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加在一起是五年。因此田单才能获胜,如果乐毅在,田单基本没有翻盘的机会。长平之战,采纳最长的说法,是三年;邯郸之战,满打满算,是两年。燕国和齐国两败俱伤,便宜了谁?当然是其他诸侯国,尤其是赵魏两国。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是为什么不派其他人出战,乐毅、田单、李牧、廉颇确实每一个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这个班底够其他诸侯羡慕的了。

战国七雄是战回七雄国君哪几个?

战国七雄是战回七雄国君哪几个

题主可能理解有些偏差了,虽说春秋五霸是分别指的五个会盟称霸的诸侯,但是战国七雄却指的是战国时期,所有诸侯国中实力最为强劲,或者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就是综合国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这七个诸侯国能成为七雄最主要原因得力于,对国家进行改革或者说变法,变法越彻底实力越强劲。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开始了由弱转强的质变;楚悼王支持吴起变法;赵灵武王改革(胡服骑射);燕昭王支持乐毅改革;魏文侯支持李悝变法;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齐威王任用邹忌变法。

秦灭六国中,最难打的是哪个国家?

秦灭六国中,最难打的是哪个国家

个人认为是赵国,在战国末期只有赵国才是秦国最难啃的骨头。秦灭六国之战,其实是秦始皇接棒前六世的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公元前245年,秦始皇即位。公元前241年,楚国春申君组织五国攻秦,结果被秦国大败而归。这场战争,标志着合纵联盟正式解散。同时,当时六国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秦灭六国过程,很多人只着眼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十年。

其实,秦国的花费时间要更长。一、为什么是赵国?战国前一百年,国际舞台上的赵国默默无闻,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到了战国后一百年,赵国迅速成为了当时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当魏武卒、齐技击都相继落幕,赵国的灵武铁骑和秦国的锐士成为战场上最可怕的存在。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军事实力迅速上升。先是除掉了心腹大患—中山国,然后不断发兵侵扰齐国。

从公元前263年,赵国接收了韩国的上党,直接与秦国对立。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四十五万大军,依旧在邯郸坚守,与魏国的援军将秦国打得全军覆没。长平之战虽然削弱了赵国的元气,但使赵国军民更加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这也是赵国能够再度坚持40余年的重要原因。赵国名将众多,先有赵奢、廉颇,后期又有李牧接棒。还有一批能当大任的战将可以统帅三军,可以说赵国的军事人才储备十分丰富。

尤其是赵武灵王开始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战争,相继灭掉了东胡、匈奴等边境部落,兵源、战马得到了优质的储备,在骑兵上,更是天下无敌。燕赵地区民风彪悍,又多苦寒之地,所以士兵的战斗意志比较高。军事人才、军队素质、军事装备样样不缺,这就是赵国敢冲在前面和秦国硬拼的底气所在。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又打败了虎视眈眈的燕国,国势再度复苏。

而秦始皇制定灭六国大计,首先要灭掉的其实是赵国。这里不乏有私恨,但更多是赵国最难打。从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2年,一共14年才彻底消灭赵国。秦国伤亡最多的还是在赵国,因为这时有名将李牧,两次击败秦国,打退了秦国第一轮进攻。到了公元前229年,秦国动用全国之力,三路大军,名将荟萃,发动第二轮灭赵之战。

李牧采取坚守战略,使秦军不能前进,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王翦采取了反间计,除掉了李牧,才能在公元前228年,攻破邯郸城,俘虏赵王。而赵国并没有完全灭亡,赵国王子逃到了军事重镇代地,迅速组织力量,继续对抗秦国。公元前227年,燕代联军在易水河与秦国大战,联军大败,燕国丢了都城,燕王逃到了辽东。一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国名将王贲才消灭了赵国残余势力,赵国至此彻底灭亡。

赵国的失败,非战之罪,而是君王昏庸,奸臣当道,纵有精兵良将也无法力挽狂澜。二、为什么不是楚国?有人说,在这十年中,秦国仅仅在楚国吃了败仗,所以认为楚国很难打。其实,一是秦始皇选将不当,派青年将领李信为帅,而他只是年少无知的毛头小子,哪能和身经百战,有战局视野的王翦?二是楚国地域广阔,城池众多,人口众多,以往的作战方式又不大相同。

这个时候的楚国,只是瘦死的骆驼,当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先辈们早已不再守护着这个虚胖的国家。当王翦率领大军再度来临,仅仅一战就让楚国主力一败涂地,国家也迅速灭亡。楚国的支撑说是两年,其实远远不到。此时的楚国,已经没有贤臣名将,项燕能勉强充当门面,当在那个时代不过是顶着名将高帽的刀下之鬼。同比赵国,楚国对秦国的作战整体上是一败涂地。

 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田单  七雄  齐国  技能  天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