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系收购的公司大多都退市了?

谈到阿里的收购,自然要以腾讯来对比了,这两者收购公司的风格可谓是正好相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流量”。为什么阿里系收购公司大多都退市阿里巴巴我们知道,是以批发、购物起家,在这个领域是绝对的王者,但是阿里巴巴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大家没事的时候,并不会一直刷淘宝等购物应用,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

所以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增加用户粘性,让大家尽可能想到淘宝,想到购物。于是阿里巴巴收购了优酷、UC浏览器、微博,甚至高德地图等等。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看中这些应用流量巨大,可以给自己引流。二是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增加用户粘性,防止被其他购物应用替代。这些被收购了的公司,只要进了阿里的生态就已经完成了使命,再加上可能是全资收购,所以干脆就退市。

腾讯为什么不一样?也是因为流量。和阿里巴巴不同的是,腾讯最不缺的就是流量,但是在其他方面却鲜有建树。腾讯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微信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2亿,QQ活跃用户达到了6.9亿,至少在现在,没有谁能撼动微信和QQ的地位,腾讯当之无愧的社交老大。拥有了如此巨大的流量,腾讯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这些流量,腾讯游戏就是最好的例子,利用微信和QQ的强大流量,腾讯游戏平均日入超4亿。

淘集集破产,阿里巴巴为什么不收购它?

淘宝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让消费者认可自己不是山寨平台,你又让阿里去接手这个低端平台,这不是让阿里打自己的脸吗。而且阿里也没有任何理由收购淘集集,淘集集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一、市场太过下沉,完全用补贴砸出来的淘集集基本是照抄了拼多多的套路:现金补贴,还搞了个分享赚钱,补贴力度要比拼多多高好几倍。而且淘集集的用户和拼多多的重叠度超过了50%,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占比也高出不少。

越是下沉市场,商品溢价越低,赚钱难度越高,所以拼多多和淘集集都非常难盈利。但是随着拼多多的做大。也逐渐引入了正规品牌商,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而淘集集在拼多多趟过的路上又去趟了一遍,不管商家还是用户,都成了羊毛党,没有任何忠诚度。阿里跟拼多多的用户重叠度本来不高,大家各过各的,相互不打扰。收购了淘集集不仅仅损坏自己建立的形象,还得正面跟拼多多硬刚。

二、淘集集的用户数实在太小,不够看淘集集号称是有1.2亿的用户,其中多少是水份我们暂且不论,而淘宝天猫的月活用户都已经超过了7亿。所以淘集集的这点质量不高的用户数,阿里真是看不上,况且这部分用户的忠诚度并不高,如果没有补贴了,一样会继续使用淘宝或者拼多多。三、淘集集已经成了烂摊子,收购影响业绩阿里刚刚在香港二次上市,需要更好的业绩来建立投资人的信心,拉升股价。

阿里巴巴、腾讯,从本质上讲,属于投资公司吗?感觉有很多业务是收购来的?

阿里巴巴和腾讯发展到今天都属于平台型公司,生态赢利,不属于投资公司,投资只是实现快速发展的手段,世界平台型公司都是这样的,比如Google收购Youtube、Facebook收购Whatsapp。阿里巴巴最初是做电子商务的,腾讯最初是做即时通讯软件的,当通过电子商务、社交积累了大量用户,不断延伸业务范围,他们就变成了平台型公司,靠生态赢利,并且在产业方向上相类似:比如他们都有支付业务,阿里有支付定,腾讯有财付通(微信支付);都有地图业务,阿里有高德,腾讯有腾讯地图和四维图新;都有视频娱乐业务,阿里收购了优酷土豆,腾讯有自己的腾讯视频、腾讯音乐;都涉足电商,电商、新零售是阿里本业,收购饿了么,腾讯投资了京东、美国、58同城;都想做企业管理平台,阿里有钉钉,腾讯有企业微信……很多平台型公司都是这样,如果通过收购扩张更快,他们就会选择收购,Google、Facebook、微软、小米等生态型公司都是这样。

阿里巴巴收购德国数据处理公司data Artisans,目的是什么呢?

阿里巴巴已经支付了9000万欧元(1.03亿美元)收购Data Artisans,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柏林的创业公司,为企业提供分布式系统和大规模数据流服务。该协议首先由包括EU-Startups在内的欧洲媒体宣布,然后由阿里巴巴和Data Artisans通过博客文章确认。Data Artisans由领导开发Apache Flink(开源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的团队于2014年创立。

该创业公司为包括Netflix,ING,优步和阿里巴巴在内的企业客户提供了自己的dA平台,包括开源Apache Flink和应用程序管理器。两家公司在声明中称,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自2016年以来一直与Data Artisans合作,通过支持和开源工作来帮助软件的架构和性能。数据工匠在两轮中筹集了650万美元的记录,最近一次是2016年由英特尔投资引领的A系列,但是有一个看似未宣布的系列B去年关闭,看起来阿里巴巴参与其中,根据博客文章来自Data Artisans的联合创始人Kostas Tzoumas和Stephan Ewen。

现在,阿里巴巴的所有权 - 而且你也认为资源 - 可以通过其开源技术帮助企业达到“新视野”,包括“扩展到我们过去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并确保Flink成为对于现代数据驱动的实时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更有价值的数据处理框架,“二人写道。“向前推进,Artisans和阿里巴巴的数据不仅将继续,而且会加速对Apache Flink和开源大数据的贡献,”Tzoumas和Ewen补充道,并解释说阿里巴巴是Flink最大的用户和社区贡献者之一。

为了纪念这个新时代,阿里巴巴致力于向Flink提供自己的内部开发 - 它称之为Blink--为社区服务。“通过利用两个团队的技术专长和共同的热情来开发开源社区,我们相信这一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加强Flink社区的发展,加速数据处理技术并帮助开放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周敬仁在一份声明中说,对于那些热衷于流处理和为现代企业提供实时应用的全球开发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协作和建设性的环境。

这笔交易让人回想起阿里巴巴2017年对MariaDB的投资,这是一家开源创业公司,以提供MySQL最受欢迎的替代品 - 数据库管理系统而闻名。虽然不是完整的收购,但合作伙伴关系已经看到两家公司合作为社区开发新产品,这也是这里的目标。 “特别是在许多开源技术和公司决定采用不那么协作且更”封闭“的方式时,我很高兴看到阿里巴巴致力于开源和我们的使命,渴望将Flink的技术进步提升到新的水平, “Tzoumas和Ewen在公告博客中写道。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下一页

文章TAG:阿里巴巴  收购  科技  股权  有限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