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大讯飞副总裁李世鹏称语音领域讯飞没有对手?

当讯飞在说他的语音识别能力,诸如嘈杂环境下识别的能力,诸如方言,诸如专用词汇。实际上我们更关心其数据回收效率。你从业绩上看,科大讯飞一定是高估的,其市值637亿,营收79亿,净利润5.4亿,扣非利润2.6亿。市盈率117倍,扣非计算市盈率245倍。不是天降横财,你不觉得他贵吗?所以如果讯飞现下的估值是合理的,其需要超过现下产品的想象力空间。

这个空间不是其语音识别技术,而是语音人工智能。这个思路我想讯飞内部应该是十分清晰的。你看他的报表附注上面对于自己业务的叙述,其总是将人工智能,语音合成等描述放在最前面。而现阶段科大讯飞最具备竞争力的,其实是他的讯飞输入法,拥有1.3亿用户。但是科大讯飞似乎对于这庞大的1.3亿用户在报表上的描述,仅仅只有一个很小的段落。

在2018年,讯飞翻译有所改观,去年大概年中时段,讯飞加入了面对面翻译功能。这一定程度上对讯飞的翻译机2.0产生了同产品竞争,但是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就好像腾讯虽然在游戏上赚钱,但是腾讯最重视的永远是微信或者QQ两个部门,虽然这两个部门几乎没有什么产出,但是具备十足的用户流量,卖什么游戏都简单。

而讯飞之前走错路径在于,其想去做一款硬件产品,就是讯飞翻译机,而在这方面其和百度翻译,和有道翻译,国外和谷歌翻译正面杠,是毫无意义的。手机翻译软件下载都是按照几千万来计算的,但是翻译机卖几十万台就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了。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不去寻求月活客户量,不去占据智能手机客户端,却要去满足10%很少用的场景,这,是一个聚焦上的失误。

人工智能技术怎么来的?是通过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谓机器学习。就好像阿尔法狗下围棋,他要背棋谱,全部背熟了,那么天下无敌了。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用,而不在于你现在内嵌了多少设备。所以为什么科大讯飞市盈率如此之高,是因为大家认为,有讯飞语音平台,有内嵌的数据,有讯飞输入法,科大讯飞应该不缺数据来训练他的语音大脑。

但实际上,科大讯飞在收集数据上,依然落后。物联网由于5G还没有开始,没有想象的发达,讯飞那些具备语音功能的家电,若不联网,就不会产生数据流反馈,如讯飞翻译机。而大量平时在用的语音数据流,是相当零散的。讯飞可以学习微软小冰语音智能,他不停的和用户进行无聊对话,来增强其应答能力。这种模式非常的单一,但是很有效。

也并非追求盈利。现阶段,科大讯飞在国内,业务和百度语音方面基本重叠。而国外,谷歌在各方面可能更加强劲。科大讯飞现如今产品线太长,没有重点。这是一个困境。这也使得这几年科大讯飞的业绩增长十分的缓慢。在100倍以上市盈率,资本是会缺乏耐心的。所以科大讯飞应该明白一点,其如今核心内容应该继续聚焦讯飞输入法,并引导大家去使用面对面翻译,并全方位训练语音人工智能,增加应答便利,让其更加智能。

对比科大讯飞,云知声等国内语音识别团队的实力表现如何?

从实力、应用到生态建设上,科大讯飞更全面也更强。毕竟科大讯飞依托着中科大的人才基础,又是上市公司。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音箱、机器人产品大部分都是采用科大讯飞的语音系统,有些企业会选择在科大讯飞语音系统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形成自己的语音内容。除了做语音系统,科大讯飞也在涉及智能硬件的研发和生产,现在讯飞翻译机、阿尔法蛋早教机器人等产品都在进行大力的推广。

同时,科大讯飞还在内部成立了服务机器人公司星途科技。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属于人工智能创企,创始人曾在摩托摩拉工作多年,从事语音研究,之后云知声做了云端语音平台。今天还推出了物联网AI芯片UniOne以及面向智能家居的行解决方案雨燕。在2014年初云知声第一次提出“云 端 芯”一体化方案,这一方案主要解决三大问题:云能解决终端智能化问题、端能解决AI应用场景化问题、芯片可加速AI应用的落地。

在UniOne中,云知声提供了自主研发的面向深度神经网络的AI扩展指令集,通过将多种复杂的AI计算抽象成算子,并在异构架构的硬件中实现。在软件层面,UniOne也进行了不少优化。同时创始人黄伟表示未来两年在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也将推出垂直的行业解决方案。去年云知声的利润已经到到了9位数字,雨燕进入市场后,云知声的利润将会大幅度提升,而这也得益于这款新品可以在将性能10倍级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将更低,这些都将成为物联网快速铺开的条件。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科大  方言  还好  识别  科大讯飞识别哪些方言  不能认方言的科大讯飞还好用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