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什么节?

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七月十五 传说如下: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麻姑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连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农历七月十四鬼节,都有哪些方面的禁忌?

按我国民俗说,一年中有三个鬼节:一是清明节,二是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三是阴历十月一日寒衣一节。阴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三个“鬼节”之一。提到"鬼节”有哪些禁忌?各地的习俗不同,在我们地区讲究并不是很多,从老辈上传下来的主要有下面几个禁忌亊项:一,晚上尽量少出门,理由是鬼晚上出来活动,免得招鬼上身。二,如果有急事非晚上出门不行,走路时不要回头,理由是鬼见人回头会认为是你和他打招呼,招引他一起走。

走夜路回到家要跺跺脚,拍打拍打全身再进门,理由是这样可以把跟着的鬼赶走,以免带回家中。三,中元节晚上相互不要直呼姓名,理由以免鬼听到你的名子找你。鬼到底有没有谁也没见过,不过事碰巧了也让人挺疑惑,我举个例子:40多年前我堂嫂生了孩子刚出满月不久,正逢"鬼节","鬼节”到祖坟祭祖是必须的,但是我堂哥是一个什么鬼神都不信,嘴无遮拦的人,这天做了几盘祭菜摆在桌子上,烧上三柱香就说:"老爷老奶的来家吃吧,大老远的我就不去坟莹送了。

农历七月十四为什么叫中元节?又有哪些传统风俗呢?

中元”即汉族传统节日“三元”之一。“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为一年之始,故称元月。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在广大南方地区,俗称“七月半”),这一天是汉族人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的日子,也是重要的“八节”之一。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上元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中元节),下元为十月十五。

中元节与清明节、宗族等一道,是作为祭祀崇拜祖先的重要体现,我们当地中元节叫"七月半",传统祭祀祖先、亲友的节日,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在南墙站,这句老话,中元幽影倩,月圆引魂归。这几天夜晚一般不独自外出,衣服晚上不能挂外面,夜晚不让小孩外出,怕孤魂野鬼撞上了。中元三天,已故亲人可以从地府走出,重回阳间来,所以,我们当地就有给亲人烧纸钱,放馒头,也有放河灯的,照亮亲人回家的路,在中元传统鬼节的习俗,大家寄希望于这三日祖人能够从酆都复出,来到人间“再食一回烟火”。

我们俗称的“鬼节",为什么有的地方是农历七月十四过节?

十四意恩,死去了的,称为鬼,七月晒鬼衣,山上有一种野果,我们乡下称姑捻,有五个耳朵,中间有一条心,成熟的时候是紫灰色,。味道很甜,这个时候最适而采摘了,不过有一些果子,好象是人用手指甲抓过,留下来的指甲印,就不要摘来食了,是老一辈说的,是鬼摘过的,是鬼在果子木上晒鬼衣弄到的。我们采摘的时候,看到那个大只就摘那个大的……。

农历七月十四有多少地方很注重这个节日的呢?都有哪些风俗?

谢邀!农历七月半,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我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注重这个节日。中元节在我的湖北老家称“月半”,俗称“鬼节”。家乡流行一句话“年小月半大,清明说白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年的“月半”祭祀很重要。要比过年祭祖,或清明节扫墓都慎重。每年只要快入“七月半”了,年长些的老人就互相提醒着,过两天就是“月半”了,大家都说,年年我们都要“打发爹爹婆婆”,还不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们,指望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年年岁岁平平安安。

他们说的“打发爹爹婆婆”就是过月半的祭祀活动。为什么叫“打发爹爹婆婆”呢?因为一年中的祭祀活动,只有“月半”是必须封“纸壳”的。这“纸壳”里包的是细软的火纸,就是寄给亡人的现金,如今也有包印制的“冥币”。用白纸一包一包包好,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写上接收者的姓名称呼,很有讲究。自己家里把格式称呼搞不清楚,又不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那就请别人到家里帮写。

月半封这种“纸壳”,涉及面广,家里儿媳妇娘家逝去的父母或别的亲人都要兼顾。各种亡灵根据身份辈份各寄几封,都要考虑周全。这种纸壳封好写好了,都放在一个大的圆形的竹筛子里面。家里还得炒几样菜。据说韭菜、冬瓜、马齿苋这是必须有的。菜做好了,就等傍晚时分,用筛子端着写好的纸壳,放上菜,带一些干稻草。在附近找一处有十字路口的地方,把纸封摆在稻草上,菜也放上,然后就点燃了。


文章TAG:农历七月十四出生的女孩  阴历七月十四  农历  农历七月  七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