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长江回鱼是无鳞鱼吗

是滴
也许是的。

长江回鱼是无鳞鱼吗

2,鮰鱼是什么鱼

鮰鱼是鲿科、鮠属鱼类。鮰鱼是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鮰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以长江水系为主,中国的黑龙江水系和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也有分布。扩展资料:注意事项:鱼苗投放鮰鱼的育苗要从正规的途径选购,在育苗放养之前要将鱼苗进行消毒,其次就是每亩一般只能放养鮰鱼一千条左右。为了调节水质,以及使鮰鱼更好的生存,最好是使用多品种鱼苗进行混养,使用白鲢鱼、用于、鳜鱼、鲈鱼等,千万不能投放鲤鱼和草鱼这类的抢食性鱼类,以免对鮰鱼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水质调节鮰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在换水比较方便的情况下,最好是勤换水。换水每次都是换掉其中的三分之二,还需要保留部分的旧水,主要是为了是鱼塘中存在适当的浮游生物,供鮰鱼捕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鮰鱼

鮰鱼是什么鱼

3,回鱼是什么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回鱼是什么

4,回鱼的头可以食用吗

好像没什么肉,不吃。
可以啊!鱼籽烧豆腐

5,鮰鱼属于什么鱼

鮰鱼,又名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鲶形目,鲿科,鮠属。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长吻鮠体色灰白,各鳍灰黑,吻锥形,向前突出,眼小,有四对须。属肉食性底层鱼类,喜夜晚捕食。生存温度0~38℃,最适生长水温25~28℃,20℃以下摄食减少、生长放慢;耐低氧与家鱼相近;性成熟期为3龄,雄鱼比雌鱼个体大,每年4~6月产卵。长吻鮠在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 ,鮠科 ,鮠属。外形与珠江流域的名贵品种斑鳠(俗称魽鱼)颇为相似 。身体呈纺锤形 ,头较小 ,吻尖而长 ,口下位 。体表光滑无鳞 ,体色背部呈灰黑色 ,腹部呈灰白色 ,体侧无黑色斑点 ,有脂鳍。生活于水体的底层,性喜群集 ,较温驯 。池塘养殖起捕率高 ,一网起捕率可达98%以上。对溶氧的要求较高,一旦缺氧浮头 ,容易造成死亡 。对硫酸铜、硝酸亚汞等药物比较敏感,不能按常规用药。生长速度较快 ,当年孵化的鱼苗 ,到年底可长到400~500克,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500克。在天然水体 ,长吻鮠以小鱼小虾为饵料 ,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完全摄食人工饲料。

6,回鱼片是什么鱼的肉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又名鮰鱼。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

7,鮰鱼是什么鱼啊

鮰鱼一般指长吻鮠,是鲿科、鮠属鱼类。鮰鱼的身体呈纺锤形,体表光滑无磷,眼睛小,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为粉红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鮰鱼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长江中钓鮰鱼的最佳时段通常是在长江的盛水时期,即每年的5~9月,是垂钓鮰鱼的黄金季节。尤其爱在水流湍急有漩涡的水体,或是水底下岩石或乱石的深水处。特别是阴雨天时摄食强烈。 鮰鱼喜欢集群,而且畏光,属于一种温水性鱼类且不耐低氧,生长的适温为13-30℃,而当水体中的溶氧量低于2.5mg/L的时候,便会出现浮头现象。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在大江大河激流乱石中生存,很难在湖泊中见到,溪或堰塘中不会有,它们的体重一般在1.5-2.5公斤左右,少数个体能够达到10公斤左右,春秋季节长江江口鮰鱼身体肥壮,肉质鲜嫩,是最佳的品尝时节。野生长江鮰鱼的体色特征是,背部青灰色,鳍部黑灰色,肚皮白色,俗称“琥珀背,白肚皮”,口感完全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粉白色的广东肥鱼。每年伴随着“阳春三月啖江鲜”的呼唤,河豚、刀鱼、鲥鱼跃上桌头。虽说这三者味道都是极鲜,但前者有毒,后两者又小刺繁多,价格又高。故常常让人望而生畏,含恨而止。倒是“长江第四鲜”——鮰鱼,博采众长,价格亲民,实乃最值得一试的江鲜。鮰鱼,南方又写作鮠鱼,我国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习鱼”。头呈锥形,尾长嘴小肚大,说是一种食肉的鱼。过去,在长江上游及支流,鮰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量较高,而湖北的石首,四川的乐山、北碚、南充、丰安等地为有名的产区。鮰鱼和清江鱼不一样,清江鱼指的是产于湖北清江库区的鱼,主要包括了红鮰、匙吻鲟、丁桂、江团、清江黑鮰等种类,而鮰鱼就是其中一种。而鮰鱼并不单单只是清江鱼而已,它被称作肥王鱼,除了分布在清江库中之外,还分布在长江、淮河、辽河、珠江、闽江等多种水系中。 鲥鱼、刀鱼、鮰鱼,被人们称为“长江三鲜”。野生长江鮰鱼规格:500克~2500克每条不等。

8,鲅鱼是什么鱼

鲅鱼也叫蓝点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马鲛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的俗称还有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蓝点马鲛(学名:Scomberomorusniphonius),鲭科,鲅鱼的1种。体长而侧扁,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口大,吻尖突,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一般体长260—520毫米,大者可达1米以上、重20千克以上,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东海、黄海、渤海均产之。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常结群作远程洄游。生长迅速,当年幼鱼叉长可达25~30厘米,1~2龄鱼平均叉长50厘米。
一种海鱼。

9,一个鱼一个回念什么字

鮰 huí 鮰鱼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这鮰鱼是何方神圣?据引进鮰鱼的昌岗中路粤菜食府罗先生介绍,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肥头鱼。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鮰 鮰huí 1.鱼名。即鮠鱼。参见"鮠"。 鮰 bullhead 亦称牛头鮰。亦称horned pout。 鮰科(Ictaluridae)鮰属(Ictalurus)北美淡水鮎类鱼。与斑鮰(I. punctatus)及其他北美大型种近缘,但尾鳍方而不分叉,体长不超过30公分(12吋)。黑鮰(I. melas)产於密西西比河流域,黄鮰(I. natalis)和棕鮰(I. nebulosus)产於落矶山脉以东,扁鮰(I. platycephalus)产於北卡罗来纳州及佛罗里达州之间的沿岸溪流。
鮰 huí ◎ 鮠鱼。
鮰huí 1.鱼名。即鮠鱼

10,泛水是什么

根据前几个人的回答可以归纳为:垂直墙面与屋面交接处的防水处理。
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 (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将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泛水,即屋面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建筑的屋面上常常会增加一些管道、烟囱或者女儿墙等构造,这些构造与建筑的屋面呈垂直状设立。为避免水平与垂直相交点上出现裂缝,需要将屋面的防水层延伸一段出来连续覆盖在交接点和垂直面上,此种防渗漏的设计被称为泛水。在铺加防水层前,还要先在水平和垂直交接面上抹灰找平,再加铺一层防水附加层,最后才将防水层覆盖到垂直面和交接处。扩展资料:排水情况:1、外排水:常用外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檐沟外排水、女儿墙檐沟外排水三种(图8-7)。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外排水方案,因为有组织排水构造较复杂,极易造成渗漏。在一般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和檐沟外排水两种。2、内排水:水落管位于外墙内侧。多跨房屋的中间跨为简化构造,以及考虑高层建筑的外立面美观和寒冷地区防止水落管冰冻堵塞等情况时,可采用内排水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泛水

11,肥鱼是什么鱼

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又名鮰鱼, 俗称江团、肥沱、肥王鱼,淮南人又称淮王鱼。 因其吻部较一般鮠属鱼类长,故被称为长吻鮠。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的部分江段和各大支流的下游水域,常见个体重1.0~5.0kg,为中型鱼类。生活习性:长吻鮠属温水性鱼类,最佳生长水温25℃~28℃,最适PH范围7.0~8.4,耗氧率明显高于其它家鱼,不耐低氧,长吻鮠性温顺,喜集群,畏光,不善跳跃,白天隐居,夜间四处觅食,多生活于江河底层。长吻鮠属温和肉食性鱼类,不同类相残。幼鱼主食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植物性饵料等,成鱼食用泥鳅、麦穗鱼、虾等。 扩展资料品质特性:宜昌长江肥鱼背部琥珀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其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滑如玉、入口即化、味淡雅甘醇,尤其所炖鱼汤,白若琼浆、润泽爽口、甘如玉液,其鳔肥厚,自古以来为食中珍品。营养价值:长吻鮠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水分≤85%,蛋白质≥13.7%;总脂肪≤3.23%;灰分≤1.1%;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总量≥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宜昌长江肥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吻鮠
肥鱼一般指三峡肥鱼即宜昌长江肥鱼。一般生活在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出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为食肉型鱼类,喜夜晚捕食,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扩展资料三峡肥鱼做法:主要材料:三峡肥鱼,大蒜,金针菇,豆瓣酱,豆豉酱,姜片,大葱,小葱,红辣椒,啤酒,油,盐。1,将肥鱼切成小块, 其他原料准备好;2,烧锅开水, 加入少量的油盐, 下入金针菇焯水;3,将焯过水的金针菇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和几滴橄榄油, 搅拌均匀;4,垫在容器锅底;5,锅中放入适量的油, 下入大蒜头煸炒;6,直至微微焦黄, 捞出来放入小碗中;7,将肥鱼表面水分吸干, 放入蒜油中煎一下;8,煎至表面微微发黄后捞出放入盘中;9,剩余锅中的油将葱段、姜片、红辣椒、豆瓣酱和豆豉酱一起爆香;10,下入煎好的肥鱼段, 轻轻地翻炒;11,再加入没过原材料的啤酒;12,大火煮开后加盖煮上六、七分钟;13,揭开盖,下入刚炸过的大蒜一起煮;14,加入适量的盐来调味;15,大火收汁直至浓稠,将烧好的肥鱼平铺在垫有金针菇的锅中;16,最后在表面上撒些小葱段, 鲜嫩味美的蒜香肥鱼就做好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肥鱼
肥鱼就是肥鱼 这种鱼洄游在长江虎牙滩到南津关一带出产肥鱼,鱼肉十分鲜嫩。 可以做肥鱼锅 味道很鲜美的,另外红烧 清蒸 都可以的
肥鱼就是肥鱼仔,肥鱼仔粥 特色:此粥米粒韧润,味道鲜美,醇香可口。肥鱼仔粥 配料:1、主料:糯米150克,净赤鱼肉(加力鱼)150克,熟猪五花肉50克,冬菜15克。2、辅料:蒜泥适量,水发香菇25克,胡椒粉5克,嫩姜50克,精盐5克,味精5克,油炸葱末、芹菜末、白酒适量、猪骨汤300克。肥鱼仔粥 制作方法:1、将猪五花肉、赤鱼肉分别洗净,切成小丁状,香菇、嫩姜洗净切成细丝。 2、糯米浸泡后上蒸笼蒸熟,冲水待用。3、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烧沸,放进蒸熟的糯米,搅动,以免成团,烧煮片刻,放入猪五花肉、香菇、冬菜、赤鱼,然后放入精盐、味精调好味,起锅盛入碗内,加上嫩姜丝,撒上炸葱花、芹菜末、蒜泥、胡椒粉、白酒,即可食用。
鲤鱼
肥鱼,又称回鱼,鲜嫩肥美,并且无刺,吃肥鱼就像吃肥肉一样的,入口即化。它同样也是宜昌的特色鱼,据说,在浩浩荡荡的长江里唯有宜昌这一带才有真正的.地地道道的肥鱼。桂花鱼,身上有美丽的花纹,约有五到七寸长,三指宽,小巧玲珑,煎煮之后,十分入味儿。还有江鲢,味道可以和肥鱼媲美,价格却很便宜,可谓是物美价廉,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由于鱼的种类繁多和各地方吃鱼方法和习惯的不同,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鱼文化,如:宜昌点军区有著名的吃鱼一条街;景区三游洞更是吃肥鱼的好地方,肥鱼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招牌

文章TAG:回鱼是什么回鱼  是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