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通信设备中应用4G通信技术让用户的上网速度更加迅速,速度可以高达100Mbps看看各国的4G发展和现状:我国在2013年向三大运营商发布TD-LTE牌照,2014年电信和联调在15个城市开展TDD-LTE个FDD-LTE混合组网实验。我国是在3G还没发展成熟,但通信标准急需与国际接轨,于是跑步进去4G时代。

韩国在2011年7月推出FDD-LTE服务,其后KT在2012年1月开通商用FDD-LTE服务。对于发展4G与中国不同,韩国是由于3G充分发展,亟需更新网络,已满足国内需求美国在2011年就商用4G网络,在4G初期应用时,美国是4G覆盖最广、用户最多的国家。欧洲情况比较特殊,4G技术研发欧洲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在应用方面却迟迟落后。

一方面是由于欧洲运营商众多,竞争力大营收小,难以在4G方面有很大的投入,另一方面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拥有优质的固网宽带,通过wifi接入同样可获得高速的移动上网体验,加上成熟的3G网络,4G网络显然有些多余。俄罗斯在209年获得4G技术的应用,但商用比较缓慢,主要是运营商缺少频段资源,还有由于相关利益关系受到调控的限制。

印度我们就不分析了,基本上属于美国的附庸,技术和市场都是美国的。可以看出,除了美国和个别国家由于主观因素导致4G发展缓慢之外,都比中国发展的早,并且应用的也比较早。那为什么没能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呢?我觉得是市场原因导致的。这里的市场原因主要指各国内的市场发展我国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有着规模巨大的市场。

不管什么产业,一个企业只要能够拿下中国市场,那么其发展成世界级的企业就是必然的。中国13亿多人口,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数还多,欧盟5.1亿,美国3.2亿,日本1.3亿。中国2017年网民人数7.51亿。只要能抓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不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那简直说不过去。日韩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太少,其次是低欲望社会对于互联网需求创新的麻木。

欧洲的市场是不错的,但是由于4G网络的应用场景有限,需求不够,所以很难诞生市值较高的公司。俄罗斯应该是最有机会诞生互联网巨无霸公司的,俄罗斯的数学、代码能力很强,有着充分的技术积累,据说5G技术的突破,是华为的俄罗斯员工贡献的。没能诞生世界级互联网公司,原因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政治原因。这里肯定有小伙伴会有疑问,那日韩来发展中国市场不行吗?其实中国的市场已经大到不需要适应企业,而是需要企业来适应用户。

我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被广大人民教育过的,脱颖而出的巨头当然跟小国不一样。国外精英主义的套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也就是说你不光要把好工具提供给用户,而且还要把它改造的适应用户的习惯。而不是教育用户去适应你。所以回头看Uber、Oracle等一些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失败,就一目了然了。民粹的力量取决于基数。

 6/8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互联网  中日  日本  企业  公司  中日两国互联网行业对比  日本  中国互联网企业有哪些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