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线信用卡还款怎么操作

你可以到支付宝、卡宝宝网等知名网站还款,也可以直接到该银行网上去还

银联在线还款,在线信用卡还款怎么操作

2,开通银联在线是什么意思,是指开通网银吗

“银联在线支付”是中国银联为满足各方网上支付需求而打造的银行卡网上交易转接清算平台,也是中国首个具有金融级预授权担保交易功能、全面支持所有类型银联卡的集成化、综合性网上支付平台。 银联在线支付是由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共同打造的银行卡网上交易转接清算平台。

是,开通银联在线支付注册以后可以直接网上购物,不用网银,购物的时候你的注册手机号会受到一个验证码输入就行了

银联在线还款,在线信用卡还款怎么操作

3,什么是银联在线支付?

是银联在线的用户无需开通网银即可实现网上支付,支持的卡包括借记卡、信用卡、储值卡等。现在无卡支付方式涵盖了各项银行卡业务和功能,特别是通过无卡支付预授权的功能,真正实现了在线交易的金融级担保,实现预授权的金融级担保。而且目前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东方航空、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当当网等商户都支持银联在线支付。想更详细的了解介绍和使用方法及流程等可上银联在线支付网站

网上支付的方式啊

好东西啊

在线支付就是网上给人家钱,买人家东西啊

不错不错

我喜欢这种支付方式

银联在线还款,在线信用卡还款怎么操作

4,银联在线支付的操作流程

1、认证支付流程 银联收集用户银行卡信息,将短信验证码发送至持卡人输入的手机号,待银联短信验证码验证成功后,通过现有跨行交换网络发送个人银行卡信息与手机号码至发卡银行进行验证和授权处理。 2、快捷支付流程 仅支持银联注册用户使用,通过预先收集持卡人的注册账户信息和银行卡关联关系,规避网上泄露持卡人银行卡敏感信息的风险。在支付时,持卡人输入账户信息和手机号码,待银联验证短信验证码和账户信息成功后,通过现有跨行交换网络发送银行卡信息和手机号码至发卡银行进行验证和授权处理。 3、储值卡支付流程 储值卡支付是指持卡人使用储值卡进行互联网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银联在线支付”的非注册用户也可以使用“储值卡支付”,支付时无需手机验证。储值卡支付的支付流程如下: ① 用户在商户网站选择 “银联在线支付” ② 选择“储值卡支付”方式,输入储值卡卡号、密码和校验码,点击“下一步” ③ 支付成功 4、网银支付流程 网银支付是用户通过银联跳转,最终在银行网银页面完成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网银支付的支付流程如下: ① 用户在商户网站选择 “银联在线支付” ② 选择“网银支付”,并输入用于支付的银行卡号,点击“下一步” ③ 在网银页面上,按银行网银的要求输入相关的支付信息。 ④ 支付成功

5,我的信用卡我已经把钱还了,可是预约还款又扣了,怎么办?我多余的...

多还信用卡的钱可以放里面还下个账期的款,也可以取出,但是取出时银行是要收手续费的。 对于取出溢缴款,各家银行收取手续费的标准也不统一,最低收费比例由0.5%—3%不等,最低基本收费由1元—30元不等,最高封顶收费由50元—500元不等,部分银行甚至只有最低收费,最高收费不封顶,持卡人如果要取出多存的款项,可能需要支付数额不菲的手续费。 扩展资料: 信用卡使用注意事项: 因为信用卡本身是没有钱的,信用卡取现就等同向银行借钱了,利息是非常高的,并且是以日计算的(具体利息计算方法可以向发卡行了解)。万不得已就不要取现。 如果信用卡设了密码,刷卡消费时需要输入密码,如果不设密码,签名确认消费就可以了。如果别人冒用签名消费,责任是不在用户身上,银行需要赔偿用户的损失。如果凭密码消费,信用卡遭盗刷,商家是没有责任的。 如果信用卡到期没有以最低还款额还款,不但会扣罚高额利息,还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如果以后想向银行贷款,或者办一些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事就比较麻烦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用卡

这种情况多余的钱也是存到信用卡上去了,可以把它取出来,或者是把他拉去用了。

多扣的钱在你信用卡里,抵扣未出账单,如果你希望退回扣款的话,可以联系银行申请。

我用的是建行信用卡,也绑定了约定还款账户,一般这种方式会在到期还款日前一天晚上生成扣款文件,所以不建议在这个时候主动还款,不过没关系,多余的存款仍在这张信用卡中,可用于抵扣之后的交易。

查查你的信用卡,看这笔钱是否到账,如果没有到账,到开卡银行申请查询。最好是在网银上查查信用卡收支明细就清楚了,若没有开通网银,可自助开通。操作:登录建行网站,点个人网银下方的“马上开通”——选择“便捷支付客户网上自助开通”下方的“现在开通”,根据提示操作即可。

你咨询的这个问题如果提前还了又被扣了那么及时给银行客服打电话告知,要求限期返还给你

6,境外支付机构迈入内地市场,微信搭银联海外揽客_

编者按:本文来自“财经”,作者 张威。36氪经授权转载。

腾讯金融的支付国际化布局主要依靠两条路径,一是通过跨境支付满足中国游客境外旅行的便捷支付需求;另一方面,在微信用户量比较高的地区,落地了微信钱包以及微信马来钱包,延揽海外客户

进入10月,持有微信香港钱包的香港居民在内地可以使用微信购买高铁票、打车、享受美食等服务了。

微信香港钱包于本月26日宣布的,作为首家提供上述服务的支付工具,这意味着内地清算市场正式对境外支付机构打开。早在三年前,内地用户就可在香港使用微信跨境支付进行消费,但是香港用户在内地商户消费却迟迟不能用香港微信支付。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向《财经》记者表示,之前一方面受政策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系统搭建等技术影响,微信香港钱包在内地支付,不仅要搭建系统还有汇兑问题。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中国人民银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本次合作将由财付通、微信香港钱包、中国银联以及银联国际四方共同完成,此次合作具体的合作模式为:中国银联和银联国际将通过系统升级改造,完成与财付通、微信香港钱包之间的资金结算。

四方合作的模式体现为:香港用户在内地使用微信香港钱包进行消费后,产生的资金结算流程将由微信香港钱包对接银联国际,再由中国银联对接财付通,转接交易并清算资金。

“支持内地客户到香港使用微信支付,以及支持香港用户到内地使用香港微信支付都是腾讯金融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近腾讯金融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腾讯金融的支付国际化布局主要依靠两条路径,一是通过跨境支付满足中国游客境外旅行的便捷支付需求,目前已支持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合规接入,支持超过13个币种(包括人民币)直接交易。另一方面,在微信用户量比较高的地区,例如香港和马来西亚,分别落地了微信香港钱包以及微信马来钱包,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移动支付生活服务,并持续努力拓展更多线上、线下移动支付应用场景。

微信香港钱包是腾讯在WeChat上专门为香港用户提供的移动支付服务。2016年春节,腾讯以港币红包将微信香港钱包带到香港,为当地用户带来移动支付体验。自2016年8月获得香港金管局颁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腾讯在香港的移动支付业务稳步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此次国际化搭上的是银联的清算系统。今年4月和9月份,中国银联宣布分别与财付通和蚂蚁金服进行合作签约。

“作为专业的清算组织,银联具有专业的清算能力,特别是旗下拥有银联国际,国内卡组织和支付机构拓展境外支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赵鹞说,如果没有清算组织,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可能完成这个服务,所以这个合作是双赢的结果。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AlipayHK(支付宝HK)电子货币包于跨境支付技术层面也已准备就绪,正在和内地以及多个国家及地区有关部门和商户洽谈合作的最佳方案。

分析人士认为,财付通、微信香港钱包接入银联转接清算系统,落实两地监管对跨境交易的信息流、资金流的相关要求,能够保障微信香港钱包用户跨境移动支付安全、合规。

赵鹞认为,微信和银联的合作,大层面讲可以促进内地、香港一体化,香港人能够使用大陆支付系统在大陆进行小额零售支付,是一个非常好的支付便利。从支付方面来看,要做大支付,就要不断扩展受理范围。“微信和支付宝在大陆已经很高的占有率,香港是大的国际市场中心,占领香港很容易将业务移到东南亚。从现有的路径来看,在抢占香港、新加坡之后,两家巨头下一步将重点布局东南亚。”

据了解,在微信香港钱包支付的汇兑问题上,用户支付时,微信香港钱包将自动将需要支付的人民币金额,换算对应的港币金额,用户可通过钱包余额、已绑定的信用卡或银行卡中的港币进行支付。不过,首批接入的内地商户主要为12306、滴滴打车、美团、大众点评等覆盖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商户。

据了解,推广期间,微信香港钱包暂不向用户收取手续费,但用户须注意有关交易金额将按人民币实时汇率进行港币兑换。若用户未登记个人资料,每个微信香港钱包账户在内地微信支付商户交易不得超过港币25,000,单笔交易不得超过港币10,000。完成身份认证后,用户将获得更高的支付额度。

在内地清算市场对境外支付机构开放之外,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去年在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曾指出,我国要全面开放支付产业的交易、清算和结算环节,全面放开账户、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统业务。

“虽然支付行业近几年规模迅速扩张,战场从线上转移至线下,但我国支付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并不高。”范一飞介绍,特别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引入方面步子迈得不大、不快,例如境外一些有实力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早已在全球展业,中国却没有引进来;部分市场机构走出去开疆拓土的底气不足、储备不足,即使走出去了也打不开局面;一些机构走出去了,但还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业务,离做大做强还有差距。

7,前有支付宝微信,后有国家队杀入,移动支付混战线下_

当移动支付市场形成双雄争霸,阿里、腾讯双方激战正酣之时,银联发布的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入场,以春节红包的形式发起攻坚战。

“云闪付”堪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支付工具,银联的用户基数也远超微信和支付宝。2018年,移动支付线下混战将比以往更甚。

【博弈】

2016年,微信支付获得腾讯年度最高级别的产品奖项“名品堂”。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称,微信支付2016年线下份额已经全面超越支付宝。

但支付宝并未就此放弃,在2017年开始了反击战。

先是小微商户。微信月活用户数高达9.8亿,而支付宝用户数量为5.2亿。微信用户基数更高,大量街边店、小摊贩的店主将微信收款码打印出来收款。不过,支付宝在2017年斥以重金,加大了针对小微商户的收钱码推广力度。用户无需有支付宝账户,只要有银行账户并关联手机即可生成支付宝收款码。比之微信收款码,支付宝收款码的一大好处是提现至银行卡免费,支付宝甚至免费将制作好的二维码用EMS快递给用户。

这帮助支付宝拓展了大批小微型商户。第三方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支付宝占比从一季度的54%扩大到二季度的54.5%;微信支付背后的财付通则从上季度的40%回落至39.8%。

除了小微商户,大型商超是双方争锋的焦点。阿里巴巴2016年起就用真金白银收购传统商超股份,开启新零售的布局;腾讯则先后将永辉超市、海澜之家5%股份纳入怀中,亦收购万达商业股份,落子智慧零售。阿里巴巴和腾讯均打造了针对商场的智慧门店。以服装品牌为例,2017年9月,阿里巴巴与服装品牌Kerr&Kroes推出基于虚拟试衣的新零售落地方案;2017年12月,腾讯与绫致时装联合打造了功能相似的智慧门店。

再者是公共交通。马化腾、马云亲自上阵为各自乘车码站台。2017年9月13日和11月16日,马化腾先后现身合肥和广州,用腾讯乘车码搭乘合肥公交和广州地铁;12月5日,马云在上海地铁体验了“动动嘴”买票、“刷刷脸”进闸机项目。用马化腾的话说,“乘车码所覆盖的公共交通系统,是下一个高频、高黏度、低额度的交易场景。”

在大出行中,共享单车同样具有“高频、高黏度和低额度”的特点。在日渐拥堵的都市里,短距离出行是刚需,共享单车使用频次将不低于网约车,是双方争锋的另一个战场。腾讯先后参与了摩拜单车C轮、D轮投资,并于2018年2月再度增持摩拜;曾经错过滴滴的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没有放过这一市场,2017年12月4日,蚂蚁金服领投哈罗单车3.5亿美元D1轮融资;2018年2月初,蚂蚁金服再度战略投资ofo小黄车。

在海外市场,两家公司同样竞争激烈。2017年9月26日,蚂蚁金服与长江和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运营香港版电子钱包——支付宝HK;10月31日,腾讯公司旗下“微信支付HK”团队在香港宣布推出3项升级支付功能。

马化腾曾公开表示和马云的竞争多到了自己都困扰的地步。可以看到的是,两家公司在移动支付的投资方向和战略布局越来越像。在线下场景,已经很难找到只支持一种支付方式的领域。

【搅局者】

而正当双方激战正酣时,“国家队”银联却高调入场。

2017年12月11日,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平台共同发布云闪付,央行副行长、银联总裁等人亲自站台。今年春节前夕,云闪付加入了红包战。2月2日至3月2日,用户通过“云闪付”App完成登录、签到、邀请、转账等任务,即可获得四大新春红包,红包金额最高可达2018元。

早在2014年,微信正是通过红包打开了移动支付大门。云闪付的登场意味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共同迎来了实力搅局者。

云闪付是统一的银行移动端入口。用户可以通过云闪付绑定和管理各类银行账户,并使用各家银行的移动支付服务及优惠权益:银联二维码扫码支付,各类手机Pay开通申请,信用卡全流程服务,Ⅱ、Ⅲ类账户开户,个人实时转账及各类场景消费支付。

这也意味着,云闪付集齐了支付软件的所有功能。相比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云闪付信用卡还款免手续费,支持银行卡之间实时转账。

另外,云闪付在用户基数和渠道资源上有优势。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绑定银行卡后方可使用,而每一张银行卡都是银联的使用主体,云闪付在线下用户基数上要超过支付宝和微信。在线下渠道,大型商超相继接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这些商超本来就是银联Pos机的主场。

当银联这只大象开始起舞时,效果也随之显现。银联2月6日发布的最新交易数据显示,2017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93.9万亿元,同比增长28.8%;随着“云闪付”App的推出,2017年12月银联二维码交易笔数较6月大幅提升超4倍。

不过,云闪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盘活现有用户、把线下渠道向线上引导是银联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综合性商超采用微信或支付宝解决方案扫条形码支付,街头小贩则可以采用二维码收款。微信和支付宝互为竞争对手,也联合打造了无现金国度,银联从这两家公司抢夺市场绝非易事。可以预见的是,移动支付将在2018年迎来混战。

8,“断直联”冲击:代扣通道告急,已有银行线上放款业务被逼停_搜狗...

编者按:本文来自“新流财经”(微信号:xinliucaijing),作者:松子同学;36氪经授权转载。

年终,金融行业的紧张氛围丝毫没有被渐渐袭来的节日气息所感染。寒冬未深,监管层的动作不断,传统银行领域传来了透着凉意的消息。

困境:部分银行线上放款被逼停

“上周有的业务线已经全停了,”近日,一位传统银行管理层人士感慨,受到支付行业“断直联”工作的影响,目前其他行卡代扣通道尚无法接入“双联”(银联和网联),只能依靠直接对接第三方支付机构,属地监管要求其断开直联后,相关业务只能暂停。

“被要求断直联的支付交易,包括快捷支付、条码支付,还有银行在直销银行中使用的二类户他行卡绑卡充值等业务,其实底层就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代扣通道。”他补充道,“如果各家银行收单交易上游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代扣通道都断了的话,互联网金融业务、二类户充值、网贷还款都会受到致命性的打击。”

虽然这并非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确有部分地区的监管层在当下“双联”尚不能提供成熟的收单侧产品时,要求当地银行的收单侧交易必须断开直联。

如此,一些银行直销银行业务的二类户他行卡充值、互联网贷款他行卡扣款、甚至资金存管业务中的支付业务,都受到直接影响。

一筹莫展的不止一两家银行。最近两周以来,已经有不少银行人士同样受到相同的困扰。眼看着需要进行他行卡代扣还款的互联网贷款产品临近下一个集中还款期,只能直联第三方支付机构来代扣的银行在监管要求面前又尚无对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有其他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被持续逼停。

2017年底开始,支付行业“断直联”的大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一年有余,而各大银行的断直联工作似乎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理想状态下,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只需要及时接入“双联”就能继续展业。

但这背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支付业务的断直联,其实分为收单侧和发卡侧。业内常见断直联工作的可喜进展,其实是许多银行和支付公司在发卡侧接入“双联”、断了直联,而非收单侧。

在一些监管要求更严格的地区,代扣业务收单侧直联的“断与不断”,成为了当地银行间讳莫如深的话题。

矛盾:收单侧的“断与不断”之难

其实,除了作为发卡行,银行也在很多业务中属于收单侧的角色,例如用户绑定他行卡为本行的二类户充值时,或者用户绑定他行卡为本行贷款产品还款时,“本行”此时就在收单侧。

举例来说,假设用户绑定B行卡还A行贷款产品,那么不断直联,最简单的清算链路是:

“银行A(商户角色)—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卡行B”。

这个交易场景中,A行上送扣款的交易信息给第三方支付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再上送给B行。发卡侧断直联之后,清算链路变成了:

“银行A(商户角色)—第三方支付机构——网联/银联——发卡行B”。

这个路径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上游,也就是靠近发卡行侧的这部分,可以看到已经接入“双联”,断开了直联,这也是目前银行直销银行业务中最常见的断直联后的情况。

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下游,银行A属于收单侧,在普通的消费场景中等同于商户角色,但部分地区监管层则认为,银行A本质上仍是银行,按照对281号文的字面理解,银行A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收单侧的直联,也应该断开变成:

“银行A(商户角色)—网联/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网联/银联——发卡行B”。

尴尬的是,由于“双联”在收单侧并无成熟的转接清算产品,网联的协议支付也属于发卡侧产品,目前几乎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银行卡代扣通道在收单侧都没能接入“双联”。

目前唯一可尝试的,是银联早前的一个全渠道产品可为银行做收单侧转接,但该产品具有“限额低、不稳定、价格贵、支持银行少”的特征,几乎处于“不可用状态”。

这种情况下,如果严格按照代扣交易双侧断直联的要求,强行断开银行收单侧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直联,“双联”又还没有准备好成熟的替代方案,就意味着银行的互金业务(只要涉及他行卡支付的)只能走入停摆的困局。

据了解,真正在支付链路双侧都做到断直联的,目前只有微信和支付宝的条码支付(下简称A/T条码支付)。银行卡代扣的收单侧断直联,在客观条件上,实则还有一段路要走。

博弈:合规化与持续性之争

支付业务合规化进程正不断加快步伐,但银行收单侧的支付通道正“青黄不接”。

2018年底,一份西南某地的监管机构下发的关于“断直联”有关事项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求辖区内各银行关闭所有与支付机构直联的通道中,包括但不限于发卡侧业务、收单侧业务以及与支付机构直接传递其他交易信息、交易指令、退款信息、活动积分信息等相关业务。

部分地区监管政策的收缩,进一步激化了银行互金业务、直销银行业务的持续性与支付业务合规性的矛盾。

可以推测,如果严格按照双侧断直联的要求,那么在没有替代方案之前,不止传统银行,微众银行等在内的多个互联网银行,更要承受巨大的持续性展业压力。

一旦银行卡代扣无法在断直联后正常进行,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跨行代扣还款失败,银行需要临时提醒借款人更换还款方式,借款人发生逾期的概率更高,进一步引发投诉和借贷纠纷。

如果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被迫暂停,一方面银行业务连续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银行资金收紧,意味着助贷、联合贷款的开展受阻,甚至波及整个民间信贷行业的发展。

“很多银行开展的资金存管业务也要受到影响,这就很严重了。”一位城商行人士表示,“存管业务的他行卡充值必须用到第三方支付的扣款通道,但若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在收单侧不能有直联交易,现在‘双联’又无法转接,路就全堵死了。”

对此,一位民营银行人士建议:要么在地方监管并未提出严苛要求的情况下,正常按照发卡侧断直联的模式继续展业,要么直接就此与人民银行总行进行沟通。

“银行在收单交易中,其实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只是上游的商户而已,”某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下游交易信息的上送就算是直联,但这一通道也只是由银行自身使用,一些地方监管要求银行代扣业务收单侧断直联,可能是对281号文的“过度解读”。

实际上,从A/T条码支付断双侧直联、接入“双联”的成功案例来看,“双联”上线银行卡代扣业务收单侧产品并不存在较大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等待时间和资源的匹配。只是,在“双联”解决这个问题之前,目前银行卡代扣业务收单侧断直联都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目前,最让一些银行业人士担心的问题是,属地监管不愿给银行收单侧断直联提供合理的时间和代替方案,反而先大范围地喊停银行收单侧直联,全国范围内的直销银行业务、线上放款业务大面积停摆,对身处寒冬的整个互金行业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也想合规地开展业务,但总要给我们一条可选的路。”对他们来说,就算急于奔向合规的下一站,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耐心等待一条修葺充分的路。

9,从信用卡还款免费模式的终结,我看到了支付行业的潮水变化_

编者按:本文来自“周天财经”(ID:techfinsight),36氪经授权发布。

这十年来,从来没有一款互联网产品像移动支付这样,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也正因此,微信支付这款国民级产品的细微调整,引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当微信官方近日宣布:自2018年8月1日起,通过微信进行信用卡还款,每笔还款按还款金额的 0.1% 进行收费。

一谈到收费,部分用户心中的微妙平衡就被打破了,但微信支付其实也有难言之隐,因为每一笔还款背后都会产生支付通道手续费,腾讯一直在默默地自掏腰包进行巨额手续费补贴。

起于微时,这笔费用还不显著,但随着用户基数和还款金额迅速变大之后,通道手续费成本就会变得异常庞大,实力雄厚的腾讯终于也有了撑不住的一天。

据十字财经引述一家国有大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的话来说,即使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微信支付仍然要补贴万分之五左右的手续费。

这笔费用其实就是银行向腾讯收取的通道费用。比如,用户使用微信支付中绑定的 A 银行的储蓄卡,如果向 B 银行的信用卡还款,A 银行会向腾讯财付通收取通道费。

其实,这只是成本的一部分,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保障用户资金安全、降低盗损率,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来加持。即便不算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的费用,一位优秀技术工程师的年薪通常以百万计,Pintech CEO 魏伟跟我测算过,维持一支百人规模的顶级技术团队,每年就是数亿的成本。

无数的细节改进和经验积累,才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相当好用的移动支付产品,很多用户习惯了快捷实时、账单透明、定时提醒的服务,心知肚明「回不去了」,但习惯了免费的人,可能很容易忘记商业的基本常识:天下没有永远的「免费午餐」,任何产品和服务总有成本,总需要有人为此买单。

「免费」通常是产品诞生初期内快速吸引用户的一种商业策略。但完成获客并不是终点,一款产品必须通过源源不断地改进,才能服务好用户,后期的收费之举,才能让商业更加可持续,在此基础上,用户也才能享受到持续迭代带来的品质升级。

当初那些靠补贴和免费模式大行其道的 O2O,让用户获得一时爽快,但却违背了基本的商业规律,最终这些上门项目一个个黯然收场,给互联网创业留下了一个惨痛的教训:免费虽好,可不要贪杯。

1、机会成本也是成本

其实,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一样成本,是移动支付产品帮我们节约,却被我们忽视了的,那就是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我们为了做一件事(比如往返线下网点),所放弃的原本该享有的东西,比如工作时间、或是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我自己是微信还款功能的长期用户,日常我会把闲钱以定期自动扣款的方式存入理财通里,然后再通过自动还款的方式直接让理财通帮我还款,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就同时实现了理财 + 还款两种功能。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我不再需要每时每刻都在银行活期账户里存着一笔钱,以备信用卡扣款,这笔钱可以先放到货币基金中赚取利息;二来,自动化节约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不需要我再时刻惦记着还款,对于信用卡用户来说,最大的痛点其实是忘记还款导致的逾期,影响信用记录。

因此,无论是从效率的角度,还是从安全的角度,我都更加省心了。有一个管家这样的角色,帮我优化精力分配,即使需要一定付费我也基本能够接受。

再说说我与商业银行打交道的一些经历吧,作为一名 90 后,既生活在 2013 年之后的移动支付时代,也对 2013 年之前的生活经历记忆犹新,应该有一些发言权。

如果不是因为互联网公司优质服务的倒逼,让商业银行担心失去用户,我们可能仍然会停留在跨行转账、异地取款等等名目繁多的收费时代里。0.1% 的收费?不存在的,1% 的收费标准只是起步价。

我仍然记得自己毕业后第一次使用银行进行大额支付时的心情。当时月薪不足四千的我,需要一次性把七八千块钱的房租转给房东,一是到线下网点光来回就花了一个小时;二来,转账手续费就被收了几十元,让我心疼不已,但更让人不放心的是,那时候银行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不会立刻收到转账成功的反馈,同样也让人提心吊胆,因为在陌生的环境里,误操作的概率其实不低。

不仅仅是转账,几年前,还信用卡也是一件需要自己跑到线下网点才能完成的事情。赶路、排队等待倒是其次,最怕的是因为太忙没时间还款而导致逾期。

这些年银行的确取消了不少收费名目,网点也摆上了免费糖果和茶水,但服务体验的改善其实还有很大空间。因为服务质量从根本上来看,还是与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有关。

不妨说说我个人最近的两次体验:我在四大行中的一家银行开户办卡,起初一切顺利,唯独网银这一项功能需要再来一趟才能开通,我问为何,工作人员说是因为他们的系统无法做到实时办理,都是等到一天结束,才把这一天的开卡信息汇总到一起集中办理。原本一趟可以解决的问题,最终让我在酷暑里跑了两趟,还耽误了小半天的工作。

另一个案例是,我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开通香港账户之后,该行并不支持在手机 APP 里激活账户,而是需要在 web 端进行激活。等我打开电脑,登陆该行主页,又要求我下载安全控件,我照办,结果又发现官方提供的安全控件并不支持我所使用的 Mac 电脑,导致我需要找一家网吧用 Windows 系统的 PC 进行相应操作,而这是一个更加复杂且不安全的环境。

西方有一句谚语,叫「魔鬼藏在细节中」,互联网公司拥有的产品团队早已帮用户把各种边边角角的不便给解决了,但我相信仍然有很多银行经不起这样的考验,由于他们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即使一些服务模仿互联网实行免费,却也没有减少用户太多的奔波之苦,依然让用户兴奋不起来。

在科技媒体写了几年互联网金融报道,我有一个观察:移动支付巨头和商业银行有一个根本的理念区别是,支付巨头习惯于用自己的技术实力来提升用户体验;而商业银行遵循传统的风控原则,为了免责,习惯于让用户自己承担更多的成本,比如多跑几趟,比如依赖 PC 设备和 U 盾这样的旧时代产品,而非靠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时代的技术。

可见,在金融行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免费,而在于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如果没有真正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用户依然会付出许多原本可以节约下来的成本。

2、互联网公司的真正生命力不在于免费

谈起免费,我回想起开互联网免费先河的鼻祖——雅虎,这家曾经一度达到千亿美金市值的巨头,最终在前年以四十多亿美金卖身,其遭遇的启发意义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出很酷的产品,找准商业模式,远比仅仅用免费圈住用户更为重要。雅虎当初掌握着大量流量,却错过了搜索、社交多个风口,而最初通过免费获得的用户其实并不忠诚,很快就因为雅虎没有杀手级的产品,而投奔其他平台。

同样的道理,即使在多项服务开始免费之后,根据易观和极光大数据显示,多家用户过亿的商业银行 APP,日活仍然仅有数百万。

这说明吸引用户的并不仅仅是免费,归根结底还是产品与服务水平,这才是互联网公司的生命力所在。当下,用户的付费意愿正在增强,比如中国网络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在逼近亿人大关,大家在意的不是付费与否,而是获得更好的视听享受。

以免费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正在落幕,付费终将成为一种常态和趋势。如何让用户觉得付费「物有所值」才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移动支付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便捷程度大幅超越了当时市场上所能找得到的同类服务,解决了诸多用户痛点,才有了如今庞大的生态。

收取千分之一还款手续费的无奈之举,正来自于微信支付规模迅速做大这种「幸福的烦恼」,根据某知名第三方调研公司的报告,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约为 8.9 亿,其中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和QQ钱包)用户 8 亿多,支付宝用户 6 亿多,二者渗透率分别为 85.4% 和 68.7%,前者在社交场景具有优势,后者在电商场景保持领先,共同构成了今天的两强格局。

以微信支付为例,依托于人际关系所产生的社交支付,比如发红包和转账两个应用场景,让用户积累了余额,有了想花掉余额的冲动,用户自然会到线下频繁使用微信支付。

在弥合城乡差异,促进技术下沉方面,微信功不可没。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春节回家,年轻人和长辈之间会有互发红包的行为,长辈迅速积累了一些微信余额,哪怕只是十几块钱,当他们看到群里便宜商品的拼团信息,自然会转化为购买行为,这在无意中带动了长辈们的网购行为,拼多多就是这样迅速在微信体系内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电商的。而长辈们受微信产品的带动,也得以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便捷。

最近,微信上线的亲属卡功能,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长辈移动支付习惯的窗口,过去,出于对新鲜事物的谨慎,长辈们对绑卡行为心存忌惮,但今天子女绑好自己的卡,供父母消费,大大降低了信任门槛,父母们很容易就变成移动支付的积极使用者。现在,我每天都能在微信里收到父母使用亲属卡消费的通知。一款集社交与支付于一体的产品,既帮助子女尽孝,又帮助父母享受移动支付红利,这对亲情纽带的巩固,是金钱本身所买不到的。

而当生活在四五线城市、乡镇的长辈们带着微信里的余额去倒逼线下商家支持移动支付时,传统零售行业的收银环节也被改造而变得信息化、透明化了,这就是小小的功能改进所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

好的互联网产品,靠的不是免费和补贴走四方,而是解决了实际问题,才获得用户自发的传播。

看待信用卡还款功能收费的另一个角度是微信支付规模的迅速扩张,而迅速扩张离不开诸多产品细节的优化,红包和亲属卡都是例证。这些细节汇聚在一起时,他们将改变支付行业格局的潮水方向。


文章TAG:银联在线还款  在线信用卡还款怎么操作  银联  银联在线  在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