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游戏的斯诺克中为什么有时会用两根杆呢

一根是击打球的杆,而另外一个是架杆器
有一个是架杆!

非游戏的斯诺克中为什么有时会用两根杆呢

2,在不限杆黑坑怎么钓鱼

怎样钓鱼?一 、杆:有什么就用什么。实践一段时间后,再选自己满意和实用的。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建议三米六的,因为正式多要求用三米六的杆,而且两三米的杆比长杆用起来要顺手。二 、钩:一定要好的,在当今人多鱼少的状况下,钩的选择至关重要,当然一般钩也可使用,但要在实践中留心检验,要是在几次垂钓中上鱼明显减少或根本就不起鱼,那就一定要换。建议用无倒刺钩,一是对鱼伤害小,二是摘钩方便,三是万一钩着自己和别人,解脱也容易,而且有无倒刺和跑鱼多少无明显差别。三 、线:也很重要,不过初学者能掌握钓小鱼用细线,钓大鱼用粗线也就可以了。四 、漂:散、立皆可用,实践几次再选好的。不过漂坠搭配挺重要,最起码坠的重力和漂的浮力要相等,而台钓是浮力略大于重力。当然,无论那种方式都要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才能运用自如。五 、坠:铅皮、铅丝皆可用,相对来说,铅丝更容易修剪一些。

在不限杆黑坑怎么钓鱼

3,各位钓鱼人七星漂虽然优势多多但为何很少见钓友在黑坑钓竞技钓中使用

黑坑用竿,其实是越短越好,越短上鱼的速度越快,但是主要还是要根据实际鱼情来,你经常钓当天放,当天钓的塘,尤其是人均放鱼量高,那么肯定是要经常使用短竿子,鲫鱼新鱼溜边是习性,要适应鱼塘,先会围着岸转,当发现有吃的时候,如果鱼没在放鱼之前的路上被反复折腾的特别厉害,那么基本入塘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开口,这时候在岸边附近是最好钓的,口也给的猛,适合这种鱼情的竿子从1.8米到3米以内。如果钓的是头天放的鱼,第二天早上开始钓,鱼经过一夜的适应,不会太靠近岸边,这时候开杆3.6米就比较合适,后期如果允许换更长的竿子,那就看鱼开口情况,在换,也来得及如果是经常偷驴的钓友,鱼已经因为之前钓过,受过惊吓,往鱼塘中间聚集,那么就需要长一点的鱼竿,4.5米 ,5.4米,根据不同鱼塘的规矩选择使用根据上述三种不同鱼情,如果经常钓鲫鱼的钓友,鱼竿应该准备至少 2.7米 3.6米 4.5米,5.4米。如果有条件,在准备一些非标尺寸,例如3.9米 4.8米这种。会在有些特殊鱼情的时候用的到,并且根据鱼情快慢,软硬度上面还要分别准备,一般28钓可以钓大部分正常和慢速鱼情,但是要是碰到很快的鱼情,就要用一些19钓,甚至更硬的竿子,个人经验,硬竿子就玩儿3.6米以内就可以了,飞磕,飞抄越短,越好操作,能够使用4.5米的鱼情,即使到了能打飞铅这种的很快的鱼情,也没必要用特硬的竿子,28钓的竿子,飞抄都是可以的,不在乎快那么一点点了,因为4.5以上对基本功要求不像短竿子那么好练,为了快那几条鱼,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稳一点,不急不躁的把鱼钓起来,减少失误率。还有3.6以下的鱼竿,便宜也能找到不错的,4.5以上尽量买贵点的,一分钱一分货。
黑坑用竿,其实是越短越好,越短上鱼的速度越快,但是主要还是要根据实际鱼情来,你经常钓当天放,当天钓的塘,尤其是人均放鱼量高,那么肯定是要经常使用短竿子,鲫鱼新鱼溜边是习性,要适应鱼塘,先会围着岸转,当发现有吃的时候,如果鱼没在放鱼之前的路上被反复折腾的特别厉害,那么基本入塘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开口,这时候在岸边附近是最好钓的,口也给的猛,适合这种鱼情的竿子从1.8米到3米以内。如果钓的是头天放的鱼,第二天早上开始钓,鱼经过一夜的适应,不会太靠近岸边,这时候开杆3.6米就比较合适,后期如果允许换更长的竿子,那就看鱼开口情况,在换,也来得及如果是经常偷驴的钓友,鱼已经因为之前钓过,受过惊吓,往鱼塘中间聚集,那么就需要长一点的鱼竿,4.5米 ,5.4米,根据不同鱼塘的规矩选择使用根据上述三种不同鱼情,如果经常钓鲫鱼的钓友,鱼竿应该准备至少 2.7米 3.6米 4.5米,5.4米。如果有条件,在准备一些非标尺寸,例如3.9米 4.8米这种。会在有些特殊鱼情的时候用的到,并且根据鱼情快慢,软硬度上面还要分别准备,一般28钓可以钓大部分正常和慢速鱼情,但是要是碰到很快的鱼情,就要用一些19钓,甚至更硬的竿子,个人经验,硬竿子就玩儿3.6米以内就可以了,飞磕,飞抄越短,越好操作,能够使用4.5米的鱼情,即使到了能打飞铅这种的很快的鱼情,也没必要用特硬的竿子,28钓的竿子,飞抄都是可以的,不在乎快那么一点点了,因为4.5以上对基本功要求不像短竿子那么好练,为了快那几条鱼,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稳一点,不急不躁的把鱼钓起来,减少失误率。还有3.6以下的鱼竿,便宜也能找到不错的,4.5以上尽量买贵点的,一分钱一分货。首先谢谢邀请。在黑坑作钓鲫鱼时,上鱼速度的快慢,不但跟鱼竿的长短有关系,跟鱼饵的味道、状态和钓位以及新鱼老鱼都有关系。我们今天单从作钓鲫鱼,3米6的鱼竿跟3米9的鱼竿,哪个上鱼快?来具体分析一下。黑坑一般都是放的养殖鱼,在新鱼入水后基本都会绕着黑坑边缘游动,此时的鱼儿不会进入坑中间,如果这时作钓短杆由于长杆,可以说3米6的上鱼速度高于3米9的上鱼速度(在相同钓位,相同饵料,相同垂钓方式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儿对黑坑熟悉度有所增加,加上岸边垂钓者走动和嘈杂的声音,鱼会渐渐游向黑坑中间。此时作钓鲫鱼,长竿优于短竿,3米6的上鱼速度可能会低于3米9的上鱼速度。单纯的从3米6和3米9的竿长来分析上鱼速度,其实也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作钓黑坑时,上鱼的快慢跟钓位有很大的关系,几乎每个坑都有两个上鱼比较好的位置,选到此位上鱼速度就会高于其他位置。饵料味型和状态的搭配,非常适于作钓当时的鱼情,诱鱼效果非常好,窝点的鱼越来越多,甚至形成抢食的状态,此时的上鱼速度可想而知。如在饵料的味型和状态,不适合当时的鱼情,导致鱼儿不敢开口进食甚至不会进窝,就可能会有空军的危险。钓无定律,我们还要在具体垂钓过程当中,根据当时的水情、鱼情、温度、气压等相关因素,来合理调整我们的垂钓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鱼获。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钓方式,请在下方回复,谢谢。
黑坑用竿,其实是越短越好,越短上鱼的速度越快,但是主要还是要根据实际鱼情来,你经常钓当天放,当天钓的塘,尤其是人均放鱼量高,那么肯定是要经常使用短竿子,鲫鱼新鱼溜边是习性,要适应鱼塘,先会围着岸转,当发现有吃的时候,如果鱼没在放鱼之前的路上被反复折腾的特别厉害,那么基本入塘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开口,这时候在岸边附近是最好钓的,口也给的猛,适合这种鱼情的竿子从1.8米到3米以内。如果钓的是头天放的鱼,第二天早上开始钓,鱼经过一夜的适应,不会太靠近岸边,这时候开杆3.6米就比较合适,后期如果允许换更长的竿子,那就看鱼开口情况,在换,也来得及如果是经常偷驴的钓友,鱼已经因为之前钓过,受过惊吓,往鱼塘中间聚集,那么就需要长一点的鱼竿,4.5米 ,5.4米,根据不同鱼塘的规矩选择使用根据上述三种不同鱼情,如果经常钓鲫鱼的钓友,鱼竿应该准备至少 2.7米 3.6米 4.5米,5.4米。如果有条件,在准备一些非标尺寸,例如3.9米 4.8米这种。会在有些特殊鱼情的时候用的到,并且根据鱼情快慢,软硬度上面还要分别准备,一般28钓可以钓大部分正常和慢速鱼情,但是要是碰到很快的鱼情,就要用一些19钓,甚至更硬的竿子,个人经验,硬竿子就玩儿3.6米以内就可以了,飞磕,飞抄越短,越好操作,能够使用4.5米的鱼情,即使到了能打飞铅这种的很快的鱼情,也没必要用特硬的竿子,28钓的竿子,飞抄都是可以的,不在乎快那么一点点了,因为4.5以上对基本功要求不像短竿子那么好练,为了快那几条鱼,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稳一点,不急不躁的把鱼钓起来,减少失误率。还有3.6以下的鱼竿,便宜也能找到不错的,4.5以上尽量买贵点的,一分钱一分货。首先谢谢邀请。在黑坑作钓鲫鱼时,上鱼速度的快慢,不但跟鱼竿的长短有关系,跟鱼饵的味道、状态和钓位以及新鱼老鱼都有关系。我们今天单从作钓鲫鱼,3米6的鱼竿跟3米9的鱼竿,哪个上鱼快?来具体分析一下。黑坑一般都是放的养殖鱼,在新鱼入水后基本都会绕着黑坑边缘游动,此时的鱼儿不会进入坑中间,如果这时作钓短杆由于长杆,可以说3米6的上鱼速度高于3米9的上鱼速度(在相同钓位,相同饵料,相同垂钓方式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儿对黑坑熟悉度有所增加,加上岸边垂钓者走动和嘈杂的声音,鱼会渐渐游向黑坑中间。此时作钓鲫鱼,长竿优于短竿,3米6的上鱼速度可能会低于3米9的上鱼速度。单纯的从3米6和3米9的竿长来分析上鱼速度,其实也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作钓黑坑时,上鱼的快慢跟钓位有很大的关系,几乎每个坑都有两个上鱼比较好的位置,选到此位上鱼速度就会高于其他位置。饵料味型和状态的搭配,非常适于作钓当时的鱼情,诱鱼效果非常好,窝点的鱼越来越多,甚至形成抢食的状态,此时的上鱼速度可想而知。如在饵料的味型和状态,不适合当时的鱼情,导致鱼儿不敢开口进食甚至不会进窝,就可能会有空军的危险。钓无定律,我们还要在具体垂钓过程当中,根据当时的水情、鱼情、温度、气压等相关因素,来合理调整我们的垂钓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鱼获。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钓方式,请在下方回复,谢谢。去年夏天我在水库夜钓,旁边钓友5.4白板、我3.9爆连。钓好钓不好,和竿长关系不大,和钓法关系很大。我记得当天晚上,我上了20多斤野生大鲫鱼。早上收竿时,边上钓友大哥走过来,试探着问:“能卖给我几条鲫鱼么?”钓鱼人找钓友买鱼?我还是头回碰到。不过我也没多问,从鱼护里捞了满满一大袋鲫鱼递给他。大哥要给钱,我死活没要。过了一会儿,大哥手里拿着一支浮漂又回来了,说:"兄弟,这是我自己做的漂,出口特别棒,你留着用吧"。这下给我弄得不好意思了,推辞半天,最后还是拗不过,也就收下了。之后,我俩就站在水边儿聊了起来,我这才知道原来昨晚大哥白板了。他说,看我钓的挺多,又都是野生大鲫鱼,虽然没有市场上卖的个儿大,但野生的怎么也比养殖的强啊。所以就想买点儿回家炖汤、焖酥鱼,他儿子特爱吃。大哥一边说一边憨憨的乐,脸上写满了心疼儿子的暖意。从大哥送我浮漂,就能看出这是个讲究人,加上都是钓友,我俩越聊话越多,慢慢地就过渡到了昨晚的鱼情和钓法上。大哥问我:“你用多长竿子?” 我说:“3.9并继”大哥纳闷儿的说:"你支钓台?钓箱、3.9米的竿子;我岸边用钓椅,5.4的竿子,你钓的比我还近点儿呢,我怎么没口儿啊?"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们作钓的水库,因为用多长竿子还跟钓位所在地形有关。水库叫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山体水库,两岸大多比较陡峭。潘家口水库水面广阔,水质也不错,隐藏着很多"大物",这里鲫鱼也出得不错,是个野钓胜地。昨晚我选的钓点是一个深入水中的缓坡,说是"缓坡",其实落差也不小,我用100*80的大钓台,坐在钓箱上用3.9米的竿子抛竿,水深已经将近3米了。很多钓鱼人来到潘家口,都是为了钓大鱼。但我前后来了四、五次,连大鱼毛都没捞着。所以这次我索性放弃"大鱼梦",专攻鲫鱼。定好目标后,钓法也得随之改变。我考虑好了战术:用短竿打频率。从后来的结果看,这个战术是对路的。钓友大哥也是个爱钻研的人,为了解除疑惑,他一项一项地跟我"核实",到底要看看我俩的装备和饵料究竟在哪有区别。一番对比之后,我们发现,除了钓的远近、深度很接近之外,我俩连饵料用的也差不多。野钓钓友大多不爱用小药,我和这位大哥也一样,不用添加剂,用的都是普通商品饵,无非是蓝鲫、九一八、化氏4、6号这些,简单一搭配,搓饵开始作钓。但也的确有两个环节,我们完全不一样。第一:线组这位大哥用的是5.4米的鱼竿配3+2的线组;我用的是3.9米鱼竿配1.0+0.6的线组。从线组就可以看出来,我俩的目标鱼不一样。大哥告诉我,他知道这里大鱼不太好钓,所以做的是"大小兼顾"的准备。大鱼来了,3+2也可以一搏,万一大鱼没口,3+2组合野生鲫鱼吃饵时也不至于太迟钝。大哥也真是有点想当然了,在北京附近钓鱼,“大小兼顾” 往往是大小都"顾"不好。我专为钓鲫鱼而来,因此其他鱼完全不考虑,可谓用情非常专一。我这套线组万一中了大鱼,唯一的结果就是"切线走鱼",那我也愿赌服输。不过,细线组的好处是浮漂信号更清晰,3+2在水深3米的情况下,出口肯定不如1+0.6的清晰。第二:频率我和大哥都是搓饵,但因为我的竿子更短、更轻,所以频率要快的多。因为没有打窝子,所以我必须自己抽出一个窝子来,因此前30竿我都是等浮漂一立起来就抬竿,有口也不打,直到把鱼聚过来为止,用了将近40分钟。大哥打了发酵麦子粒做窝子,他的抛竿频率是3分钟一竿。这样区别就明显了,5.4长竿的频率肯定没有3.9短竿来得快。而且发酵麦子粒虽然可以持久聚鱼,但发窝时间也相对较慢,在大水面有时候五六个小时都很难聚过鱼来。另外,因为是山体水库,大哥用5.4米的钓深已经接近4米了,这个深度对于钓鲫鱼来说,有点太深了。这时候选择短杆,几乎成了必然。当晚大部分时候,我一直保持一分钟一竿的频率,相当于每个小时要抛竿60次,如果换成5.4米的长竿子,这个强度估计胳膊得折了。打频率抽窝子,是靠饵料在水中的雾化聚鱼,很适合几小时、十几小时的"短平快"作钓。所以,要想频率打得足够快,鱼竿就必须轻。在钓同样距离的情况下,3.9米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配合钓台后,它能钓得不比5.4近多少,而且频率还能比5.4快得多。当然了,前提是你得搬钓台到钓位,这玩意儿搬来搬去也不轻松。整晚我都在不停上饵、抛竿、扬竿。天道酬勤,从8点开始抛竿,到9:30就中鱼了,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基本上没有停口,很明显抽窝子对鲫鱼还是有效果的,而且鲫鱼一般是一来一大群,只要你有频率、不把窝子钓“散”了,鱼群很久都不离开。我玩野钓也有十多年了,3.9米是我野钓鲫鱼时首选的长度。不要小看比3.6米长出来的30公分,在某些时候,5.4还真就干不过3.9米。所以,说3.9米的竿子不建议买,我非常不认同。其实,作为一个野钓选手,因以不用考虑钓场对鱼竿长度的限制,所以3.6米我个人很少用的,出门就带3.9米。再来说说4.8米我自己并没有4.8个长度的竿子,但我却认为4.8一样有用。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啊,我的一个亲密钓友就经常用4.8米这个长度。这个好朋友是浙江人,姓李,我们都管他叫阿李。他的竿包里永远备着一只4.8米又轻又硬的鲫鱼竿。跟我一样,他拿这支鱼竿也是为了能配合钓台打出频率。当然,4.8米鲫鱼竿如果碰到巨物也只能放弃了。我曾经问过他4米8细竿子,万一要是上大鱼了怎么办?他乐呵呵地反问:“你钓鱼这么多年,北京周边七八斤的大鱼一共碰到过几次?”这下让他给问尴尬了,大鱼真是稀缺资源。不过他的意思我明白,在野钓中碰到大鱼的概率太低,所以小概率事件就不要花太多精力去应对。通常我们钓到的都是两三斤的鲤鱼,以及一些野生鲫鱼。这个体量,一支又轻又挺的鲫鱼竿,通常都不在话下。除此之外,阿李用4.8米还有一个目的:钓黄尾。北京平谷的金海湖,每年固定季节会出黄尾(黄尾鲴),阿李对这种鱼情有独钟,每年都特意趴库,专钓黄尾,这时候,4.8就成了他的主攻武器。他选择的那个钓位,用5.4有点短,如果搭上钓台用4.8,就可以钓5.7-8的这个距离,而这个位置正好出鱼。阿李在我们这些钓友中是出了名的又勤奋又爱动脑子,在这位置用4.8米,是他反复试验好多次,花了不少时间才总结出来的。总之他告诉我一句话,4.8钓鲫鱼、钓黄尾是最佳长度。当然了,这是阿李自己的经验,换一个人或者您不在北京,可能完全不同。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主要想表达的是:鱼竿的长度只是厂家生产的标准,实际作钓中不要被它束缚,任何长度只要适合鱼情,都能钓好。建议大家平时多试试,也许有某一个“小众”的鱼竿长度就很适合自己。之前“一味”出过一个6米的长度,我记得很多人买,因为他们觉得6.3抡起来有点费劲,5.4又太短,6米正好。所以,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黑坑用竿,其实是越短越好,越短上鱼的速度越快,但是主要还是要根据实际鱼情来,你经常钓当天放,当天钓的塘,尤其是人均放鱼量高,那么肯定是要经常使用短竿子,鲫鱼新鱼溜边是习性,要适应鱼塘,先会围着岸转,当发现有吃的时候,如果鱼没在放鱼之前的路上被反复折腾的特别厉害,那么基本入塘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开口,这时候在岸边附近是最好钓的,口也给的猛,适合这种鱼情的竿子从1.8米到3米以内。如果钓的是头天放的鱼,第二天早上开始钓,鱼经过一夜的适应,不会太靠近岸边,这时候开杆3.6米就比较合适,后期如果允许换更长的竿子,那就看鱼开口情况,在换,也来得及如果是经常偷驴的钓友,鱼已经因为之前钓过,受过惊吓,往鱼塘中间聚集,那么就需要长一点的鱼竿,4.5米 ,5.4米,根据不同鱼塘的规矩选择使用根据上述三种不同鱼情,如果经常钓鲫鱼的钓友,鱼竿应该准备至少 2.7米 3.6米 4.5米,5.4米。如果有条件,在准备一些非标尺寸,例如3.9米 4.8米这种。会在有些特殊鱼情的时候用的到,并且根据鱼情快慢,软硬度上面还要分别准备,一般28钓可以钓大部分正常和慢速鱼情,但是要是碰到很快的鱼情,就要用一些19钓,甚至更硬的竿子,个人经验,硬竿子就玩儿3.6米以内就可以了,飞磕,飞抄越短,越好操作,能够使用4.5米的鱼情,即使到了能打飞铅这种的很快的鱼情,也没必要用特硬的竿子,28钓的竿子,飞抄都是可以的,不在乎快那么一点点了,因为4.5以上对基本功要求不像短竿子那么好练,为了快那几条鱼,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稳一点,不急不躁的把鱼钓起来,减少失误率。还有3.6以下的鱼竿,便宜也能找到不错的,4.5以上尽量买贵点的,一分钱一分货。首先谢谢邀请。在黑坑作钓鲫鱼时,上鱼速度的快慢,不但跟鱼竿的长短有关系,跟鱼饵的味道、状态和钓位以及新鱼老鱼都有关系。我们今天单从作钓鲫鱼,3米6的鱼竿跟3米9的鱼竿,哪个上鱼快?来具体分析一下。黑坑一般都是放的养殖鱼,在新鱼入水后基本都会绕着黑坑边缘游动,此时的鱼儿不会进入坑中间,如果这时作钓短杆由于长杆,可以说3米6的上鱼速度高于3米9的上鱼速度(在相同钓位,相同饵料,相同垂钓方式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儿对黑坑熟悉度有所增加,加上岸边垂钓者走动和嘈杂的声音,鱼会渐渐游向黑坑中间。此时作钓鲫鱼,长竿优于短竿,3米6的上鱼速度可能会低于3米9的上鱼速度。单纯的从3米6和3米9的竿长来分析上鱼速度,其实也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作钓黑坑时,上鱼的快慢跟钓位有很大的关系,几乎每个坑都有两个上鱼比较好的位置,选到此位上鱼速度就会高于其他位置。饵料味型和状态的搭配,非常适于作钓当时的鱼情,诱鱼效果非常好,窝点的鱼越来越多,甚至形成抢食的状态,此时的上鱼速度可想而知。如在饵料的味型和状态,不适合当时的鱼情,导致鱼儿不敢开口进食甚至不会进窝,就可能会有空军的危险。钓无定律,我们还要在具体垂钓过程当中,根据当时的水情、鱼情、温度、气压等相关因素,来合理调整我们的垂钓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鱼获。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钓方式,请在下方回复,谢谢。去年夏天我在水库夜钓,旁边钓友5.4白板、我3.9爆连。钓好钓不好,和竿长关系不大,和钓法关系很大。我记得当天晚上,我上了20多斤野生大鲫鱼。早上收竿时,边上钓友大哥走过来,试探着问:“能卖给我几条鲫鱼么?”钓鱼人找钓友买鱼?我还是头回碰到。不过我也没多问,从鱼护里捞了满满一大袋鲫鱼递给他。大哥要给钱,我死活没要。过了一会儿,大哥手里拿着一支浮漂又回来了,说:"兄弟,这是我自己做的漂,出口特别棒,你留着用吧"。这下给我弄得不好意思了,推辞半天,最后还是拗不过,也就收下了。之后,我俩就站在水边儿聊了起来,我这才知道原来昨晚大哥白板了。他说,看我钓的挺多,又都是野生大鲫鱼,虽然没有市场上卖的个儿大,但野生的怎么也比养殖的强啊。所以就想买点儿回家炖汤、焖酥鱼,他儿子特爱吃。大哥一边说一边憨憨的乐,脸上写满了心疼儿子的暖意。从大哥送我浮漂,就能看出这是个讲究人,加上都是钓友,我俩越聊话越多,慢慢地就过渡到了昨晚的鱼情和钓法上。大哥问我:“你用多长竿子?” 我说:“3.9并继”大哥纳闷儿的说:"你支钓台?钓箱、3.9米的竿子;我岸边用钓椅,5.4的竿子,你钓的比我还近点儿呢,我怎么没口儿啊?"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们作钓的水库,因为用多长竿子还跟钓位所在地形有关。水库叫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山体水库,两岸大多比较陡峭。潘家口水库水面广阔,水质也不错,隐藏着很多"大物",这里鲫鱼也出得不错,是个野钓胜地。昨晚我选的钓点是一个深入水中的缓坡,说是"缓坡",其实落差也不小,我用100*80的大钓台,坐在钓箱上用3.9米的竿子抛竿,水深已经将近3米了。很多钓鱼人来到潘家口,都是为了钓大鱼。但我前后来了四、五次,连大鱼毛都没捞着。所以这次我索性放弃"大鱼梦",专攻鲫鱼。定好目标后,钓法也得随之改变。我考虑好了战术:用短竿打频率。从后来的结果看,这个战术是对路的。钓友大哥也是个爱钻研的人,为了解除疑惑,他一项一项地跟我"核实",到底要看看我俩的装备和饵料究竟在哪有区别。一番对比之后,我们发现,除了钓的远近、深度很接近之外,我俩连饵料用的也差不多。野钓钓友大多不爱用小药,我和这位大哥也一样,不用添加剂,用的都是普通商品饵,无非是蓝鲫、九一八、化氏4、6号这些,简单一搭配,搓饵开始作钓。但也的确有两个环节,我们完全不一样。第一:线组这位大哥用的是5.4米的鱼竿配3+2的线组;我用的是3.9米鱼竿配1.0+0.6的线组。从线组就可以看出来,我俩的目标鱼不一样。大哥告诉我,他知道这里大鱼不太好钓,所以做的是"大小兼顾"的准备。大鱼来了,3+2也可以一搏,万一大鱼没口,3+2组合野生鲫鱼吃饵时也不至于太迟钝。大哥也真是有点想当然了,在北京附近钓鱼,“大小兼顾” 往往是大小都"顾"不好。我专为钓鲫鱼而来,因此其他鱼完全不考虑,可谓用情非常专一。我这套线组万一中了大鱼,唯一的结果就是"切线走鱼",那我也愿赌服输。不过,细线组的好处是浮漂信号更清晰,3+2在水深3米的情况下,出口肯定不如1+0.6的清晰。第二:频率我和大哥都是搓饵,但因为我的竿子更短、更轻,所以频率要快的多。因为没有打窝子,所以我必须自己抽出一个窝子来,因此前30竿我都是等浮漂一立起来就抬竿,有口也不打,直到把鱼聚过来为止,用了将近40分钟。大哥打了发酵麦子粒做窝子,他的抛竿频率是3分钟一竿。这样区别就明显了,5.4长竿的频率肯定没有3.9短竿来得快。而且发酵麦子粒虽然可以持久聚鱼,但发窝时间也相对较慢,在大水面有时候五六个小时都很难聚过鱼来。另外,因为是山体水库,大哥用5.4米的钓深已经接近4米了,这个深度对于钓鲫鱼来说,有点太深了。这时候选择短杆,几乎成了必然。当晚大部分时候,我一直保持一分钟一竿的频率,相当于每个小时要抛竿60次,如果换成5.4米的长竿子,这个强度估计胳膊得折了。打频率抽窝子,是靠饵料在水中的雾化聚鱼,很适合几小时、十几小时的"短平快"作钓。所以,要想频率打得足够快,鱼竿就必须轻。在钓同样距离的情况下,3.9米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配合钓台后,它能钓得不比5.4近多少,而且频率还能比5.4快得多。当然了,前提是你得搬钓台到钓位,这玩意儿搬来搬去也不轻松。整晚我都在不停上饵、抛竿、扬竿。天道酬勤,从8点开始抛竿,到9:30就中鱼了,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基本上没有停口,很明显抽窝子对鲫鱼还是有效果的,而且鲫鱼一般是一来一大群,只要你有频率、不把窝子钓“散”了,鱼群很久都不离开。我玩野钓也有十多年了,3.9米是我野钓鲫鱼时首选的长度。不要小看比3.6米长出来的30公分,在某些时候,5.4还真就干不过3.9米。所以,说3.9米的竿子不建议买,我非常不认同。其实,作为一个野钓选手,因以不用考虑钓场对鱼竿长度的限制,所以3.6米我个人很少用的,出门就带3.9米。再来说说4.8米我自己并没有4.8个长度的竿子,但我却认为4.8一样有用。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啊,我的一个亲密钓友就经常用4.8米这个长度。这个好朋友是浙江人,姓李,我们都管他叫阿李。他的竿包里永远备着一只4.8米又轻又硬的鲫鱼竿。跟我一样,他拿这支鱼竿也是为了能配合钓台打出频率。当然,4.8米鲫鱼竿如果碰到巨物也只能放弃了。我曾经问过他4米8细竿子,万一要是上大鱼了怎么办?他乐呵呵地反问:“你钓鱼这么多年,北京周边七八斤的大鱼一共碰到过几次?”这下让他给问尴尬了,大鱼真是稀缺资源。不过他的意思我明白,在野钓中碰到大鱼的概率太低,所以小概率事件就不要花太多精力去应对。通常我们钓到的都是两三斤的鲤鱼,以及一些野生鲫鱼。这个体量,一支又轻又挺的鲫鱼竿,通常都不在话下。除此之外,阿李用4.8米还有一个目的:钓黄尾。北京平谷的金海湖,每年固定季节会出黄尾(黄尾鲴),阿李对这种鱼情有独钟,每年都特意趴库,专钓黄尾,这时候,4.8就成了他的主攻武器。他选择的那个钓位,用5.4有点短,如果搭上钓台用4.8,就可以钓5.7-8的这个距离,而这个位置正好出鱼。阿李在我们这些钓友中是出了名的又勤奋又爱动脑子,在这位置用4.8米,是他反复试验好多次,花了不少时间才总结出来的。总之他告诉我一句话,4.8钓鲫鱼、钓黄尾是最佳长度。当然了,这是阿李自己的经验,换一个人或者您不在北京,可能完全不同。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主要想表达的是:鱼竿的长度只是厂家生产的标准,实际作钓中不要被它束缚,任何长度只要适合鱼情,都能钓好。建议大家平时多试试,也许有某一个“小众”的鱼竿长度就很适合自己。之前“一味”出过一个6米的长度,我记得很多人买,因为他们觉得6.3抡起来有点费劲,5.4又太短,6米正好。所以,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黑坑钓鱼竿的选择比较讲究,主要看你要钓的目标鱼,再去选择长度,硬度;另一个还要根据鱼情来选择,一般会备两支竿,一支硬,一支软。其实很多竿子现在网上都可以找到旗舰店,像你说的龙纹鲤,开沃,东岛。至于有一些竿子不同系列确实有一些在网上找不到的,因为很多品牌商有分线上竿和线下竿,差别还真的有点大。我建议你选择竿子的时候,尽量去实体店参考手感,这样子比网购来得实际,当然了,你要保证这些竿子是正品来的,这样子售后也会有保证。还有在实体店选择竿子的时候,尽量选择时间做得长的店铺,比较放心,不会那么容易说关门就关门。当然你也可以在网上选择你喜欢的竿子,但是你在看竿子详情的时候,要多留意评论区里的视频,就是用户视频,要看中鱼之后竿子的弧度,是不是你喜欢的,这一点很重要,至于涂装,颜色这些纯粹个人爱好。希望我的简单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黑坑用竿,其实是越短越好,越短上鱼的速度越快,但是主要还是要根据实际鱼情来,你经常钓当天放,当天钓的塘,尤其是人均放鱼量高,那么肯定是要经常使用短竿子,鲫鱼新鱼溜边是习性,要适应鱼塘,先会围着岸转,当发现有吃的时候,如果鱼没在放鱼之前的路上被反复折腾的特别厉害,那么基本入塘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开口,这时候在岸边附近是最好钓的,口也给的猛,适合这种鱼情的竿子从1.8米到3米以内。如果钓的是头天放的鱼,第二天早上开始钓,鱼经过一夜的适应,不会太靠近岸边,这时候开杆3.6米就比较合适,后期如果允许换更长的竿子,那就看鱼开口情况,在换,也来得及如果是经常偷驴的钓友,鱼已经因为之前钓过,受过惊吓,往鱼塘中间聚集,那么就需要长一点的鱼竿,4.5米 ,5.4米,根据不同鱼塘的规矩选择使用根据上述三种不同鱼情,如果经常钓鲫鱼的钓友,鱼竿应该准备至少 2.7米 3.6米 4.5米,5.4米。如果有条件,在准备一些非标尺寸,例如3.9米 4.8米这种。会在有些特殊鱼情的时候用的到,并且根据鱼情快慢,软硬度上面还要分别准备,一般28钓可以钓大部分正常和慢速鱼情,但是要是碰到很快的鱼情,就要用一些19钓,甚至更硬的竿子,个人经验,硬竿子就玩儿3.6米以内就可以了,飞磕,飞抄越短,越好操作,能够使用4.5米的鱼情,即使到了能打飞铅这种的很快的鱼情,也没必要用特硬的竿子,28钓的竿子,飞抄都是可以的,不在乎快那么一点点了,因为4.5以上对基本功要求不像短竿子那么好练,为了快那几条鱼,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稳一点,不急不躁的把鱼钓起来,减少失误率。还有3.6以下的鱼竿,便宜也能找到不错的,4.5以上尽量买贵点的,一分钱一分货。首先谢谢邀请。在黑坑作钓鲫鱼时,上鱼速度的快慢,不但跟鱼竿的长短有关系,跟鱼饵的味道、状态和钓位以及新鱼老鱼都有关系。我们今天单从作钓鲫鱼,3米6的鱼竿跟3米9的鱼竿,哪个上鱼快?来具体分析一下。黑坑一般都是放的养殖鱼,在新鱼入水后基本都会绕着黑坑边缘游动,此时的鱼儿不会进入坑中间,如果这时作钓短杆由于长杆,可以说3米6的上鱼速度高于3米9的上鱼速度(在相同钓位,相同饵料,相同垂钓方式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儿对黑坑熟悉度有所增加,加上岸边垂钓者走动和嘈杂的声音,鱼会渐渐游向黑坑中间。此时作钓鲫鱼,长竿优于短竿,3米6的上鱼速度可能会低于3米9的上鱼速度。单纯的从3米6和3米9的竿长来分析上鱼速度,其实也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作钓黑坑时,上鱼的快慢跟钓位有很大的关系,几乎每个坑都有两个上鱼比较好的位置,选到此位上鱼速度就会高于其他位置。饵料味型和状态的搭配,非常适于作钓当时的鱼情,诱鱼效果非常好,窝点的鱼越来越多,甚至形成抢食的状态,此时的上鱼速度可想而知。如在饵料的味型和状态,不适合当时的鱼情,导致鱼儿不敢开口进食甚至不会进窝,就可能会有空军的危险。钓无定律,我们还要在具体垂钓过程当中,根据当时的水情、鱼情、温度、气压等相关因素,来合理调整我们的垂钓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鱼获。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钓方式,请在下方回复,谢谢。去年夏天我在水库夜钓,旁边钓友5.4白板、我3.9爆连。钓好钓不好,和竿长关系不大,和钓法关系很大。我记得当天晚上,我上了20多斤野生大鲫鱼。早上收竿时,边上钓友大哥走过来,试探着问:“能卖给我几条鲫鱼么?”钓鱼人找钓友买鱼?我还是头回碰到。不过我也没多问,从鱼护里捞了满满一大袋鲫鱼递给他。大哥要给钱,我死活没要。过了一会儿,大哥手里拿着一支浮漂又回来了,说:"兄弟,这是我自己做的漂,出口特别棒,你留着用吧"。这下给我弄得不好意思了,推辞半天,最后还是拗不过,也就收下了。之后,我俩就站在水边儿聊了起来,我这才知道原来昨晚大哥白板了。他说,看我钓的挺多,又都是野生大鲫鱼,虽然没有市场上卖的个儿大,但野生的怎么也比养殖的强啊。所以就想买点儿回家炖汤、焖酥鱼,他儿子特爱吃。大哥一边说一边憨憨的乐,脸上写满了心疼儿子的暖意。从大哥送我浮漂,就能看出这是个讲究人,加上都是钓友,我俩越聊话越多,慢慢地就过渡到了昨晚的鱼情和钓法上。大哥问我:“你用多长竿子?” 我说:“3.9并继”大哥纳闷儿的说:"你支钓台?钓箱、3.9米的竿子;我岸边用钓椅,5.4的竿子,你钓的比我还近点儿呢,我怎么没口儿啊?"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们作钓的水库,因为用多长竿子还跟钓位所在地形有关。水库叫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山体水库,两岸大多比较陡峭。潘家口水库水面广阔,水质也不错,隐藏着很多"大物",这里鲫鱼也出得不错,是个野钓胜地。昨晚我选的钓点是一个深入水中的缓坡,说是"缓坡",其实落差也不小,我用100*80的大钓台,坐在钓箱上用3.9米的竿子抛竿,水深已经将近3米了。很多钓鱼人来到潘家口,都是为了钓大鱼。但我前后来了四、五次,连大鱼毛都没捞着。所以这次我索性放弃"大鱼梦",专攻鲫鱼。定好目标后,钓法也得随之改变。我考虑好了战术:用短竿打频率。从后来的结果看,这个战术是对路的。钓友大哥也是个爱钻研的人,为了解除疑惑,他一项一项地跟我"核实",到底要看看我俩的装备和饵料究竟在哪有区别。一番对比之后,我们发现,除了钓的远近、深度很接近之外,我俩连饵料用的也差不多。野钓钓友大多不爱用小药,我和这位大哥也一样,不用添加剂,用的都是普通商品饵,无非是蓝鲫、九一八、化氏4、6号这些,简单一搭配,搓饵开始作钓。但也的确有两个环节,我们完全不一样。第一:线组这位大哥用的是5.4米的鱼竿配3+2的线组;我用的是3.9米鱼竿配1.0+0.6的线组。从线组就可以看出来,我俩的目标鱼不一样。大哥告诉我,他知道这里大鱼不太好钓,所以做的是"大小兼顾"的准备。大鱼来了,3+2也可以一搏,万一大鱼没口,3+2组合野生鲫鱼吃饵时也不至于太迟钝。大哥也真是有点想当然了,在北京附近钓鱼,“大小兼顾” 往往是大小都"顾"不好。我专为钓鲫鱼而来,因此其他鱼完全不考虑,可谓用情非常专一。我这套线组万一中了大鱼,唯一的结果就是"切线走鱼",那我也愿赌服输。不过,细线组的好处是浮漂信号更清晰,3+2在水深3米的情况下,出口肯定不如1+0.6的清晰。第二:频率我和大哥都是搓饵,但因为我的竿子更短、更轻,所以频率要快的多。因为没有打窝子,所以我必须自己抽出一个窝子来,因此前30竿我都是等浮漂一立起来就抬竿,有口也不打,直到把鱼聚过来为止,用了将近40分钟。大哥打了发酵麦子粒做窝子,他的抛竿频率是3分钟一竿。这样区别就明显了,5.4长竿的频率肯定没有3.9短竿来得快。而且发酵麦子粒虽然可以持久聚鱼,但发窝时间也相对较慢,在大水面有时候五六个小时都很难聚过鱼来。另外,因为是山体水库,大哥用5.4米的钓深已经接近4米了,这个深度对于钓鲫鱼来说,有点太深了。这时候选择短杆,几乎成了必然。当晚大部分时候,我一直保持一分钟一竿的频率,相当于每个小时要抛竿60次,如果换成5.4米的长竿子,这个强度估计胳膊得折了。打频率抽窝子,是靠饵料在水中的雾化聚鱼,很适合几小时、十几小时的"短平快"作钓。所以,要想频率打得足够快,鱼竿就必须轻。在钓同样距离的情况下,3.9米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配合钓台后,它能钓得不比5.4近多少,而且频率还能比5.4快得多。当然了,前提是你得搬钓台到钓位,这玩意儿搬来搬去也不轻松。整晚我都在不停上饵、抛竿、扬竿。天道酬勤,从8点开始抛竿,到9:30就中鱼了,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基本上没有停口,很明显抽窝子对鲫鱼还是有效果的,而且鲫鱼一般是一来一大群,只要你有频率、不把窝子钓“散”了,鱼群很久都不离开。我玩野钓也有十多年了,3.9米是我野钓鲫鱼时首选的长度。不要小看比3.6米长出来的30公分,在某些时候,5.4还真就干不过3.9米。所以,说3.9米的竿子不建议买,我非常不认同。其实,作为一个野钓选手,因以不用考虑钓场对鱼竿长度的限制,所以3.6米我个人很少用的,出门就带3.9米。再来说说4.8米我自己并没有4.8个长度的竿子,但我却认为4.8一样有用。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啊,我的一个亲密钓友就经常用4.8米这个长度。这个好朋友是浙江人,姓李,我们都管他叫阿李。他的竿包里永远备着一只4.8米又轻又硬的鲫鱼竿。跟我一样,他拿这支鱼竿也是为了能配合钓台打出频率。当然,4.8米鲫鱼竿如果碰到巨物也只能放弃了。我曾经问过他4米8细竿子,万一要是上大鱼了怎么办?他乐呵呵地反问:“你钓鱼这么多年,北京周边七八斤的大鱼一共碰到过几次?”这下让他给问尴尬了,大鱼真是稀缺资源。不过他的意思我明白,在野钓中碰到大鱼的概率太低,所以小概率事件就不要花太多精力去应对。通常我们钓到的都是两三斤的鲤鱼,以及一些野生鲫鱼。这个体量,一支又轻又挺的鲫鱼竿,通常都不在话下。除此之外,阿李用4.8米还有一个目的:钓黄尾。北京平谷的金海湖,每年固定季节会出黄尾(黄尾鲴),阿李对这种鱼情有独钟,每年都特意趴库,专钓黄尾,这时候,4.8就成了他的主攻武器。他选择的那个钓位,用5.4有点短,如果搭上钓台用4.8,就可以钓5.7-8的这个距离,而这个位置正好出鱼。阿李在我们这些钓友中是出了名的又勤奋又爱动脑子,在这位置用4.8米,是他反复试验好多次,花了不少时间才总结出来的。总之他告诉我一句话,4.8钓鲫鱼、钓黄尾是最佳长度。当然了,这是阿李自己的经验,换一个人或者您不在北京,可能完全不同。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主要想表达的是:鱼竿的长度只是厂家生产的标准,实际作钓中不要被它束缚,任何长度只要适合鱼情,都能钓好。建议大家平时多试试,也许有某一个“小众”的鱼竿长度就很适合自己。之前“一味”出过一个6米的长度,我记得很多人买,因为他们觉得6.3抡起来有点费劲,5.4又太短,6米正好。所以,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黑坑钓鱼竿的选择比较讲究,主要看你要钓的目标鱼,再去选择长度,硬度;另一个还要根据鱼情来选择,一般会备两支竿,一支硬,一支软。其实很多竿子现在网上都可以找到旗舰店,像你说的龙纹鲤,开沃,东岛。至于有一些竿子不同系列确实有一些在网上找不到的,因为很多品牌商有分线上竿和线下竿,差别还真的有点大。我建议你选择竿子的时候,尽量去实体店参考手感,这样子比网购来得实际,当然了,你要保证这些竿子是正品来的,这样子售后也会有保证。还有在实体店选择竿子的时候,尽量选择时间做得长的店铺,比较放心,不会那么容易说关门就关门。当然你也可以在网上选择你喜欢的竿子,但是你在看竿子详情的时候,要多留意评论区里的视频,就是用户视频,要看中鱼之后竿子的弧度,是不是你喜欢的,这一点很重要,至于涂装,颜色这些纯粹个人爱好。希望我的简单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七星漂大家都很熟悉,来源于传统钓,就其运用方法就不在这里做详细讲解。首先说明一点: 七星漂不等于传统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七星漂也可以应用到台钓中,比如: 一副台钓线组,我们可以将立漂换成七星漂,其它不变,同样也可以作钓。针对题主提出的问题,其核心是七星漂为何很少在黑坑和竞技钓中使用,就此我将从七星漂和立漂的各自特点出发,通过以下几点比较说明,客观阐述其原因:一. 灵敏度我们知道黑坑和竞技钓讲究的就是一个快,效率高低决定了鱼获的多少和成绩,那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浮漂的灵敏度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外观上看,七星漂有七个豆,我们假设一个豆相当于立漂的一目,也就是七目。而立漂的目数少则十几目,多则二十几目,这就为浮漂的调整提供了更宽广的范围。二. 观漂从浮漂在水面上的状态可以发现,七星漂的漂豆是平躺在水面上的,而立漂是竖直立在水面上。正常台钓,钓者的眼睛与水面夹角不会超过45°,因为光线的反射原理,导致观漂时,立漂更容易被看见,七星漂看起来就比较吃力,时间长了眼睛会产生视疲劳,有风或者阳光强烈的天气区别更加明显。三. 灵活性由于七星漂的漂豆固定在主线上,因此一副线组只能用一种型号漂,换漂就等于换线组。而立漂则灵活多变,可以根据鱼情、水情随时更换做出调整。四. 钓法当我们针对有些鱼情,需要用钓行程来诱鱼时,立漂的优势就显现出来。浮漂入水,翻身站立,缓慢下沉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诱钓效果。七星漂则需要钓者通过轻微抬竿来诱鱼,掌握的不好,动作过大,不够细腻,还有可能惊到窝子里的鱼。五. 水线从下图可以看出,七星漂的水线是整个垂直于水中,水面上仍有一部分风线,通过压竿稍(压水线),立漂线组可以全部没入水中,线组呈现为自然的状态,受到影响的因素减少了很多。因此,七星漂最下面那个豆到铅坠的距离a大于立漂漂脚到铅坠的距离b,必然导致信号传递的速度变慢,这一点也是立漂灵敏度高于七星漂的原因之一。总结通过以上五点的比较和分析,七星漂的灵敏度是比不上立漂的,就不难理解在黑坑和竞技钓中不使用七星漂的原因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各位钓鱼人七星漂虽然优势多多但为何很少见钓友在黑坑钓竞技钓中使用

4,五亩地加野战七怎么样钓黑坑

只有这两样还不太好,最好弄到原塘颗粒,颗粒4份加大五亩地3份加小五亩地1份加谷物2份
建议还是以颗粒为主比较好,刚开始接触黑坑的时候我就用的大野战效果不是那么太好。

5,为什么要限杆长

好多池子都限制,,让用4米5吧,鱼一般在5米多,,让用5米4吧,,鱼在 6米,,大家一起短竿把鱼吓唬到远处,,可不上鱼,,也还用短竿,,所以出来加长线组了
看看。。。。。。

6,汽车驾驶盘为什么是一种杠杆它的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在哪

这个问题理解起来至少得有点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 支点是方向盘的中心点 方向盘上的所有半径都是动力臂 阻力臂的话 是方向机内的一个齿轮的半径
搜一下:汽车驾驶盘为什么是一种杠杆?它的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在哪?

7,鱼池限竿什么意思限竿45我用54的能用吗

限竿也就是限制鱼竿长度和数量,因为长竿相比短竿更容易吸引到池塘中央的鱼、鱼竿数量多中鱼也会多,这样使用长竿和较多鱼竿的钓起来会比较有优势。限竿4.5,也就是鱼竿长度不超过4.5m,显然不能用5.4m的鱼竿,但是可以用短一些的如3.6m的。
可以私聊我~

8,转动惯量不是mRR吗为什么定滑轮的转动惯量多了个12

转动惯量I=m*R^2是针对质点说的,对圆盘类的转轴过圆心的物体I=(m*R^2)/2,对于杆类转轴过中心的I=(m*R^2)/12,对于球体转轴过中心的 I=(2/5*(m*R^2);这是几个常用的 很好推 圆盘的用环积分就行 杆用点积分就行 球用圆柱法积分就行
mg - t =mat = (1/2)ma,a = rβ,(β为角加速度)解得 a = 2mg/(m+2m) = 5g/6(ω0)2 = 2β·φ φ = (ω0)2/2β = 0.6radh = rφ = 6cm

9,台球手总是用块东西磨杆头是为什么

chock 壳粉 为了给杆头增加摩擦 防滑防跐杆儿杆头一般是皮质修剪的,来回撞击球,就变得很光滑,下次击打就会使用力点和力道不准就好像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手上擦滑石粉一样^_^现在常见的巧克粉一般分为粉巧和油巧,大家常见的绿色的那种就是粉巧,而蓝色的那种就是油巧。大多数斯诺克选手都喜欢选用粉巧,而打九球的选手大多使用油巧,于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规矩或者定式,其实不是这样的。 巧克粉的选用其实是参照台呢的,斯诺克球台通常都是绿色的台呢,于是斯诺克选手们大多数选用绿色的巧克粉,而九球球台大多数使用蓝色的台布,所以九球选手们大多数使用蓝色的巧克粉。娱乐性的九球台也有用红色和黑色甚至橙色的台布的,相应的这些颜色的巧克粉相信大家也见过吧。理由很简单,因为在打球的过程中,巧克会经常蹭到台呢上,如果颜色相差太多,很容易弄脏台面,看上去也不美观,清理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尽量选用颜色相近的巧克,如果你选用红色的巧克粉打斯诺克,那裁判或者计分员就有的忙活了,毕竟台球是一项绅士运动,让裁判或者计分员不停的擦拭台面也是不够绅士的。 至于油巧和粉巧的差别,我自己的理解是油巧似乎比粉巧打得更均匀一点,尤其是相对比较硬的皮头,有时候我会觉得在特别硬的皮头上,粉巧会打不上,或者不容易打均匀。也有些球友说油巧比粉巧的摩擦力更大,更容易打出强烈的旋转,这个问题上我没有特别的感觉,我觉得差不多,不过我喜欢油巧的原因是不需要每打一杆都要擦一次巧克。我觉得3、4杆打一次就够了。
那叫壳粉,可以增加摩擦,防止跐杆
这不一定的!个子高一点,一般握的靠后一点!另外要看击打时具体要用多少力,越是发力握的越靠后!还有就是母球位置不舒服的时候球杆都够不着,要用架杆器,或者还要上桌,母球贴库,母球贴球的情况都要靠自己调整!总之一句话,怎么舒服,怎么出杆稳就怎么握杆!都是个人经验,望楼主采纳!

文章TAG:黑坑钓鱼为什么限杆钓鱼  为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