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评价南宋末年的李庭芝和夏贵?

名将李庭芝李庭芝,字祥甫,南宋名将;夏贵,字用和,宋末元初重要将领。李、夏二人都是南宋末期的重要将领,但二人的人生结局却有所不同:李庭芝兵败被俘,拒不投降,英勇就义;夏贵,晚节不保,卑躬屈膝,留下骂名。我对二人的评价如下:一、作为南宋末期的重要将领,二人都战功卓著。李庭芝两败蒙将李璮,收复失地南城、东海、石圃等城邑,杀死其元帅及本人李璮,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夏贵作战英勇,曾设计解安丰之围、寿春之围。

后来,夏贵又在潍源、黄石港打败蒙军,收获一大批战利品及收复了寿昌。从夏贵与蒙军的几次交战来看,他是一个善于用兵、有谋略、有胆识的大将。李庭芝横枪跃马,英勇无比二、李庭芝除了领兵打仗外,在他扬州任职期间,还出台了一些措施,旨在恢复扬州城的重建。通过这些措施,扬州又恢复了生机,特别是制盐业又迅速发展起来。

每当老百姓遇到灾难时,李庭芝便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李庭芝也因此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在老百姓眼里他有一定的威望。反观夏贵对南宋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抗蒙斗争上,他多次取得胜利,深受时任皇帝的器重。夏贵戎装图片三、敌将使用各种计谋企图招降李庭芝,但他不为所动,依旧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客观上他的拒不投降策略导致了许多人饿死、战死、病死,还发生人吃人的现象,但责任不能全怪他,主要是一些将领贪生怕死,早早投降,使他的军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宋史》:李庭芝死于国难,其可悯哉!由此可见,李庭芝不愧为南宋名将。反观夏贵,要一分为二看待,1273年前的夏贵可以说是抗蒙悍将,多次率军击败蒙军,可谓战功赫赫;1273年后的夏贵胆小如鼠,遇到蒙军时不打自退,甚至望风而逃。后来在1275年,夏贵更是暗中投降蒙军。这时候的夏贵卑鄙无耻,卖国求荣,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南宋军队和蒙古军队抗衡那么多年,凭借的到底是什么?

一是运气;二是实力。蒙灭金之后,迅速南下攻宋。南宋的军事实力比北宋强出百倍。因为长期的边境战争,导致了两个结果:一 东西两线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东,以襄阳为核心守江淮;西以地势为依托形成川陕防线。二 军人不畏战。面对能够把金和西夏都撕的粉碎的蒙古战争机器,虽然不断收缩防线,东线襄阳依然顶住了忽必烈的进攻。

为南宋名将孟珙推崇的贾似道,率领援军突围进入襄阳,并连夜树起木栅,扩大了防守空间,增加了蒙古人的进攻难度。襄阳急切难下。忽必烈对贾似道大加赞赏。而西线蒙哥突破了和尚原,剑门关,成都,绵阳,但并不顺利。宋川军民抵抗是强烈的。直至合川钓鱼城。说实话,我没看出来攻击钓鱼城的必要性。一个弹丸之地,派兵监视就完了。

为啥非得死磕?估计蒙哥膨胀了!对于四川的抗战表现出来极大的愤慨。必须拿下钓鱼城。结果死这了。这不单是南宋的幸运,世界军事史称钓鱼城是“上帝折鞭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个时代,蒙古人的步伐已经迈入欧洲。欧洲人称蒙古人的侵略为第二次“上帝之鞭”,第一次是匈奴王阿提拉。蒙古人兵峰所指所向披靡。让这种步伐停止的,是蒙古最后一个共主_蒙哥汗的死讯。

西征主帅旭烈兀,托雷家的老六,蒙哥的嫡亲弟弟,留下一个万人队和前锋却地不花,率大部东返。他的倾向是认可四哥忽必烈坐汗位,不认可小弟弟阿里不哥。可惜,受阻于帕米尔高原的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的态度一样:你们自己家的事儿,我们不掺和,阿里不哥借粮,借兵,不借。你也别想回去帮忽必烈。南宋靠实力和运气抵挡住了蒙古人的第一次猛攻。

没有实力挡不住蒙哥和忽必烈,没有蒙哥死这种运气,撑不了太久。忽必烈不可能两线作战,只能对宋绥靖,死磕阿里不哥。兄弟间的战火持续了7年,随着阿里不哥投降结束。反过头看看这将近十年的时间宋干了什么?四川主将余玠憋屈死,钓鱼城守将王坚转文职,知府任上憋屈死。唯一升迁的是贾似道。对于这个人,我没有实力和主流学术界唱反调。

只从两点上表示点小疑问:1 说他抵抗不坚决,这是不是不妥?能举出例子比他更坚决的吗?最后蒙古人渡江前的水战谁领兵的?是不是贾似道?打败了就把黑锅给扣上?说说谁行!来,举个例子。2 贾似道背锅免官,流放。官僚系统均欲杀之而后快。太后代表皇权不同意。干活的满是不是,不干的忠君爱国?什么逻辑?宋史是一群理学分子编的,自从史弥远成为理学领袖之后,清流如刘克庄等尽去。

理学当权者最没有骨头。他们说贾似道如何,没有凭据,一如史弥远矫诏杀韩侂胄,安上一个叛国罪名,经不起推敲。忽必烈再攻宋采取了大迂回策略,不但由丞相伯颜总督正面进攻,还派阿速军侧面迂回,并且由川藏绕行大理,抄了宋的后路。南宋种种不足,是事实。但是,就抵抗蒙古人来说,已经是这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了!一切技巧在绝对力量面前终将灰飞烟灭。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

纵观文天祥的一生,他的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只能感叹,他没有遇到明君,生不逢时,从来就没有真正掌握过权力,即使手中有一点兵马,也是自己招募的,而因为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和民族气节,也不大可能与那些玩弄权术的弄臣同流合污,当他第一次被封为宰相的原因,竟然是与元军谈判投降事宜,反而被元军扣留,等他知道一切的时候,整个南宋在谢后太后的主持下,带着小皇帝和朝廷向元军投降!此时的他,只求一死,南宋没了,他也不可能投降元军,即使元世祖忽必烈许诺他丞相职位,也不为所动。

临安被围,文天祥临危受命德佑元年(1275年)除夕夜,潭州城(也就是今湖南长沙)被元军围困长达数月,城内军事物资、生活物资已经消耗完,只要能吃的都已经吃光了,特别是食盐,没有一粒,当时的知州李芾下令将所有的盐库中的纸张、席子、麻袋等物资用火烧成灰,熬成水,分给城里坚守的军民食用,以补充一点盐份,但此时此时,能烧的已经烧完了,能吃的已经吃完 ,活物只剩下人了,甚至有些百姓已经易子而食了,直接吃死人的肉地步了。

即使如此,整个城的军民也决定不投降,以死报国,知州在除夕准备了一些简单易的食物,邀请了官吏乡绅,准备好好地吃一顿,其实所谓的好好吃一顿,啥也没有,一点酒也是掺了很多水的,大家都清楚,明天就是新年,是否能看得到这一天可能已经是最后的奢望。最后,知州李芾聚焦了自己的所有的家人,围薪而坐,下令自己的手下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杀掉,并点火为自己以及还有其它一起为国自杀的人送行。

各大小官员相继自杀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整个潭州城掀起了一阵自杀殉国的风潮,举家自尽、奋勇杀敌或者决心与谭州城共存亡,没有一个人愿意投降或者苟且偷生,最后元军攻破整个潭州城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人都战死或者自杀,无一投降,元军攻城后一般都会屠城,但这一次没有,其它他们还将所有幸存的孩子给安顿起来,给予他们最好的照顾,对于谭洲城的惨景,元军知道了什么是骨气,对这些死去的南宋军民充满了敬意。

接下来,他们的目标就是直接取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的灭亡时刻随着新一轮的太阳升起来临了。此时的临安城已经一片混乱,战无将,守无兵,跑无路,当时的权臣谢道清、陈宜中根本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最后只能选择与元军进行议和谈判,但两次派出使者谈判均无果而终,当时主持整个大局的谢太皇太后为了保自己和小皇帝的命,做出了投降的决定,便派出了使者告诉元军,愿意投降,尊称忽必列为“仁明神武皇帝”,并同意纳表称臣,当时元军的统帅是伯颜,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也有担心,怕南宋不讲信用,要求使者回去告诉谢太皇太后,请派一个丞相来签约,这不是难事,宰相陈宜中就可以完成投降签约使命,可是此时出问题了,宰相陈宜中人不见了,哪儿去了呢?原来他知道,如果签下了投降协议书,会留下千古骂名,所以他第一个出逃到了自己的老家温州,虽然他是一个误国的权臣,却不愿意成为一个卖国了宰相。

陆陆续续其它官员包括陆秀夫也效访宰相陈宜中逃跑了,而同时逃跑的还有二王:赵昰、赵昺,这也正是南宋虽然在谢太皇太后主持投降元朝后还继续勾延残喘了3年多的原因。谢太皇太后此时虽然气愤这些重要臣子在关键时刻选择逃跑,但也无可奈何,投降事宜还得进行,得罪元军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自己和小皇帝就可能没有命了,于是她亲自颁布诏书,任命一个临时宰相,元军此时此刻正等着派一位宰相签署投降协议书。

于是,文天祥被任命为宰相,出使与元军统帅伯颜商议投降事宜,可是太后不知道的是,这个至死都不会投降的文宰相差点把投降的事给搅黄了。文天使出使,南宋投降,自己被扣留文天祥是有骨气的人,所以他不可能按照谢太皇太后的懿旨行事的,否则就不是他文天祥了,自小受父亲的教导,要像竹子一样,从小有气节,宁折不屈,所以谈判并不顺利,开始就显示出他不惧的气势,进入元营后直接对着伯颜词严色厉:他们和你们谈了啥,我不清楚,那是他们的事情,我是奉谢太皇太后来商量事宜的,很明显,他装作啥也不知道,前任宰相都来谈论过投降的事宜,对不起,我不是来替他们完成使命的。

此时的元军统帅伯颜也有些蒙了,咋的,你是个刚刚入职的宰相,啥也不知道?想赖账?但他明显感觉到文天祥与其它宰相和使者的明显不一样,有气节,有骨气,不好应付,所以还比较客气的说道,确实如此,我们有事好商量。文天祥继续以一个大国派出的宰相风范质问道,我们是帝国正统,讲究礼仪,你们兴师动众是来打仗的,还是来我们成为友好邻邦的?或者是想灭了我大宋呢?这一问把伯颜给问蒙了,如果承认其真实目的,自己不就成为了侵略者了吗?是一个强盗?只有敷衍到,当然不是啦,我们只是想与大宋修好,当然更不可能杀你们的百姓。

文天祥继续毫不客气的说,既然如此,你们就退出几十里吧,我们给我们一些金银,也显示出你们的诚意,怎么样?伯颜被激怒了,心想到,你这姓文的才当上宰相,这是想干嘛?这是来谈投降的态度吗?如果今天没有谈出结果,我就杀死你,谁知道伯颜的威胁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反而文天祥完全不惧,大声道,我是南宋的状元宰相,现在的国家已经这样了,我真希望能够以死报国,来吧。

如此一来,伯颜反而不生气了,他倒挺敬佩文天祥这样有骨气,有气节的人, 为了国家而不惧死,值得尊敬。毕竟元军的目的就是灭了南宋,所以就算文天祥算得上是一个硬气的民族英雄,尊敬其人可以,但投降的事情还是必须尽快完成,于是伯颜使了一个诈,谎称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谈判,将文天祥留下,文也将信将疑,谁知道背后,伯颜就把副使派回去,因为他觉得有一处需要更改,投降文书上写着“大宋国主”似乎不合乎礼仪,毕竟此时的南宋已经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国家了,被灭亡是迟早的事。

副使回去向谢太皇太皇复命 ,谢太后觉得这不很简单吗,反正国都没有了,保命要紧,至于文天祥的安全也顾不上了,他本来就是一个不重要的角色而已。于是,在文天祥被扣留期间,南宋朝廷在谢太皇太后的主持下正式向元军投降了,南宋也就此灭亡了。伯颜也因为南宋的正式投降而举行了一场盛宴,也邀请了文天祥,此时的他才知道南宋朝廷投降的事情,气得破口大骂那些卖主求荣的南宋官员们,甚至有些官员当场忍受不了他的辱骂而选择离去。

但又能怎样呢?整个朝廷都投降了,小皇帝和谢太皇太后成为了元兵的俘虏,自己也被扣留。逃离元军,却被怀疑文天祥随元军北上,毕竟伯颜也是敬重文天祥这个人的,也希望他能够为元朝服务,因此一路对他以礼相待,说是扣留,倒不如说是贵宾般的待遇还合适,只是随时有元兵的监视,可以有自己的随从大概12个人左右,他们所携带的银两并没有被没收,这恰恰给了他逃跑的可能。

有钱能使鬼推磨,同时也有些虽然投降元军的百姓或者士兵也不甘心成亡国奴,要北上的途中,他们居然成功的逃脱了,一路有惊无险的到了镇江的上游真州,因为那儿还有一只南宋的军队,守城将领是安抚使苗再成。逃亡中似乎有神助,比如他们在逃亡的船上被元军发现了,一路追赶他们,他们的船比较小,元军船大,速度也快,按理应该很快就会将他们追上,结果此时突然退潮了,元军的船因为体形过大,搁浅了,动弹不了,文天祥自己不无感慨的说道,神道来送啊,江河田相公显灵了,帮助自己成功逃过一劫。

对于他的到来,真州城的守将苗再成又惊又喜,立刻亲自出来迎接他,毕竟他是文丞相,对于他的为人,苗再成也是非常清楚的,也钦佩他的为人和忠诚。接下来他们讨论如何恢复南宋的河山,但摆在眼前的就是,他们根本无兵可用,也不知道此时的朝在哪儿,没法取得联系。虽然以谢太皇太后和宋恭宗为首的朝廷向元军投降了,但之前提过,有二王逃跑了,这也正是南宋还能存在3年多的原因,他们另找安全地地方汇合,成立了朝廷,由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等人主持大局。

、稍事休息后,他们就开始商讨如何杀元贼,恢复大宋河山,因为此时的苗再成才知道临安被攻陷,朝廷投降了,痛苦不已,发誓一定要光复宋室,既然联系不到新的朝廷,但眼下还是有两股力量可以用,那就是,淮东李庭芝,以及淮西夏贵两股力量,但问题是这两股力量一直不和,淮东的李庭芝胆怯不敢进攻,现在文宰相来了,可以协调这两股势力,只要合成一处,众志成城,一定会让南宋的国运继续延续。

于是文天祥马上写文书,送给李庭芝和夏贵,让他们按照自己和苗再成商量的计划依计而行,但是,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以为就此可以恢复宋室的江山,文天祥也差点因为此而送命。其中淮西的夏贵其实已经早投降元军了,自然不可能有啥回信,而李庭芝那边也确实收到了回信,但这信中的内容不是配合他们实现计划的,而是差点让文天祥命的回信。

因为李庭芝根本就不相信文天祥是逃出来的,毕竟有前车之鉴,秦桧当然就是从金国逃出来的,结果是来帮金国当说客的,民族英雄岳飞以及他的岳家军被奸臣所陷害。所以李庭芝宁可信其有,也要杀了文天祥,其实苗再成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但经过一系列的试探,最后确实文天祥还是忠于大宋的,找机会放掉了他。虽然躲过了杀身之祸,但文天祥想亲自到淮东的李庭芝处说明情况,毕竟他还想靠他的力量重震河山,杀元贼,匡扶大宋江山,与朝廷取得联系,但当他来到李庭芝所在的扬州城后,犹豫了,因为李庭芝已经挂满画像,全城通缉文天祥,因为他被确定是元军的奸细,即使那些与文天祥长得像的也是被杀之列,至于,文天祥彻底没有了去处,更谈不上依靠一只朝廷的军队来重震大宋河山了!如果文天祥掌控实际权力,还有望恢复大宋恢复吗?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问题,自朝廷正式投降以后,虽然还有其它如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忠臣继续扶持二王成立了新朝廷,但是这些人掌握着绝对的权力,特别是陆秀夫虽然知道文天祥是一个人才,但势力单薄,根本没法与陈宜中、张世杰这些掌握军权的实力派对抗,想帮文天祥也是有心无力,但也是从中斡旋,不让文天祥被加害,当文天祥知道了新的朝廷位置以后,想与朝廷汇合,陈宜中、张世杰百般阻拦,根本就不让他进城,最后他们想了个撤,你想实现你的报复可以,但可以到某某地方自己去发展自己的武装势力,朝廷这边暂时不需要。

没办法,文天祥靠着自己的影响力也拉拢了一支抗元队伍,大大小小的战斗也让元军吃尽了苦头,损兵折将,但是毕竟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孤军难枝,犹如孤魂野鬼一样,最后还是被强大的元军给抓获,直到南宋与元军的最后一战崖山之战,文天祥再也没有机会为进行效力,一直被元军扣留,元军也以礼相待。元军多次三番希望文能够为无朝廷效力,并给高官厚禄,都被严词拒绝,甚至派出了投降的谢太皇太后以及宋恭宗亲自来劝说,文天祥以君臣之礼拒绝了,最后元世祖忽必列亲自出面,许诺如果投降,不仅可以保命,一家的妻儿老小不会被奴役,还给予丞相的官职,这差不多相当于无朝的二把手的职位,文还是不为所动,最后忽必列决定将其处死,刽子手举刀的最后一刻还在劝他,如果此时改变主意,一切都还来得急,可惜文天祥只求一死来保持自己忠节。

一个王朝的灭亡,一定是从内部开始腐朽的,南宋此已经很腐烂了,大厦将倒,不是某一个的力量能够拯救的,而文天祥一直都是被边缘化的人物,被封宰相也是为了有人担卖国的骂名,核心权力层始终没有给予他一个位置,因为他不愿意与这帮弄臣同流合污,宁死不折,所以他们能留下那种名垂千古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其实我们现在回味这段历史,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朝代都是有它的寿命的,历史的发展必然谁也改变不了,我们为何不接受现实呢?我们不是服务于某个姓氏家庭,而是如何为百姓服务,既然元朝愿意给予宰相之位,何不可利于自己的职位和影响力多做一些对老百姓,特别维护汉人利益的事情呢?。

蒙古大军对南宋展开的襄樊之战,是如何展开又是如何结束的?

襄樊之战,宋蒙(元)双方均倾举国之力于此,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此战中,南宋军民展现了坚定的战斗意志。但是,精准的布局,使蒙(元)牢牢把握战役主动权,最终取胜。取襄樊的决心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襄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在宋蒙(元)战争初期,蒙古人企图先取四川,再顺流而下,对襄樊并未足够重视。

这或许是因为:当时的蒙古军缺乏水军,即使夺取襄樊,也很难突破长江防线,而先取四川,再打造船只,顺流而下是古代北方政权攻灭江南政权的常规路数。所以,蒙古军一度攻占过襄樊,但未能站稳脚跟,被孟珙率军收复。此后数年,蒙古以四川为主攻方向,连年征战,虽然攻取了成都等地,但始终无法全取四川,战事陷入胶着。1267年,宋降将刘整受召入朝,提出其灭宋方略:调整其以四川为主攻方向的战略,改为从襄樊入手。

提议一出,立刻遭到了朝臣反对:“虚国病民,未见收其成功可岁日计者”!孟珙收复襄樊后,宋人加强了在襄樊的防务。襄樊已经城池坚固,而且该军区司令吕文德能征善战,甚有威名。在当年八月,吕文德刚刚大败蒙古征南都元帅阿术,阿术坠马,险些被擒!显然,襄樊“城坚而池深,兵精而食足”,蒙古攻襄樊不可能迅速成功,襄樊之战注定是一场耗费时日的旷日之战。

如果耗费国力的旷日大战还不能成功,无疑是“虚国病民”!蒙古大臣的判断是正确的。此后的襄樊之战确实旷日持久,耗费举国之力。但是,忽必烈当即表态:“朕意决矣”!襄樊之战,旋即展开!巧妙开局:榷场在忽必烈决定主攻襄樊前,宋军已经犯下了第一个错误。前文说到,1267年八月,阿术在襄樊附近为宋军所败,阿术本人险些被擒。

显然,在襄樊附近的河网地带,不善水战的蒙古军连获取立足之地都非常困难。如果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又何谈攻城呢?不过,吕文德已经“送”给了蒙古人一块立足之地。此前,蒙古人找到吕文德,请求开榷场,加强贸易。吕文德不肯。身边人表示:榷场好,我们有利益,而且,贸易可以促进和平嘛!吕文德上当!于是,蒙古人在鹿门山修筑榷场土城。

贸易可以促进和平,但是,贸易不能保证和平。很快,这个失误变得致命起来。断粮道忽必烈决心主攻襄樊。但同时,忽必烈也意识到襄樊城坚兵精,以当时蒙军的实力,强行攻坚实非上策。因此,忽必烈指出了勿急攻城,长围久困,待其自毙的方针。1268年,刘整到了襄樊前线。他指着白河口道:在这里修筑堡垒,就可以断绝宋军粮道,襄阳可图!开工!襄阳城中的吕文焕大惊,向在鄂州的军区司令吕文德告急。

吕文德不信:这又是边人贪功吧!襄樊城池坚固,兵储可支十年,你们好好坚守就好了!如果刘整真的敢修城寨,明年春水涨时我收拾了他!我只怕还没到,他就跑咯!可以说,吕文德到此时还不相信:蒙古人会把他作为战略突破口!突破口要选薄弱环节呀!我老吕、襄樊,怎么可能是薄弱环节呢?如此,蒙古人不但修筑了白河口城寨,还加固了鹿门山土城。

如此,襄樊与东面的南北两条水道皆被切断。精准封锁得知上当后,吕文德还没出兵就气恼成疾,卧病不起了。蒙古人修筑鹿门山、白河口的同时,扩大了工程。他们修了一条西起万山,南包百丈山的长达数十里的堑壕栅壁,又在岘山、虎头山修筑了一字城,断绝宋军自陆路的增援路线。其后,又在襄樊四邻地区“连珠扎寨”,构筑了一条纵深数十里的围困阵地。

总之,蒙古人的封锁法是:陆上以宽大正面防御,反正陆战能力强,不怕;水上以险要点防御,水陆联合控扼水路。其中,以陆地封锁水面,是蒙(元)的一次战术创新。尽管蒙(元)已经拥有了刘整等水军力量,也同时在加紧操练水军,但是,总体水军实力仍不如南宋。不过,南宋时期,由于远程武器技术进步,“以岸制水”的技术已经成熟。

襄樊之战,以岸基火力协助,蒙元水军可以拦截、击败南宋水军。在此后伯颜灭宋战役中,水岸火力协同,也成为击败宋水军的主要作战样式。如此,蒙元搭建了完善的防御体系,将南宋援军阻截于襄樊之外。不久,吕文德派遣张世杰支援襄樊,结果张未能抵达襄樊城下。蒙古人的包围圈初步形成。不过,襄樊仍然是有坚持的自信的:兵储可支10年,怕什么!蒙古人的封锁则更精准:有粮食,你烧饭要柴火嘛!于是,蒙古军在万山等地修堑,断绝襄阳市民砍柴之路。

如此,襄阳城内开始拆屋取薪,渐渐困难。此外,随着围困时间的拉长,食盐、布料也短缺起来了。步步紧逼宋军组织了多次增援,可谓倾尽举国之力。1268年春夏之交,汉水涨,夏贵驾轻舟抵达襄樊,送去了衣粮。这让蒙古人感觉到:包围圈还不够紧!于是,张弘范提出:在万山筑城以绝其西道,在灌子滩筑栅,以绝其东道。此时,吕文焕才被迫发起了万山城突袭战。

他调遣1.5万人,战船百余艘,水陆并进,突袭万山城,血战!蒙古军血战疾进,奋力击败宋军。如此,襄樊反包围战彻底失败。张顺、张贵兄弟宋军倾尽全力,尽遣精兵名将支援襄樊,悉数失败。民间义军成了最亮眼的一道光。1272年五月,汉水水涨,3000抗元义军在张顺、张贵兄弟的率领下,入援襄樊。《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或许就是致敬义军首领张顺吧。

他们将三艘传结成一舫,每船载30人,中间一船装着盐一袋,布二百匹及其他物资,左右两船的船底去掉,舱面掩盖草席作掩护,船上配备火枪、火炮、巨斧、劲弩等武器。出发前,张顺对大家说:这次行动,有死而已!你们如果动摇了,现在就退出,不要坏了我的事!3000义军慷慨激昂,无一人退出。义军一路猛进,用巨斧砍掉封锁的铁链,用火枪、火炮攻击敌船。

元军攻过来,不明就里,跳到船底空心的船上,陷落水中,刚好被义军送人头。一场誓不回头的进军,使3000勇士冲到了襄阳城下!途中,张顺阵亡。入城后数日,张顺尸体浮江而上,抵达浮桥边,身披甲胄,怒气勃勃如生!襄阳守军大受感动,祭之位神,立庙祭祀。遗憾的是,这次令人荡气回肠的入援,只是最后的辉煌。不久,由于范文虎失期不至,张贵里外合应失败,阵亡。

分割南宋空国解围,虽然屡屡失败,但毕竟威胁很大。为了围困襄樊,大元也耗费极大。自1268年九月以来,元军连续征兵、征粮,耗费巨大。同时,中原地区出现连续的天灾,大元赈灾压力也极大。忽必烈推行各种政策,力保攻襄樊元军的补给、兵源。不过,尽快结束襄樊之战,已是必须!张弘范在指挥攻城中受伤,随后提出:襄、樊以浮桥互相支援,连成一体,现在要斩断浮桥,就可先集中兵力攻破樊城!然后襄阳可得!不久,元军兵分五路,自樊城东北、西南水陆并进。

在进攻部队的掩护下,熟悉水性的勇士用长斧斩断沉索,焚烧浮桥,断绝了襄阳、樊城的交通。元军水师也击败了停泊在两城之间的宋军水师,彻底断绝两城。尽管如此,蒙元军依然无法攻破襄、樊。直到···回回炮到来。回回炮为了找到攻坚利器,忽必烈准备了3年!3年前,至正七年,在分拣中原炮手军匠时,忽必烈意识到这些武器不足以威胁襄樊,遂派遣使者去找旭烈兀后王阿不哥征发优秀的回回工匠。

至正九年十一月,应召而来的回回工匠制成巨石炮,威力惊人。襄樊战场,终于等来了可以造成实际威胁的攻坚武器!元军以回回炮猛轰樊城,分兵十二路猛攻。回回炮摧毁了樊城城碟角楼,元军在汉水北岸架云梯冲入城内。牛富等人战死,樊城城破。降城孤立无援的襄阳,仍然坚守。刘整到城下劝降,被伏弩射中,险些丧命。元军猛攻襄阳。

回回炮“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在连续的军事压力后,元军再次劝降。吕文焕投降。襄樊之战结束。此战的过程荡气回肠。但实际上,蒙元自始至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从开局前以榷场获取立足点,又逐步由点到线搭建包围圈,整个过程步步为营,一环套一环,非常精彩。同时,水岸协同作战的战术创新,回回炮的“技术引进”,更使蒙(元)克服了其水战、攻坚能力的不足,一举取胜。

反观南宋,军民不可谓不勇,所遣不可谓不是精兵猛将,但是,组织极为混乱。先是吕文德麻痹大意,让出先手,使敌反客为主,后又有相帅将各级相互掣肘,不能协调。结果,精兵猛将连续出击,所取得的效果反而不如张顺的抗元义军。南宋并非没有忠勇将士,只不过是朝廷的战争组织指导、能力远不如对手罢了!一胜一败间,非惟天时,亦抑人谋。


文章TAG:其先汴人后徙之应山县  李庭芝  其先  人后  应山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