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吃了日本“核污染区”的食品,会怎么样?

万一吃了日本“核污染区”的食品,会怎么样

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前者一般能量较弱,包括紫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无论是6年前的福岛事件还是医疗照射(X光或CT等)都属于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无处不在,主要来自各种天然电离辐射来源,如宇宙射线、空气、水、土壤等,也叫本底辐射,以及各种非天然的电离辐射,主要包括核试验、医疗照射、职业暴露等。电离辐射可以损伤DNA等生物大分子,同时作用于水形成大量自由基,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特别是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儿童,对于电离辐射的损害更为敏感。机体不同组织对于辐射损伤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淋巴组织、骨髓、小肠上皮和性腺对于辐射最敏感。此外不同的组织对于不同的放射性物质的吸收率也不同,例如甲状腺较其他组织更容易吸收碘-131,肌肉与软组织更容易沉积铯-137。所谓核污染食品就是指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杂质或者吸附的外来放射性物质超过了限量的食品。

如果放射性物质真的污染食物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达到一定剂量就可能产生有害作用,主要包括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一次大剂量的辐射暴露后(一般通过食物摄入的可能性很小),可能会引起急性放射综合征(ARS),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食欲下降、感染、内出血、脏器损害、免疫系统及造血功能受损甚至死亡。而长期的暴露可引起白血病、癌症以及遗传损伤等。

但大家应该有一个认识,就是并不是核辐射覆盖范围内的所有食物的安全性都会受到威胁。最起码在发生突发事件(核工业泄露、核试验)之前进行了商业封闭包装的食品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吃之前包装表面还是要擦洗的,玩过《辐射》系列的都知道),而事件之后食物确实可能会被一些放射性物质污染,比如说从空中掉落的粉尘、雨水中的放射性物质都有可能沉积在食物表面(尤其是大叶的蔬菜,如菠菜),随后可以逐渐向内累积,甚至是通过土壤等方式转移到作物或动物当中(比如吃了草的牛挤出的奶)还有可能污染水质,造成鱼虾海产品被污染,野生的蘑菇也可能富集较多的放射性物质。

日本福岛核废料污染会造成多大面积海洋食品污染,你怎么看?

倾倒了多少桶核废料,倾倒在什么地方,以日本人的本性,肯定会偷偷摸摸地干,不告诉大家。所以,究竟造成多大面积的海洋食品污染,大概只有日本人自己知道。不过,国家的情报机构应该也知道。所以,在福岛核泄漏之后, 中国立即对于福岛的食品、农产品等下发禁令。2011年3月24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已对当地食品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自即日起,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栃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千叶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并对产自上述地区的其他输华食品农产品加强检测。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有何  区县  食品安全  污染  大陆  对大陆食品安全有何影响  日本哪些区县食品污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