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秦穆公称霸到秦始皇,经历了四百多年才一统天下。这是一段相当漫长、艰难的历史。但秦国历代国君,不忘初心,孜孜以求,持之以恒,终于实现了孔老夫子的预言。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孔子所言:“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秦国很厉害,但孔子的确不是凡人哦,高瞻远瞩,金口玉言。这绝非偶然。了解了齐国这段历史,再看秦国称王称霸的过程,就清晰多了。

02秦穆公称霸秦人地处西域,其实是汉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为先贤伯益,是三皇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舜时赐伯益姓嬴。到了秦穆公(?--前621年),就想恢复祖上的霸业。得知百里奚是天下难得的人才,就用五张黑羊皮把已经进入楚国为奴的百里奚赎回,通过连续三天不间断的交流,然后把国政交给了他。秦穆公在百里奚等人的辅佐下,逐步强大,成就了五霸之一的霸业。

在以分封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之下,能够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这是秦穆公成功的关键。对比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就看出秦穆公具有远大志向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人才并不缺乏,关键是发掘、放手使用。像孔子这样的人都不能放手使用,只有理想是不行的。03秦始皇一统天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年仅十三岁的秦始皇被立为秦王。

始皇志向更加远大,眼光并不满足于祖先成就的霸业,还想一统天下。前239年,二十一岁的始皇开始亲政,首先把独揽大权的吕不韦除掉,掌握了朝政。其后,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李斯上《谏逐客书》极力劝阻,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重用尉缭、李斯等人,开始了兼并六国的征程。驱逐食客,等于是杜绝了天下人才。

好在始皇及时发现了错误,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做出了正确的调整。是人都会发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将错就错。因此,在豹眼看来,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其中的因素很多,但根本而言在于始皇具有吞并天下的雄心,才会网络天下的人才;具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具体的战略规划,才能够组织实施,一步步达到最终的目标。

自五国伐齐又田单复国后,齐国五六十年为何没有半点作为?

秦赵长平之战,即便从冯亭献上党十七城起算,也只是从公元前262年打到公元前260年。随后,秦赵邯郸之战,从公元前259年打到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采纳最长的说法,是三年;邯郸之战,满打满算,是两年。前后加在一起是五年。然后呢?然后,赵国就被彻底打残了。虽然赵国后期还能战,李牧连却秦。但是,最后还是要拼国力的,人口拼不过、土地拼不过、粮食拼不过,关键是心气势头也拼不过。

长平之战的三年,战场主要是在上党地区打的,这里就不算赵国本土。邯郸之战的两年,虽在赵国本土,但秦军也没能扫荡整个赵国。而五国伐齐呢?公元前284年,蠢笨至极的齐湣王,硬是成功地招致了五国攻齐。齐人的政治智慧,简直跌破智商下线。在济西大战中,齐国的主力部队被彻底击溃。然后,五国大军想抢哪里就抢哪里了。但主要是世仇燕国,名将乐毅亲自领兵,扫荡了齐国七十余城。

但这不算完。都说乐毅在齐国实施德政,准备化齐为燕。但齐国的财富,肯定是不能被少抢。首先,退军的秦魏赵韩四国,一定是抢完了再退兵,挨着齐国的三晋则是能抢多少土地就抢多少土地;其次,准备以德服人的乐毅和燕军,一定是当完强盗之后再考虑怎么以德服人。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最可气的就是楚国。楚国一直盯着秦国,早被打出了恐秦症。

所以五国伐齐,这家伙就没来。但是齐国被五国灭了之后呢?楚国立即来了。晚来的楚国比其他五国还要残忍,不仅把齐湣王给杀了,而且还收复了被齐国抢走的淮北之地。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湣王。淖齿遂杀湣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灭齐之后,只有乐毅和燕军在齐国搞殖民吗?三晋可能同意,因为抢够了。但楚国肯定不会同意,不仅夺了淮北之地,而且也想在齐国搞殖民。

即墨和莒,都是齐国五都。这两个地方一直扛到最后。但是,要怎么扛?只能打啊,一直打到齐国恢复才算完。而打仗就是要死人的,这期间到底死了多少人,谁也计算不出来。乐毅以德服人,只是史书记载,打下来在以德就不行吗?所以,燕军该打的时候肯定不会惯着这两座城池。趁着燕国临阵换将,田单搞火牛阵,一夜之间收复了齐国七十余城。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田单  七雄  齐国  技能  天生  
下一篇