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手机诞生于2012年,这时手机市场已被魅族、小米、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等品牌占领,高端、中端、低端市场已经被占领!锤子手机成立7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亏损就超过了13亿。2018年的业绩也是相当惨淡的,销售量只有265万台,市场份额只占了0.7%,比2017年下降15%。

对比同行业的小米手机在2018年卖了1亿多台,锤子手机销量实在少得可怜。锤子科技能活到现在,完全靠其创始人罗永浩早期树立的所谓“英雄主义”。2013年3月,经过一系列跳票,罗永浩发布了第一款产品,但残缺不已的产品替代不了粉丝对承诺的 “惊艳” 的期待,大家只能用 “跨界” 解释低效,用 “工匠” 解释过时。

2014年7月,锤子终于公布了第一款真正的手机,卖了25万部,只有预计销量的一半。罗永浩把气撒在了王自如身上,他们上优酷当面对质锤子手机问题。250万观众见识到了罗永浩强大的辩论实力,和同时出现的差强人意的锤子手机。锤子科技仍是系统不行,手机不行,于是罗永浩贩卖的只能还是情怀。在锤友眼里,罗永浩彪悍、率真、坦诚、固执,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想法而坚持的理想主义者;但在锤黑眼里,罗永浩则是一个喜欢说大话,又拿不出真本事的狂徒。

现在,罗永浩创业偶像的人设俱崩,形象也在舆论声中摇摆不定,更有消息称罗永浩为微商站台或将转战电子烟市场,曾有英雄情节、梦想情怀的锤子科技还能坚持下去吗?何为高段位营销? 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营销时机的把握;一个是营销节奏的控制! 第一、什么是营销时机的把握? 案例:如,锤子手机。罗振宇曾经讲到过一个概念——杨秀清陷阱!罗永浩就是跨不过这个杨秀清陷阱:一个组织,不管它是政治组织还是企业组织,如果它起家的时候靠的是理想、理论、情怀、魅力这些东西,它的命中就必须跨过这个“杨秀清陷阱”,变成一家讲究实际和实践的正常公司。

说白了,就是他的力量源泉不是来源于魅力,而是来源于能力…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 蒋军 2019,为企业量身定制年度顾问服务。 互联网营销是一项大工程,系统而庞杂,蒋老师在2019年,征集3家对互联网转型升级有烈需求的中小企业或者创业型小微企业(具备一定的产品、团队及资源基础),由蒋老师亲自担任企业品牌营销及互联网战略转型升级顾问,辅导企业的品牌营销及互联网营销升级落地! 新书《互联网精准营销》即将正式出版,预定私信,预计4月中旬发货。

媒体报道称锤子科技正在寻求被“接盘”,你觉得最有可能被谁收购?为什么?

没有谁会来接盘锤子!因为锤子根本没有任何价值,为啥这么说呢?锤子的销量6年来也就几百万,这点销量对目前的几家国产手机品牌来说,压根就看不上眼,太小了,收购后对自身的品牌没有任何帮助。锤子也没有技术优势,锤子能拿得出手的技术有啥?锤子系统?各家手机品牌根据自身的需求,都有各自基于安卓改造的系统,锤子的东西也就适合锤子手机自己,换到其他品牌上也并无合适。

另外UI、软件细节体验这方面的东西,说白了,都是可以直接模仿抄袭的,没必要单独把锤子买下来整合到自己的手机中去,多此一举。这几天传言较多的接盘厂商阿里、百度、华为,更是不可能去收购阿里,阿里的yunos已经废弃了,自身本身也不做手机,也没必要搀和到手机硬件业务中区。华为就不谈了,全球第二大品牌了,还需要锤子?百度也不会收购锤子,百度目前的重点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现在把钱花在手机上能干嘛?对百度不会有任何帮助,本身BAT里百度已经落后了,需要在新技术上有突破,需要集中资源干正事,收个手机硬件是闲的蛋疼,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现在放言出来百度、阿里、华为要接锤子,估计多半是锤子自己的碰瓷营销,就像当初子弹短信一样,说是腾讯要投资,结果腾讯一点脸面都不给,直接打脸说没这个意向。

这就是锤子营销出一种局面,造成有大公司要接盘,然后再和小点的公司洽谈,这样好友谈的资本,可以多卖点钱。只是这种套路怕是不行了哦,大公司不愿当接盘侠,小公司估计也接不起,投资机构也不愿意投,毕竟今年整体经济形式也不好,IT这块这么多公司裁员,寒冬之际,谁家都不会轻易砸钱出去,收锤子这么个没啥任何价值的货。

锤子目前唯一有点价值的就是罗永浩自己了,精日网红自带流量属性,但是罗永浩现在可只想卖锤子,这样自己才好彻底脱身玩其他的去,所以并不乐意把自己一同搭卖了。但这样的话,那也就使锤子唯一的价值也丢弃了,也就更没人愿意接盘了。一句话总结:锤子不会有谁出来收购!当然,如果罗永浩愿意委身与某公司,或许有人看着罗永浩的流量属性短期能接纳一下。

锤子被曝解散成都团队,距获得成都市国资投资6亿元刚刚一年,谁是其中的冤大头?

关注我,获取更多深度解读最近股市水逆,老罗也水逆。锤子手机的高光时刻,全贡献给老罗发布会相声时间了,反正锤子手机的出货量太过小众,怎么看也撑不起它的融资价值。这么看来,成都市国资委真是最后一个接盘的冤大头。老罗也许会是一个厉害的产品经理,但他做CEO有点跑偏了。锤子手机最应该做的是尽快盈利,尤其是有了成都国资委6亿融资之后,迟迟不盈利迟早玩完。

但老罗还是带着锤子做情怀,今年花大力气推了个风马牛不相及,重新定义个人电脑的TNT(工作站),搞出了个治标不治本的子弹短信,这些对于锤子手机的核心业务一点帮助都没有。尽管锤子便签、闪念胶囊这些app细节处理的非常好,但是无法带动锤子手机销量,赚不到钱,团队能怎么维持?锤子手机入局也不算晚,智能机这一波淘汰赛,乐视、酷派、金立接连出局,当年跟小米同一梯队的魅族也错过最佳时机,今年虽有逆袭,但产量依旧是个坑。

锤子手机最早的情怀玩的还不错,早在2014年,就定价3000多那么贵,一直碰瓷苹果,被业界调侃为苹果母公司,强调情怀和品质,订单量太少,与下游产业链合作完全没有优势。产品上市之后又一再打脸,销量不佳,没多久就开始降价。这些行为,十分伤粉,后面支持锤子的锤粉越来越少。后面锤子手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情怀的旗号也不好使了。

以前新机上市,圈子里还经常看到有朋友自费支持锤子,今年TNT搞了这么一出,朋友圈对锤子手机的热情锐减。总的来说,锤子手机的段子比手机本身出名多了。机会只有一次,现在整体国产机市场头部位置已经被小米、华为、OPPO、VIVO占领,锤子没能在智能机野蛮生长期快速占领市场,现在已经不可能实现逆袭,也没有学着商人姿态专攻海外市场。

手机不像二次元领域,依靠一小群死忠粉丝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就能生存。手机单价高,更换周期长。苹果用户在换机时继续选择MAC,小米用户在换手机时也更倾向于小米手机。没有人会选择没有明显优势的小众锤子手机。手机领域只有两个选择:最大化和死亡。我是吴蜜,虎嗅专栏作家,36Kr,钛媒体,产品经理,前The Paper记者。我重点解读互联网科技和娱乐,给予更深入的解读。请注意我的头条号。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团队  锤子  科技  硬件  并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