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里的这个设备是合成氨的压力罐,而合成氨是生产化肥的最主要原料,但合成氨(NH3)的生产设备在运行当中需要的是高温高压和催化,才能合成出来氨,长时间的高温高压对设备的要求是严酷的,特别是压力容器,除正常检修之外是不能停产的,这就需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主要技术来源于大口径火炮炮管制造工艺)有很高的耐受性能,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因此对设备制造工艺非常高…而潜艇的耐压壳体的制造工艺正好满足了技术需求,所以合成氨生产设备的制造工艺都是制造潜艇和大口径炮管工艺衍生出来的。

有了制造合成氨的全套生产设备之后,我国从1980年代初合成氨的产量就到达了1800万吨,是世界上合成氨生产最多的国家之一,化肥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位,有了化肥我国的粮食产量才稳步提升,有了粮食才能转化为肉蛋奶…这些高蛋白食物,所以从根儿上来说咱们现在的食物极大的丰富了就是因为掌握了制造潜艇耐压壳体工艺。

反观印度耕地面积15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位,但印度的粮食产量至少我国的40%左右,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熟练掌握潜艇耐压壳体制造技术,广大农村不得不以牛粪为主要肥料,以至于牛粪被印度算在了GDP当中,可见牛粪对印度的重要的是,但牛粪的肥力不可能与化肥相比!根据测算7吨牛粪才能抵上50公斤化肥的肥力,所以印度粮食产量一直都很低。

除了合成氨之外,石化工业也需要大量的耐压罐体和高压管线,石化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少我们穿的化纤面料和纤维都是石化制品,而储备最基本液化气体的这些球罐同样是来自潜艇的制造工艺,可见“一招鲜,吃遍天”这句话用在潜艇制造上的确如此。这张照片非常的珍贵,里面的033艇是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川东船厂(涪陵船厂)建造的,距离它服役的地点东海舰队有一千多公里远,那么为啥要在内陆建造潜艇呢?就是因为它的制造工艺要求很高,以建造它为基础推进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制造能力的总体提升,并且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也就是说能制造潜艇这样的复杂重工业制成品,将来再制造其它民用产品就是技术“由高向低”的技术转化。

总之技术是想通的,历史上都是将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最好生产工艺用在了武器装备制造上,通过制造最高级的东西,掌握了全套的制造工艺之后,将来再往民用方面去大规模应用,033潜艇的制造工艺被全面掌握之后,我国相当一部分重工业得以发展,因为潜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工业门类太多,一个大的军工项目有突破可以带动一大批基础工业项目的共同进步,同时还会将它的技术衍生出来更多的项目。

从应用角度来划分,军事高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高新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科学领域的力量往往决定实力。军事高科技应用是目前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各国对军事科技领域的人力财力投入一般都大于其他领域,所获得的科技成果也应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然后延伸到其他领域。

众所周知,军事科技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军队的国防实力,涉及国家最高安全。目前较为流行的军事高科技有:高能量激光技术、变轨弹道技术、武器隐身技术、超高速火箭技术。军事高技术具有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保密、高风险、高效益、高速度七大主要特点,分为军用信息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四大军事门类。

由此可见现代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将是军事高技术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会使以后的武器更轻便更耐用。现在军事的高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了,例如,卫星导航技术、复合材料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相控阵雷达等技术成果用于发展攻防兼备的高技术作战能力,并且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军事的高技术发展不仅仅重视技术本身的进步,而且重视与技术相适应的军事理论和军队编制体制的发展。

加速向能更有效地利用高科技术的兵力规模、结构和作战理论转变,使高技术化的发展进入到军事的各个领域,建设技术更先进、结构更合理、作战能力更强的新型军事力量。这说明,科技力量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重要性越来越大,简单说,高新科技可以促进武器装备的变革,从而促进战争理论的发展,并且,同时促进战略、战役、战术理论的发展(一战与二战期间对装甲部队的不同理念导致二战中对其运用,例如法国与德国,同样的部队,作战效果截然不同),高技术条件下军队威慑力量更加强大(三国数为人口最少的国家,但在诸葛亮一系列措施下保持了比其他两国先进的技术,所以终成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而且,对实战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浅析  VR  军事  国外  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