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体缺乏营养时会吃掉体弱的幼崽来保证最健壮的幼崽存活下去。生育后代对母体来说,是一个非常伤害自身的行为,所以在营养补充不足的情况下,母猫就会选择吃掉体弱的幼崽补充营养,同时减轻哺育后代的压力。对于一胎生下4、5只小猫的来说,身体营养跟不上,体质较弱的小猫也会因为抢不到奶吃而慢慢饿死。因此家养猫咪生产后,一定要加强营养补充,尤其是蛋白质与钙要成倍加量。

都说虎毒不食子,为什么有很多动物会把自己的幼崽吃掉呢?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问题,牵扯到两个残忍的词“杀婴行为”和“食仔癖”,杀婴行为通常是指动物杀死同类幼崽的行为(包括自己的幼崽),而食仔癖通常是建立在杀婴行为之上的,有了杀婴行为,一些动物会吃掉杀死的幼崽。那么,如此残忍的手段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一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几个问题。雄狮咬死小狮子自然界中,哪些动物存在“杀婴行为”?在自然界中,存在“杀婴行为”的动物其实不在少数,从整体上,这种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杀死同类其他成员的幼崽;一类是杀死自己的幼崽。

其中杀死其他同类幼崽的在“杀婴行为”中是最为常见的。下面我们分别列举几种动物。01 杀死同类幼崽的动物杀死同类幼崽通常只发生在群居动物中,而且大都是发生在食肉和杂食性动物中。我们分别来举一个例子。食肉动物中最常见的杀婴行为发生在狮群之中,“刽子手”是雄狮。但是,这些幼崽并不是雄狮的孩子,因为在狮群中,雄狮平均每3年就要更替一次,流浪雄狮会挑战狮群中的雄狮,成王败寇,当狮群的雄狮被打败后,流浪雄狮结束自己的流浪生涯。

此时,如果新雄狮发现狮群中还有1岁以下的幼崽,那么,它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幼崽杀死。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小狮子的母亲,雌狮只是龇牙咧嘴的表示不满,并不会直接与雄狮对抗。其次是杂食性动物。在杂食性动物中,存在明显的杀婴行为的不是别的,正是我们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根据灵长类学家的观察发现,目前已经确认的存在杀婴行为的灵长类动物已经超过了50种,约占灵长类动物总种类的30%(180种灵长类动物)。

其中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表现尤为突出,在 2014年,灵长类学家在南非对一个黑猩猩族群的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观察发现在繁殖期,怀孕的雌性黑猩猩会“离家出走”。起初,灵长类学家不理解为什么群居而且显然在群居下能够得到更好照顾的怀孕雌性会离家出走,直到他们亲眼目睹了几场“幼崽抢夺战”,在雌性黑猩猩生下幼崽后,一旦被同族群的其他雄性发现,它们的幼崽就会被抢走并且杀死。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幼崽  能生  一胎  好几个  猫狗为什么会吃幼崽  为什么猫狗一胎能生好几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