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是哪家

这里我只说公募基金公司哈,如果按资产管理规模来说是天弘基金,余额宝一只基金就破万亿了。如果不算余额宝,截至一季度第一名应该是工银瑞信基金。

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是哪家

2,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是什么公司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大型投资公司,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是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 2007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正式在北京新保利大厦挂牌成立。 作为国有独资公司的中投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负责管理我国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投公司自2007年3月开始筹备,所从事的外汇投资业务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

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是哪家

3,中国目前三大基金管理公司是谁

展开全部 中国目前三大基金管理公司: 1、凭借余额宝的持续大幅扩容,天弘基金继续稳定公募规模首位。 天弘基金管理21只基金,基金规模6685.90亿元,排名榜首,可谓是一枝独秀。 2、华夏基金管理基金公司4104.04亿元排名第二,与第一名差距较大。 3、易方达基金公司,以3596.99亿元排名第三。 4、工银瑞信和嘉实基金居第四和第五。

展开全部 排名 基金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基金数 管理基金规模 评级 总经理1 天弘基金 2004/11/8 28 5897.97亿元 暂无评级 郭树强2 华夏基金 1998/4/9 64 3121.05亿元 ★★★ 滕天鸣3 工银瑞信基金 2005/6/21 74 2541.09亿元 暂无评级 郭特华

展开全部 公募这块,第一是天弘,规模最大,货币基金撑门面 第二华夏,主动型基金规模最大 第三可能是嘉实,也可能是易方达

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是哪家

4,国内有什么大型基金公司,按顺序请你排排?

知名基金公司很多,也很难按统一标准衡量。从最新规模排名:华夏、易方达、嘉实、南方、广发位居前列。 1、华夏规模最大,牌子最响,前基金经理王亚伟被誉为公募基金第一人,所管理的华夏大盘至今为收益状元。 2、易方达投资实力很强,各个系列的产品都名列前茅,易方达深100etf,易方达科汇混合,易方达恒指etf等均是同系列产品佼佼者。 3、嘉实作风稳健,多个产品为行业标杆,嘉实沪深300尤为出名。 4、南方系以产品线丰富著称,各个系列包括指数基金涵盖面广,其稳定性,风控水平值得称道。 5、广发达秉承其证券公司的投研实力,在择股和行业选择上优势明显。

(1)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一般是3%左右,一般最高不会超过4%,但是存取灵活,风险程度也是相当低,甚至可以忽略风险。 (2)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4.1400%,税后是:3.933%。缺点是方式不灵活,如果临时有大额现金使用则非常麻烦,提前支取的话就完全损失收益 (3)债券基金的收益可以去网上查下,债券基金一般受利率变动和基金是否持有股票以及持有股票百分比的不同,其收益表现也有较大的不同。超短期类型的债券收益一般和货币基金是类似的。 现在很多银行还在推行一些票据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投资产品也是银行间票据,风险情况与货币型基金类似,投资期限有长有短,可以考虑。

5,中国十大投资公司排名是怎样的?_

中国十大投资公司排名依次是中国IDG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深圳市创新投资、晨兴资本、金沙江创投、创新工场、君联资本、GGV纪源资本、达晨财智、经纬中国。

1、中国IDG资本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拼多多、美团点评、小马智行

IDG资本于1992年在美国波士顿创立,可以说是风投界的巨头。一直以来IDG资本一直致力于在全世界进行有价值的投资,该公司的有限合伙人涵盖国际投资人、慈善组织、大学捐赠基金等。

2、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今日头条、拼多多、美团点评

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但是红杉资本早在1972年就已创立,可以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公司。该公司的多数基金来源于世界有名的教育机构和慈善机构。在我国红杉资本主要投资的是我国杰出的企业家、重要的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

3、深圳市创新投资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中新赛克、腾讯音乐、西部超导

该公司是1999年成立的国内知名的投资企业,主要投资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和一些新兴产业企业。从成立以来该企业一直专注于培育民族企业打造民族品牌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的重要的帮助。

4、晨兴资本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小米、快手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在该创投公司投资的企业中已有50家公司已经上市,另外有75家公司已经取得了投资回报。在全球的创投公司中该公司的投资回报率都位于前列。

5、金沙江创投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滴滴、饿了么、小红书

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投资的重点主要放在初创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它管理的资产大约有20亿美元,并且在美国硅谷、新加坡和北京都设有办事处。

6、创新工场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比特大陆、永辉云创、水滴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由李开复博士创办。该公司主要的目的在于培育新一代的创新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到2018年该公司管理的资本已经达到了110亿人民币。

7、君联资本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哔哩哔哩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其创立的初衷是为了用资金帮助促进中国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在2019年11月16日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中君联资本上榜。

8、GGV纪源资本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小红书、哈罗出行、grab

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专注于美国和亚洲地区的正在扩展的企业的投资,目前该企业管理的资本大约有38亿美元,另外在在2019年11月16日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中该公司位列第10。

9、达晨财智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热景生物、沃尔德、天味食品

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也是我国第一批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的本土创投公司。2019年该公司获得2019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第六名。

10、经纬中国

代表性的投资项目:滴滴出行、瓜子二手车、星际荣耀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2008年该公司的投资团队超过100人,总资本超过210亿元。该公司的主要投资领域在移动社交平台、电商、互联网教育等方面。

6,中国十大证券公司排名是怎样的?_

中国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是:中信证劵、海通证劵、广发证劵、国泰君安、华泰证劵、银河证劵、申万宏源、招商证劵、国信证劵、东方证劵。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

证券公司(Securities Company)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狭义的证券公司是指证券经营公司,是经主管机关批准并到有关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营业执照后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机构。它具有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可以承销发行、自营买卖或自营兼代理买卖证券。普通投资人的证券投资都要通过证券商来进行。

中国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

1、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证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6,630,467,600元。

2、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证券公司之一,拥有一体化的业务平台、庞大的营销网络以及雄厚的客户基础,经纪、投行和资产管理等传统业务位居行业前茅,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PE投资等创新业务领先行业。

3、广发证券,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国首批综合类券商之一,是一家与中国资本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的新型投资银行。

4、国泰君安,于1999年8月18日合并设立,是中国证券行业长期、持续、全面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国泰君安跨越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部历程和多个周期,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深耕中国市场,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确立了全方位的行业领先地位。

5、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科技驱动型综合证券集团。自1991年成立以来,公司积极把握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业内率先以金融科技助力转型,用全业务链服务体系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专业、多元的证券金融服务,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位居国内证券业第一方阵,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6、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收购原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证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及相关资产的基础上,由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北京清源德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4家国内投资者,于2007年1月26日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

7、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简称“申万宏源”) ,是由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资本市场第一家上市证券公司——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16日合并组建而成。

8、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业,经过二十五年创业发展,各项业务和综合实力均进入国内十强,招商证券是中国证券交易所第一批会员、第一批经核准的综合类券商、第一批主承销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第一批成员以及第一批具有自营、网上交易和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

9、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信证券”)前身是1994年6月30日成立的深圳国投证券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深圳。法定代表人为何如,总裁邓舸。经过发展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

10、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提供证券、期货、资产管理、理财、投行、投资咨询及证券研究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上市证券金融控股集团。

7,中国十大基金管理公司排名

1、南方基金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6日,为国内首批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三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起始标志。南方基金继发起、设立、管理国内首只证券投资基金之后,又首批获得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公募基金、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一对一理财、一对多专户理财。公司管理着17只公募基金,4个全国社保基金组合,企业年金签约客户超过70家。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包括15只开放式基金和2只封闭式基金,覆盖股票、债券、保本、货币市场基金等各种风险收益。 2、天弘基金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8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14年年底,天弘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5898亿元,排名行业第一。2013年,天弘基金通过推出首只互联网基金——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改变了整个基金行业的新业态。截至2014年年末,余额宝规模5789亿元,稳居国内最大单只基金。天弘基金旗下共有48只公募基金,产品覆盖偏股混合型、偏债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以及指数型等各类风险收益特征产品 3、嘉实基金 嘉实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是国内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于2002年底被选为全国首批投资管理人。2005年6月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嘉实,使嘉实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合资基金公司之一。2005年8月嘉实被选为首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 4、华夏基金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夏基金定位于综合性、全能化的资产管理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多个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构建了以公募基金和机构业务为核心,涵盖华夏香港、华夏资本、华夏财富的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公司以专业、严谨的投资研究为基础,为投资人提供投资理财产品和服务。 5、易方达基金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17日,是中国内地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总资产管理规模为9600多亿人民币,其中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5760亿人民币,居于基金行业前三 ,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2524亿元,业内排名第一;社保及企业年金管理规模排名第五;专户管理规模1442亿元,排名第五。 6、广发基金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5日,总部设在广州,公司注册资本金1.2亿元人民币。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坚持"简单、透明、务实、高效"的经营理念,致力成为品牌突出、信誉优良、特色鲜明的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者谋求长期稳定的收益。 7、富国基金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03年,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参股富国基金,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又成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中第一家外资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 8、汇添富基金 汇添富基金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东航金控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实力雄厚、声誉卓越的集团联合发起设立。汇添富的资产管理规模自成立以来保持了较好的稳健快速增长,稳定位于业内排名前列。汇添富始终坚持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不断努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改善客户服务体验,力求为广大投资者提供高效贴心的专业理财服务。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汇添富致力于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奋斗,稳步发展成为中国最佳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9、国泰基金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是国内首批规范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具有公募基金、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资格,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牌照的基金管理公司。 10、华安基金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基金字[1998]20号文批准于1998年6月设立,是国内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以上2019十大基金公司排行榜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具体要如何进行投资还是要综合多方面阴虚进行考量。

8,宇晶上市,背后的这只基金神了!19个项目12家A股上市,孵化总市值...

19个投资项目中,11个A股上市,7个实现回购或转让退出,1个定增类项目。随着宇晶股份11月29日IPO,基石资本于2011年发行募集的基金“珠峰基石”,所投项目已全部有了明确退出通道。其投出的12家上市公司当前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5家过百亿元。作为一只一级市场基金,达成100%的退出率及63%的上市公司形成率,无一项目亏损,这无疑成为了本土PE行业所翘首的“珠峰”。

2011-2018,7年时光淬炼,中国从新经济走向新周期,历经2次IPO暂停,新三板从狂欢到一地鸡毛,二级市场从爆仓、熔断到股权质押危机不断,迭加减持新规及中小创市盈率的大幅下跌,退出之路难于蜀道,是什么成就了珠峰基石的奇迹?今日复盘,珠峰的投资逻辑与基石的修身文化缺一不可。基石董事长张维一句简单的“用平常心做投资”,道尽了珠峰背后的投资真谛:深度挖潜具有长跑能力的企业,方能对抗经济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赢过周期;看明白的企业要敢于重仓投资,才能擒获超额收益。越过珠峰之后,掌管500亿资金的基石将如何再攀巅峰?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陶娟

2018年11月29日,宇晶股份(002943)上市首日,无悬念秒封涨停。作为国内切割和研磨抛光机的领先企业,宇晶过去三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67.85%和131.61%,而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更高达167%、310%。

敲钟声里一片喜悦,参加上市仪式的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石资本”)董秘、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宋建彪博士担任宇晶股份董事,谈起这笔投资,他却百感交集。由于Iphone6最终没有采用蓝宝石屏,宇晶股份的主打产品多线切割机订单大幅减少、公司业绩大幅下降,无论是大股东还是投资人,都很是捱了几年惨淡的日子。直到这几年,随着应用的拓展,宇晶的切割技术应用到整个屏幕及面板行业,下游市场迅速打开,大名鼎鼎的比亚迪(002594)、蓝思科技(300433)、欧菲科技(002456)、三环集团(300408)、合力泰(002217)均成为其重要客户,公司业绩连年攀升。

上市前,“珠峰基石”基金持有宇晶股份近10%的股份,这很好地体现了基石资本“集中投资、重点服务”的投资理念。宇晶股份从艰难困阻到绝地逆袭成功IPO,意味着“珠峰基石”迎来了圆满收官——全部19个项目中,11个实现上市退出,1个定增类项目,12家上市公司当前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5家过百亿元。而其余7家均已实现回购或转让退出,无一项目亏损。

但凡熟悉PE行业的人都知道,这样的退出表现堪称极致与惊艳,单只基金的上市公司形成率高达63%,珠峰基石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01

珠峰基石:19个投资项目,12个上市,63%上市公司形成率,100%项目退出率

从2001年开始,同为投资银行同事的张维、林凌、徐伟、陈延立、韩再武、陶涛、王启文开始从事投资业务,2007年张维带队创立了基石资本。同事转变为创始合伙人,共同开启了十余年的股权投资生涯。2011年,“珠峰基石”完成募集,实缴规模14.05亿元。2016年,在经历了两轮累计两年的IPO暂停后,珠峰基石迎来上市高峰,当年实现6个项目IPO或借壳上市,包括国内龙头新药CMO企业凯莱英(002821),领先的照明企业欧普照明(603515),影视类的幸福蓝海(300528),视觉特效设计公司丝路视觉(300556)、网络设备运营商科信技术(300565)、整体上市的开封制药(600781),借壳天山纺织的德展健康(000813),这一众明星上市公司的背后,均出现了珠峰基石活跃的身影。宇晶股份是珠峰基石第12个上市退出的项目(表1),在此之前,其他项目已经通过回购或转让方式实现退出。

珠峰基石基金为何能达到如此高的上市成功率,这与基石资本的投资方式密不可分。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认为,投资的核心要素是把握企业的成长性和估值,成长性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估值是实现超额收益的必要条件。不同的估值体系和退出方式,对投资决策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在A股市场独立IPO是回报最为丰厚的退出方式。

张维认为,“如果独立IPO回报可能会有5倍,换股上市可能就只有2倍,被大股东收购可能50%不到。”另外,“在不同市场上市也有天壤之别,比如香港是一个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A股是一个散户为主的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估值体系,虽然这两年香港与内地市场估值水平在靠拢,但是整体看差距仍然较大。”既然回报是如此天壤之别,那么退出方式从一开始就应该影响投资决策,就不应该是含糊的,而是尖锐的,是深刻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

因此,在基石资本考察和投资项目时,追求的目标是在A股市场独立IPO,珠峰基石正是这个思路的最好体现。

从已上市项目的质地来看,珠峰所投企业几乎全部保持了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验证了珠峰选择标的企业的能力。国内医药CMO龙头企业凯莱英,在珠峰基石投资当年(2011年)实现营收4.0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500万元,到2017年上市解禁时,凯莱英的营收已达到14.23亿元、净利润高达3.4亿元,6年间的年化复合增速分别达到23%、32%。即使今年经历了股市大幅调整,凯莱英自2016年11月上市至今,股价仍上涨了4倍。

7年前“珠峰基石”成立时,市场上同时有数百只基金募集成功,珠峰基石当年遵循了怎样的投资逻辑,又是怎么遴选出这些优秀的标的呢?

02

2011-2018,

7年时光淬炼的珠峰基石:投资是一场长跑

“珠峰其实是生不逢时的。”当珠峰基石的退出成就足以令市场艳羡时,宋建彪博士回头复盘,却感慨良多。

2011年是PE最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坏的时代。经过十年的铺垫沉潜,随着2009年创业板的开设,中国PE业进入热潮,募资不再那么困难,但好的项目贵到离谱。全民PE,行业内的竞争环境在加剧恶化——中国有上万家PE在同时竞争,而在成熟的美国市场,PE机构数量仅1000家,且各自拥有相对明确的行业侧重点和层级。

在熙熙攘攘的神州大地,“把PE做成制造业”、“地推式拉项目找资金”、“象买白菜一样做投资”等PE新模式新概念层出不穷、风靡一时,让这个行业的老兵们有点无所适从。“PRE-IPO”大行其道,争抢项目时“直接加价50%-100%”的对手大有人在,“价高者得”成为PE丛林的自然法则。

在退出端,证监会于2012年左右陆续出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市场普遍预期发行市盈率将会显著降低,一二级市场价差将会大大缩小。这种预判后来得到了验证。2011-2018年,中小板的市盈率从33.53倍降到20倍;创业板的市盈率从58倍跌落至29倍(图1、图2)。这让当初一心只想吃一二级价差的PE陷入了困境。

图1:2011年-2018年,中小板指市盈率及市净率变化

图2:2011年-2018年,创业板指市盈率及市净率变化

投入的一端是火焰正盛,而退出的一端是海水渐冻。在这样的“喧闹”环境里,一级市场的投资无疑是艰难的,需要定力,更需要长远的眼光。2012-2013年间,珠峰基石的投资进展比较缓慢,据宋建彪博士回忆,那时对市场的确比较迷茫,实体经济不太好,基石之前的能力圈主要是在传统行业,而当时最受追捧的是光伏风电之类的新能源,以及以乐视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我们看不懂,不敢投”。如何不被非理性的繁荣和热潮所裹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真正价值到底何在?基石人向内心深处叩问着自己。

张维坦承,回头看,2011年到2018年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和市场变化,没有哪个神仙能事先预判。但是,投资家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判断。首先,中国资本市场不存在典型的PRE-IPO,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典型的政策市,无论是对上市公司的苛刻条件,还是上市之后的解禁规模和周期,都作出了种种限制,而且IPO闸门也处于不确定状态中。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投资不是短跑。其次,不能去赶热潮赶趋势。因为市场变化得比你想象中还要快,赶是赶不过来的。这些年投资热点一直在轮动,从2011年开始,光伏风电、百团大战、视频大战、共享大战、到新能源汽车大战,包括虚拟货币区块链这些新潮概念此起彼伏,如果你追逐市场热点,这些热点可能就两三年就过去了,在中国的市场环境里,短跑是跑不下去的。第三,有些指标还是具有可参考性,比如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动能切换,是可以看得见的,二级市场上的估值差异也是看得见的——那些和宏观经济增长高度相关的行业,都被给予了低估值,而消费、医疗等行业则很早就给出了高估值。作为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必须去思考A股的估值思维,这些将引导私募基金的行业投资方向。但是看明白行业还不够,还需要看明白企业,看清企业的长跑能力,如果不具备长跑3-5年以上的能力,那么投资这个企业就会充满风险。而企业的长跑能力又与企业在产业竞争结构中的位置、财务结构、研发投入、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等不无相关。

基于这些深刻认识,张维构建和归纳出了珠峰基石应当遵循的投资哲学——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珠峰基石不能去赶热潮,而应放平心态,去思考被投企业是否真正具备长跑能力。

在张维这一投资哲学的指导下,珠峰基石形成了三点实践上的准则,对此基石资本合伙人陶涛有过深度复盘:

1、企业上市周期难以把握,急功近利的PRE-IPO获利方式不可持续;

2、政府投资拉动的需求无法持续,基石此前优势行业在先进制造业,但珠峰基石必须强化在产业上的分散布局,尤其是和大消费(产品、服务、健康、文娱)相关的行业;

3、全民PE热,私募股权投资的价值洼地将会迅速填平,与其纠结于投资市盈率,不如做好对企业长期竞争实力和增长潜力的判断,抓住好企业,通过持续的成长性和上市流动来兑现回报。

为此,基石资本在投资逻辑上进行了坚决改革,将投资团队从原来的地域划分改为行业划分,组建了六大行业小组,涉及消费、传媒、医药、农业产业化、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摒弃了原有的扫街式走访、挖掘企业的做法,改为先做行业调研,走访协会、龙头企业、参加展会,然后树观点、建人脉,最终挖掘出投资机会。而经过调研后,又相继撤销了农业、新材料、节能环保三个行业组,以规避投资风险。农业企业容易存在财务造假,新材料则是专业知识无法有效积累,而环保行业与政府资源及地方债联系太紧密,投资人难以把控其中的风险。

在这种审慎深入的行业调研下,以“成长性”为投资准绳,基石既投出了欧普照明、凯莱英、科森科技这样的优质高成长企业;也有效规避了2011年盛极而衰的新能源投资热潮,更主动放弃了当时炙手可热、后来让无数机构踩雷的乐视网。可以说,时代的坑如此之多,如果没有对企业长跑能力的深度挖潜,珠峰基石这只基金不可能在经历如此长、反复多变的周期之后,还能顺利推出如此多的上市项目。

最终,基石形成了消费、科技、文娱、医药健康四大行业小组。珠峰基石医药类投资金额高达6亿元,占据了珠峰基石近乎半壁江山,凯莱英、开封制药、嘉林药业、康恩贝4个项目都是重仓项目。以行业为导向的投资逻辑,也促使基石自身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开始向产业链龙头资源的组织者进发。比如2013年,珠峰基石准备投资贵州拜特,但尽调发现其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独立IPO,因此,珠峰基石联合康恩贝、通过参与后者定向增发实现对贵州拜特的并购。最终,贵州拜特实现资产证券化,珠峰基石参与投资,康恩贝则收购了优质资产,三方实现共赢。这种交易撮合者、价值发现者的身份定位,受益于基石团队早年的投行经历,也是其在不同经济周期中挖掘项目投资价值的体现。在诸多定增项目爆出亏损的今天,珠峰基石在这个项目的收益率仍在50%以上。

今天,基石进一步明确行业重点,基石副董事长、合伙人林凌将其解释为四个和生活相关的产业:消费(生活得更有品质)、文娱(生活得更快乐)、医疗健康(生活得更健康)、科技(生活得更便利更智能)。主投了三六五网、凯莱英的林凌,目前的重点也已偏向文娱,主导投资了幸福蓝海、磨铁图书、原力动画、米未传媒(马东《奇葩说》)、五元文化(《白夜追凶》制作方)、二更网络等知名项目。

03

和你在一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成为伯乐吗?一个伯乐就能持续发现成群的千里马吗?张维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归纳为四个字,“胸怀、抱负”。所谓胸怀,就是齐创共享,与大家分享;所谓抱负,是不单纯以营利为导向,而是以事业为导向,是妥善的、长期的、坚定不移的处理好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不是赚一把钱就走。

基石资本努力践行合创共赢精神来耕耘与团队、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珠峰基石的成功,自有其内在机制和文化加持。

和LP在一起:大比例跟投

基石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基金管理者的大比例跟投。受益于早期的山河智能、山东六和等项目,张维团队较早就已实现财务自由,因而有能力在其募集管理的基金中大比例跟投,在珠峰基石,GP跟投的比例达到了15%,同时明令合伙人不得选择性跟投单个项目。

在这一跟投机制约束下,GP的利益和LP的利益深度绑定,合伙人只有将整只基金的绝对投资收益做上去,和LP坚定地站在一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相比较而言,在国外,GP跟投的比例一般都不超过1%,国内的GP跟投比例虽然略高,但也很少超过10%。

和企业在一起:集中投资、重点服务

1992年,索罗斯狙击英镑,下属德鲁肯米勒看到里边有机会,要求全仓杀入15亿美元,索罗斯说,你错了,如此难得的机会,我们应该加杠杆,投入100亿。两天时间,英镑贬值16%,索罗斯账面豪赚10亿。

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向来是投资界的两大流派。基石资本长期坚持“集中投资、重点服务”的理念。在张维看来,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既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某一个行业,而是投资某一个具体的企业,这个企业与其产业竞争格局、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有关,是活生生的企业,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在PE领域,如果看准了其成长潜力,就要进行重仓式投资,这是公司高层的责任。珠峰基石基金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超过7000万元,其中有2个项目超过2亿元;在持股比例上,有超过一半的项目经稀释之后仍然持股5%以上甚至超过10%;在退出收益上,收益最高的3个项目贡献了48%的利润,收益最高的8个项目则贡献了85%的利润。

集中投资意味着需要对企业成长潜力有深刻认识,也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投后服务,帮助企业成长。以珠峰基石投资的嘉林药业为例,其前身是一家国有医药研究所,基石投资进入后首先帮助其改制为民营企业,但是它最初的研发走入了死胡同,基石又积极帮助企业调整方向,成功首仿辉瑞的心血管药阿乐(通用名为阿托伐他汀钙片),同时帮助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并协调处理好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关系。2016年,嘉林药业借壳天山纺织并更名为德展健康,成为中国医药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从调整研发方向、改善营销团队、股权激励及借壳上市等各方面,基石资本都为之付出了诸多努力。2017年,德展健康营收高达22.2亿元,净利润达到了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87%和20.48%,基石资本在这个长达17年的投资长跑中也取得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据林凌回忆,珠峰基石在2011年投资欧普照明时,企业并不缺钱,基石凭借专业服务赢得了投资机会:基石团队在股权架构、高管和员工激励、税务筹划等方面给予很多中肯的建议,最终出资9000万元成为该轮领投方。

基石早期投资的山东六和,在三位创始人股东出现分歧矛盾时,基石居中调和,帮助企业渡过危机,最终,这笔7000万元的投资获得了30倍的退出收益。

基石资本与企业深度的合作与服务过程,获得了许多企业家的高度认同。截至目前,经基石资本扶持上市的企业,创始人或大股东均成为铁粉LP。

和兄弟们在一起:相对平均的股权结构

创始合伙人团队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保持高度稳定,在众多PE一线机构中,除了基石资本再没有第二家,核心原因是7名创始合伙人的股权相对平均。根据基石2018年双创债发行资料来看,7名创始合伙人直接持股数量很少,大部分是通过两个持股平台间接持股,折算下来,张维作为第一大股东累计持股比例不超过40%,仅仅是相对控股,其他创始合伙人的持股也比较平均。这一公司治理形同“金锁链”,有效地把大家绑定在一起。

与此同时,张维特别重视吸纳新鲜的专业力量。曾在华为从事研发十年之久的李小红,2011年加盟基石后,主导投资了蓝科锂业、柔宇科技、商汤科技等众多高科技项目,目前已升任公司合伙人,分管技术行业投资。

在决策机制上,基石遵循严格的投审会一人一票制,张维虽然身为第一大股东,但既没有一票赞成权,也没有一票否决权,这一制度有效控制了“一言堂”的风险,让每个合伙人都能基于内心真实想法给出理性判断。

04

珠峰之后,基石如何再攀巅峰?

在数年喧闹之后,PE行业在今年迎来了寒冬。二级市场这两年从千股跌停到爆仓熔断到今年的大股东股权质押危机,熊途漫漫,估值一再下探;而一度成为PE行业大本营的新三板,目前已几近失去基础的融资功能。去年出炉的减持新规,则再次延缓了PE的退出速度。

资本寒冬越显赢者本色。在最近的6个多月时间里,基石资本接连完成总规模近100亿元的新基金募集,分别是规模为40亿元的并购基金、规模近8亿元的文娱科技基金、规模近2亿元的天使基金,以及规模50亿元的安徽智能制造基金。10月份,基石资本还在深交所成功发行首期双创债,发行规模3.1亿元。这些基金大部分被政府引导、专业母基金、第三方财富认购,基石资本的募资对象也从个人高净值客户华丽转身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的认可来自过往的优异业绩。截至2018年10月,基石资本累计投资了120个项目,其中25%的项目通过上市退出,总的项目退出比例达到45%,累计退出回报率达到6.5倍。

越过珠峰,才发现无人等候。但对于基石,珠峰远不止是巅峰。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张维自有其一套独特的、差异化的方法论和大局观。大道至简,他的核心观念可以浓缩为七个字“用平常心做投资”。这套哲学一以贯之,从珠峰到今天。张维向来强调不看宏观经济,从大环境来说,中国经济增速向下的趋势不可改变,中美贸易冲突的趋势也难以逆转,就算全力以赴,也对抗不了历史大势。但投资最重要的,还是看企业本质。他心目中的理想的企业正如华为那样——倒推20年看华为,华为进入通信设备领域的时候,并不知道行业里有思科、诺基亚这么厉害的对手,当时华为只能做最基础的交换机。但在这个众所周知竞争激烈的领域,华为依靠大量的投入,精耕细作,取得了今天的行业地位。这一点比阿里腾讯更加伟大。2017年,华为研发投入了800亿元,占其营收的14.7%。同样的,恒瑞医药为什么是A股医药龙头?因为中国几千家医药企业,恒瑞是最舍得在研发上投入的,去年它的研发投入是17.6亿元,占比12.7%。

这些优质的企业,它们是不管宏观经济怎么样,都在坚持做自己的事,在长期未来有意义的领域,心无旁骛苦心孤诣,坚持投入。

张维喟叹,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真正明白这一点,比如A股这几年盛行盲目重组,短短几年,就形成了高达1.4万亿元的商誉。高商誉源于收购时的高估值,而高估值是高利润承诺、高对赌形成的。企业自身并没有看明白跨界进入的行业,有几百家标的对赌承诺没完成,还有很多对赌完成后业绩就变脸。这岂是做企业的正道?就像对待时髦的热点,华为会先回到基本问题上来:是不是有助于解决客户服务、技术响应、以及技术变革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三个方面,那概念仍然是概念,是没有用的。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应该坚定地在某一个领域里,将全部的时间、资源、精力完全投入、深入运作。想要达成优秀的投资,就要坚定地在早期发掘这些优质的企业,并且敢于重仓。即使到了今天的规模,张维都认为,基石不会寻求投资组合来进行风险规避,而是看明白了一个企业,就持续重点地投入。“我们从来不撒胡椒面,我们管理投资企业的数量是我们同规模同行的1/4,你如果看不明白,你不投;看明白,你要下重仓。像商汤科技,我们投了4000万美元,柔宇科技,我们投入了4亿元人民币。相比较同行,我们更愿意下重仓,这样我们有精力也更有意愿去关注企业的成长。如果投太多企业,没有精力也不会去帮助它,只会搭顺风车。”

掌管500亿资产的基石,已默默选定了自己对标的标杆——巴西3G资本。后者深度参与食品行业收购与整合,目前3G资本运营的企业市值达3000多亿美元,每年营业收入1000亿美元,旗下知名企业包括百威、汉堡王、亨氏、卡夫、提姆霍顿咖啡、SAB米勒等巨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

3G资本的创始人当年同样是从投行切入PE赛道,经历长期的经验积累后,形成了极强的全球产业整合能力,擅长大规模、长周期的价值投资,通过取得控股权,导入强大的主动性投后管理,积累现金,不断扩张。

如果可以,不妨小小脑洞一下,当珠峰基石用14亿元的实缴规模,孵化出了12个上市项目,形成了市值总和超千亿的上市公司,那么如今掌管500亿元资产的基石,有怎样的宏图远景值得期待?它距离3G资本还会远吗?

- END -

9,昔日小投行脱胎成掌管千亿资产的航母,“中国版黑石”蜕变背后的制...

本世纪初期,光大控股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其基金管理业务发展势如破竹,打造出光大安石基金等高回报项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光大控股不仅顺势募集美元基金投资国内市场,也从中国募资资金投向海外市场,将其基金管理业务再度向母基金FoF、跨境资产管理等领域延伸,打造首誉光控等项目。大约同期,光大控股通过自有资金投资业务,进入飞机租赁、养老产业等长期性投资领域。近年,深耕PE领域的光大控股持续加码VC项目,向产业周期前段延伸,在新经济多个细分领域完成30余个项目投资,累计投资规模近200亿元。

从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及上市前投资,到上市后再融资、二级市场交易、私有化及企业整合,光大控股的业务领域涵盖企业成长全周期,形成了主动资产管理业务,加银行、证券被动权益组成的“一体三翼”金融控股平台。这艘掌管千亿资产的航母,在业内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黑石”。

光大控股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演进,持续踏准节奏,顺中国宏观经济之势而为。生长在国企制度框架下,光大控股的跟投制度、双GP管理等激励制度,使之得以扬长避短,这一制度设计,发人深省。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杜冬东

历经21年转型变革,昔日的“小型投行”光大控股(00165.HK)已蜕变成国内数一数二的跨境资产管理平台,管理资产近1400亿港元,有“中国黑石”之誉。

不过,与黑石集团相比,光大控股实则一家中国国有企业。很难想象,最市场化及最要求市场化机制的VC/PE,能与外界印象里“僵硬老派”的国企联系在一起。光大控股的故事,无疑是一个值得解析的样本。

01

“一体三翼”的金控平台

光大控股前身为香港上市公司光大明辉,与光大国际(00257.HK)、光大科技(00256.HK)同属光大集团旗下的3家香港上市公司之一,亦是光大集团旗下最核心的金融旗舰。2002年数据显示,前述3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值约为55亿港元,其中光大控股的净资产值达40亿港元,后者相当于集团上市公司净资产值的72%。

光大明辉早前主要从事零售及物业投资业务,但由于其当时主营业务表现逊色,母公司光大集团试图物色有利的投资机会,通过收购将光大明辉重组造大,将其投资重点转移至金融业务。1997年开始,光大控股一边出售或结束零售及物业投资业务,一边持续收购多家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股份权益,通过连串的资产重组收购向金融控股平台转型。

到2000年,光大控股先后完成了对光大银行20%股权、光大证券49%股权及多家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部分股权的收购,构建起以银行、证券及保险为核心的三大业务。

服务于光大集团的业务调整,光大控股奠定了三大业务为基础的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光大控股的发展也一定程度受制于光大集团的战略性调整。在前述收购重组中,光大集团不断将流动性低的投资项目转售给光大控股,然后换来流动性较高的光大控股股份。从实际效果来看,所谓“三强”的业务中,银行及证券业务前景均不乐观,光大控股彼时的营业额、净利润及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

进入本世纪初期,光大控股重新出发,寻求新的商业机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大力发展基金管理业务,其后多年发展势如破竹。

2001年,光大控股投资设立了光大控股创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第一个私募股权基金——“特别机会基金I”。2007年开始,先后设立“中国特别机会基金II”及“中国特别机会基金III”;设立了三只专注早期项目投资的创业投资基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光大控股闪电收购雷曼兄弟旗下的中国房地产基金“亚雷投资”,将其改造为“光大安石房地产基金”。2009年,光大控股与麦格理发起“中国基础设施基金”。此后,光大控股成为MSCI中国自由市场指数成份股。2012年9月,光大控股进入恒指香港中资指数成份股及恒生中国(香港上市)100指数。

大约与基金管理业务同期,光大控股启动了自有资金投资业务。依托其创业投资平台,光大控股涉足了直接投资领域。根据战略规划,光大控股自有投资业务主要配合基金投资及管理业务的建设,自有资金与基金管理业务协同扩张,为后者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

光大控股的自有资金遵循四项资金使用职能:

一是通过自有资金协助尚处于成长期的投资团队,孵化高质量的私募股权类产品;

二是通过先期投入、共投或跟投基金管理业务覆盖行业内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使之与基金管理业务实现良性互动;

三是通过合理的股权投资,巩固和提升光大控股的持续经营能力,并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四是通过司库或理财形式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现金流。光大控股的自有资金,投资领域包括飞机租赁、养老服务及资产管理技术服务等。

近年以来,在PE领域一日千里的光大控股持续加码VC项目,将投资业务向产业周期前段延伸。目前,光大控股相继布局了新经济多个行业的细分领域,完成了30余个项目,累计投资规模近200亿元,新经济已经成为光大控股千亿投资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此同时,借助自身位居香港的优势,光大控股将其基金管理业务再度向母基金FoF、跨境资产管理等领域延伸。2013年,光大控股入股首誉光控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内地资产管理业务。

至此,从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及上市前投资,到上市后再融资、二级市场交易、私有化及企业整合,光大控股的业务领域涵盖企业成长全周期。这艘掌管千亿资产的航母,在业内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黑石”。

截至目前,光大控股已成为光大集团在海外最大的跨境资产管理及投资平台,其旗下主要的资产包括自有资金业务和基金管理业务,以及光大证券(601788)21.3% 、光大银行(601818)3% 及部分保险公司股权,形成了资产管理业务、银行及证券等被动权益组成的“一体三翼”金融控股平台(图1)。

图1:光大控股的业务架构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管理资产超过2800亿港元。其中,光大控股旗下基金募集资金总额为1389亿港元,投后管理项目134 个,主动管理类基金55 个,专业投资人才超过200位,旗下的首誉光控管理资产746 亿元人民币。

02

基金管理业:势如破竹,跻身第一梯队

光大控股的华丽转身,始于其基金管理业务的突飞猛进。Wind数据显示,2016-2017年,来自一级市场的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占光大控股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42%、40.25%;来自二级市场的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5.75%、31.89%;来自FoF的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0.25%、0.7%。合并计算,同期基金管理投资板块,占光大控股的收入比例分别为61.42%、72.84%。这意味着,基金管理投资成为连年占光大控股50%以上营业收入的业务板块,地位举足轻重。

2004年,光大控股中国特别机会基金I期正式成立,打响了进入基金管理行业的“第一枪”。但当期基金的募集规模并不大,仅为5000万美元。2007年,光大控股成立北京中关村产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达到1.6亿元,这是其成立的首只创业投资基金。2009年,光大安石房地产基金成立,光大控股将业务延伸至产业投资基金。此后,光大控股大致按照每年成立3只基金的节奏匀速前行。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旗下的主动管理类基金达到55 只。

募资数据显示,光大控股从2004年不足10亿元的募资规模起步,到2010年即已突破了100亿港元,短短6年突破了8倍增长(图2)。此后,光大控股募资总额于2014年突破503亿港元,不足5年时间实现了5倍增长。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旗下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389 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 堪称惊艳。

图2:光大控股旗下基金募资规模变化情况(单位:10亿港元)

通常,管理资产规模、上市项目数量、回报数据被认为评估一家VC/PE行业地位的三个关键指标。事实上,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的基金管理规模已达1389亿港元。同期,中信资本、鼎晖创投、弘毅投资、黑石亚洲地产基金、凯雷亚洲基金的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为1360亿元、1200亿元、720亿元、460亿元、370亿元。光大控股的基金管理规模在该阵营中仅次于中信资本,位列第一梯队。2017年,光大控股在中国私募评级中位列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50。

统计显示,2010年,光大控股的在管投资项目为23个,2013年达到70个,3年时间增长了3倍多(图3)。截至2017年底,光大控股的投资项目超过300个,其在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投资涉及房地产、医疗健康、新能源、基础设施、高新科技、高端制造业、金融科技、文化消费等领域,投资企业包括银联商务、万国数据(GDS.NSDQ)、金风科技(002202)、中节能风电(601016)、贝因美(002570)、分众传媒(002027)、华灿光电(300323)、华大基因(300676)、贝达药业(300558)、爱奇艺(IQ.NSDQ)、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国际机场、Wish、BEP等。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的在管投资项目为134 个。

图3:光大控股旗下投资项目数量变化情况

光大控股官网透露,截至目前,光大控股已分别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投资了超过300家企业,其中有超过150家企业已通过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资产转让等方式退出。按照前述300家投资企业的基数折算,光大控股的完全退出率约为50%,在国内的VC/PE行业无疑是遥遥领先的。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部分国内有影响力的VC/PE机构,如中科招商的完全退出率大致为13.73%,昆吾九鼎的完全退出率约为15.72%,君联资本的完全退出率仅为12.64%,基石资本的完全退出率为57.78%,高于光大控股。

环顾基金管理业务,光大安石基金无疑是光大控股最引以为傲的项目之一。数据显示,光大安石房地产基金募资规模超过 500亿元,大约相当于光大控股1389 亿港元募集资金规模的42% 。

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中,雷曼兄弟破产倒闭,但其旗下的亚洲雷曼兄弟当时在中国已经开展了不少业务,尤其是房地产业务。同年,光大控股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逆势收购了亚洲雷曼房地产基金超过60%的股份,仅花费85万美元,入局接手正处市场最低点。光大控股收购原雷曼兄弟中国房地产团队后设立光大安石,并将其作为在大中华区进行不动产资产管理的唯一平台。

资料显示,光大安石房地产基金分为美元和人民币基金两个板块。2016年11月,光大控股将旗下光大安石平台的51%股权转让出售给光大控股合并持股24.33%的A股上市公司上海嘉宝实业。2017年11月,上海嘉宝实业正式更名为“光大嘉宝”。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安石在管人民币基金近500亿元,在管项目40个,在中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布局了物流产业园。2018年,光大安石旗下基金收购了美国知名的本土资产管理公司Arrow RE Holdings,致力于成为全球跨境不动产资产管理企业。2015至2018年,光大安石房地产基金连续四年位列“中国房地产基金综合能力TOP10”榜首,光大安石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基金,在业内综合排名第一。

03

自有资金投资:布局长期性投资项目

截至2018年上半年,光大控股自有资金投资的总规模为222亿港元,年内录得税前盈利6.75亿港元,成为不可或缺的投资业务组成部分,其代表性项目包括中飞租赁(01848.HK)、北京光大汇晨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汇晨养老”)等。

从全球市场来看,具备灵活性及现金流等优势的租赁飞机,已成为当前及未来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的首选方式。受益于国际航空产业的持续增长,飞机租赁行业的容量正在逐年持续、稳健扩张。数据显示,2015年经营性租赁飞机占全球机队数量的比例约为40%,至2020年该比例有望上升至50%以上。

2011年,光大控股透过旗下公司中国光大航空金融控股有限公司(CEAL),收购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飞租赁)48%股权。

中飞租赁是亚洲首家飞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供应商,其通过两地平台、飞机购买商业化等优势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至更多高利润领域,不仅提供经营性租赁、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常规服务,更提供机队规划咨询、结构融资、机队退旧换新、飞机拆解及航材销售等多元化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飞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光大控股还通过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模式,将飞机租约等应收账款打包出售,实现资金的迅速回流,为引进更多飞机创造出良性业务循环模式,逐渐把飞机租赁打造为另一块资产管理业务。

2012年,中飞租赁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属下企业——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战略投资,CEAL对中飞租赁的持股降至44%。2014年7月,中飞租赁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后,CEAL持有中飞租赁33.56%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同年12月,中飞租赁再与空客订立购买100架飞机的协议,成为空客在中国的第一大租赁公司客户。

作为中国经营性飞机租赁的先航者,中飞租赁的融资租赁仅占30%比例。截至2018年6月底,机队规模增至115架飞机,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公司2012年订购的36架A320系列客机已开始陆续交付,租赁客户为中国国航、南航、成都航空和山东航空等。中飞租赁现为中国最大的独立经营性飞机租赁商(按拥有飞机总数及新飞机订单统计),也是亚洲首家上市的飞机租赁商,其业务已拓展至亚太、欧洲及美洲市场。

Wind数据显示,中飞租赁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2.23亿港元增长至2017年的28.92亿港元,同期净利润从0.51亿港元增长至7.35亿港元;总资产则由2011年期末的33.40亿港元,到2018年6月30日增长至400.86亿港元。目前,中飞租赁同时为恒生环球综合指数、恒生综合指数、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之成份股及深港通下港股通合资格股票;2015年及2016年连续两年获《全球运输金融》杂志(Global Transport Finance)评选为“年度最佳飞机租赁商”。

光大控股投资进入养老产业,与投资飞机租赁业务的逻辑相似。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7%。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部分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甚至已超越了部分发达国家地区。2014年,中国养老产业的市场容量为4.1万亿,占GDP的6.44%。2016年,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6.5%。到2030年,养老产业要占到GDP的12.1%,和房地产增加值基本相当。有研究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达到7.7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实现22.3万亿元。

2016年开始,政府不断加大对于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其中,养老金融、医养结合、土地、人才、技术及服务等专项政策逐步得到完善和落实。老龄化时代来临诞生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各路资本正积极谋划布局养老产业。

成立于2007年的汇晨养老定位于中高端老年健康服务产业管理,集养老机构、老年医疗、 康复护理及小区服务于一体。目前,汇晨养老管理10家养老服务机构、2家护理院、3家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床位4100张,累计服务长者超过万人,实现医养融合、养老金融创新。

2016年5月,光大控股利用自有资金收购汇晨养老,持有后者67.27%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进入养老产业。2017年,收购江苏省养老机构——金夕延年之后,光大控股养老产业管理的高端养老公寓达23个,养老床位数超过8000个。据光大控股首席执行官陈爽透露,汇晨养老的公司估值应超过了14亿元。

本质上看,自有资金投资不同于私募股权投资,在项目进入、退出及投资方式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因此,光大控股的自有资金投资,多为长期性的投资项目。而介入回报期长、投资额高的飞机租赁、养老产业等领域,不仅体现其前瞻性布局,也体现其资金丰沛、期限无忧等众多民营PE难以企及的独特优势。

04

顺势而为,向全产业链延伸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因相对封闭的体系成为资金安全港,大量国际投资者希望进入中国。光大控股顺势大力发展海外的基金管理业务,募集美元基金投资中国市场。资料显示,光大控股私募基金的投资人除光大控股外,均为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海外机构投资者。与此同时,中国财富增长之下,国内资金对投资海外产品的需求日盛,光大控股也从中国募资资金,投向海外市场。驻港央企的身份,令光大控股晋级为跨境资产管理平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到渠成(附表)。

光大控股的基金管理业务部分情况

基金业务

基金类别

基金 /投资领域

募资规模

一级市场基金

私募基金

中国特别机会基金系列

4.99亿美元

创投基金

高增长制造、高科技、服务行业、高增长产业

人民币6.4亿元

产业投资基金

中国房地产(美元)

1.4亿美元

中国房地产 (人民币)

人民币497亿元

医疗健康

人民币18亿元

新材料及节能环保

人民币7.5亿元

高增长产业

人民币20亿元

城市建设

人民币18亿元

新经济

人民币160.27亿元

泛娱乐

人民币20.8亿元

养老产业

人民币5亿元

智能制造

人民币5.2亿元

海外基金

高新科技

1.5亿美元

高端制造业

5.4亿美元

环球基础设施

4亿美元

半导体

1.6亿美元

夹层基金

境内夹层融资

人民币16.2亿元

二级市场基金

股权类投资组合

股票类产品投资

港币55亿元等值

固定收益类投资组合

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

港币141亿元等值

新三板基金

中国新三板市场投资

港币2.5亿元等值

母基金

多策略另类投资母基金

行业领先的私募股权基金

人民币50亿元

光大控股招商银行多策略股权投资母基金

行业领先的私募股权基金

人民币50亿元

总计

港币1389亿元等值

2014年,光大控股成功入股首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首誉光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首誉资管”)。首誉资管前身为成立于2011年的中邮创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邮基金”)的资产管理事业部。两方合作,整合了光大控股和中邮基金的金融资源。目前,首誉光控已设立“财富管理中心”,负责高净值客户的资金渠道对接、客户管理服务及产品市场调研等,并与光大控股在人民币资金募集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和客户资源整合。此外,双方还将同步协助二级市场团队设计面向境内客户的产品,持续扩大资金募集的来源和规模,服务一、二级市场乃至夹层基金。

2015年上半年,首誉光控获得了深圳市政府核准的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试点资格,进一步拓展了跨境投资业务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首誉光控专户业务规模达到746亿元。

海外基金方面,光大控股于2014年设立了“光大中国以色列基金”,资金募集规模为1.6亿美元。该基金专注于为以色列创新型企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支持,所投资企业需要拥有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稳定的现金流,且能与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容量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其已投资项目包括瑞士硬质合金刀具制造商Lamina Technologies、以色列金属3D打印公司XJET、以色列卫星通讯技术公司SatixFy、以色列在线内容推荐公司Taboola(获得百度投资)、以色列生物制药公司Eloxx等。

2016年,光大控股设立了全球并购基金,资金募集规模为5.2亿美元,主要投资于北美和欧洲公司的股权及股权相关的工具,主要关注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包括高端制造、高端交通运输设备、高端农业产品和技术、消费品等。之外,光大控股还募集成立了规模4亿美金的海外基础设施基金。

伴随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光大控股的战略部署开始从传统产业投资向新经济领域扩展,持续加码VC项目,向产业周期的前段延伸。光大控股先后与IDG、分众传媒及华登国际等企业合作,成立了双GP基金。从投资领域看,光大控股越来越多涉足高科技行业、新媒体行业的VC项目。数据显示,光大控股旗下的双GP基金规模已超过了171亿元。不足3年时间,光大控股旗下双GP基金规模达到其旗下基金募集资金总额的13.25%。

2016年,光大控股成立“光际资本产业基金”,与IDG资本强强联手,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并购基金,总认缴规模不低于200亿元。该基金完成了首期100亿元募集,其中光大控股承诺出资20亿元, 其余约80亿元来自于对大型机构的私募,致力于TMT领域企业的投资、融资、并购及产业整合。目前,该基金储备的大型项目累计超过20个,并已投资蔚来汽车、商汤科技、i.am+等TMT行业龙头。

同年,光大控股与分众传媒发起筹建认缴规模约50亿元,专注于新兴产业、高成长性、偏早期的新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光控众盈资本”,加速布局TMT领域。其首期规模预计为20亿元,光大控股拟出资8亿元种子资金, 分众传媒指定的投资主体及公司业务管理团队将投入4亿元种子资金,其余资金来自于对大型机构的私募。该基金旨在发挥光大控股在资本运作、产业整合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分众传媒作为国内最大的数字化生活圈媒体集团的产业资源。

2017年,光大控股和华登国际合作设立美元基金华登光控全球基金I期,基金规模目标为5亿美元,致力于投资半导体及电子资讯产业链创新公司。据悉,光大控股相继布局了新经济的多个细分领域,完成了30余个项目,累计投资规模近200亿元。

05

蜕变背后的制度密码

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GDP迎来了两位数增长空间,中国市场迎来巨变、遍地黄金。彼时,位于香港的光大控股开始涉足直接投资,进军基金管理领域,迎来一日千里的爆发势头。经过近20年摸爬滚打,不断寻求调整业务、商业机遇,光大控股从昔日的小投行变身为千亿资本巨擘。

复盘光大控股的成长轨迹及投资案例,随处可见“基金管理+自有资金” 、“PE+VC”、“传统经济+新经济”、“金融+实业”相互交织的影子。光大控股的蜕变故事,不仅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演进,持续踏准节奏,顺中国宏观经济之势而为,其背后的制度设计,也发人深省。

身为央企的光大控股活力四射,根源在于其VC/PE管理中的跟投制度。资料显示,光大控股有明确制度要求其团队对他们所管理的基金进行跟投。

光大控股在海外并购、产业投资、房地产基金、夹层基金、资产证券化的布局中,始终强调完善的跟投机制和风险流程控制。正是由于“强激励”,建立跟投机制和分层机制,央企背景的光大控股持续吸引更多的市场化专业人士加入,其资产管理平台本身也顺势获得扩张。

随着从传统产业投资向新的经济领域的转型,光大控股从PE领域向VC扩张。由于产业链前段的VC项目相对于PE,具有更高风险特征,光大控股募集的“光际资本产业基金、光控众盈基金”等基金,均采用双GP基金管理模式,试图通过与产业机构合作管理的模式,在追求良好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市场风险。

生长在国企制度框架下,光大控股的跟投制度、双GP管理等激励制度,使之得以扬长避短。正如外界所感叹,很难想象,最市场化及最要求市场化机制的VC/PE能与外界印象里“僵硬老派”的国企联系在一起。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新财富2018年9月刊

《海外资源并购术·县级小厂何以改写全球格局》

(点击封面可直接购买)


文章TAG: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  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是哪家  中国  中国最大  最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