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猎豹捕猎羚羊食肉为什么怀孕了依然具有很强的捕猎?食肉动物怀孕之后依然具有捕猎能力是必须的,因为对于独居动物来说,它们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才不会被淘汰掉,而对于群居动物来说,成年个体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照顾关系。我们以狮群为例,在狮群中,所有的母狮都会参与照顾幼崽,而且年迈的母狮因为狮群中的年轻母狮都是自己的后代或者近亲,所以,年轻母狮会照顾年迈的母狮。

但是,年轻母狮之间没有互相照顾,只有共同合作,因此,母狮即便是怀孕了,它也要跟其他母狮一样参与狩猎。而像猎豹、花豹这样的独居动物同样也是如此,随着它们胎儿的发育,雌性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自己和胎儿的需求,而在此期间,雄性花豹是没有任何的照顾的,这一切都要靠雌性独自来承受。当然,以上只是食肉动物们必须具备怀孕后捕猎能力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它们怀孕后的身体依然可以支撑它们完成捕猎呢?问题就出在幼崽与母体的体重比我们可以把怀孕看成是一种负重,对于母体负重,当然真正的怀孕比负重要困难得多,不过,我们只是打个比方。在负重时,显然负重越轻,越有利于自己的活动。所以,食肉动物的幼崽和母体体重比都很大。我们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最大的食肉动物的北极熊;第二个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

北极熊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而且它是独居动物。在繁殖期,雌性北极熊短暂的相处之后,不负责任的雄性就会离开,让雌性独自度过整个的妊娠期。雌性北极熊平均230天的妊娠期是非常漫长的,而且随着胎儿的发育,对雌性的影响会慢慢地加大。为了将胎儿最小程度的影响到自己,雌性北极熊胎儿会非常的小。小到什么程度呢?一头体重平均在250公斤左右的雌性北极熊,即使产下的胎儿也不过只有1.5斤左右,也就是说,北极熊与胎儿(初生)的体重比为333:1(斤)。

而一头北极熊一天就可以吃掉体重为自身10%以上的肉,因此出生后才1.5斤的幼崽对于雌性北极熊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也是典型的独居动物。除了在发情期,雄虎会与雌虎短暂的相处之外,它们都是单独活动的。对于雌虎来说,妊娠期的它与平时没有区别,甚至对食物的需求量还会变大。因此,捕猎能力保持在一个相对的水准下也同样重要。

于是东北虎与北极熊一样,它们也是通过“缩小”幼崽的方法来减少幼崽对自己的负担。一头成年雌虎的平均体重在130公斤左右,而它的幼崽在出生时,也不过只有1公斤左右的体重,就算是一胎生3只,也就3公斤左右,这对于每餐都可以吃下十公斤肉的老虎来说,这显然也不是太大的负担。因此,食肉动物的雌性怀孕之后之所以能力没有减弱,是因为它们和幼崽的体重比太大,幼崽对其构不成太大的负担导致的。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讨厌  怀孕  老公  后期  怀孕为什么讨厌老公  为什么怀孕后期讨厌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