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主品牌该如何突围?

自主品牌该如何突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现在国产车的价位都集中在20万以下,以7~15万居多,换句话说就是低价车居多!现在国产车用在广告宣传的费用很多,着重在外观和内饰上下功夫,大部分国人还是外貌协会,加上丰富的汽车配置赢得了国人的欢迎但是在技术研发上,还有汽车的品质控制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好,特别是细节方面,很多人说现在汽车都是自动化,已经做的很好了,幼稚的人啊!如果想让国产车突围,就要加紧中高端系列的技术研发,还有就是对零部件质量管控,组装是自动化,但是那些零部件供应商可没有实现自动化,所以(* ̄m ̄)大家不要ヽ(≧Д≦)ノ天天看那群水军在吹牛?了,事实远比想象的要惨,国人现在越来越理智,有技术有品质国人自然会支持!。

你们怎么看待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

这个事情要辩证的去看。抄袭其实分很多种红的,并不是绝对,如果你发挥的好,那叫创新和升华,有对比那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也不是说一味地支持抄袭,如果直接彻底的抄袭那不单单是道德,还有法律上的问题,所以这种纯粹的抄袭时并不支持的。再说回到造车这事上来,今天你抄袭保时捷,明天我山寨路虎,无视行业的道德甚至乎法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抄袭呢?对自主品牌信心不足在众多中国消费者眼里,都有一个观念: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国外的总是要比国产好。

甚至矿泉水都会有人购买进口产品,都愿意让自己、让孩子用得贵一点,感觉就放心一些。更别说汽车这样的高价产品,大多数消费者宁愿花更多的钱去买国外品牌的轿车,也不愿意花少一点的钱去买物美价廉的国内自主品牌的轿车。多数自主品牌没有自主意识、质量不过关会长认为“自主品牌”这个词包含了自主的质量以及自主的设计,缺一不可。

但是某些少数的国内汽车厂商,并没有让众多的消费者看到产品的设计有大刀阔斧的创新精神,更没有让大家看到厂商对技术上、用料上的改善和进步。无视专利法,急功近利,可谓为投机取巧者。今天你抄袭保时捷,明天我山寨路虎,无视行业的道德甚至乎法规,让外资品牌不屑甚至乎鄙视。对于现在国内某汽车厂商“借鉴”德国某汽车厂商旗下热门车型的外观设计,而推出的一款“自主”车型,德国厂商给到的官方说法是:“对这种做法持谴责态度”。

事实也证明了,确实是这样,我国汽车产业起步和完善确实较国外知名企业有明显差距,所以才会衍生出这么多抄袭的事情,比如某泰,能不能开上几百万的豪车就要靠你了。技术的成熟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改善,并不是所谓花钱能买回来的。看回各大汽车厂商,由于受限于外资企业掌控,自主创新、改善技术的能力都只留在了纸面上,每个厂商几乎都有着自己的研究发展中心,但是真正做出成绩的厂商可谓屈指可数。

怎样有力回击合资车主看不起国产品牌?

你这就是个伪命题,哪个合资车主看不起国产品牌了?现在动辄一个国产品牌就是几十亿上百亿的家底,谁有那么大的本领敢看不起他?谁有那么大的实力去鄙视一个国产品牌,就算是合资品牌也没有这么大的心啊。现在很多国产品牌的家底要比合资品牌丰厚,像是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的家底能超过很多合资车品牌,前些年的吉利就控股收购了沃尔沃,你说合资车主看不起国产品牌是不存在的。

合资车主当然有鄙视链,他们也有瞧不起的,但是他们瞧不起的是某些目光短浅的国产车车主:如果你买的是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的车子,那没有人会鄙视他,但是如果你买的是前些年的长安、众泰,那你活该被瞧不起,因为你没有过度的虚荣,根本就没有考虑实用这一说。你十万块钱买台哈弗H6没有人会鄙视瞧不起你,相反他们会觉着你很务实;但是你十万块钱买个众泰,那就很值得一说了,你花十几万买个车,结果钱都花在内饰外观大彩电上了,你说你不被鄙视,谁被瞧不起?包括现在的汉龙旷世,买这些车的都是有钱人,因为穷人舍不得花十几万买个辣鸡产品。

再就是投诉率居高的“杰宝”、“啪啪虎”,买这些车的真就是一个人傻钱多,反正作为键盘侠的我,说话总是不负责任的。合资车主瞧不起的仅仅是部分国产品牌,就像是众泰,如果他皮尺部去做一下跑车的话,那我还敬他是条汉子,毕竟我这辈子想开上跑车除了干代驾就只能靠众泰;但是有些国产车主可能真的有被害妄想症,自己觉着国产车低人一等,就觉着开合资车的都瞧不起他,其实不存在的 ,没有别人瞧不起你,只有你自己会瞧不起你自己。

自主品牌汽车为什么选择“豪赌”双离合?

哈弗H6、帝豪、领克等等这些车型,现在卖的比较好的国产车都是装双离合的,倒不是跟风大众,应该说它是自主品牌的必然选择。一、双离合研发基础好结构和技术与手动变速箱相似双离合研发生产,它是可以基于手动变速箱的,它结构和手动变速箱很像,所以说我们国产搞手动比较多,发展双离合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你比如说齿轮箱、换挡拨叉、同步器这些部件,都是非常接近的技术或者是相似的原理,一个双离合变速箱简单的拆分开来,就是手动变速箱加双离合模块,再加换挡模块,再加变速箱电脑模块。

普通的AT结构的自动变速箱,它和双离合差别就比较大了,你除了特殊的行星齿轮组,液力变矩器在绝大部分上双离合它也是不存在的。本田不算,这种独特结构的CVT就不说了,星外来客这种都不算,相对来说最接近于我们已经有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就是双离合了。国内手动变速箱研发生产经验丰富它应该说是基于手动变速箱发展起来的,05年的时候我们国内自动变速箱的占比大概只有20%。

根据乘联会2017年的数据,国内乘用车自动挡的渗透率,已经提升到60%左右了,但手动挡的占比依然是不小的。所以对于手动变速箱,我们国内的变速箱企业,都有非常丰富的研发的经验和生产的经验。双离合研发生产可套用手动变速箱双离合和手动变速箱,它齿轮结构很像的,用来生产手动变速箱的机床和套件设备,是可以直接用来生产双离合变速箱的,之前的生产经验也完全可以套用在研发和生产双离合的过程中。

就好比,你本来是会包馄饨的,现在让你去包饺子应该不会太难的,擀面杖也都是会弄的,这么捏一下也是问题不大的,就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国家政策支持双离合研发再一个从国家层面来说,对发展双离合也是持支持态度的,07年国家科技部,把双离合的研发列入了十一五“863”的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你不用记名字,反正就是国家发改委说,来来来,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等,12家国内车企一起砸了2亿美元,08年成立了中发联投资公司。

咱们一起搞这个了,进度比芯片还快一点。强强联合虽然谈不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资源互通有无,降低点研发成本是问题不大的。双离合也分干的和湿的,干式双离合经过大众的惨痛验证,证明是不太适合我们国内的路况的。联合外企成立合资公司所以说国内的伙伴们就决定搞湿式双离合,找上了博格华纳公司,博格华纳,我跟你讲一下,和华纳兄弟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一家公司。

它是非常靠谱的,就是做变速箱的。大众的那个稳定性比较好一点的湿式双离合,就是博格华纳给做的。它湿式双离合模块领域,算是龙头老大了。08年中发联公司就和博格华纳—大连,搞了一个合资公司,开始搞双离合东西了。不过这个合资公司的外方占比比较高,有66%,最后还是老外说了算的。联合研发技术共享就变成说说而已了,我们自主品牌发展双离合的初衷是没变,但光靠这一个公司有可能还是不行,自己开始搞的也多起来了。

二、双离合制造成本低那双离合大家喜欢除了刚才说的,可以现成弄或者怎么样,他们图个什么?便宜,制造成本低。AT变速箱研发性价比低根据江淮汽车的分析,以现有的国内的制造水平和技术水平,一款自动变速箱从概念设计,然后到最终量产出来,你拿在手上可以用,大概要36个月到40个月之间,成本是非常大的。传统AT自动挡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ZF有9AT,隔壁的通用已经有10AT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没错,但人家已经住在罗马了,我们还没上路,我们搞这个东西干什么?CVT成本高和周期长所以说AT目前性价比就不是最好,那么不是还有一个CVT的?它对控制逻辑和制造工艺要求也是不低的,而且钢带基本上只能从博世买。

国内已经有前车之鉴了,奇瑞曾经联合国内高校投入了好几亿的钱,用了七年才把CVT量产,朋友你去感受一下奇瑞的CVT。双离合配套成本最低手动变速箱的基础上研发双离合变速箱,可以大幅降低变速箱的配套成本,你从别人这买,一台爱信6AT,单台的配套成本大概是1.2万到1.5万这个样子。一台ZF8AT,2到3万块钱,我们车子才卖多少钱,七八万的车十几万的车,你用两三万的变速箱?双离合生产成本会继续降低那么江淮汽车那边数据蛮多,我就看了点,双离合生产初期投入比较大,单台的成本是1万到1.5万。

但是随着双离合普及起来,它成本会继续降低,现成的机床厂慢慢的开发出来都能用,估计在2020年成本可以降到8千块钱到1万块钱。和外面两三万一台比相差很多了,我100万的车子卖你98万,你可能没感觉,但是我10万块钱的车子卖你个七八万,你会觉得优惠幅度不少,20%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双离合大家都搞。双离合专利成本低那除了刚才生产和技术成本之外,还有一块就是专利成本,和我们手机芯片也是很像的。

AT、CVT研发避不开国外专利手机芯片有个高通,让大家很难受,那AT、CVT变速箱的专利,基本上被国外变速箱各种巨头垄断了。你碰到的问题就是这样的,你想要开发AT 变速箱开发出来,他说你用了我的技术他要问你要钱。你不想用他的技术绕开他的专利,你变速箱开发不出来,很难受,必要专利是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苹果和三星现在不是专利费的问题,还掐来掐去搞来搞去,高通也今天翻脸,后天撕来撕去,都有这个情况。

国内有关变速箱专利量太少那根据我们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调查,国内有关变速箱的专利申请当中,国外变速箱巨头的专利申请,明显是要高很多的。丰田、本田、博世它专利申请量超过多少?11000个,我们国内企业只有比亚迪,他的申请量在10000个以上,意不意外。国内变速箱研究水平落后再一个专利内容是不一样的,你从内容的角度看,国外的变速箱研究热点,已经集中在控制软件的优化上了,怎么样更好,怎么更省油,怎么更合理。

国内的研究热点还集中在,换挡机构本身的优化上,能不能换挡,差距还是有点大的。所以说我们想要弯道超车,又要省钱,还要绕开专利,选一个双离合变速箱来开发,就是不错的办法了。三、双离合更环保接下来还要选双离合的理由就是老生常谈,就是节能减排,要环保。工信部出台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第四阶段标准》2020年国内车辆总体要减少30%的燃油消耗,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百公里五升。

双离合燃油经济性好变速箱也是可以省油的,不光是发动机你装装涡轮或者用什么新技术,所以说用了这个东西,你就更省油就更经济。大众它是有对比数据的,和六速的手动变速箱比,干式的6DCT双离合变速箱,燃油经济性可以提升3%,湿式的可以提升2%。那么刚才是六档,如果是换成七档,燃油经济性又可以提升3%,你不要看看就2%、3%,这个量多小不可大算的,很厉害的。

你就想想一辆车子上面,你一个门把手用塑料的还是铁的,相差比如说是15块钱,人家一年卖300万台车,300万再乘以15,是笔钱。四、双离合最有可能赶英超美那前面讲的最主要还是经济上的问题,我们要绕开专利,然后现成的机床是可以用,可以省钱,开发双离合,只要选择一个开发比较稳定点的版本,或者是设计思路就可以了。

其实还有个就是国产双离合,是最有可能在变速箱领域赶英超美的一个技术。也就是说别人都琢磨得差不多了,我们也超不了。但双离合好像大家都不怎么行,我们琢磨琢磨,说不定还有超过别人这种机会。争取把国产车搞成国产电冰箱,搞成国产电视机,合资厂家全部再见,就可以有机会。双离合关键部位仍需国外帮助不过现在的阶段来说,双离合的关键部位还是得要国外资本或者技术来帮忙的,它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法,相对AT变速箱有可能简单,但是相对手动变速箱还是复杂的。

你自主研发的阀体、传感器、变速箱、电脑TCU、换挡执行机构这种关键零件能做出来了,用不久、容易坏、耐久性不太行,还是要国外企业来帮帮忙。比如TCU的调校仍需要改进比如说TCU研发,它是直接控制变速箱,什么时候升,什么时候降,它是变速箱的大脑。那你变速箱换挡当然是越快越好了,但是双离合变速箱换挡越快,换挡冲击就越大,内部部件的磨损压力就越大,就越不耐用,这就是一个需要取舍的矛盾体了,我们到底掐在哪个点上。

就好像我们烧饭一样的,就是炒菜的时候你盐总要放的,那放了太多太咸,你不放那有可能就不下饭又不好吃。到底放多少?这个就要大厨手艺了,还是要请教国外的,东西我们已经是做得出来的。换挡速度和国外会有差距国产的最新的大众DSG,是明显调慢了换挡的动作的,国产高尔夫GTI和进口高尔夫R,换挡速度就不一样。它就是通过来降低换挡速度,来让车子使用寿命得到一个保证,不会再到店门口跪着拉横幅,就这么个情况。

那单单一个TCU的调校工作就很难了,所以说弯道超车这里的确有很大的可能性,甚至是最大的可能性,但不是说可能性放这,就已经轻轻松松的超过去了,还要有个过程。国外企业愿意提供硬件帮助我们国内搞双离合变速箱,图的是弯道超车,现在阶段还需要国外帮忙,那国外明明知道我们要超他,那不是要从中作梗吗?那还不一定,的确还有国外的伙伴和企业,他是愿意来帮忙的,打个比方,比如说是长城,长城自主研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它的双离合器模块,就是博格华纳搞来的。

它是用来负责离合器的结合和断开的,就是我们手动挡老司机的那只左脚,然后我们换挡的右手,就叫滑阀箱电磁液压系统,也是博格华纳搞来的。核心技术还需自主研发变速箱的大脑TCU,长城用的是德国大陆集团,大陆集团你有可能不熟,其实它在我们这有个土名字叫做马牌,没错,就是做轮胎的马牌。但是人家换挡逻辑是不会轻易告诉你的,就是东西是给你,好用,但怎么弄不教你,和以前我们国内找德国人做高铁,是道理一样的。

很有机会摆脱技术封锁那长城不高兴,高薪挖来了在奔驰负责9AT变速箱的技术总监,来来来,挖个人,你帮我研发一套出来。你是不能把以前的资料拿过来用,你脑子里想想、你努力、回忆一下、你想一想,说不定就能搞出来了。所以说现在国内品牌它要么就是自己整,要么合作起来都是找国外企业非常厉害的顶尖高手,双离合也是这样的,所以说国产的双离合产品,至少在硬件上是有保证的。

国产的双离合车子不是不能买,但是用户体验和耐用性上面,有可能我们在不同的厂家和产品上,得选一选。国产双离合是不错的选择所以今天讲了这么一大堆,主要是为什么?双离合省钱,不用交专利。我们自己要是搞的好,有可能以后汽车就是像电冰箱、空调一样,国产的天下了,前景光明又省钱。这个时候找老外帮帮忙他们也愿意,所以说现阶段还没有赶英超美的时候,国产的双离合变速箱依然有不错的品质保证。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这个问题就跟问中国自主品牌手机最后会剩几家,是一样一样的~~自主品牌如今发展势头很猛,大有赶超合资车企的趋势,不过就像手机市场一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市场迟早要面临洗牌,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像题主说到的几个自主品牌,小编觉得能活下来的可能也就只有众泰了。为什么这么说?且听小编一一道来~~幻速已经停产,二道贩子都颤抖的纳智捷早晚要退回台湾,华泰和力帆,野马已经严重边缘化了,没有代表作也就没有继续前行的资本,猎豹仅凭CS9很难破局,加上综合产品力不行,在中外列强林立的情况下,难以破局,海马,虽然近段又是启用新车标,又是推出新的概念车,不过在小编看来,这只不过是在垂死挣扎,不过还是佩服海马汽车,明知是个死,不如死前在折腾一下,放手一搏,说不定会有奇迹呢……目前也就众泰,能够在这些品牌中勉强存活下来~~上半年众泰累计销量为14.62万台,全年突破20万辆还是没有问题的。

加上众泰布局新能源汽车比较早,销量还可以,不过众泰的问题也在于太过依赖SUV车型,而且核心技术投入远远不如外观设计投入多,要知道最终活下来光靠皮尺是不行的,还要靠真正的研发实力,所以众泰也只能是可能会活下来~~(2018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排行榜前十部分)之前有汽车行业的某位大佬曾豪言“未来自主品牌能活下来的只有五家”,具体哪五家,他没有具体说,不过在小编看来,五家只是个约数,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反正就是一半以上的自主品牌将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至于谁能活到最后,我们从今年上半年销量排行榜中就能窥探一二。

销量前二十中,仅有七家自主品牌,也是目前的一线阵营:吉利,长安,长城,上汽,广汽,比亚迪,奇瑞。吉利目前风头正盛,销量节节攀高,也是自长安之后第二个轿车SUV发展最平衡的自主一哥,在领克,沃尔沃的多重出击下,吉利越战越勇,越战越强,他可以说是最安全的自主品牌~~长安自从徐留平调任一汽,感觉有些迷失自我了,销量持续低迷,不过好在今年新车不少,新款75、逸动系列、55、35、85等,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好戏还在后头”!新能源领域又和比亚迪抱团取暖,说它是国家队里最有出息的一个一点也不为过,此前还传言长安,一汽,东风三家国营车企有合并重组的迹象,这也并非不可能,不管怎样,长安应该是稳稳的。

既然说到了比亚迪,那就好好说说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了比亚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目前不说国内,就是在国际上,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也是小霸王一样的存在,只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不变,那么未来就是属于比亚迪的,不过这种技术实力超强的民营车企,很有可能最终会并入国家队,和长安达成战略同盟,这可能是第一步~~长城作为自主品牌里典型的偏科生,SUV发展的确实不错,利润也很可观,可是国外的JEEP和路虎的发展史很值得长城借鉴,如果只做拿手的SUV,注定最终免不了被其他自主品牌收购或者合并的命运。

上汽和广汽差不多,虽然自主品牌发展的还不错,但是大部分利润依旧来自于合资,而且单靠一款SUV车型恐怕难以为继,广汽还好一点,GS8和GM8还算成功,而上汽只有一款RX5,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可是,消费者也会有吃腻的那天,所以好好研发新车型才是正事。奇瑞,公认的最有技术实力的自主车企,然而却又是最不会卖车的车企,虽然瑞虎SUV家族和艾瑞泽轿车家族混的还行,但也就是还行。

合资“廉价”品牌将推出,自主汽车如何应对?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我认为可以用金庸老先生《倚天屠龙记》里的这句话来回答咱们的这个问题。外资品牌这一招确实有点儿釜底抽薪的意思,但又能怎样?!不论敌人如何强猛、如何凶恶,尽可当他是清风拂山,明月映江,虽能加于我身,却不能有丝毫损伤。然则如何方能不损我身?“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外资品牌在中国肯定是希望攫取最大的利润,绞杀中国品牌,这从巴西、印度等国家汽车市场就可以看出。其实,从这句话中是不是会有如下体会:面对外界的混乱和不堪,我固守本元,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就能是自己好发无损!目前,几大民营自主品牌已经有所建树,吉利,长城,比亚迪都有自身的发展特色。长安,上汽和广汽则也在努力转化合资成果,哺育自主。

就像华为和OPPO这些手机,以及家电行业,鹿死谁手还不知道。毕竟从成本等方面来看,合资公司推出低端品牌不是没有先例,只是最近都不太好。另一方面,这些低价的廉价品牌车型动动脚趾就能让人想到,过气的技术和看不见地方的偷工减料。这是有违中国汽车消费升级理念的,更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不尊重。看似道貌岸然,实则用心险恶。

屡次遭到美对待后,华为终于开始发起反击了,你怎么看?

华为的反击不能说是反击,而是华为借助正常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使没有在美遭到差异化的对待,华为也会对美国科技公司InterDigital进行投诉。以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的专利合法权利,毕竟在专利这件事情上,每年投入900亿用于研发的华为的专利优势可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对于华为来说,为什么能够在全球5G标准上和美国的高通竞争,即使最后因为联想投票的原因落败,但整个5G标准,华为仍然有1 /3的专利,所以全球的厂商使用5G,华为也是有专利授权费可以使用的。

华为的反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华为在1月4日向中国法院提起了诉讼,指控美国科技公司InterDigital没有遵循公平的原则授予华为知识产权。华为认为InterDigital没有根据平等的原则授予华为3G、4G和5G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的义务,所以华为希望确定他给予该公司的授权,并且让其进行专利付费。但是,这不是华为为了应对美国而故意进行的投诉,早在2011年7月26日,华为和InterDigital就开始进行了诉讼,当时nterDigital在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对华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紧接着华为也在2011年12月在深圳法院对该公司提起专利费用和垄断的起诉。


文章TAG:自主汽车节节败退遭遇滑铁卢  反垄断下自主汽车品牌如何反击  自主  汽车  节节败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