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分类是基于体型和毛色微弱的区别来划分的,并未通过基因分析进行验证。危险的黑足猫:黑足猫战斗力非常强。黑足猫虽然小,但是本领却不小,它们是天生的猎手。黑足猫和大部分豹科、猫科动物一样,拥有锋利的爪子和尖利的牙齿。而且黑足猫的弹跳能力也非常好,奋起一跳高度可达1.4米,距离超过2米,这相对于它们的体型来说绝对是特别厉害的。

所以别说正在地面贪吃的鸟类难逃它们的嘴巴,就连大一点的开普野兔、跳羚幼崽等等也难逃被黑足猫锁喉,甚至它们凶猛起来能攻击比它们体型大四倍的小羊。当然还有更夸张的,在博茨瓦纳的当地人甚至相信它们能够捕杀长颈鹿,不过这是没有经过证实的,这种说法可能纯粹只是为了凸显黑足猫的厉害之处。黑足猫捕猎成功率非常高。黑足猫因为本身新陈代谢旺盛,一晚上就需要进食自身体重20%的食物,因此需要不断捕食。

或许正是这种原因造就了这个超级厉害的捕食者,黑足猫的捕猎成功率达到了60%,一晚上就能够捕捉到10-14只老鼠,平均每50分钟就能抓到一只,是猎豹六个月的总量,是狮子的三倍有余,堪称非洲大陆上最致命的“猎人”。老鼠、兔子等大多数猎物直接被黑足猫撕咬头部或颈部杀死,蛇类则是通过反复攻击头部直到其受到足够的惊吓或感到疲劳后才撕咬完成猎杀。

而黑足猫的捕猎成功率高又来源于它们的捕猎技巧,黑足猫会使用三种不同的狩猎方式,在快速的捕猎过程中,黑足猫会迅速且随机的从遮掩物中寻找猎物;在不急不慢的捕猎过程中,黑足猫则采取另外的方式,它们会悄悄的在遮掩物中前行,用它们优秀的听觉定位猎物;当然,这种不需要怎么喝流动水的动物也会和其它猫科动物一样,它们也会埋伏在啮齿动物的洞穴旁耐心等待两个小时以上,直到成功捕杀这个吓破胆的猎物。

捕猎者也是“猎物”:黑足猫虽然性情凶猛,捕猎能力强,捕猎成功率高,堪称最致命的猎手之一,但是这是相对于同体型的。面对比自己大很多的猎物,它们也没有办法对付,除非那些动物都和人类一样主动把脖子放在它们的嘴巴边,或者能够攻击到的范围内;如果遇到比自己大很多的食肉动物,也会成为食物,例如遇到黑背豺、薮猫、家犬和雕鸮。

在Benfontein运动农场,科学家特意捕获了4只黑足猫并佩戴了项圈用于研究,很快就有了结果,一只亚成年的雌性在捕获释放1个月后被其它动物杀死,从尸体上的咬痕判断应该是狞猫干的。10个月后,又有一只成年雄黑足猫被其他捕食者杀死,根据食痕和足迹判断,是黑背胡狼干的。看来,黑足猫的生活还真是艰辛,绝对的体型和杀心面前只有死路一条。

难怪黑足猫被赶到夜间活动。结语:黑足猫之所以危险,堪称世界上最致命的小猫咪,正是因为它们拥有猫科、豹科动物的身体特征,锋利的爪子,尖利的牙齿,又拥有超高的捕杀成功率,甚至能杀死比自己体型还大的猎物。但是,如今黑足猫也面临灭绝的地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定为易危物种,其数量估计只有一万多只。而黑足猫之所以锐减的这么快,主要和人类的活动有关。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黑色  不能养黑色的猫吗  为什么不能养黑色的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