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碘量法不适宜在高酸度或高碱度下进行

碘在高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在高酸度溶液中,硫代硫酸钠溶液会发生分解反应.同时,碘离子在酸性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为什么碘量法不适宜在高酸度或高碱度下进行

2,缅甸有高铁吗

没有高铁,缅甸经济非常差,根本没有能力建高铁站。全世界除了中国之外,没有几个国家有高铁。

缅甸有高铁吗

3,青蒿素的不饱和度为什么是5而不是65个环加一个酯基不是6吗

分子中有四个环,一个酯基,不饱和度为5。
不应该是六个环吧
我也想知道!!!
搜一下:青蒿素的不饱和度为什么是5而不是6??5个环加一个酯基不是6吗??

青蒿素的不饱和度为什么是5而不是65个环加一个酯基不是6吗

4,胶体为啥不带电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 但是从宏观方面来说,胶体中的带正点的离子与带负点的离子电荷数相当,胶体呈现不带电状态。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5,氨基糖苷类口服不吸收可为什么会导致肾病

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并可通过细胞膜吞饮作用使药物大量蓄积在肾皮质,故可引起肾毒性。轻则引起肾小管肿胀,重则产生肾小管急性坏死,但一般不损伤肾小球。肾毒性通常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时可产生氮质血症和导致肾功能降低。肾功能减退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血浆浓度升高,这又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伤和耳毒性。各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取决于其在肾皮质中的聚积量和其对肾小管的损伤能力。
一样的。都是将“对乙酰氨基酚”打成细小颗粒,然后作为溶质溶到液体里面。其他口服液全名应该是口服溶液。

6,为什么蜡烛没有烛芯就不燃烧

蜡烛中间的线叫烛芯,它起到吸上液态蜡油的作用.蜡烛刚生产出来时,烛芯上已经有了固体蜡油,你用火点蜡烛时,固体蜡油受热,先容化后汽化,然后蜡油蒸汽被火点燃,这样蜡烛就被点燃了. 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使下面的固体蜡油容化,被烛芯吸上来,继续被上面的火加热容化,汽化,点燃,从而形成循环. 注意:只有气态蜡才能燃烧,固体蜡油和液态蜡油都不能燃烧
蜡烛芯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蜡蒸汽,石蜡蒸汽是可燃的,固体并不可燃,想要证明的话,就先将蜡烛点燃,轻轻吹蜡烛的火焰,发现火焰随风摆动,说明燃烧的是气体,是石蜡蒸汽在燃烧。
缺少可燃物 蜡是助燃物
因为烛芯带动..石蜡去燃烧.. 如果没有烛芯.. 你烧石蜡 石蜡就会融化

7,为什么摩擦力等于阻力时是匀速运动不是不动吗

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而且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运动状态,就是加速度不为零。即有力存在,或有力产生,加速度就不为零。因为摩擦力等于阻力,就是力为零。力为零,就是加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就是匀速运动。只有阻力大于摩擦力,重新平衡产生等于,即重新产生加速度为零,便是不动。
力平衡,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
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所以当物体的速度变化时,摩擦阻力不会变化;如有帮助,谢谢采纳~~
当摩擦力等于阻力时,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此时物理可以是匀速运动,也可以是不懂的。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 当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的力大小相同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个作用点上 那么物体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物体的运动静止就得看参照物了
当摩擦力等于阻力时,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所以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可能是静止状态的。

8,为什么碳和稀硝酸不发生发应呢

你的认识上就存在一个错误,稀硝酸氧化性和浓硫酸相比,为什麼稀硝酸强?不要以为说Cu常温和稀硝酸反应,但必须加热和浓硫酸反应,就认为HNO3>H2SO4,那是你太天真了.浓硫酸常温下氧化性弱,那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大量SO3·H2O分子(三氧化硫水合物,不是硫酸),而真正在浓硫酸中起到氧化作用的,是SO3不是H2SO4,所以说,加热只是促进了SO3·H2O的分解,促使浓硫酸产生更多的SO3分子而已.而一旦产生大量SO3之後,H2SO4的氧化性是HNO3无法比较的.举个例子,假设浓硫酸实际氧化能力是100单位,稀硝酸只有50单位,但由於常温下浓硫酸的氧化性被抑制,显现出来的氧化性可能只有20单位.而氧化Cu,需要的氧化能力我假设是30好了,那麼由於常温下浓硫酸氧化能力只有20,稀硝酸有50,所以就导致了稀硝酸氧化了Cu,浓硫酸不氧化Cu.但是氧化C我假设需要的氧化能力是70,那麼这样一来,加热浓硫酸以後激活了其原来的100氧化能力,所以能反应.但稀硝酸还是50不变,所以氧化不了C加热稀硝酸是不会增加其氧化能力的(其实可以,但温度对氧化性影响非常小,忽略不计)

文章TAG:缅甸为什么不跟中国通高铁缅甸  为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