只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所分的,标题也是其加上的,就好像学小生学课术,分个段落再总结出个大意,分的好不好,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昭明太子还是有些佛学根底的,若不是早逝可能会有些成就,最起码这个分法有利于初学者。

应云何住在鸠摩罗什译本中共有一处,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上面一段话是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向佛陀请教的话。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指最高成就正等正觉,意思是说,那些善男善女们,发了成就佛道的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应该住在哪呢?怎么降伏这个心呢?注:这个善男子、善女人看的善,不是普通的好,而是至少要具备了一些品德才能称为善,如小乘中的“有信、勤、舍、惭、愧、不贪、不嗔、不害、轻安、不放逸”,这样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须菩提的”应云何住“,提出了应该住在哪,应该是一个关键词,好像理解,即然发了这个菩提心,就应该给个处所,理所当然的意思。佛在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中给了一大段的回答,看似所问非所答:......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说须菩提啊,如果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还是菩萨吗。

这一段说的是不要着相。接着在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中说,“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从这里可以看出,应云何住,首先就无所住,你发了这个菩提心,无论布施了什么,或者说做了什么有功德的事,不要念念不忘,不要把心住在一举一动一念(声、香、味、触、法)上,不要住相,要离相。

这个心哪还有来的住,哪有什么应该啊,当头一喝,直接破了执着。云何应住在鸠摩罗什译本中共有一处,须菩提在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中问道: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你看这个须菩提,又发问了,这些善男信女,发了成就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后,哪个地方是(这个心)住的呢?你可能说,前面不是回答了,不要住在声、香、味、触、法上了吗?其实这个菩提心住的问题,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一环扣一环地,层层推进的。像我们初中学牛二定律,高中还学,大学继续学,研究生还要学,但不同层次其内容的深度就不同了。

你看佛陀在这段里怎么说,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已经从住的问题,谈到生的问题了,无所住而生其心了。菩提心无住了,而又生出一个心来,什么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样的心,更是深不可测了。但这个心还不能住。总之,应云何住,或云何应住,书面上很好说,但要理解为何这样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如何通俗理解《金刚经》中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金刚经》里面所提到的(四相),既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是就不说那么复杂了。既然说道(相),这个(相)就是有形体的东西。正所谓:“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正是众人执着的“相”才空生许多烦恼,如若知道眼前相,幻象、皆是因“因缘而生”,因“因缘所灭”那么我们就会生起智慧,破除“相”对我们困恼使我们内心产生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

如若我们利用智慧把我们修为境界提上去,你就会发现,“一切相”如刹那的烟火一般划过我们身边,而有智慧之人不为所动不为执着,而有些人却流连忘返痴迷于不得永恒的境遇。执着于“相”就会被境遇所转,永远不能能解脱。这“四相”乃是坠落六道轮回的根本要素之一,如果我们不修行,不精进,不破除我执那么在临终之时,又有无数无量的冤亲债主幻化成我们的亲朋好友把我们引入恶道不得解脱,所以我们平时要培养不被境所转的根基,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文章TAG:初识《金刚经》  金刚经全文解释  初识  金刚  金刚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