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年间改为:皇后一人;惠妃、丽妃、华妃、贵妃,各一人,正一品;六仪(波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为正二品;美人,四人;才人,七人;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宋朝时,沿唐制,设四妃、九嫔等。真宗、仁宗时定宫制为:皇后一人,四妃(贵妃、惠妃、丽妃、华妃)、九嫔(太仪、贵仪、妃仪、淑仪、婉仪、顺仪、顺容、淑容、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婕妤、美人、才人。

金朝时,后宫制:皇后一人;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二十七世妇(婕妤,九员、正三品;美人,九员、正四品;才人,九员、正五品),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员、正六品;御女,二十七员、正七品;采女,二十七员、正八品)。元朝时,后宫位号简单朴素,只设皇后、妃、嫔三等,人数不定。

依蒙古民族的特殊性把皇后称为“可敦”。虽然位号很少,但后宫保留了“斡耳垛”宫帐制,以此区分后妃的地位。每个宫帐设有皇后一人,下有若干嫔妃。明朝时,后宫位号较为散乱随意,大体上并无严密的等级分别,有着很大的弹性。以皇后为最高,次为贵妃。皇妃位号除贵妃外,亦以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等为众妃位号。

嘉靖时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众皇妃之下。明朝一代,还出现过端妃、恭妃、慧妃、裕妃、成妃、昭妃、宁嫔等位号,以及婕妤、昭仪、贵人、才人、美人、选侍、淑女、答应等位号杂置期间。清初,宫闱之中没有位号,仅是循用俗称“福晋”,即元代“可敦”的转音。康熙年间,后宫典制才趋于完善,依照满族习俗,制定了后宫制度。

古代的“诰命夫人”是什么意思?具体有什么作用?

中国古代的嫔妃等级制度是怎样的

很多影视作品中,都会有一些贵胄重臣的女眷受到朝廷的册封,被称作“诰命夫人”,一般是朝臣或者妃嫔的家人。汉朝以后,开始对于王公大臣们的妻室、母亲等女性家眷进行加封,称作“诰命夫人”,这些诰命夫人从自己夫君或者儿子的官阶品级。更多的时候,还有一个比较熟悉的统称,称作“命妇”。宫廷之女眷称作“内命妇”,外臣之身有诰命者称作“外命妇”。

诰命夫人主要出现于唐朝、宋朝、明朝与清朝,一般来说,一定级别的官员的母亲、嫡妻能够有机会被授以诰命。在唐朝,最著名的就是各种“国夫人”,比如武则天的母亲被册封为荣国夫人、姐姐被册封韩国夫人、外甥女是魏国夫人等这些都是命妇之称呼。命妇有一定等级,也有一定的俸禄,但是并没有实权。事实上,“诰命夫人”只授予一品、二品官员的直系女性亲属、妻室,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之下称作孺人。

海瑞穷的连肉都买不起,为什么却娶了三个妻两个妾?

中国古代的嫔妃等级制度是怎样的

海瑞,历史上少有的清官,一生廉洁勤政、公正不阿,百姓们都很爱戴他,管他叫“海青天”。海瑞进入官场的时间不算早,那时已经四十五岁,也只是赴任淳安县知县一职。此后,他一直在官场浮沉,直到明万历十五年病死在南京任上,时年七十四岁。关于他的种种记载都有文史可证,海瑞的廉洁毋庸置疑,但细数他的生平,却发现他至少娶过三个妻两个妾。

连肉都买不起的海瑞,哪来的钱娶妻纳妾呢?他是真的贫穷吗?海瑞一生清廉,据说他在淳安当官时非常贫穷,因为明朝下品官员的俸禄很低,所以吃穿用度都非常节俭。唯有一次,家中母亲过生日,海瑞买了两斤肉,竟然成了官场和社会的大新闻,卖肉屠夫都很惊讶这辈子能和他做上买卖。海瑞去世的时候是由同事主持办的丧事,同事去他家中收拾遗物,发现家中只有些破旧的帷帐和竹器,翻箱倒柜也没找出多少钱来,最后是由朋友们凑钱才得以安葬。

海瑞的三妻两妾不是同时存在的首先,我们可以确定,哪怕是在封建社会,仍然遵循着“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海瑞虽然有过三个妻子,她们也不可能同时在海瑞家中由他供养。海瑞在当官前娶了第一任妻子许氏,许氏为海瑞生了两个女儿,但许氏后来被海瑞休了。他们分开的真实原因已不可考,但是有人猜测,也许是婆媳问题比较大。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官居  虽官  几品  清官  妻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