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做为教师,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就是真理的化身,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因此,教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阐述的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事实依据,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便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有误人子弟之嫌。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文革期间,相传在偏远农村的一所中学里,一位民办教师在执教毛泽东的词《念奴娇·鸟儿问答》时,一名学生突然当堂发问:“老师,‘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为什么说‘不须放屁’?”由于备课时这位老师没有查阅相关资料,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但又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只好胡乱答道:“苏联地处寒冷的北方,土豆虽然烧熟了,如果再加上牛肉,牛肉一定煮不熟,人吃了这样饭就会放屁,所以在公众场合,人要强忍着‘不须放屁’,以免影响自己的形象。

”学生点头称“是”。这样的解释让人啼笑皆非!正确的解释应该是,1964年4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访问匈牙利时,在一次演讲中说“福利共产主义”应该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这种“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后来成为“苏修”的代名词,“不须放屁”是毛主席给予“苏修”的愤怒讽刺。知识就是真理,对待知识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真理的态度。

教师要像孔子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谓知也”,对于不知道的知识,教师要实事求是,敢于说:“我不知道!”,然后与学生共同研究讨论,直至弄清事实的真相。因为教师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教师被学生问倒,一方面说明学生的提问有深度,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备课时考虑不周。教师回答“不知道”不仅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而且当事实的真相弄清楚后,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对于上面例子中的那位老师,他完全可以这样回答:“这个问题备课时被我疏忽了,谢谢您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问题,课下我们共同查找资料研究一下,看一看这两句话到底什么意思。”这样一来,既对学生的提问作出了肯定,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岂不两全其美?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各位网友你认为中国古代哪项制度对国家进步发展影响深远呢?

中国古人对文学的态度,也即文学观是什么

要说中国古代哪项制度对国家发展进步的影响深远的话小编谈谈郡县制。(其他的先进制度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不代表小编不认可或者否认)。为何说郡县制对中国古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呢?因为郡县制度它其实是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划分权力层次实现古代朝廷对地方的有效治理?再者是如何在地缘的基础上建构治理体系?实际上这关乎的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法律  古代  入手  态度  体系  从古代法律体系入手  以什么态度对待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