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漂在什么状态的时候是最佳提竿时机

看着鱼漂慢慢下沉,这是提竿的好时机 00:00 / 01:2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鱼漂在什么状态的时候是最佳提竿时机

2,下拉浮漂是钩是往下还是往上

这个问题要根据浮漂的调的情况来回答。第一,浮钓,下拉浮漂,钩子肯定往上来。第二,传统钓,下拉浮漂一定长度后,钩子还是到底,浮漂会被拉入水中。第三,台钓,根据浮漂目数的调整,下拉浮漂,钩子会出现不同的情况的上浮。

下拉浮漂是钩是往下还是往上

3,找底是上钩找底还是下钩找底

这其实就是个力的平衡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在调漂时明白铅坠或者子线双钩在水中是什么状态。钓底是目前多数钓友都会选择的方式,原因是钓底相对更好调节和操作,如果钓离底到底离多高难以把控,还有一个原因是常见的淡水鱼多数都是底层鱼类,像鲫鱼、鲤鱼、黄辣丁等等。钓底也分灵钝,在调灵或调钝时饵料对浮漂状态影响大不相同。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浮漂露处目数的浮力=铅重+饵重时当浮漂调灵时,子线双钩在水中的状态可能是下钩躺底,上钩离底或者双钩均离底,此时只要有鱼吃饵信号,浮漂就会有动作。我们以钓2目为例,此时的平衡关系是:浮漂露处2目的浮力=铅重+饵重,当饵料不在,这种平衡关系会被打破,浮力减小,浮漂上升至3目或者4目,具体根据饵重决定。情况二:浮漂露处目数的浮力=铅重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浮漂目数跟饵料没啥关系,可能是因为下面两种情况:1、钓钝时。在钓钝时子线双钩处于躺底状态,此时只有铅坠用来平衡浮力,饵料有无并不影响浮漂目数。2、即使是钓灵,当饵重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基本不会影响浮漂状态。3、用大漂做钓时。大漂浮力更大,需要匹配更重的铅坠,如果此时饵料的重量相对铅坠的重量很微小,饵料有无也不会影响浮漂目数变化。结束语综上所述,饵料不在会不会让浮漂上浮主要看你在调漂的时候有没有考虑饵重,简单的说浮漂定格在某一状态有没有受到饵料的影响,如果没有或者饵料重量可以忽略,那它即使没有了也不会导致浮漂上升。这里有一个技巧应用,在开始做钓后我会故意搓大饵,根据其对浮漂的影响判断钩在水中的状态,这样做甚至可以节约调漂时间,而且还很精准。答题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传道?授业?不敢尔。题目说得不够详细,应该还要说明一下,是从下巴的外面往里钩的,还是嘴里往外钩住鱼的下巴的?哈哈。开个玩笑,钓鱼钩住鱼的下巴不奇怪,应该说谁都会碰到过,原因很多钓鱼人都是能张口即出:钓钝了钓浮时的水层比实际需要钓的水层低了。偶然随机事件就是这么简单,我大概想了想,基本没有别的可能了。回到题目,“起竿后鱼钩都是钩在鱼的下巴上”,我认为这是不大可能的,就好像一张全是选择题的试卷,在不能确保得满分的前提下,也就不可能保证一定去考个零蛋。无论是怎么样的调钓,无论是钓的水层差多少,想要起竿后都是下巴中鱼,从外往里钩也好,从里往外钩也好,办不到,谁都办不到。跑铅钓够钝吧,经常钓跑铅的钓友回想一下,中鱼都是在下巴上吗?或者说下钩在鱼下巴很多吗?当然不是。所以,在我看来,除非是反浮钓组,否则,很大的可能(我也只敢这么说),这是一个想出来的问题,而不是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个人主页下有更多精彩内容。野钓怎样调漂?野钓水底环境复杂,与黑坑、鱼塘、竞技塘……无可比性,很多在漂桶中实验得出的结论根本不靠谱,野外调漂牵扯的影响因素太多,比如 :水流、风向、水的密度……野钓不要追求极致调漂,你做不了最好,只会浪费时间与精力。鱼口好,哪怕你不调漂,直接抛进去也会有口;鱼不开口,大毛来了也不好使。本人酷爱野钓,上午工作,下午垂钓。调漂只用一招 : 空钩,半水,调4钓2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将浮漂调到4目,然后挂双饵(大小尽量一致),移动浮漂钓2目。此时,双饵在水底状态 : 上饵悬浮,下饵触底,属不灵不钝。其他方法如下 : 空钩,半水,调水平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将漂尖调成平水,然后挂双饵(大小尽量一致),上移浮漂确定钓目。此时,双饵在水底状态 : 躺底,属钓钝。无钩,半水,调水平铅坠先不挂子线与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将漂尖与水面调成平水,然后挂子线、双钩、双饵(大小尽量一致),上移浮漂确定钓目。此时,双饵在水底状态 : 铅坠+双饵卧底,属最钝。带双饵调漂,半水,调水平双钩挂饵(大小尽量一致),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将漂尖与水面调平水,然后上移浮漂确定钓目(1-4目),只要能看见钓目,,下饵就一定到底了,上饵悬空,属灵敏。怎样搓饵?搓饵适合钓大鱼(鲤鱼、草鱼、大板鲫鱼……),在小鱼闹窝的情况下也可使用,饵料形状比较圆滑,比重高,下沉快,直达钓目,减少白条鱼截口。静水中使用搓饵,已散为主。饵料入水后,充分吸水,落底慢慢膨胀,钓钩藏与饵中,状态自然,鱼儿吸食会放松警惕。流水中使用搓饵,已黏、硬为主。在流水的作用下,讲究敷钩性强,抗冲击。不然入水即无,根本钓不到鱼。搓饵入水后,会边膨胀边散落,即使无鱼咬钩,最后留有的钩芯也会很少。用做搓饵的饵料,颗粒较大,较粗糙,吸水能力强,基本上不含有拉丝粉,单开的很少,比如 : 钓鲤鱼(荒王+螺鲤+拉丝粉),开饵时可根据垂钓水域环境适当加点拉丝粉,增加粘稠度。搓饵的大小,则根据垂钓的目标鱼而制作,一般占鱼嘴的三分之一,否则挡口。常用的形状为 : 椭圆形。静水搓饵垂钓,无鱼咬钩,不需换饵;流水中无鱼咬钩,也要勤换,3-5分钟(视水流急缓而定)最好。喜欢钓鱼可关注头条号——垂钓小憩,每天都有钓鱼技巧更新,一起探讨,分享经验,谢谢!
这其实就是个力的平衡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在调漂时明白铅坠或者子线双钩在水中是什么状态。钓底是目前多数钓友都会选择的方式,原因是钓底相对更好调节和操作,如果钓离底到底离多高难以把控,还有一个原因是常见的淡水鱼多数都是底层鱼类,像鲫鱼、鲤鱼、黄辣丁等等。钓底也分灵钝,在调灵或调钝时饵料对浮漂状态影响大不相同。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浮漂露处目数的浮力=铅重+饵重时当浮漂调灵时,子线双钩在水中的状态可能是下钩躺底,上钩离底或者双钩均离底,此时只要有鱼吃饵信号,浮漂就会有动作。我们以钓2目为例,此时的平衡关系是:浮漂露处2目的浮力=铅重+饵重,当饵料不在,这种平衡关系会被打破,浮力减小,浮漂上升至3目或者4目,具体根据饵重决定。情况二:浮漂露处目数的浮力=铅重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浮漂目数跟饵料没啥关系,可能是因为下面两种情况:1、钓钝时。在钓钝时子线双钩处于躺底状态,此时只有铅坠用来平衡浮力,饵料有无并不影响浮漂目数。2、即使是钓灵,当饵重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基本不会影响浮漂状态。3、用大漂做钓时。大漂浮力更大,需要匹配更重的铅坠,如果此时饵料的重量相对铅坠的重量很微小,饵料有无也不会影响浮漂目数变化。结束语综上所述,饵料不在会不会让浮漂上浮主要看你在调漂的时候有没有考虑饵重,简单的说浮漂定格在某一状态有没有受到饵料的影响,如果没有或者饵料重量可以忽略,那它即使没有了也不会导致浮漂上升。这里有一个技巧应用,在开始做钓后我会故意搓大饵,根据其对浮漂的影响判断钩在水中的状态,这样做甚至可以节约调漂时间,而且还很精准。
这其实就是个力的平衡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在调漂时明白铅坠或者子线双钩在水中是什么状态。钓底是目前多数钓友都会选择的方式,原因是钓底相对更好调节和操作,如果钓离底到底离多高难以把控,还有一个原因是常见的淡水鱼多数都是底层鱼类,像鲫鱼、鲤鱼、黄辣丁等等。钓底也分灵钝,在调灵或调钝时饵料对浮漂状态影响大不相同。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浮漂露处目数的浮力=铅重+饵重时当浮漂调灵时,子线双钩在水中的状态可能是下钩躺底,上钩离底或者双钩均离底,此时只要有鱼吃饵信号,浮漂就会有动作。我们以钓2目为例,此时的平衡关系是:浮漂露处2目的浮力=铅重+饵重,当饵料不在,这种平衡关系会被打破,浮力减小,浮漂上升至3目或者4目,具体根据饵重决定。情况二:浮漂露处目数的浮力=铅重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浮漂目数跟饵料没啥关系,可能是因为下面两种情况:1、钓钝时。在钓钝时子线双钩处于躺底状态,此时只有铅坠用来平衡浮力,饵料有无并不影响浮漂目数。2、即使是钓灵,当饵重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基本不会影响浮漂状态。3、用大漂做钓时。大漂浮力更大,需要匹配更重的铅坠,如果此时饵料的重量相对铅坠的重量很微小,饵料有无也不会影响浮漂目数变化。结束语综上所述,饵料不在会不会让浮漂上浮主要看你在调漂的时候有没有考虑饵重,简单的说浮漂定格在某一状态有没有受到饵料的影响,如果没有或者饵料重量可以忽略,那它即使没有了也不会导致浮漂上升。这里有一个技巧应用,在开始做钓后我会故意搓大饵,根据其对浮漂的影响判断钩在水中的状态,这样做甚至可以节约调漂时间,而且还很精准。答题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传道?授业?不敢尔。题目说得不够详细,应该还要说明一下,是从下巴的外面往里钩的,还是嘴里往外钩住鱼的下巴的?哈哈。开个玩笑,钓鱼钩住鱼的下巴不奇怪,应该说谁都会碰到过,原因很多钓鱼人都是能张口即出:钓钝了钓浮时的水层比实际需要钓的水层低了。偶然随机事件就是这么简单,我大概想了想,基本没有别的可能了。回到题目,“起竿后鱼钩都是钩在鱼的下巴上”,我认为这是不大可能的,就好像一张全是选择题的试卷,在不能确保得满分的前提下,也就不可能保证一定去考个零蛋。无论是怎么样的调钓,无论是钓的水层差多少,想要起竿后都是下巴中鱼,从外往里钩也好,从里往外钩也好,办不到,谁都办不到。跑铅钓够钝吧,经常钓跑铅的钓友回想一下,中鱼都是在下巴上吗?或者说下钩在鱼下巴很多吗?当然不是。所以,在我看来,除非是反浮钓组,否则,很大的可能(我也只敢这么说),这是一个想出来的问题,而不是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个人主页下有更多精彩内容。
这其实就是个力的平衡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在调漂时明白铅坠或者子线双钩在水中是什么状态。钓底是目前多数钓友都会选择的方式,原因是钓底相对更好调节和操作,如果钓离底到底离多高难以把控,还有一个原因是常见的淡水鱼多数都是底层鱼类,像鲫鱼、鲤鱼、黄辣丁等等。钓底也分灵钝,在调灵或调钝时饵料对浮漂状态影响大不相同。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浮漂露处目数的浮力=铅重+饵重时当浮漂调灵时,子线双钩在水中的状态可能是下钩躺底,上钩离底或者双钩均离底,此时只要有鱼吃饵信号,浮漂就会有动作。我们以钓2目为例,此时的平衡关系是:浮漂露处2目的浮力=铅重+饵重,当饵料不在,这种平衡关系会被打破,浮力减小,浮漂上升至3目或者4目,具体根据饵重决定。情况二:浮漂露处目数的浮力=铅重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浮漂目数跟饵料没啥关系,可能是因为下面两种情况:1、钓钝时。在钓钝时子线双钩处于躺底状态,此时只有铅坠用来平衡浮力,饵料有无并不影响浮漂目数。2、即使是钓灵,当饵重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基本不会影响浮漂状态。3、用大漂做钓时。大漂浮力更大,需要匹配更重的铅坠,如果此时饵料的重量相对铅坠的重量很微小,饵料有无也不会影响浮漂目数变化。结束语综上所述,饵料不在会不会让浮漂上浮主要看你在调漂的时候有没有考虑饵重,简单的说浮漂定格在某一状态有没有受到饵料的影响,如果没有或者饵料重量可以忽略,那它即使没有了也不会导致浮漂上升。这里有一个技巧应用,在开始做钓后我会故意搓大饵,根据其对浮漂的影响判断钩在水中的状态,这样做甚至可以节约调漂时间,而且还很精准。答题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传道?授业?不敢尔。题目说得不够详细,应该还要说明一下,是从下巴的外面往里钩的,还是嘴里往外钩住鱼的下巴的?哈哈。开个玩笑,钓鱼钩住鱼的下巴不奇怪,应该说谁都会碰到过,原因很多钓鱼人都是能张口即出:钓钝了钓浮时的水层比实际需要钓的水层低了。偶然随机事件就是这么简单,我大概想了想,基本没有别的可能了。回到题目,“起竿后鱼钩都是钩在鱼的下巴上”,我认为这是不大可能的,就好像一张全是选择题的试卷,在不能确保得满分的前提下,也就不可能保证一定去考个零蛋。无论是怎么样的调钓,无论是钓的水层差多少,想要起竿后都是下巴中鱼,从外往里钩也好,从里往外钩也好,办不到,谁都办不到。跑铅钓够钝吧,经常钓跑铅的钓友回想一下,中鱼都是在下巴上吗?或者说下钩在鱼下巴很多吗?当然不是。所以,在我看来,除非是反浮钓组,否则,很大的可能(我也只敢这么说),这是一个想出来的问题,而不是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个人主页下有更多精彩内容。野钓怎样调漂?野钓水底环境复杂,与黑坑、鱼塘、竞技塘……无可比性,很多在漂桶中实验得出的结论根本不靠谱,野外调漂牵扯的影响因素太多,比如 :水流、风向、水的密度……野钓不要追求极致调漂,你做不了最好,只会浪费时间与精力。鱼口好,哪怕你不调漂,直接抛进去也会有口;鱼不开口,大毛来了也不好使。本人酷爱野钓,上午工作,下午垂钓。调漂只用一招 : 空钩,半水,调4钓2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将浮漂调到4目,然后挂双饵(大小尽量一致),移动浮漂钓2目。此时,双饵在水底状态 : 上饵悬浮,下饵触底,属不灵不钝。其他方法如下 : 空钩,半水,调水平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将漂尖调成平水,然后挂双饵(大小尽量一致),上移浮漂确定钓目。此时,双饵在水底状态 : 躺底,属钓钝。无钩,半水,调水平铅坠先不挂子线与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将漂尖与水面调成平水,然后挂子线、双钩、双饵(大小尽量一致),上移浮漂确定钓目。此时,双饵在水底状态 : 铅坠+双饵卧底,属最钝。带双饵调漂,半水,调水平双钩挂饵(大小尽量一致),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将漂尖与水面调平水,然后上移浮漂确定钓目(1-4目),只要能看见钓目,,下饵就一定到底了,上饵悬空,属灵敏。怎样搓饵?搓饵适合钓大鱼(鲤鱼、草鱼、大板鲫鱼……),在小鱼闹窝的情况下也可使用,饵料形状比较圆滑,比重高,下沉快,直达钓目,减少白条鱼截口。静水中使用搓饵,已散为主。饵料入水后,充分吸水,落底慢慢膨胀,钓钩藏与饵中,状态自然,鱼儿吸食会放松警惕。流水中使用搓饵,已黏、硬为主。在流水的作用下,讲究敷钩性强,抗冲击。不然入水即无,根本钓不到鱼。搓饵入水后,会边膨胀边散落,即使无鱼咬钩,最后留有的钩芯也会很少。用做搓饵的饵料,颗粒较大,较粗糙,吸水能力强,基本上不含有拉丝粉,单开的很少,比如 : 钓鲤鱼(荒王+螺鲤+拉丝粉),开饵时可根据垂钓水域环境适当加点拉丝粉,增加粘稠度。搓饵的大小,则根据垂钓的目标鱼而制作,一般占鱼嘴的三分之一,否则挡口。常用的形状为 : 椭圆形。静水搓饵垂钓,无鱼咬钩,不需换饵;流水中无鱼咬钩,也要勤换,3-5分钟(视水流急缓而定)最好。喜欢钓鱼可关注头条号——垂钓小憩,每天都有钓鱼技巧更新,一起探讨,分享经验,谢谢!在找底的过程中,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所使用饵料的重量和浮漂的关系,之后再说是上钩找底还是下钩找底。假设一支浮漂的调目设定在7目,单钩上的饵料重量就已经可以把这支浮漂完全拉入水中时,建议下钩找底。这时长子线的钩子是完全触底的,而短子线的钩子状态还有调整的空间。比方说,如果想让短子线钓的灵一些,就可以搓或者拉小饵,减轻饵料重量,让短子线的钩子处于将将触底,甚至离底的状态。而如果想钓的钝一些,则可以搓或者拉出大饵,让短子线的钩子也完全触底甚至是躺底。因此,这时用下钩找底是给了钓鱼人一定的调整范围,可以适应更多的鱼情。另外一种情况时,假设一支浮漂的调目设定在7目,单钩的饵料重量仅仅下拉这支浮漂的2目,那么即使双钩都上饵,浮漂也应该还剩3目。在饵料和浮漂是这种关系时,其实上钩找底和下钩找底是基本没有区别的,两者皆可。对于新手而言,不太容易控制饵料比重,更多的情况是开出的饵料比重较大,因此建议下钩找底。但如果使用的浮漂很大,或者是用比较小的皮筋颗粒作钓,则上下钩找底的区别就不大了。

找底是上钩找底还是下钩找底

4,钓鱼 浮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起钩

台钓就是台湾钓法,铅坠悬于水中,而钩在底,又指悬坠底钓术。是由我国台湾省的垂钓高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而总结归纳出的一种装备齐全、动作规范、上鱼率高、集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既舒适又科学的钓鱼方法。在台湾称之为“悬锤底钓”,主要适用于池钓。由于不断发展,矶钓、船钓、溪钓也都有人使用。《台钓秘诀》中对“台钓”的特色归纳为: 1、竿细短、线细、钩小无倒刺,浮漂细长均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2、垂钓者坐在美观的晴雨伞下和轻巧的折伞式靠背椅上,有舒适感。 3、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4、鱼饵上乘,诱鱼力强,能迅速聚鱼并使萁争先吞钩。 5、一切要求规范化,操作轻松、动作标准、姿势正确,讲究速度,起鱼率高。 以池钓为例,台湾池边划定的钓位只一米宽,钓客多时只能是一个挨一个并排坐。故台湾钓友传入大陆的规范式的钓鲫方法及钓具装备,完全是由于台湾池钓场那种严格的场地和垂钓环境养成的,他们竿长线长一般只需3.5~4.5米,抛钩、扬竿、起鱼这些动作,及坐姿都必须是垂直的,否则,会干扰和妨碍钓友。 二 、台钓基本用具 (一)主要用具 1、钓竿: 台钓的主要对象是鲫鱼。一般活动在1.5米左右深度,靠池边较近的地方,鱼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间,最大不过500克,因此,钓竿一般选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钢中调竿。当然,也需要根据不同水域情况进行选择。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环境,防止触电。硬调竿比较适合初学台钓者。 2、钓线: 鱼线:台钓钓线由两部分组成。从竿尖到铅皮座的一段叫做主线(或母线),铅皮座以下的叫做子线(或支线)。钓小型鱼线都比较细,因怕小鱼受惊吓所以线要细。台钓的钓线应选用柔软、切水性好的高抗拉强度钓线。专钓鲫鱼的主线直径不超过0.20毫米,子线不超过0.10毫米。这么细的线要是钓到大鱼肯定会跑鱼!但是,“鱼和熊掌不可间得”,所以宁可多钓些小鱼也不愿钓不到鱼!鱼线还分为多种:“陶瓷线”,“尼龙线”……可去鱼具店细细询问,一般根据对象鱼、钓竿和钓线的抗拉强度来选定。 3、鱼钩: 台钓一般钓鲫鱼,不需大钩,且为了摘钩快,采用不带倒刺的鱼钩。目前市场上有专供台钓使用的无倒刺鱼钩出售,可根据所钓鱼的大小选定相应大小的钩。若实在买不到无倒刺钩,也可自行解决,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大小合适的钩,比如海津6号钩,用尖咀钳子顺着钩尖的方向把钩的倒刺往回一夹即可。若出现毛刺,就得劳驾您动手用锉锉一下。 4、鱼漂: 台钓使用的浮漂多是立式浮漂。形状最好是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整体均匀细长者,并且标示颜色要鲜艳醒目,标示段不可过多。一般漂头为实心细杆,粗细和铅笔芯相仿。漂身最好是孔雀羽根或巴尔沙木的,塑料制作的灵敏度不好。浮漂标示杆(漂尖部分)分为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灵敏性高,但稳定性较差,遇有风吹草动,难辨咬钩的真伪。因此有人喜欢用空心细塑管标尾。市场出售的达摩浮漂,常为许多钓者喜欢。鱼漂的浮力有大有小,可以选用几支同一牌子的不同浮力的鱼漂,根据需要更换。浮漂的选择应根据水深浅、竿长短、鱼大小、视力好坏来确定。水深、风大、鱼竿长,适合用大漂;水浅、风小、鱼竿短宜用小漂。大饵钓大鱼,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视力好可用小漂,较灵敏,视力差则可选择较粗较大的浮漂。但浮漂与铅坠的配合一定要恰当。 5、铅坠:一般用铅皮为佳,因便于调整轻重。 6、太空豆、插漂座、返捻环(联结环)、铅皮座。 (二)、辅助用具 1、坐椅与竿架: 竿架与坐椅初期是分离的,现在也有人仍然采用分离的,比较便宜。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台钓专用坐椅,即比较通用的钓箱。竿架和钓箱合为一体,同时可架两支竿,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2、鱼护: 是由金属框架与锦纶丝网组成,长度应为2米以上,直径30--40厘米。由于鱼护的空间撑开,呈圆筒型,鱼在鱼护中比较安静,避免了对钓点附近鱼的惊扰。长度大,是便于适应各种不同的钓点,岸边距水面的高度。要求鱼护挂在支架上,鱼护口连有一细金属丝,或在鱼护口安上“挡针”,十分便利于顺手将钓上来的鱼磕入护内,节省时间。 3、太阳伞: 用来遮阳和挡雨,既保护身体,又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4、工具盒: 装必要的工具与备用的小渔具,如钩、坠、线、太空豆、联结环、浮漂等等。 5、饵料盒: 装各种干湿饵料。 6、抄网。 7、渔具包、鱼竿袋等。 8、其它:主要是饮食、药物用品携带的袋包等。 除了配齐这些工具外,台湾钓法还明确规定了各种工具的摆放方式、摆放位置、顺序等,采用台钓时都需严格遵守。在垂钓现场,竿架上搁竿应放在垂钓者正前方,饵料盒位于竿架与垂钓者之间。垂钓者右手边依次是工具盒、竿袋,与钓者平行位置。鱼护应设在垂钓者的左前方,手抄网则在正左边。三、台钓的钓组组合 台钓的钩、坠、漂、线的组合,是台钓能否显示优越性的关键。 1、主线的组合: 主线(即钓线、母线)一般应比钓竿长10-30厘米。先装上一枚"太空豆",接着装上浮漂插座(漂座),再装入一枚太空豆夹注浮漂座。然后再装上一枚太空豆,再把铅皮座装上。再装一枚太空豆,用来固定铅皮座的位置。最后拴上"返捻环"(也叫联结环)。目前还有直接带υ型挂钩的铅皮座,或挂○型圈,或直接与子线相连。 2、脑线的组合: 一般认为脑线直径应为主线的1/2,实质脑线只要比主线略小一号即可。长度约35厘米。两端各拴上一个鱼钩。线要从钩的内侧拉出,要牢牢拴住。拴好后两钩相距约30厘米。将拴好钩后的脑线对折,形成两钩一上一下,对折处打一个外∞字型结,两钩相差半钩长的距离。 3、与竿尖固定:在竿尖的尼龙线上打个结,在主线的另一端(无铅皮座的一端)将钓线折回8厘米左右,连打两个“∞”字结,形成一个大环,一个小环。把线顺入大环,再套到竿尖的尼龙线上拉紧。解下时拉小环即可。四、台钓浮漂的调整 (一)台钓漂的构造特点 在台钓漂的构造上,与灵敏度有关的有以下三点: 1、漂头为实心细杆,像铅笔芯一样大小,长度较长;漂身用孔雀羽根或轻木等制作,中间稍粗,两端尖细;漂尖为空心或实心细塑料管,分成若干目(小格),涂上不同的带萤光的颜色。漂的重量分布呈头重尾轻,浮力着力点靠近尖部,离漂头端点的距离长,入水后容易竖立而且稳定。整个漂的外形细长,流线型,外表光滑,重量轻,浮力大,在水中沉浮时受到的阻力小。由于漂尾很细,抗风性能也好。 2、浮漂与钓线的结合是硬连结。先在钓线上穿上1粒太空豆,然后穿上漂座,再穿上1粒太空豆,把漂座夹在中间,垂钓时漂头细杆就插在漂座上,钓线的动静可以迅速地传递到漂上。除了下限的太空豆因起竿的动作过于粗猛时可能向下移动外,上限的太空豆一般不会变动。因此垂钓过程中不需要经常对浮漂的位置进行校正,而且也保证了浮漂反应的灵敏。 3、漂尾很细,直径一般只有0.5~1.0毫米,一目的长度一般是7~13毫米,以平均直径0.7毫米、长度为10毫米计算,一目产生的浮力为3.9克(本身的重量由整个漂体承担省略不计),这是在鱼钩接地很轻的情况下,鱼咬钩时拉沉一目所需的力量(假定钩、坠、线受到的阻力不算),这个力量是很微小的,与棒形的漂或漂尾粗的风漂比较,当然就比较灵敏。 (二)台钓漂的选用 浮漂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 按标示竿可分为硬尾漂和软尾漂; 按材质又分为孔雀羽、巴尔沙木、化学合成等。 选择浮漂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选择。 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平钓池塘,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夏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长漂身的软尾漂。因为这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好,摄饵时信号比较稳,同时小杂鱼也比较多,长漂身的软尾浮漂可以过滤掉小杂鱼的拱食信号,反映到浮漂的信号多为鲫鱼摄食信号,浮漂下钝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鱼率较高。如果选择短漂身的浮漂,因其灵敏度较高,所以就不能过滤小杂鱼拱食的信号,这时浮漂多反映为左右晃动或者上下跳动,信号杂乱无章,提竿中鱼率很低。再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养殖塘(按斤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冬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因为此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小,摄食动作幅度不大,小杂鱼因季节原因也不会强食鱼饵,短漂身的浮漂灵敏度较高,可以反映出鱼摄食时的微弱信号,而软尾漂的稳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时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是明智的选择。 总之选择浮漂时应记住短漂身的灵敏度高,长漂身的稳定性好,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根据实际垂钓情况选择出适合自己垂钓的浮漂。 (三)台钓浮漂的调整 1、正常情况下的调漂 台钓在正常情况下,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四目钓二目。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将浮漂座捋近铅片座,使鱼钩至浮漂标示杆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这时,鱼钩和铅皮座都悬浮在水的中间,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称“悬坠钓法”。 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片过重,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一点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就算符合标准了。 第二步,在调好四目的基础上,两只钩子都挂上饵,投到钓点,并将主线全部压入水中。这时浮漂就会慢悠悠地全部沉没在水里。然后将浮漂上捋,直至露出水面二目,并且双钩沉底。调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可以开始垂钩了。鱼若吸饵,则浮漂的标示杆全部沉没于水中。对于高质量的浮漂,如果鱼饵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则浮漂会在水中上升一目,倘若鱼饵已全部溶于水中,则浮漂应是四目浮于水面,表示此时饵已溶化,变成空钩子浮悬于半水,就应及时换饵了。 正常情况下为什么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调三目钓一目或者调五目钓三目行不行呀?回答是可以的,下面一节也将证明这三种调法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因为如调五目、六目的话,快要到尽头了,再要调灵的话就没有多少余地了,而且垂钓时漂尾露出水面太高了,受风的影响就会大一些;如果调三目,钓的目数范围就小了,只能钓一目,要调灵的话只能再调半目了。 为什么钓二目呢?这个"二"字是由调四目这个"四"字决定的,因为两目产生的浮力与双钩的两小团饵料的重量(扣除本身产生的浮力)大致差不多,调四目钓二目,钩、饵接地轻,保证了适中的灵敏度。 2、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是最基本的调法。但是随着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调四目钓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例如,气压低、水质不好、鱼过饱或胃口不好、觅食行动缓慢轻微,往往鱼饵被吃光了,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更灵敏一点。 反之,如果天气好、水情好、鱼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鱼多,抢着找着吃的,而浮漂反应又很灵敏,甚至鱼游动对水产生的冲击都会使鱼饵移动,鱼还没咬钩,浮漂就有反应,以致起竿总钓不到鱼,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迟钝一点。 调的目数多少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钓的目数多少也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这样,除了调四目钓二目这个基准外,就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调法:1、调灵钓灵;2、调灵钓钝;3、调钝钓灵;4、调钝钓钝。 从形式上和理论上讲,这几种调法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强求照搬照套就会使操作复杂化,成了无效劳动。现在以调四目钓二目作基准,分析如下: (1)调灵钓灵 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一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一些。 (2)调钝钓钝 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三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 (3)调灵钓钝 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三目,一个灵,一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捋一目,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烦。 (4)调钝钓灵 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一目。一个钝,一个灵,效果相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但从调四目钓二目改为调三目钓一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 3、结论和应用 (1)用台湾钓法进行塘钓,为了提高效果,必须讲究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因此要求选好漂,更要调好漂。讲究灵敏度,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越灵越好。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大体有灵、中、钝三个范畴。但是,中的范畴是正常情况下适用,是主要的、大量采用的;灵和钝的范畴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只有在鱼情、水情、天气等不正常的情况下,才需要调得更灵一点或钝一点。调四目钓二目与调三目钓一目或调五目钓三目灵敏度是一样的,属中的范畴,在一般情况下灵敏度是适中的,但是比较起来,调四目钓二目优越性更多一些,所以用这个调法的人也多。 (2)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 (3)实际上如何应用呢?一般地讲,到达钓场以后,应先按正常情况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进行调漂。垂钓过程中遇到问题,再根据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需要再调整的话,先不要改变调的目数(即不改变铅坠重量),而是上下移动浮漂的位置,增加或减少钓的目数。倘若这样调还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动大一点的"手术"的话,那就只好增减铅坠的重量、改变调的目数,再加上调整钓的目数。调灵钓灵、调钝钓钝就属于这种情况。 说得具体一点,垂钓中发现浮漂反应迟钝,影响上鱼时,把浮漂下捋一点,把原来钓二目改为钓一目或半目。如果还不够灵,再去掉一点铅皮,增加调的目数,使其成为调灵钓灵。反之,如果感到浮漂过于灵敏,需要迟钝一点,可以把浮漂往上捋一点,把原来的钓二目改为钓二目半或三目,如果还不够迟钝,再在铅坠上做文章,增加重量,使其成为调钝钓钝。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钓者都喜欢在家中水桶里用自来水调试浮漂,这样做虽然方便,但调试好的漂拿到钓场应用,常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结果是"闭门造车",出而不能合辙。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不同的池塘垂钓,水的清浑、酸碱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异,高灵敏度的漂坠匹配,对此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调试浮漂,最好在垂钓的现场进行,才能保证调试精确无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文章TAG:浮漂在什么情况下起钩浮漂  什么  什么情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