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什么米来做酒最为香口

糯米为什么呢因为糯米的胚乳多含支键淀粉,发酵以后较为醇厚,口感比较好
锐欧
一般糯米、、、、、、、、

用什么米来做酒最为香口

2,63米鱼竿用吃铅量多大的漂

钓鱼应该用吃铅量多大的浮漂,今天让你彻底搞懂这个问题 00:00 / 09:17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63米鱼竿用吃铅量多大的漂

3,63米鱼竿用多大浮漂

1、6.3米鱼竿应该用浮力大、标尾粗一点的浮漂。2、因为用6.3的竿子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要钓远一点,一个是要钓深一点。用浮力大的漂,配铅就重,在有风的时候很容易抛竿,能抛远一点,配铅重也能让钩饵迅速沉底,尽量避免小鱼闹钩。3、长杆用大漂,短杆用小漂,5.4m及以上一般选择吃铅大些的浮漂,2号(3g以上)、3号(4.5g以上)比较适用,一是考虑到抛竿方便,二是长杆针对大鱼浮漂也应配套,吃铅大,出口清晰明显,三是长杆大鱼粗线组要求上牵引力足,避免线组弯曲,四是便于观察漂相。

63米鱼竿用多大浮漂

4,在水库钓鱼用吃铅多少的浮漂合适

如何选择浮漂?许多经验丰富的钓友为了挑选出一款适合的浮漂,通常是先确定浮漂所使用的环境,然后再选择浮漂的的形状、材质,参考每支浮漂的吃铅量作为是否购买的标准。接下来看一下题主的问题,“在水库钓鱼,7米2的鱼杆用吃铅多少的浮漂合适?”在水库垂钓通常情况下,首先都要考虑到浮漂的稳定性,一般都首选长脚长身稳定性较好的浮漂;其次水库的鱼情、水情比较复杂,各种鱼都有,是选钓浮、钓底还是打行程,而且经常会有小杂鱼闹窝,所以要选漂相动作表现比较稳重的浮漂,如巴尔沙木材质类的浮漂;最后才会考虑到吃铅量,依据上面两点,加之题主用的又是7.2米的长竿,考虑到抛竿的因素,所选的浮漂吃铅量最好不要太低,要在4克以上。当然,还要考虑到浮漂的防水涂层、光滑度、圆润度等等其它生产工艺,确保买到的是一支自己需要且质量合格的浮漂。(延伸阅读)浮漂的材质常见的浮漂材质主要有5种:孔雀羽浮漂、芦苇浮漂、茅草浮漂、巴尔沙木浮漂和纳米浮漂。由于浮漂的材质差别,不同材质的浮漂其比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除了材质的不同,有些浮漂还会采用实心或空心的制法,这也造成了同种材质的浮漂其整体的比重也会有所不同。目前,市场上的所有的浮漂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许多厂家在浮漂上标注了不同的号码,但在使用过程中,钓友们就会发现,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不同形状的浮漂,就算是同一型号,用起来差别也十分明显。浮漂的吃铅量浮漂吃铅量是钓鱼人的行话,可看作是每支浮漂的固有参数。虽然浮漂的吃铅量经常被钓鱼人提及,但是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常见的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给浮漂加持一定量的铅皮,使其漂尾恰好处于平水,所使用的铅皮重即为浮漂的吃铅量;另一种说法是,用第一种方法测得的铅皮重量与浮漂本身的重量相比,得出的数即为浮漂的吃铅量。这两种说法各有优缺,不过本人更倾向于第一种,首先第一种说法简单明了,其次标准清晰。大家也不妨畅想一下,未来的浮漂,无论是什么材质、漂型、长脚短脚还是长尾短尾、实心空心,只需标注上相应的吃铅量就行,这样浮漂就可以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不会像现在市场上的浮漂乱象丛生,给许多选漂的钓友无形中增添许多困难。吃铅量与什么有关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同种材质,外形一模一样的两支浮漂,如果生产工艺完全相同,那么两支浮漂的吃铅量也应该是完全一样;现在改变其中一支浮漂的生产工艺,把它制作成空心的,另外一支不改变,很明显空心的浮漂吃铅量会有所增加。所有的浮漂其整体比重都小于水的比重,而上面例子中的空心浮漂,由于其空心中充满空气,而空气的比重更小,导致浮漂的整体比重进一步减小。在不添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把两支浮漂放入水中,它们的排水量是不一样的,所以浮力也不一样。由此可知吃铅量是与浮漂的浮力成正相关,浮漂的浮力大吃铅量越大,浮漂的浮力小吃铅量越小。——上弦月

5,请教高手浮漂

我不是高手,不过既然没有钓友肯讲,我就胡说几句。鱼塘钓鲤鱼我觉得浮漂不用太好,20-30左右元就行,因为鲤鱼吃口都比较稳、狠。如果竿子较长还是用视标顶部放大的浮漂比较好(视力特别好除外)。钓鲤鱼的浮漂 一般要求翻身稍快,吃铅稍多,稳定性好。我钓鲤鱼用的比较多的浮漂是长脚长尾浮漂,这种浮漂稳定性好,信号也比较灵,饵料落底的速度也比较合适。其实个人觉得浮漂不管是什么漂形,用熟了最好,特别是刚开始用台钓浮漂。对一只浮漂的熟悉也能弥补不少浮漂固有的缺点。

6,63m竿 浮漂 吃铅 多少合适

建议6号线8.0吃铅量轻口轻飘,重口重漂,6.3属于长竿了,一般用来钓深水,测底放弃小鱼了,建议6号线8.0吃铅量,方便抛竿,快速下沉。而且浮标的大小还有根据水的深浅决定潜水轻漂,正常情况长竿一般也不会钓浅水。注意:浮漂的吃铅量就是浮漂浮力的大小,大漂的浮力大,搭配的铅坠也重。两支体积、外形都相同的浮漂,浮力是一样的,但是自重大的浮漂吃铅小,相对灵敏,自重小的浮漂吃铅大,相对迟钝。如果是吃铅量相同的两支浮漂,自重大的浮力肯定大,浮力大了体积就大,体积大在水里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就会大。而自重小的浮漂的浮力小,体积自然就小,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也小。我们在垂钓时,可以根据浮漂的吃铅量来定浮漂的大小,一般0.3g-1g吃铅量的浮力为小漂,2g-3g吃铅量的浮漂为大漂,1g-2g吃铅量的浮漂为中漂。在测量浮漂的吃铅量时,我们可以使用测漂计进行测量,可以用电子秤测量与浮漂匹配的铅皮还可以用标准重量的鱼坠测量。在垂钓时,还要根据季节选择浮漂,在春季和冬季时,可以选择小漂。夏天气温较高,就要使用大漂了。关于吃铅量大了好还是小了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个人认为,吃铅量的大小是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吃铅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垂钓。

7,手竿一般几米的最好

总体来看,最好最实用的是4.5米左右的鱼竿,稍微长一些的5.4米的鱼竿也是常用的。不过,在具体垂钓的时候,环境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水情也都是不同的,可以根据水域的大小以及鱼体重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手竿一般几米的最好?总体来看,最好最实用的一种鱼竿就是4.5米左右的鱼竿。这种鱼竿在很多垂钓环境下都能使用,适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同时,它们适用的人群也是十分广泛的,即使是新手也可以尝试,它是一种比较容易上手的鱼竿。不过,在具体垂钓的时候,环境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水情也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就需要用到不同长度的鱼竿。比如,在较大的水域之中垂钓,比如在江中垂钓,甚至在海水之中垂钓,此时就尽量选择长一些的鱼竿,4.5米的就显得比较短。若是在小水域之中垂钓,或者目标鱼种是体型比较小或者分布在距离岸边比较近的地方的鱼,那么就可以选择短一些的鱼竿,此时3.6米左右的鱼竿就更好用一些。总之,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决定。在很多水域之中都是4.5米长的鱼竿最好。不过,从常用的程度来看,不仅4.5米的鱼竿是常用的,而且稍微长一些的5.4米的鱼竿也是非常常用的。这两种规格都被很多垂钓者选择,在很多水域内钓鱼都可以用到。在具体选择的时候,选4.5米的还是5.4米的鱼竿可以根据水域的大小以及鱼体重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比如,在大水域之中钓鱼,且钓的是大鱼,就可以用5.4米的鱼竿,否则可用4.5米的。

8,54米的鱼竿多少克为最好

如果是休闲野钓,重量100-150克比较合适,调性可以选择37调的。如果是竞技比赛,重量150克-200克比较合适,调性可以选择28调的。如果是钓小鱼,大家可以选择100-200克的软调鱼竿。钓鲫鱼可以用100-150克的软竿子,钓鲤鱼可以用100-200克的硬竿子。5.4米的鱼竿在众多鱼竿中使用率还是挺高的,5.4米是标准尺寸,这样的鱼竿在使用的时候手感比较好。考虑到手感问题,所以选择鱼竿时要看鱼竿的重量,一般以轻巧的鱼竿为主,这样钓起鱼来才轻松。如果是休闲野钓,重量100-150克比较合适,调性可以选择37调的。一般来说用5.4米的鱼竿野钓,150克是最合适的,用着比较顺手,长时间使用也不是很累,手感最好。如果是竞技比赛,重量150克-200克比较合适,调性可以选择28调的,这种鱼竿硬度比较大,回鱼迅速,打竞技比赛、打快鱼外,水库江河溪流休闲野钓,同样可以使用28调的竿子,可以做到小鱼有趣,大鱼不惧。如果是钓小鱼,大家可以选择100-200克的软调鱼竿,竿子软不容易跑鱼,还增添不少的乐趣。钓鱼小鱼的乐趣在于不用长时间的守候,打窝之后不用多长时间,就可以钓上鱼来,充分享受上快鱼、快上鱼的钓鱼乐趣。钓鲫鱼可以用100-150克的软竿子,钓鲤鱼可以用100-200克的硬竿子。鲫鱼竿竿身较轻,适合对付如鲫鱼等小型鱼类。其特点是钓竿竿径细,大多竿柄缠有丝线或腈纶线,呈纺外向锤型,持握竿柄时有良好的手感。

9,传统钓买几米的鱼竿最实用

鱼竿的长度可能10-13米差不多,这种长竿操作起来还是蛮费劲的,如果是新人的话差不多10米就足够使用了。鱼竿长度的选择并不是固定的,可根据水域情况、目标鱼的体型大小、个人习惯等来选择。传统钓是一种较古老的钓法,它没有台钓那么灵敏,但是在复杂的环境当中去操作也没有多大问题,相对而言的话的确蛮适合新人去尝试的,不过鱼竿的长度方面可能10-13米差不多,这种长竿操作起来还是蛮费劲的,如果是新人的话差不多10米就足够使用了。这个鱼竿长度的选择并不是固定的,在遇到四周都是草窝的时候那长竿更符合需求,在水域干净的地方则使用短竿,这便是大家所选择鱼竿的时候需要遵循的相关规则。1、根据水域情况,确定钓距,根据钓距选竿长所谓水域情况,是指钓点的水深、水流、草丛等情况,当然,野外水域,肯定不会像人工养殖塘一样,水深从浅到深比较均匀。俗话说,离岸一尺,水深一寸,而水越深,钓到大鱼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在选用鱼竿上,肯定要考虑到大小兼顾,所以,根据自己的视力来确定钓距,然后再根据钓距选择鱼竿的竿长即可。视力不好,就用5.4~6.3米,钓距5~6米即可,搭配中号、大号漂豆,近可钓鲫鱼、白条等小鱼,个头不大的草鱼、鲤鱼,问题也不大。视力好,就用6.3~8.1米,钓距6~8米都可以,钓鲫鱼可以用中号漂豆,守钓鲤草可以用大号、超大号漂豆。2、根据目标鱼的体型大小,选择适合鱼竿长度长竿短线钓法,因为杠杆原理,起鱼的时候,竿越长,起鱼越省力,当然,鱼竿越长,操作起来越浪费体力。理论上钩饵落点越远,越有可能吸引到大鱼,所以,想要守钓大鱼,就要用长竿,至于具体多长,钓鱼圈里是这样总结的。只要钓距比水域内其他人都要远,那钓到大鱼的概率就一定比别人大,因此,鱼竿的长度,从8.1米~32米都可以,也就是大炮竿的由来,根据目标鱼的体型,可以做如下参照。1、钓鲫鱼,用5.4米~6.3米即可,当然,用25米大炮杆钓鲫鱼,也不算奇怪。2、钓鲤鱼、草鱼、鲢鳙等中大体型鱼,用7.2~12米的鱼竿,只能算是基本的选择,用更长的,也不过分,但是短于这个尺寸,钓是能钓上,但是几率肯定低很多。最后,其实长竿短线钓法,对竿长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用多长的鱼竿,都属于个人习惯,经常有钓友戏言,只要拿得动,七八米不嫌短,十七八米不嫌长,所以,以上的归纳, 做参照就可以了。

10,大型水库钓大头鱼跟白鲢调几米比较合适水库水深20米以上一般凌

和水深没关系,鳙鱼生活在中层水域。3-5米就行了
早上5到10米左右,中午3到5米,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都钓1米
大头鱼,又名叫鳙鱼(以下简称鳙鱼)、花鲢、黄鲢、黑鲢、大头鲢、胖头角,鲢鱼又名鲢子、白鲢、跳鲢鱼等等,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除黑龙江外,全国各地都有自然分布 ,也是珠江三角洲一种有一定经济的养殖鱼类品种。   鳙鱼体形和鲢鱼相似,所不同的是头部特别大,几乎占整条鱼的三份之一长度,因此又有大头鱼、胖头鱼之称:而鲢鱼就不同了,它头小、身扁而长。鳙鱼和鲢鱼都属温水性鱼类,常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而鲢鱼则更接近水面,鳙鱼生性温驯, 行动斯文,不像鲢鱼那样,一受惊就乱窜乱跳。  鳙鱼和鲢鱼都一样,病害少,搞病能力强,容易饲养,比其它的角类更耐低氧,能在肥沃的水体中生活,终生以浮游生物童主食。  热水较活跃  鳙鱼和鲢鱼的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当遇到适当的水温,它的生长速度比草鱼还要快。在生长的季节,大都在江河支流湖泊、池塘。水库中育肥。当到低温时节,食欲减退,亦依然进食,但就转移到河床及湖泊水库的深处越冬。  钓鳙鱼和鲢鱼最好是用海竿定点钓。这是一种钓鳙鱼、鲢鱼的独特钓法。因鳙鱼、鲢鱼个体较大,小的有二、三斤,大的十几二十斤。所以选用海竿就要注意一定要选些竿尾比较粗些(8#左右)24米至27米的投竿,用海竿钓便於收线放线。钓线最好以4#至5#的海钓线为佳,砣一般用5o克通心活砣。钓鳙鱼、鲢鱼上钓饵的方法比较特殊,所以最好用io#至12#的爆炸钩。  钓鳙鱼、鲢鱼钓饵的制作和搭配。钓鳙鱼和鲢鱼的钓饵有两种:酸味糟食专用於钓鲢鱼,酸臭味精食专用於钓鳙鱼。  酸臭糟食的制作:玉米面8o% ,白面2% ,混合一起用开水洗烫後蒸熟,趁热揉碎掺入用水化开的鱼酵母(乾酵母片也可)装入塑胶密实袋里密封使其发酵,要求完整不透气,并放在阳光下曝晒二、三天左右,使用时用多少取多少,剩馀部份可继续封存备用。这种发入乾净的密实袋里,排出空气後密封,使之与空气隔绝,然後放在阳光下曝晒二至三天行成馊饵。 应急酸性的钓饵的制作:垂钓时,临时要改变主意钓鳙和鲢角,可将随身所带的鲫鱼饵、鲤角饵、草鱼饵加入少许白醋和白糖,再加些面粉和白粉,立即制成带酸甜的钓鳙鱼和鲢鱼的鱼饵的鱼饵,效果也不错。聚集出水口香港水塘、淡水湖众多,例如:大潭水塘、香港仔塘、荃湾淡水湖、万宜水库、石梨贝水塘、九龙水塘等等,都是垂钓鳙鱼、鲢鱼的好地方。因为山塘、水库面积大,所以每个钓手可同时管理3支至5支投竿。大约每隔3米左右一支,因为钓浮水鲷鱼、鲢鱼就要有一段时间在等,等吊在水中的鱼饵慢慢溶解、扩散开去,鳙鱼、鲢鱼闻到味道才游过来进食吃钩,因此每个钓手就有一定的时间看管4至5支投竿了。  钓鳙鱼、鲢鱼的组合,主要有1.爆炸钩:2通心铅:3带扣转环z"浮球:5海豆;6,太空豆:7投竿:8鱼绞:9竿叉。找到山塘、水库有鳙鱼、鲢鱼,这样钓到鳙鱼、鲢鱼就不成问题了。

11,浮漂1号2号3号怎么用哪个漂最好使

看你是传统钓还是台钓或是竞技钓,如果不是职业钓手,主要是野钓河沟排水渠之类水深不超过1.5米的河面不宽于10米的用1号浮漂就可以了,在相等的条件下浮漂能用小的就尽量不用大的。水深超过1.5米但在2.5米内就用2号浮漂或是三号浮漂都可以。主要还要看当时的环境和风力的大小。如果风力大就用大一点的浮漂,好抛竿而且大点的浮漂相对来讲由于自身浮力和负重铅坠的重量讲抗风性能好一些,但灵敏度相对差一点。总之要综合考虑。个人意见,大家见笑了!!!!
作为休闲钓一般2-3号就挺好
休闲钓有关浮漂的使用机理和原则及调钓方法,既适用于竞技钓鲫比赛和平时的训练,也适用于休闲钓鲫、钓鲤。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把浮漂的“调”与“钓”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论述,尽量减少单纯性理论和避免教条性公式。本文贯穿一种思想,就钓鱼运动而言:钓有法,而无定式;胜在应变,败于教条。文中要重点介绍的“全方位差调钓法”,总结了“调四钓二”、“垂直归零钓”、“上调法”、“调几钓几”等等多种调法的优点,并吸取了传统钓中的“底坠儿”、“活坠儿(跑铅)”的某些长处。把浮漂从以住较窄的调钓空间引向更为宽广的调钓范围,使一支品质优良的浮漂,通过钓手的挖掘和发挥,能表现出更大的威力。为了便于钓手通过学习和比较,能掌握更多的浮漂使用原理,本文结合了在钓界有争议的一些观点,和容易让钓手产生错觉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错与否,有待广大读者和钓手的评断。另外在引证和分析过程中,难免涉及到某些作者和钓手的观点,如有得罪,请多多谅解。 原理是基础 浮漂是钓鱼人的重要武器,小小的浮漂寄托了钓鱼人所有的希望和梦想。浮漂用得好,希望实现,梦想成真;用得不好,小小的浮漂记录下的只能是失望和烦恼。要想学会使用浮漂,必须先要掌握浮力的基本原理,了解浮漂的物理特性,并能要浮漂的实际使用中运用这些原理和特性。多数钓鱼人对浮力的了解,一般是从书上学到的较为单纯、独立、专项的平面知识,而钓鱼浮漂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要考虑多种外在因素变化的“互联立体工程”,忽略了其中一种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导致漂调得不准,鱼不上钩。缺少理论基础的钓手,在调漂施钓中,经常是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今天搞明白了,明天鱼口一变又糊涂了。因为垂钓时看不见水下,浮漂的调钓是一种半暗箱式的操作,对不懂原理的人来说,想弄清楚线组在下沉过程中和在水底的状态及变化确实很难。有些钓手只有靠猜测来判断,然而现实同猜测之间有时往往是有很大差距的。也有人认为不就是钓鱼吗,什么浮力重力的,操那份心,伤那个神干吗?会调四钓二不就行了。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会调四钓二,却总钓不好的钓鱼人并不算少;一场比赛结束了,才发现双钩一直是离着底的选手也不乏其人;而钓着钓着,浮漂自动升起一目两目,让一些老钓手至今疑惑不解的事,同样是屡见不鲜。常有人问我“调四钓二改钓三目时,为什么浮漂向上推了三四目击,示标才升到三目呢?”认不这太不可思议了,实在是令人费解。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不懂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方式,调漂时又看不见水下发生的变化,必然是一头雾水好几载。有人说浮漂的假动作害人。其实,不懂浮漂的使用原理才是最害人的。要想学会竞技钓调漂法,必须先弄懂与调漂施钓有关的浮力、重力、加速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力的合成、质量、密度、水的阻力、水的表面张力等等物理方面的概念和知识,否则,即使学会了调漂的方法,也只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照猫画虎,在鱼情、水情发生变化时,无法主动应变,总处于被动的地位。当你通过学习,了解了浮漂的浮力和重力之间,是通过自身的调整,最终达到平衡的一种等量互动、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后,就能轻松地理解下面将要介绍的“全方位级差调钓法”。一旦掌握了这种调钓法你就会觉得调漂不再神秘、复杂,不再那么烦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垂钓需要随时而简便地修正浮漂的“调目”和“钓目”。不过,学会了一种调漂的方法,对竞技钓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钓鱼调漂,各有高招。竞技钓手必须博学广纳,集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要知道,钓鱼不易,钓竞技池的刁滑鱼就更不易了。 平衡是起点 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上浮到露出一定体积为止;浮力等于重力,全部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不动;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到底。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浮漂能浮于水中,是因为制作浮漂的材料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入水后它的重力小于水对它产生的浮力,所以浮在水面,浮漂在未浸入水中之前不顾在浮力,只是一个能产生浮力的浮休体。多大的配重就能使浮漂相应地浸入水中多大的体积,水对浮漂相应地产生多大的浮力。减去多大的配重,浮漂从水中升起相应的体积,水对浮漂也相应地减少浮力。调漂时,在双钩离底的情况下通过加减铅皮,调整浮漂成水平(示标顶端与水面齐平),此时浮漂在水中的状态,属于悬浮。悬浮的定义是: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悬浮着的浮漂,是漂的自身重力,加上入水线组中的线、坠、八字环、钩、插漂座、太空豆(挂饵调漂,要加上饵重),所产生的重力的总合,同水对它们各自相应产生的浮力总合相等,此时这两种力的总合力为零。浮漂处于总体的二力平衡之中,没有任何剩余的设计浮力存在,而且是浮漂的最大浮力的体现。这时我把它称为归零。如果说浮漂真有归零点的话,那它只能是在浮漂的示标最顶端。在这里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水只对浮漂产生浮力。实际上,水对所有浸入其间的物体均产生浮力,入水钓组中的所有配件,包括钓饵无一例外。清楚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平时垂钓中,为了便于观漂,一般都将浮漂的示标露出水面几目,无论调钓的是几目,只要示标露出水面,浮漂此时在水中的状态就属于漂浮;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部分浮出水面,随着物体的上浮,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小而使液体对物体的浮力逐渐减小,直到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不再上浮。漂浮的定义是: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一支浮漂无论是调四、调五还是调一,当停止升降后,最终的浮力和浮漂体系所形成的重力都是相等的,只是各自平衡所需的配重(重力)不相同,但属于同一范畴内的不同级别的二力平衡。即使为了钓钝,调钓至铅坠到底示标露出两目,也同样是处在二力平衡之中,只是大出的那部分重力被地面承受了而已。钓鱼观漂,就是利用浮漂的示标露在水面来观察鱼情、鱼讯的,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钓的是“剩余浮力”。确切地讲,钓的就是浮漂的漂浮,观察的就是那几目入水后能产生浮力的剩余体积。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漂浮着的浮漂也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而二力平衡和定义就是合力为零,那也可以说浮漂这时“归零”了。其实,浮漂些时是处于局部的二力平衡,并非是总体的二力平衡。这两种二力平衡在浮漂的使用中从属两个不同的范畴。比如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漂,漂脚上卷上铅皮,在水中把a浮漂调成平水,使它处于悬浮;b漂调到四目,使它处于漂浮,两支浮漂同时都是处于二力平衡之中。然后,为b漂加上一块能使它下沉一目的铅皮,b漂在下沉一目后停止不动,处于一个新级别的二力平衡之中;如果把这块铅皮加至a漂上,a漂不是下沉一目的距离,而是会慢慢地一直下沉到漂脚轻触水底为止!这就是局部二力平衡和总体二力平衡对这两个不同范畴的二力平衡,所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个例子,同时也向大家证明了浮漂在水中什么时候最灵敏。鱼来吸饵或吸饵后转身、抬头,都是对浮漂的二力平衡系统施加了外力,必然导致这个系统失去平衡,浮漂会相应地升降,去寻求新的平衡。鱼吸饵和吸饵后的转身,对这个平衡系统施加的是等同于重力的拉力,浮漂会相应下沉;而鱼吸饵后抬头,是减去了这个平衡系统中的部分重力,当减去的重力足以使浮漂上浮时,浮漂就会相应地上浮。 漂、饵的连动性 施钓时,究竟把漂调到什么程度最好呢?有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调到漂动提竿能中鱼最好,此话不假,不过,这只是正确调漂的一个必然结果,说明不了实质问题。调漂钓鱼,从浮漂的浮力和线组的配重角度来说,调的是浮漂的浮力和线组的重力之间的适度平衡,钓的是打破这种平衡的最佳设定;如果从信号“有线”传递这个角度来说,则调的是漂、饵的有效连动范围,钓的是漂、饵的最佳连动效果。钓鱼是一线拴两头的游戏,谁也离不开谁,发力和受力总在两头同步或相继出现,线是连接和传导发力及受力信号的惟一导体。所以说,正确掌握和充分利用漂、饵连动性是至关重要的。施钓中,有时需要饵动漂即动,有时需要饵动后漂动。比如说,有时需要饵移动1厘米,漂即同步移动1厘米。有时需要饵移动1厘米后漂再移动,并且移动量要小于1厘米,其目的,说是要特意让浮漂的反应滞后一些。这样一是可以降低鱼的警觉性,二是可以让鱼吃得更实一点。在平常垂钓或比赛中,经常遇到钓着钓着就出现连续空竿现象,浮漂下顿动作很好,就是钓不上鱼来。当你把浮漂向上推一目半目之后,空竿立刻减少。这种通过微调来改善上鱼状况的办法,就是在调整漂、饵的连动性,为了更得利于鱼吸饵入嘴,改变“有线”信号的传递速度和传动比。适度的钝,让鱼在吸饵的前期——饵从静止状态变成向鱼嘴内移动的初始阶段——饵不会马上抻动浮漂,而是等到鱼把饵吸入口中的后期,浮漂才被饵抻动,利用子线的适度弯曲,造成漂、饵连动中的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以此达到减少钓饵入鱼口时产生的阻力。这就是饵动后漂动,而且浮漂动量小于饵动量的目的,也是竞技钓手必须学会“看小漂”的原因之一。在正确利用漂、饵的连动性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鱼情来选用浮漂。如果用一支大号粗身粗尖子的浮漂来钓这种浮漂位移滞后,而且钓的鱼较小时,浮漂可能就不来动作了。
浮漂分号是为了应变不同的鱼情和配合不同的杆长以及不同的线组等,大多数同漂型的浮漂分1、2、3号,也有分到6号到8号的不等,而一般1号最小。小漂适合短杆,细线组,钓小一点的鱼,有时候鱼开口小时也用小漂,大漂反之。但这些都不是一概而论,总体来说漂越小浮力越小,配合的线组也要小,浮漂信号更灵敏,漂越大反之。没有最好使得漂也没有最好使得号数,同一种鱼情用1号能钓到鱼,用2号或3号也能钓到鱼,但他们所体现出的信号是不一样的,只有钓者凭自己的经验选择一支适合鱼口的浮漂。水深鱼慢用小漂,水浅鱼快用大漂。线粗钩大用大漂,线细钩小用小漂。

文章TAG:63米竿用什么浮漂什么  浮漂  米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