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做的“大课间”是种怎样的活动?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可能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其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活动量,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在音乐声中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让学生初步懂得一些舞蹈的节奏和动作等等。就我们这里来说,小学生“大课间”有以下特点:一,活动时间长。大课间一般在上午第二节下课。原来这个课间休息都是十分钟,后来加了个课间操,时间变成20分钟。

现在安排了大课间,时间延长到40分钟,相当于一节课的时间。二,活动内容多。上午大课间活动一开始,校园广播里就开始播放活动前奏曲,学生上完厕所,就开始活动。活动的内容和曲子,都在电脑里设置好的,学生跟着音乐走就是了。有第七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做完这套体操后,接着进入一个活动——舞蹈。舞蹈是《兔子舞》,这个舞蹈,动作简单,肢体动作幅度大,音乐节奏感强,很适合小学生活动。

接下来是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在以上两个动作幅度大的活动之后,做眼保健操,动中有静,劳逸结合。然后是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有《三字经》《弟子规》。学生一边聆听朗诵,一边伴随动作。这样耳濡目染,默默跟诵,学生很快就会背诵这些经典词句了。三,学生喜欢做。每到大课间,学生的活动情绪很高涨,似乎是一种释放,把在课堂上的紧张疲劳,通过一蹦一跳,一念一做扔得干干净净。


文章TAG:中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大课间活动方案  中学  大课间  活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